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苏小旗:我们,最终都死在了你手里
日期:2018-05-15 08:02:21 作者:苏小旗 阅读:

苏小旗:我们,最终都死在了你手里

  苏小旗

  我有光芒,此生不灭

苏小旗·颠倒众生工作室 

   我们,最终都死在了你手里

  

  自古以来,历史变幻风云莫测,多少英勇男儿为了争夺江山前赴后继,但胜者永远只有一个。更多的人,成为了君王俯瞰天下时踩在脚下的台阶

  这台阶,由不计其数白骨堆累铺垫而成,这些白骨中,有无数战败的勇士,也有作为政治斗争牺牲品的无辜人们

  正如明万历十一年(1585年),富察·衮代带着她与先夫的儿子再嫁于努尔哈赤时,并不知道她与众儿女悲惨命运,皆由此拉开大幕。

  1

  富察·衮代的父亲莽色督珠乎生有五子一女,她是最小的女儿

  她的五位哥哥,因反叛明朝廷而先后在战争中被明朝将领李成梁所杀,几近灭门。幸得当时富察·衮代已经嫁于爱新觉罗家族而不在家中,才得以幸免一死。

  娘家惨遭变故,衮代悲痛欲绝,从此这个女人,如同失了根的花草,不再有娘家父兄佑护,她能依靠的,只有夫家——爱新觉罗家族。

  偏偏她嫁与的这个男人——爱新觉罗·戚准,自小便体质羸弱,身体弱不禁风,常年病病恹恹,缠绵于病榻。

  戚准是钟情于衮代的,婚后两人育有一子,尽管戚准想尽到做丈夫责任,将衮代母子庇于羽下,无奈多病的身体令他力不从心,儿子尚在幼年,便扔下衮代母子,撒手人寰了。

  衮代的人生再一次陷于孤立无援境况。好在当时满洲贵族内部有“收继婚”的风俗,即儿子可以娶庶母,侄子可以娶婶娘,叔父可以娶侄媳,弟弟可以娶嫂子,尽管这种,风俗在今天看来已属乱伦,但在当时,这样的风俗对于丧夫的女子无疑是有着好处的。最起码此后依然可以有家庭,依然有所依,身心有所寄托,尽管这些女子对自己的命运,毫无掌控能力

  于是戚准死后第二年,衮代便带着儿子,嫁给了戚准的堂弟——努尔哈赤。

  衮代起初的幸运之处,在于她改嫁于努尔哈赤时,努尔哈赤的原配福晋佟佳氏刚刚亡故,因此嫁过去后,她便接替佟佳氏成为了努尔哈赤的第二位妻子,世称为“继室大福晋”或“继妃”。

  衮代成熟稳重,处事准妥,经常给予努尔哈赤中肯且可行建议,因此深得努尔哈赤宠爱信任,后金的财政后宫事务都交由衮代负责

  衮代为努尔哈赤生育二子一女,即皇五子莽古尔泰,皇十子德格类,和公主莽古济。

  努尔哈赤一生中共有十六位王妃,其中四位地位最高,都曾被尊称为“大妃”,在这四位大妃中,衮代与努尔哈赤共度的时间最长,长达三十余年。

  在这三十余年中,努尔哈赤征讨建州时,衮代伴其左右。探马报信时,身边臣仆无一人敢去惊动正在熟睡中的努尔哈赤,只有衮代能够将其唤醒。衮代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干,在后金建立之时成为了努尔哈赤背后的贤内助,为后金政权发展壮大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古来伴君如伴虎,在努尔哈赤年老之后,后宫越来越多年轻的女子,相比之下,衮代人老色衰,已经不再对努尔哈赤有吸引力,加之涉及政治利益矛盾,他们的关系日趋冷淡

  青春美貌,是陪伴在君王身边的女人最大的资本,衮代虽有失落,但她不是不明白;老汗王之心不在后金,而是整个江山,衮代来自富察家族,为了避嫌,衮代便不再过问任何政事。

  毕竟,好在自己还有子女,也许,这就是一个年老色衰的女人,在后宫最大的保障

  如果人生一世,不争不抢,平淡生活能够顺遂如愿的话,衮代便也心甘情愿。令她没有料到的是,哪怕她甘愿从此隐没于后宫,也无法避免她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的悲惨结局

