·
那是一种几乎100%致死,且喝下后,会让人在清醒状态下经历无尽的痛苦后死去的农药。
“杀鱼弟”走红于2010年底,在那个网络并不甚发达的年代,他是以一种猎奇的形象火起来的。
在网友上传的视频中,他在自家鱼摊上手持利刃,熟练地将一条条鱼刮鳞、开膛、破肚……因为有着过于娴熟的杀鱼技巧和“犀利”的眼神,他被戏称为“杀鱼弟”。
“杀鱼弟”姓孟,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人,自幼辍学,随父母一起到苏州打工。
作为家中6个孩子的老大,他不但小小年纪就要担起养家的重任,当脾气暴躁的父母有了怒火时,遭受辱骂、暴打便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最严重的一次,他遭遇父亲的毒打,伤到了眼睛,再偏一点,就要摘除眼球了。
辱骂、暴打、日复一日的劳作,都压在了这个还未成年的孩子稚嫩的肩头。
8月3日,在经历了由于2毛钱引发的新一轮家暴后,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些年,杀鱼弟一定经历过无数绝望:
当同龄人在校园里上课嬉闹,而他被父亲强制要求退学,在腥臭的卖鱼摊杀鱼时。
当其它孩子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而他遭遇的却是日复一日的辱骂、暴打时。
当别的17岁少年收到了向往的大学的通知书,而他只能囿于这方越来越令人窒息的世界并无路可逃时……
对生活的无力,对原生家庭的绝望,来自父母最恶毒的责骂、亲人最彻底的漠视和来自家庭的无休止的恶意,终归把他逼上了不归路。
也许,对他而言,死亡,才是幸福。
“杀鱼弟”的故事让人唏嘘,我们看到了,原生家庭是怎样一步步毁掉一个人的。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两个家:一个是从小长大的家,家里有父母和兄弟姐妹,另一个是长大成人后自己组建的家,有伴侣和孩子。
第一个家,就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命中注定的,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你拥有什么样的家人,你都无法改变。有人生在蜜罐里,备受宠爱,也有人降生在泥淖之中,经受苦难,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出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
原生家庭,毁掉了多少孩子的一生?
人是环境的产物。当一个人在黑暗的环境中浸染多年,在长年累月的负面情绪中耳濡目染,他终将会受到影响,可能会从一个先天纯净的孩子变成冷血残酷的杀人犯。
有人曾采访一群少年犯,那些孩子都只有十几岁,但入狱的罪名多为故意伤害,甚至是杀人。
后来仔细研究他们的家庭关系和童年,才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不幸福的家庭,而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仿佛一道诅咒,刻满了人生的每一步路。
其中,有个孩子的父母总是常常对他打骂:“你怎么不去死。”,而这句话,就会如同一条寄生虫,深深潜伏进了他的记忆深处。
当他打工所在的洗头店老板怒骂他:“你怎么不去死?”时,记忆深处的痛苦、屈辱、怨恨喷薄而来……他拿起一把水果刀,刺向了老板。
还有个孩子,童年时一直被父亲辱骂,骂得最多的是“猪脑子”。当他再次听到有人骂他“无能,废物”时,他直接捅死了那个人……
命运有时就像一个荒诞的轮回——被欺凌的孩子,会成为下一个丧心病狂的暴徒;被凌辱的羔羊,在扭曲中化身为残害他人的恶魔。
这都是原生家庭带来的罪恶。
有人说,你无法选择出生,只能选择抗争还是认命。
我想,是的。
TVB的当家花旦蔡少芬也出生在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父亲是公交车司机,薪水微薄,母亲是赌徒,嗜赌如命。
蔡少芬的童年,是在躲避债主和四处搬家中度过的,17岁参加港姐出道,赚的钱全部用来帮妈妈还债,但赌债这个东西,根本就是个无底洞。
蔡少芬的母亲为榨干女儿的每一滴血汗,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拍卖女儿的初夜。蔡少芬一度因此抑郁,想要自杀。
后来开记者会,蔡少芬宣布与母亲划清界限,断绝关系,然而这也并不能让蔡母有所悔悟。
媒体报道,本已向女儿保证戒赌的蔡母,在蔡少芬外婆的丧事期间,竟还在赌场豪掷千金。
有时候,家庭本该是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大树,却反而会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更多风雨。
但同时,人类的可贵之处在于拥有极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即使我们选择不了父母,选择不了出身,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苦难时的态度,可以选择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生命要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所以对于生活给予我们的苦难,我们应给予回应,更加坚强,因为同样的出身环境,也能造就截然不同的人生。只有善于自我救赎的人,才能最终掌控自己的人生。
附送一碗毒鸡汤:
别忘了在文章结尾留言区那里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