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石之门剧场版:负荷领域的既视感》是一部由佐藤卓哉 / 浜崎博嗣 / 若林汉二执导,宫野真守 / 今井麻美 / 花泽香菜主演的一部动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命运石之门剧场版:负荷领域的既视感》观后感(一):命运石之门
故事发生在冈部自我到达命运石之门世界线后的一年,真有理没有死,红莉栖也没有遇害,是一个没有时间机器和D-Mail的世界,时间以为的按照既定的规矩前行,既不会发生回转,未来也不会发生改变,亦不存在其他的世界线。
这是冈部所期望的在重复着收缩与扩张的无数世界线中漂流奇迹般的到达了的世界线。可是冈部存在于命运石之门世界线上已经十分飘渺了,犹豫其他世界线的记忆所造成的负担,他已经难以停留在这条世界线里了,逃离了真有理死亡的收束与红莉栖死亡的收束的唯一世界线,所以比其他的世界线更加不稳定产生了动摇,于是在这条世界线中就变成为冈部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之前的冈部为了拯救红莉栖和真有理,直到成功为止无数次的回到过去无数次的进行尝试,只要能够令时间回溯,冈部一定会这样做,但这样只会徒增悲伤,过去发生丝毫改变都会给其他诸多事务造成影响,绝对无法如自己所愿一般的改变过去,拯救一个人就会失去一个人,将好不容易实现的愿望化为乌有,把一直深怀心中着的感情连根拔起,即使做得如此彻底,也无法实现自己所期望的改变,只能不断的面对无法逃避的现实,无数次,无数次,冈部背负这一切牺牲的责任,即使这样也不得不不断重复的痛苦,在这过程中心灵不断的消磨,逐渐失去作为一个人的感情的那份恐惧,冈部不愿意任何人重复着这样的痛苦,毅然选择了自我消失。
可是那份被称为既视感犹如幻觉般的感觉是冈部存在过的痕迹,深深的印刻在大家的记忆里。正因为如此,冈部是不克被忽略的存在。红莉栖违背冈部的愿望,回到过去,拯救了那个少年时对未来迷茫的冈部。
《命运石之门剧场版:负荷领域的既视感》观后感(二):其实我有点怀疑这部作品是在致敬《凉宫春日的消失》。。。。。。
跟凉宫春日的消失特别像,都是演绝对主角消失,然后老婆(公)去找他(她),除此之外在情节上还有其他类似的地方。美国imdb网上也指出了这点。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凉宫春日的消失》,来比较一下。
不太明白短评里说的什么狗尾续貂或者伪科体现在哪里。在我看来命运石之门本来也就不能算是一部十全十美的作品,里面出现了很多后面没有得到完美解释的细节,比如凶真手机收到的恐怖图片,突然收到的“我知道你干了什么”,类似这样的内容(当然有可能是因为游戏中充分解释了,动画限于片长只好做罢的缘故)。甚至剧情其实也有点俗套,什么思念穿越不同世界线,人设上万年不变的傲娇、中二等属性。不过没办法啊!我们就是吃这一套(或许这也说明人类本质上就是爱多愁善感呢。。。。。。)而电影只是对动画做了一定拓展而已。
(剧场版又被喂了一把狗粮。。。。。。不过还是心甘情愿的吃了。。。。。。唉!真差劲!
《命运石之门剧场版:负荷领域的既视感》观后感(三):对剧场版疑问的猜想(结合部分游戏设定)
之前看到不少人喷剧场版,觉得剧场版背离了原来的设定和原理?我第一次看完,也有这种疑问。原因就是那个“R”世界线的存在,让不少人以为“世界线”理论变成了“平行世界”论是么?