  2 

  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有人向努尔哈赤报告,说大福晋衮代曾经两次为大贝勒代善准备饭食,代善竟然都欣然接受了。并且大福晋一天要两三次派人到代善家,大福晋也曾经在半夜偷偷溜出住处,不知到往何处。

  这些话的言外之意,是说衮代与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往来过于频密,甚至关系暧昧

  对此,努尔哈赤心中十分不快,一方面斥责报告的人捕风捉影,一边心中对衮代也产生怀疑

  月余之后,又有人向努尔哈赤告了衮代一状。

  这次是努尔哈赤的庶妃塔因查。她对努尔哈赤说起,大福晋衮代似与大贝勒代善关系不正常,每当诸贝勒大臣在汗府聚会时,大福晋就会用金珠绸缎把自己精心装扮一番,以引起大贝勒注意

  联想到之前也有人提醒过自己,努尔哈赤当即派人调查此事,结果在衮代的住处,确实发现她私藏了很多绸缎、蟒缎及金银财物

  努尔哈赤大怒,对长跪于面前的衮代说道:“你我夫妻三十余年,未尝想到你这样奸诈虚伪人性身上的邪恶,你一样不少。这三十几余年,我待你如何?他人见都见不到的珠宝佳缎我都赏赐于你,想着以此来换得你的真心。你却对丈夫极为不爱戴,背着我用这些去勾引别人,仅此一项罪名,就足以治你死罪!”

  衮代长跪大哭道:“大汗又怎能如此冤枉臣妾?自我嫁与大汗,一向恪守本份,遵守妇格,如今人老至此,又怎能做出令大汗蒙羞之事呢?大汗万万不能听信小人离间,弃臣妾于不顾啊!”

  衮代的哀求愈发让努尔哈赤厌恶,他说道:“事已至此,赃物俱在,你不仅不知悔过,仍然抵罪不认,实在令我失望!不治死,不足以泄我心中难平之愤!”

  闻努尔哈赤此言,众人皆下跪为衮代求情,包括她与努尔哈赤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脚下一片哀求之声,涕泣之间,努尔哈赤终是软下心来,他长叹道:“杀你一人不足惜,只是可怜我这三个孩子。看在三个孩子的份上,我可以不杀你,但从今日起,削去大福晋之身份,你我再不是夫妻。”说罢,拂袖离去

  衮代深知,自己只不过是成为了努尔哈赤众皇子之间争夺皇位的一枚棋子罢了,在这一切的背面,计谋与暗算如同蛛网一样纵横交错,而她被算计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策划这场阴谋的人,将她的两个儿子和代善从继承皇位的名单剔除,为自己又减少了三个竞争者。

  但凡不算愚笨的人都知道,宫中美女如眷,纵使大贝勒代善色胆包天,也不至于去勾搭比自己大,且已经老去的继母。但是从古至今,没有一个男人能够接受头上被戴了一顶绿帽子更何况那人还是自己的儿子,在子嗣与女人之间,努尔哈赤必须将罪责归于女人身上。

  衮代心如死灰。年轻时丧失,带子再嫁,尽心尽责,从无二心,守在大汗身边三十余年,年老之时,竟然以这样的丑事收梢。而自己的儿女,还长跪叩谢阿玛不杀额娘之恩。

  人心之冷,原来是可以冷过秋风寒水的。

  古来君王之心凉薄无情,多少疼爱与恩情,在他拂袖而去那一刻,统统被击得粉碎,直至历史的风云不断涌起又落下,一切终将烟消云散

  同一年,衮代自尽身亡,未得任何封号与追封。

  3

  衮代的两个儿子,莽古尔泰性情鲁莽急躁,德格类稳重沉讷,二人并无过人之处。而衮代的女儿莽古济却从小聪明伶俐,很受努尔哈赤喜爱

  满清后宫的女人们在踏进后宫时,对未来完全无法预料,尽管命运各异,但极少有长寿善终者,更不用说终生得到君王一人宠爱。

  而满清的公主们,看起来命运似乎要好得多:降生皇家,地位尊贵金枝玉叶,只是在这样尊贵身份的后面,她们的命运,与政治依然无法分得开。

  因此莽古济与她的母亲衮代一样,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丝毫的掌控权,她们都只是政治上的一枚棋子,只能接受礼品一样的命运,除了接受与屈服,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莽古济在还不知婚姻为何物的时候,就已经从两个姐姐的婚姻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命运。身为努尔哈赤的女儿,她们的最终归宿,永远要同阿玛的统一女真各部的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个人意愿,丝毫不敢有任何奢望

