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很浪
非常浪
浪得不得了
有拿注射器跺脚射墨的
有扭头不看在纸上盲写的
还有屁股朝后平沙落雁式的
人要脸树要皮
有当事人坐不住了
因为艺术不艺术
哪些是艺术哪些不是艺术
属于玄学问题
而且但凡和艺术沾点边的东西
通常是说不得的
说“这是包了饺子喂了猪”
行为艺术,艺术行为
既然艺术说不得
那咱们就聊一聊行为
(不由地坐直了身子)
首先,这是个什么样的行为
用各种各样的姿势在书写
但你别笑
这是深思熟虑的
他们其实是在用各种体位
唐朝有个书法大师叫张旭
杜甫说他:张旭三杯草书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
张旭这个人
大人干不出这样的事
哪有一喝酒就呼叫狂走的
哪有用头发蘸墨写字的啊
张旭大师的朋友怀素,也是异人
一喝酒就醉,醉了就喜欢到处涂鸦
“狂僧不为酒”,这是为了艺术而醉
又比如砸缸的司马光,尤好指书
指头微曲,染墨书之”
所以,若干的奇人异士
于是,就形成了对大师们的民间想象——
一定要是复古的行头
能穿能戴的全要穿上
张口说话甭管别人懂不懂
上来就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一口地道的文言文
动作要夸张
行为要怪癖
什么叫大师你知道吗?
大师就是写什么东西
只求最草不求最好
当然,这种民间想象有很多
大热天中午有觉睡,睡醒了有柿子饼吃
脸上就该长得满脸麻子
就该与众不同白里透红
出入于写字楼中,一笔一画搞创作
最多也就是个写公众号的
基于这种民间想象
不少人就动起了脑子
试图给自己造一个大师的形像
他们装作豪放不羁
装作奇葩得万里挑一
好让别人误以为他们深有功力
只不过,书法大师们大概只是学到了一半
他们的草书,不是很书,但是很草
总让人忍不住感叹:
草。
不过据说,那些剑走偏锋的
也不全是欺名盗世之辈
正经写起来未必有多难看
但我总觉得
真没本事的装不了,真有本事的不用装
反而就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
他们没有扫地僧的本事
却总爱装作扫地僧的样子
其次,还有个很致命的问题
这样的行为到底算不算艺术?
在我看来,行为艺术是天生荒诞
解释一辈子也解释不完
那就是:看不懂
对于看不懂的东西,一定要谨慎
你只能说你不懂,不能说你没看见
所以,有很多我看不懂的作品
就比如毕加索的画,我半点也看不出他的好
就比如郑板桥的字,我也欣赏不了
就比如《一步之遥》,我看得云里雾里的
但是我很愿意承认他们的艺术性
搞艺术者
商量琢磨之事
你要说这是艺术,释永信都不会信
字还没写完有什么好叫好的?
跺两下脚有什么好叫好的?
恐怕巧言如簧的汤师爷都没法解释
这样的行为会是艺术?
所以,搞艺术搞创新完全是可以的
鼓捣琢磨,加油添醋
但你在大街上拿个痰盂炒菜
算他娘的什么创新?
算他娘的什么艺术?
王左中右江郎才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