仔细看过,想过之后,发现其实它并没有违背“世界线”理论。剧场版依旧是“单一世界”而非“平行世界”。理由如下:
1. 现在的世界处于STEINS;GATE世界线上运行,但原先的α、β世界线并未消失,而是作为可能性世界线继续存在(游戏中原话如此)。TV版中冈部能从α线回到β线这点也可以明确证明。
2. 所以,R世界线与SG世界线同时存在并不矛盾,因为它们并不是同时运行的(就好比Galgame中每个女主角是一条世界线收束,而每个女主线中的选项剧情、分支为世界线)。世界仍停留在SG世界线。只是SG世界线在某一时间之后,冈部就不存在与这个世界线上了,他被强制移动到了R世界线(只是冈部移动,世界线没有移动,这样理解不知道对否)。助手在这里作为观测者,至此,现在是SG世界线,SG线不存在冈部,但如果跳跃到R世界线,就可以看到冈部的存在。
3. R世界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对于这点我很疑惑。像是只有冈部一个人的世界,或许R世界线是身为观测者的“特权”?剧场版中并未展现R世界线的全貌。可以确定的是在整个剧场版中,世界线并未移动,一直处于SG世界线,这点是可以肯定的。且并不存在与两个世界同时运行。
玩过游戏之后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游戏中老早就存在着剧场版的伏笔了。在凶真多次循环却无法拯救真有理的命运而去求助助手的时候,助手说道多次进行时间跳跃的危害:说不定会从时间的环,也就是从因果律中脱离出去。所谓因果律的脱离是指“在封闭的时间的环中永远徘徊下去,永远不会成长,那一天永远不会结束,最坏的情况是归为虚无。存在的消失,你这18还是19年的人生痕迹将会被彻底抹消。所有人都会忘记冈部曾经存在过。” 貌似这就是剧场版中冈部遇到的情况。R线很有可能就是一个脱离因果律的封闭空间。
4. 若坚持认为是平行世界的话可以假设:剧场版是平行世界,那么依照“平行世界” 的理论,R世界线原本就存在一个冈部,包括其它人:桶子,真由里,助手等都会存在。这样若是SG世界线上的冈部被强制移动到R世界线上的话,那么R世界线不就存在两个冈部了?所以我认为,“平行世界”论在这部剧场版里,从理论上就不成立。
5. 还有就是关于萝莉助手的猜想,有人认为是助手小时候就见过冈部,之后回想起来了。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仔细的揣摩了下助手去长椅之前说的话:“我还没对他传达过自己的心意,见面总是在逞强,吵嘴······从小起就是这样,什么事都打算一个人解决······但是呢,事实上,我真的希望谁能来搭话,想有人说[就算其他人不在意你,我也会关注着你]”这个时候,助手是否已经将她自己代入了小时候的情景?此时,小冈部来到这里,坐在助手旁边开始搭话? 因为说打工战士去帮忙拖住小助手,剧场版并未明确说明,如果真是商量好了,我觉得动画中也没必要刻意隐瞒不是? 助手来长椅之前,都是处于一种很迷茫的样子,所以应该不是带有目的性的坐上长椅的吧? 所以我觉得,说是偶然回忆起来也有矛盾,因为如果是小时候真见过的话,那这时候,小助手也应该到这个地方。所以我觉得,这个地方助手变成萝莉只是动画为了渲染助手代入小时候的情景的一种表现手法而已。
以上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大家能一起解答,讨论。部分人不要因为自己的误解而轻易的否定【石头门】(虽然也不见得我就不是误解)。毕竟剧场版的原作还是那个制作了伪科学三部曲的公司,并不是动画公司本身的原创,所以我想原作者至少不会犯下与过去设定相矛盾的这么低级的逻辑错误。而且剧场版本身就是一个粉丝向作品,从最终的票房来看,应该是超出预想许多了的。我不敢说剧场版有TV版的精彩,但至少它的设定和逻辑,还是十分严谨的。在我看来,这部剧场版没有辜负我的期待,是一部配得上TV版的续作!
:强烈推荐喜欢【石头门】的朋友们去玩游戏啊!太赞了!就当是对TV版的一个补充也非常不错,其中的理论设定太详细了,比TM物理课强远了。XD
《命运石之门剧场版:负荷领域的既视感》观后感(四):凶真的日记:东京北 雨 19℃ 60%/40% 2005-6-30
下午出门陪麻油里扫墓,在车站旁突然被一个陌生红发少女强吻,语气十分暧昧地问这问那,气得我一把甩开她:“你谁啊你?有毛病吧?” 红发少女惊讶地看了我一会儿,突然一拍脑袋:“对、对不起……我忘了现在是2005年……我们还不是恋人……抱歉,请忘了这件事吧。” 说完转身离去。
————冈部伦太郎
《命运石之门剧场版:负荷领域的既视感》观后感(五):一切都是命运石之门的选择嗯
首先作为死忠粉先吼一句:EL PSY CONGROO!!!!!