  莽古济猜对了。在她的少女时期,努尔哈赤为了扩张势力需要联合当时势力不小的哈达部落,为了控制这个部落,努尔哈赤将莽古济嫁于哈达部落部长吴尔古代,因此莽古济又被称为“哈达公主”。

  那一年,莽古济年方十二,尚未成年

  努尔哈赤为莽古济准备了丰厚嫁妆,吴尔古代亦带领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迎娶了努尔哈赤慷慨赠送于他的“礼物”。

  然而吴尔古代并不知晓,努尔哈赤将爱女嫁与他,最终目的并不是联姻合作,而是要消灭哈达部落,莽古济这个未成年的“枕边人”,只是努尔哈赤安排在他身边的一个卧底而已。

  幸运的是,莽古济的丈夫吴尔古代涉世未深,并不是一个有心机的人,这为莽古济为努尔哈赤获取情报提供了良机。嫁与吴尔古代之后,每一次莽古济拜见阿玛的时候,都会把她所知道的哈达部落最真实情况告知他。

  她告诉努尔哈赤,叶赫部落联合蒙古对哈达侵掠,于是努尔哈赤以叶赫部落对哈达部落的侵掠去质问叶赫的明朝边官;

  她告诉努尔哈赤,哈达部落闹起粮荒,部民无以为食,饿殍遍地。于是努尔哈赤利用哈达粮荒时明朝鞭长莫及而出兵,一举吞并了哈达。

  莽古济终于没有辜负阿玛的厚望,出色完成了他安排给自己的任务,这令她如释重负

  她与丈夫吴尔古代的婚姻持续了二十余年,在这二十余年中,她一方面是阿玛的卧底心腹,一方面为人人母;一边是自己的父亲,一边是自己的丈夫与子女。这二十多年,莽古济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

  父亲将统一各部族的任务之一交给自己,而丈夫和子女是自己今生生活的依托,放下哪一个,她都于心不忍关键是无论哪一方,她都放不下。

  吴尔古代后来对努尔哈赤将莽古济嫁给自己的目的,多少都是知晓的。但他并没有迁怒于妻子。毕竟哈达部落在他之前,已经气息奄奄,如此,被努尔哈赤吞并,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后金天命末年,吴尔古代病逝。此时莽古济对丧夫的哀痛,恐怕还只是停留在表层的悲伤。如果她能够预知自己最终的悲惨归宿,也许,她会更加怀念与吴尔古代二十多年的平淡婚姻,尽管这二十多年的日日夜夜,她都在努尔哈赤的女儿与吴尔古代的妻子这两个角色挣扎着。

  身份尊贵,金枝玉叶,锦衣玉食,这些又都算得什么?之前得到无上的荣光享受极致富贵,此后,也必将承受他人无法想象痛苦

  也许莽古济至死方才明白:女人这一生,还有什么能够比安稳平淡地与丈夫子女共同生活更幸福的事呢?

  江山大业,那是阿玛努尔哈赤的,她曾为此立下赫赫战功,却也因此悲惨丧命。

  4

  吴尔古代去世后,莽古济觉得,这二十几年来,生活中这场没有销烟的战役,终于结束了。余生,不需要再为阿玛通报情报,不需要斡旋于阿玛与丈夫之间提心吊胆,她只想带着子女,平淡地过完后半生。

  在莽古济寡居三两年后,她的额娘,衮代,因为“盗藏金帛”的罪状被努尔哈赤休弃,不久,额娘自尽。

  莽古济惊愕于阿玛丝毫不念往日夫妻恩情,竟这样生生将母亲逼死,铁血男儿的刚硬之心,难道不应该用在对敌的身上吗?作为曾经最被宠爱的女人,自己的母亲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莽古济十分悲痛

  她怨恨阿玛的无情,怨恨众皇子因为争夺皇位而各自阴谋满怀,借刀杀人。君王之家,温情何在?兄弟手足之爱何在?

