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世界跟着你笑;哭,就只有你自己哭。——威尔科斯克(英国作家)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等我有了成就以后,我就会快乐了;等我得到了我想要的工作以后,我才会快乐;等我找到另一半并结婚,我才会快乐。等我看到我的孩子成家、幸福,我才会快乐。
如果把一切都建立在一定条件上的人,即便最后达到了目标,也不见得会快乐,甚至往往达不到他的预期。
那这类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不够努力?还是不够坚持?其实都不是,或许他们对事物本身的定位有偏差,或许是“欲壑难填”。
孩子们为什么总容易开心,比如得到一块糖果,一个心仪的礼物,一件漂亮的衣服,一个期待很久的礼物...他们就会开心很久。
因为孩子们比较容易满足,他们并没有像成人的内心世界总希望越多越好。
宫崎骏的著名动漫《千与千寻》,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是一部写给成人的动画,10岁少女千寻因好奇闯入一条神秘隧道,在另一个地方发现一个无人居住的不可思议之镇。不安的千寻想尽快离开,无奈贪心的父母却在一食店内疯狂偷食,最后吃成了猪的模样。
这就是在讽刺成人世界中那些面对欲望就会迷失灵魂的人,像猪一样变得贪婪和愚蠢。
影片中,汤婆婆对宝宝的溺爱也是多处可以见到,这也预示着在现在有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无法独立生存, 都是父母怀里的“巨婴”。
无脸男的出现,现实的表现了人性最初始最善良到被社会黑暗面污染的过程,是每一个善良却又迷失方向的灵魂的缩影。
不管影片怎样讲述成人世界的复杂与残酷,不管社会有多么强大的同化力,糜烂与腐朽即便无缝不入,但很多事情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内心。
你想快乐,你想满足,你无需跟事物的本质谈条件,而是要问自己的内心是否还能容下单纯和快乐。
拉菲酒庄 | 精致到舌尖儿的葡萄酒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