关于剧场版和TV版的世界线理论是否冲突的争论,智硬的楼主一周目脑洞大开之后结合弹幕和其他影评又回想了一下TV及剧场里的理论,觉得大概应该是这样的:
1. 世界线理论没有错,同一时刻只有一个世界线,没有所谓的并行宇宙。动画中作为本次主要观测者的助手一直都在SG线上,即使是时间旅行到2005年,本质上也还是在SG线上
2. 理解剧场版的关键大概在于SG线的真谛:一个没有迷茫、悲伤,大家都会幸福的世界线(原话不记得了但是根据TV的描述是这个意思),因此分析SG线中事件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大家都不会陷入忧伤和迷惘
3. 根据2中的前提,胸针因为RS的副作用产生了很大的负担感,本身就是违背SG线的意志的,因此和SG线发生了意义上的互斥——胸针在SG线上的存在开始变得稀薄,进入“R线”(至于R线究竟是怎样的不是很清楚,但是推测是一种很不稳定的世界线,里面根本就没有任何其他人因此也没有所谓悲伤痛苦,基本和SG线的定义符合但是就是不对——看起来偏差0.00001%却是如此的寂寞)
4. 因为胸针给助手剧透了太多其他世界线的记忆,其实给拯救自己埋下了非常深的伏笔——那个能够真正幸福的助手,是绝不会允许自己消失的,因而一定会想尽办法找回胸针
5. 后面助手拯救胸针的过程就不必多说了,回到过去抢了胸针的初吻给他讲了一个寓言式的故事诱导出了胸针内心的中二科学家。也就是那一刻起胸针开始真正珍惜自己所爱的人们誓死不放开,因而坚定了和大家相守的意识,回到有大家的SG线——至此SG线重回稳定状态
6. 总之一切都是石头门的选择,包括这段R的插曲,本来就是SG线为了确保最终的幸福结局而设定的,为的就是让胸针和助手都彻底明确自己的心意,坚定地一起走下去
不管官方的逻辑到底是怎样,感觉这样的分析大概是比较符合石头门的真谛了:真正远离痛苦和寂寞的理想乡。
最后再感叹一下,有生之年能遇到石头门这样的作品真的是太好了。
《命运石之门剧场版:负荷领域的既视感》观后感(六):我们身处的又是哪条世界线
前些天偶然看到又要出新故事,才想起之前想看的剧场版一直没有看。于是去找来看了。确实处处让人想起原作,想起当时的感动,但是新的兴奋感可以说没有多少,而且故事的逻辑性比原作明显弱。算是原作资源的一次再利用吧,其实很多剧场版的定位都是如此,而石头门这些年的内容几乎都可以简单看作原作的衍生品。不知道0能不能有所突破。
影评到此结束XD,以下是感想。
背景:应该是11年的时候突然在cb上(嗯,那时候还每天看cb)看到很多评论里出现命运石之门的字样,于是去搜索了一下(嗯,那时候google还能访问),知道是游戏,然后刚有人做了带中文字幕的游戏视频,看到途中惊为神作(看完sg之后关注ACG的时间开始迅速减少,直至归零,所以后来再没见过神作),此后出TV版,但觉得作画太差远不如游戏,也就没看。13年知道要出剧场版的时候,已经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了。
看的途中,看了一下微信,发现大家又开始讨论央行限制三方支付的事情,突然就楞了一下,心想等等,我还在原来的世界线吗,原来的世界事情会这么发生吗?我所以为的事情,还是这个世界的真实吗?当时真有点心慌感,赶紧又看微信,看到她还在,对话还在,总算安心下来。
回头想想,自看完游戏视频以后,我工作的行业领域,生活的城市,原生家庭,亲密关系,生活方式,甚至MBTI类型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可以说我跟当时的我已经有了不少距离,我身处的世界线,真的还是原来那条吗?真的没有在无意中,进行过迁越吗……
《命运石之门剧场版:负荷领域的既视感》观后感(七):剧场版设定的解读与平行宇宙
关于与TV版初吻的连接
因为TV版和游戏不同,没有提过初吻是真由理,所以剧场版里非要说初吻是助手的也说得通,而且并不是穿越世界线/穿越时间/改变过去/重组了未来,因为在命运探知这个能力被凶真发现之前他并不知道,也就是说小时候的他还并没有成为世界的观测者(也是为什么凶真在2011年之前必须在SG线上存在的原因),但普通人也多多少少会有其他世界线的记忆的既视感,也就是说,凶真小时候虽然没有主观上去过SG线,但SG线上的小时候的记忆是有可能像嘟嘟噜那样留下各种死的既视感的,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助手能救到凶真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初吻发生了以后对凶真来说,确定了SG那条线才是「现实」。