  不久之后,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即位,改年号为“天聪元年”,成为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即位后,蒙古部落敖汉部首领琐诺木杜陵带领部众归附满清。从政治策略上来说,琐诺木杜陵的归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察哈尔的势力,为皇太极讨伐林丹汗提供了契机,这个机会,皇太极无论如何不能放过。因此为了安抚琐诺木杜陵,皇太极决定将寡居的姐姐莽古济嫁给琐诺木杜陵。

  已经决定平淡独居一生的莽古济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再次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父亲一生强硬绝情,母亲一生隐忍最后含冤而死,而现在又不得不跪谢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当今皇上皇太极的“恩赐”,莽古济心中纵然一千一万个不愿意,却也不敢忤逆。

  自己曾经是后金的堂堂公主啊,是当今皇上的姐姐啊,人生,却依然这样身不由己

  下嫁琐诺木杜陵之前,莽古济几天不曾出门,对爱新觉罗家男人的怨憎,一时一刻不曾在心中停息过。只恨自己是一介女儿身,终生便只能作为政治的棋子存在。这种感受如同毒蛇一样啃噬着莽古济的心。

  天地间若有神灵,那一定是比阿玛努尔哈赤更加无情,它摧残生命来,毫无体恤与顾虑。她想起阿玛经过长跪的母亲身边时,拂袖绝然而去的样子,那一瞬,仿佛是天地间最为严寒季节,连脸上落下的泪,都会立刻结为冰,摔落到地上,碎成无数冰珠。

  这盛京,这皇家,就是困住女人们的牢笼,女人们在其中锦衣玉食,光彩照人,她们本该芬芳灵魂,却已经统统死去。

  5

  带着满心不甘下嫁琐诺木杜陵后,莽古济才知道,原来让她更不甘心的日子,还在后面。

  在此之前,琐诺木杜陵早已经妻妾成群,虽然莽古济贵为公主,对琐诺木杜陵的妻妾们有着绝对主导权,却也只是表面上的权力而已,实际上,对这个家庭中的任何一个女人,她都没有办法管束控制。

  琐诺木杜陵自己也知道,尽管他已经归附于皇太极,皇太极为了表示肯定把自己的姐姐下嫁于他,这也不过是用来牵制他的方法而已。他可不想成为第二个吴尔古代,因此他虽然表面上风风光光地迎娶了莽古济,内心却始终对她严加防范。

  另外,府内大大小小的事情,琐诺木杜陵都交给了琐诺木杜陵最信任的大臣托古的妹妹,所有事情,一律对莽古济封锁。这种被孤立被排斥的感觉,让莽古济极为气愤。

  她开始觉得,虽然托古的妹妹对自己表面上无比尊敬,眼神中却充满了对她的不屑与挑战,她甚至开始担心托古的妹妹为了稳固在府中的地位,在暗地里鼓动琐诺木杜陵谋害自己。

  这种担忧日夜折磨着莽古济,她甚至多次恳求皇太极将托古的妹妹除掉。皇太极在与琐诺木杜陵交谈时曾暗中提到这一点,原意是让琐诺木杜陵待莽古济多尊重一些,琐诺木杜陵心中却对莽古济更加不满与防范。

  琐诺木杜陵极有城府地借着醉酒之时暗示皇太极:“皇上实在不应该过于依赖兄弟子侄,谁知道他们是否对您的地位虎视眈眈呢?若有此意,保不了不生谋害皇上之意啊……”

  皇太极立刻便明白了,琐诺木杜陵是在提醒他警惕莽古济的兄弟:莽古尔泰与德格类。而作为莽古济的额附,琐诺木杜陵能这样说,势必是知道这姐弟三个一些内幕的。

  彼时,莽古济心中异常苦闷不安,府中无人可讲,只能讲与自己的兄长莽古尔泰和弟弟德格类。作为皇太极的兄弟,虽然皇太极继位时莽古尔泰不得不投了他一票,但莽古尔泰心中却极不平衡。

  因为众皇子争夺大汗位置,导致自己的母亲自尽身亡,而自己也失去了继承汗位的资格,如今自己的妹妹又被皇太极嫁与琐诺木杜陵,在家中被孤立,处处被排挤,这让莽古尔泰更不服气。

  天聪五年(1631年),莽古尔泰与皇太极的矛盾终于爆发了。

  彼时明朝大将祖大寿修大凌河城,出于维护后金的稳定,皇太极决定拔掉这颗钉子。这年八月,皇太极统帅八旗围攻大凌河城,八旗军各按方位围城,莽古尔泰与其弟德格类率正蓝旗攻击城的正南面。

