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关注这个号,会成为温暖的人◆ ◆ ◆ 「你的远见,决定你的未来」 from温暖-第713篇原创文 每早六点 遇见每一个 向阳而生的你1
记得我刚开始学做表格时,一个老前辈教我,能用公式的地方,尽量不要用人工去运算。
当时我表示很不解,比如几个数字相加,直接手动输入答案,还要做得快一点,为什么还要麻烦的设置合计公式呢,
可是前辈说,即便面对最简单的步骤,也要用最规范的态度去做事,这样你就很难犯低级错误。
还有一次,我统计一季度的费用情况,结果我把设计好的表格给他看,他说,你这个表其实没有问题,但你的思维有问题。
当时我又是听到一头雾水。
然后他批评我到,你在设计一个表格时,难道就没想到如果你想要统计二、三、四季度,乃至全年的概况吗?
你何不一次性把所有问题都尽量考虑周全,这样就可以避免做重复的无用功,也可以锻炼你的全局观。
老实说,当时我根本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因为我这样做,丝毫没影响工作进度和质量啊。
后来老前辈退休了,等到我一个人单枪匹马上阵以后,才发现,原来他教我的,都是最实用,最智慧,最根本的方法。
我想很多人,在工作中,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凡事以当前的任务和目标为最终导向,
虽然这样做没错,可是想要干大事的人,就必要要把目光放远一点,你不仅要关注眼皮子底下的事,
还要有预判性,去掂量,准备,应对,将来可能要发生的一切状况。
2
就在大家都想要找她开实体分店时,她却在谋划,在网上开个淘宝店。
那时她白天不仅要负责进货,销售,结算,晚上还要回家,从如何使用电脑,如何打字,如何在网上推广营销,开始一样一样的学。
当时很多人都搞不懂,她为什么有钱不好好赚,还整天搞些多余的事儿来做?
结果不到3年时间,很多人都喜欢网上购物,与此同时,很多实体店都受到了重创,
可是亲戚却由于有了几年的网上经营的经验和教训,如今的她进行了平稳的过渡,生意丝毫没受到影响。
她笑笑说,做生意,永远不能只想着,今天能不能把东西卖得出去,今天能不能挣到钱,今天的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
如果你一心想要做好一件事,你就要想到,以后的买卖关系,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何才能在同行之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
其实我一直很欣赏她,倒不是因为她的生意做得大,又很有钱。而是她有着普通人很难形成的“富人思维”。
很多人做事情,总是只顾眼前,他们抱着走一步,算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消极心态,被时代所改变。
而有些人,他们无论做任何事,都能放眼未来,主动去求变,最终去适应,甚至去主导,这个时代的改变。
3
我有个同学,在一家银行上班,工作稳定,有编制,只要她不犯什么大错,想要一辈子待在里面,也不是没可能。
就在大家都羡慕她时,她却在去年年初,主动提出了离职。
当时她父母简直气炸了,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表示,非常不理解,她这样的做法。
她很淡定的回复所有人,我主动跳出舒适圈,是为了不当温水里的青蛙。
其实早在前几年,银行人员的待遇非常可观,虽然这几年,随着各种支付平台的发展,私人银行的崛起,网点智能机的出现,
他们的顾客群体在慢慢消失,收入也在逐年下降,可是大家都抱着一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心态,一直不肯面对残酷的现实,
很多人既不主动学习,不再继续深造,甚至工作十年,只会数钱。
但我知道,我如果再不去主动适应新的人才需求,不去挑战更高难度的工作,不去磨练自己,迟早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
仅仅是一年时间,同学又在新的工作岗位,施展了自己的才能,薪资待遇又回到了从前的标准,
可是她曾经的那些同事,如今各个叫苦连天,陷入了鸡肋般的工作中,无比纠结。
我曾经以为,有远见是一种学不来的智慧,可是后来,我发现,其实人人都有远见,只是没勇气去改变。
因为在舒适区待久了,谁还愿意,重新开始,另谋出路。可是智慧的人,却懂得,要及时抽身,主动去适应一切变化。
4
其实,做任何事,都需要有远见。而它的意思,不是好高骛远,过度担心,提前焦虑,
而是不要只顾眼前,不能鼠目寸光,要能举一反三,未雨绸缪,审时度势。
比如学习时,你要能从一道错题中,去巩固知识要点,而不是只把这道题,改对了就行。
比如工作时,你不能只待在舒适区,而忽略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方向。
比如生活中,你要有近期的安排和计划,也要时刻记着你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在哪里。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国学大师钱穆老先生游一座古刹,看到一个小沙弥在一棵历经百年风霜的古松旁种一种观赏植物“夹竹桃”。
老先生由此感慨地说:“以前,僧人种树时,已经想到寺院百年以后的愿景,而今,小沙弥在这里种花,他的眼光仅仅是想到明年哪。
其实,看一个人是否有前途,就看他是否有远见。
首先,一个有眼见的人,不会沉迷于舒适区,他们清晰的知道,自己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其二,有了远见,还要付诸于行动,不仅要意识到潜伏的隐患和问题,还要有勇气去挑战自己。
其三,他们不会以暂时的成败,一蹶不振,或者沾沾自喜,而是把经验和教训,放在人生的时间长轴里去评判和分析。
智慧的人,都有远见。
写于2018.7.2
- END -
作者:李思圆,微信公众号:温暖的女子(ID:wennuan-312),新浪微博:@饮水-思圆,新书《生活需要仪式感》正在热销中。专栏作者,写安静从容,有温度,有力量的原创暖文。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当当网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