关于平行宇宙
其实剧场版还是没有使用平行宇宙,而是遵循世界线收束理论。本来根据该理论,最终确定的世界线是唯一的,根据观测者的回溯会重组未来,而观测者认为是现实的世界线是唯一且真实的世界线。但SG线本身就不是一条正常的世界线,是世界线的缝隙,非常不稳定,可以认为TV版的凶真和最开始剧场版的凶真没有能发现到R线的存在,实际上按铃羽解释时的那段动画里,R线和SG线相互依存,是二者不可缺一的缠绕着的世界线,需要R线去抵消SG线的不稳定。换句话说实际上TV版凶真认为的「缝隙」的那条世界线,并不是SG线,而是「SG+R」这一条线。所以凶真不管怎么游离是不可能游离回α/β线的,只能在SG线跟R线之间游离。
后来出现了凶真最后在SG线上消失的情况,根据铃羽的解释是凶真无法认同SG线是「现实」,那么他实际上是没有地方可去的(因为没有D-MAIL也没有时间机器,他永远在SG线与R线缠绕的这根世界线上,因为他所观测到的世界是唯一收束)所以最终被放逐到R线。这里推测R线作为SG线的附属线只是为了平衡SG线而存在的世界线,也就是说R线与SG线两条线必须是相互依存,两条线上总共只有一组「真实存在的人」,包括普通人也包括观测者。也就是说不论怎样游离,R线与SG线上是不可能出现两个同样的人,即凶真在SG线存在时,R线上空无一人;凶真游离到R线时,R线只有他一个人。所以并非平行宇宙。于是他在SG线上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但却完全没有影响SG线的收束。助手回去并没有使世界线变动,世界也没有重组,而是因为凶真在到达SG线+R线这道缝隙以后世界的收束已经确定了,所以好像看似最后助手改变了未来但实际上作为观测者的凶真的「现实」只会被他自己左右在SG线或R线上。
所以助手回去吻了凶真,制造了这个记忆,而对于凶真来说,是现实得到了确认,所以他回到SG线上,且认为助手是初吻。
我认为虽然最后所有人都多多少少有一点对凶真的记忆,但实际上凶真还是唯一的观测者。包括助手,因为如果助手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观测者,世界线很可能就会因为她的干扰而变动(又或是以每个观测者「认为的现实」为现实而产生无数个世界,这样就变成平行宇宙论了)。所以我比较倾向于,因为SG线与R线偏差极小且相互缠绕,导致助手与其他人的既视感变强烈,甚至能保留记忆,但真正的观测者还是只有冈部伦太郎。只要他不进行干扰,SG+R线的收束始终是确定且唯一的。
《命运石之门剧场版:负荷领域的既视感》观后感(八):剧场版给了《命运石之门》一个圆满。
作为一部以时空为主题的动漫,想要他的逻辑完全合理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对穿越不了解,对于过去的改变的可能性不明确。曾经看过《蝴蝶效应》,感觉那是构思最精妙结构也很完整的一部电影,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基本找不到漏洞。尽管除了第一部以外的两部都是烂片,而在这部电影的理论上每一次微小的改变都会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过去的改变是不可预知,而且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对于像《命运石之门》这样以时空为题材的电影,不能深究其逻辑或理论上的漏洞,而应该更加关注剧情。
不得不一提的是这部动漫有一些情节和《明日边缘》很相似但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论,即铺垫或背景。一次次重复过去,却有两个不同的结果。这是我看动漫的联想,这些暂且不提,进入正题。
