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泽鹏
当人们说想喝一点点时,
而在于“想”。
“想喝一点点。”
看到时已经是第二天,当时我一边吃着早餐一边赶路,然后又刷到了几条相似的朋友圈。
凌晨三点半:“想睡个好觉。”
早上八点:“想喝冰可乐。”
之所以记住这几条朋友圈,是因为觉得他们有些“不合时宜”。
早上八点不该喝冰可乐,
11点半的时候一点点已经打烊,
至于想睡觉的那个人,配图是毕业论文的致谢。第二天就得交毕业论文的他,也只能抱着“想睡觉”的念头继续焦头烂额。
仔细想想也是。
是因为无法在此刻做到,才会说出“我想”这样的话。
想这个词或多或少伴随有一点点无力的。
或多或少。
去年和她还是异地恋,一个在广州一个在湛江,400多公里的路程让见面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后来好不容易她回了趟家,离广州近了很多。结果那段时间我也回了汕头,两人的距离仍然是400多公里。
总觉得当我说出“我想你”这三个字时,对方其实很难回应。无论她说“我知道了”还是“嗯,好的”,都会让人觉得很扫兴。
唯一能令人开心的就只有“我也想你”。
但这句话在异地里显得太无力了。它并不能缓解任何思念的情绪,并且只会在漫长的重复里让人厌倦。
但某天晚上真的忍不住太想念了,于是点进她的微信头像,说:“我明天去找你吧?”
想了想,我又发过去一句:“我明天去找你。”
想念这件事情总是这样,即使没有说出来,也在不敲不响中影响了人们的很多决定。
关于”我想你“这件事也有过另一个插曲。
那时的距离明明已经拉近到不再需要想念的地步,然后某天写不出稿子有点累的时候,我突然扭头身边的她,没来由地说了一句:“我好想你哦。”
就明明那个人就在你面前,却还是冒出了“我好想你啊”这样的念头。
后来她也问过我当时为什么那样说。
我没有跟她说为什么,但自己想了很久,最后觉得可能是因为我想离她更近一点吧。尽管距离已经从400多公里变成了40多厘米,但还是想更近一点。
上个周末去深大演讲,她留在广州。第二天在酒店醒来时,我总觉得好像少做了点什么,然后看到她前一晚两点时发给我的晚安,然后发了一个表情包,又发了句:“好想你。”
大概是因为距离拉近,想这件事所附带的无力也变得小了很多,于是反而更乐意去表达,“我想”的事实。
而说出我想你之后,原本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甚至是因为下午的演讲而些许紧张的情绪也竟然偷偷被抛到了一边。
其实那句“我想你”仍然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我无法立刻从深圳闪现到广州。
但它是触手可及的。
就好像晚上十一点半时突然想念的一点点,虽然当下喝不到,但第二天如果真的想喝也一样做得到。
而更关键的是,这些不合时宜的想念,会因为触手可及而变得温柔了起来。
这是很好用的一个点。
工作后偶尔会焦虑,情绪失控,一开始并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这样的时刻,反而会越来越焦躁。
后来,每当再出现低落的状态时,我会跟朋友说:“后天一起去吃火锅/网吧/玩VR吧。”也可能会跟她说一声:“我们明天去哪里哪里玩一下吧,顺便带上拍立得。”
有想做的事情等着自己,有想念的人等着自己,只要知道这些事情,就会觉得生活是可以渐渐好起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在深夜想吃一点点和火锅,为什么会在一天的开始想喝冰可乐,甚至是对着近在咫尺的人说我好想你,的原因。
就会因为这些念想,而突然觉得面前的事情都“嗯,还好。”
以上。
音乐 | 大雾-詹宇琦
插图 | 新海诚
作 者 介 绍
王泽鹏:)
我也很麻烦啊
我们想给你一个理由 继续面对这烂生活
信箱:WeAllMessUp@Foxmail.com
这里收集了那些不太愿意迎合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