刚看这部动漫时确实觉得很无聊,尤其是主角的中二病让我很反胃,前面的剧情又很拖沓。看到第十集都没有任何感觉,要不是朋友的强烈推荐,或许真会错过这部好动漫。而看到十五集才感觉剧情变得紧凑了,慢慢进入主题。而且从第一集开始就有了伏笔,这构思确实很巧妙。而对于主角的中二,到最后也不能理解,那傻子一样的自言自语。真的很无趣,而只有看了剧场版以后一切才变的豁然开朗。有很多人在豆瓣上吐槽什么剧场版的逻辑变了。或许我读书少,并没有很好理解这部动漫,但我觉得剧场版给了主角的中二一个很好的解释。是红莉茜的那段对话影响了他,让他成为了凤凰院真凶,希望这样能给真由喜带来快乐,看到冈部小时候是完全联想不到现在的他,弱弱的样子,是红莉茜鼓励了他,让他积极的面对人生,也给身边的人带来了快乐。所以我觉得剧场版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剧场版其实在TV版里早有了伏笔,在23集红莉茜与冈部接吻时,红莉茜说起初吻,冈部说这可不是我的初吻。
而且剧场版也给了我很多感动,最后的那段对话,诙谐中又深深的触动心灵。看完之后意犹未尽。
《命运石之门剧场版:负荷领域的既视感》观后感(九):世界线问题,助手根本没出SG世界线
助手没有离开SG世界线,回到过去能看到凶真并不是跳跃到了R世界线而是因为过去的小冈部是存在于SG世界线,存在于LABMEN众人生活中的,11年8月13日离开SG世界线的只有凶真,结尾见面的时候凶真觉得是自己一个人坐在空旷无人的世界线里但助手其实是在热闹找到他的,他已经一只脚跨过来了,然后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也说明他脱离R世界线回归SG世界线。
助手第一次用电话烤箱timeleap后,与电影前半小时凶真在天台的时候突然头痛的瞬间部分是有呼应的,凶真头痛时他的世界线就会紊乱,SG世界线里他的存在会变得不安定,助手就在那个时间看到桶子说作为lab创立者举起饮料发言的情况。
说到R线的情况,应该差不多就是凶真结尾是出现在助手面前时那样,但是助手看不到只有凶真能看到的,全都空无一人的世界。打工战士讲的0.000001%变动率其实是作为科学家的红莉栖的纯理论,但是她作为观测者和凶真是不同的,她只能在所在的世界线内完成观测。同一世界线其实有很多变动,但是变动率不大就不会跑到其他世界线去,R世界线的变动率根本就不可能只有那么小,这个极小数肯定是错的。
这夫妻俩太像了,凶真要经历一次助手被自己失手杀掉,助手要经历一次小冈部救她被车撞,这一定是制作组的恶意……连时间机器坐两次都一模一样,这样还不结婚天理何在!!
《命运石之门剧场版:负荷领域的既视感》观后感(十):突然发现凶真的初吻颠覆时间
在剧场版最后凶真那句“可以换给我吗 我的初吻”无疑揭示了2005年SG线红给凶真在车站那个吻就是凶真的初吻。
突然想起在TV版中对这一幕神一般的铺垫。
凶真与红在TV版中第一次接吻,凶真那句“这不是我的初吻 当然我的初吻也不是什么浪漫的回忆啦”
然而TV版中那时候凶真根本没有到SG线 虽然时间超过了2005年。。。。但他怎么会有2011年的红回到2005年与他初吻的记忆呢?
果真如此的话,那这个世界线的时间从来就不是单向的了。。。
连续看完TV版和剧场版 对命运与人生的思考再次加深
无限 扩展的梦想 描绘出未来 都是我们被允许虚荣的权利。
有限 此为两支时针所昭示的事实 指向残酷的约定与选择 。
无限 坚信爱与天空的彼岸 是我们显示出的假想自由。
有限 毫无慈悲的刻下时间 指向否定明日的选择。
如果一切都是命运石之门的选择的话,又何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TEIN GATE 教会我们的 是回顾未来
“就像你观测我们一样 每个人都会关注自己以外的某重要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即视感,唯有最真挚的感情才能传递到即使是另一个世界线,即使已抹去一个人的所有记忆。
太多太多
三生有幸 在此生有机会与命运石之门相遇
这有何尝不是命运石之门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