  攻城时莽古尔泰发现,这个方位是明军炮火最为集中的地方,如果硬来,自己的军卒势必遭受重创,于是他下令撤退。之后他来到皇太极御帐,请求皇太极将正蓝旗调回,补充军力,以利再战。

  谁想皇太极不及莽古尔泰请奏完毕,便严辞拒绝。莽古尔泰再三强调,自己军卒,每次调遣时,派出的都比其他军部多得多,皇太极当然不承认,更加怒气冲冲地斥责了莽古尔泰。

  见皇太极待自己如此态度,本来心急的莽古尔泰更加不满,对皇太极所有的情绪一并爆发,他对皇太极说:“若皇上对我不满,请公开宣谕。我一直对皇上顺承,无论怎么做却依然不能让皇上满意,皇上这是往死路上逼我?”

  被激怒的莽古尔泰边说边把手按在刀柄上,见此状,一直在旁的莽古尔泰的弟弟德格类上去一拳将莽古尔泰击倒,以提醒他莫干这大逆不道的傻事。岂料莽古尔泰挨了一拳后更加怒不可遏,竟然将佩刀拔出。德格类大惊失色,赶忙推搡着将莽古尔泰推出帐外。

  皇太极当然知道莽古尔泰提出撤军的建议是正确的,但他更加知道的,是莽古尔泰对自己的不满与不服气,你无罪,我就造罪于你。因此即使当天晚上莽古尔泰以饮酒过量导致言行失态为由向皇太极告罪,皇太极并不接受,将他拒于军帐之外。

  此次“御前露刃”事件,给了皇太极打击莽古尔泰的机会。莽古尔泰被革去大贝勒名号,夺其所属五牛录(牛录,即军队编制单位,一牛录为300人),罚银一万两及马匹若干。

  事到如今,莽古尔泰的姐姐莽古济方才明白,整治莽古尔泰,已是皇太极蓄谋已久,皇太极正在一步步打破努尔哈赤时期所形成的“四大金刚”共同佐政的局面,找机会惩治莽古尔泰,是迟早的事。

  果然,莽古尔泰在被处置一年后,突然暴毙而亡,纵然如此,皇太极依然没有善罢甘休,在一年后,因为莽古尔泰福晋在祭扫时不够悲哀,而命其他福晋对其进行辱骂与羞辱。而对莽古尔泰福晋的人格污辱,并不是皇太极的最终目的,他的最终目的,是莽古尔泰同母胞弟——德格类。

  果然,之后皇太极以各种理由多次斥责打击德格类。最终,在莽古尔泰暴毙三年后,德格类同样因病暴毙。

  至此,公主莽古济一母同生的兄长与弟弟,皆殒命,先后奔赴黄泉。

  第二次婚姻中的被防范与孤立,已经令莽古济神经质般的疑神疑鬼,兄长与弟弟的先后暴毙,令莽古济更加焦躁不安。

  只是莽古济无论如何没能想到,皇太极在除去眼中钉莽古尔泰与德格类后,竟然连自己也没有放过。

  6

  彼时莽古济的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大女儿嫁与皇太极之兄代善的长子岳讬,二女儿嫁与皇太极长子豪格。

  天聪九年(1635年),莽古济的弟弟德格类去世前的几个月,皇太极大败劲敌察哈尔部林丹汗,在分配林丹汗的妻女时,莽古济的二女婿豪格相中了林丹汗的侧福晋,皇太极欣然应允。

  知道这个消息后的莽古济怒火中烧,皇家贵族家中妻妾成群,女人争风吃醋,深受其苦的莽古济当然不想自己的女儿吃这样的苦,对女儿的心疼,对皇太极的不满,让她直接对皇太极发问:“如今皇上为儿子另娶,却将我的女儿冷落一旁,到底是作何感想?”

  皇太极知道,机会终于来了。

  皇太极斥责莽古济恶虐谗佞,并直接说出莽古济的丈夫琐诺木杜陵暗中提点自己的话:“你们一个一个,眼中看的是什么,心中想的什么,以为我不知道?怕是暗中想着怎样谋害我,夺这君主之位吧?”

  莽古济蓦然醒悟,按照常理,岳母反对女婿另娶,也只是家庭琐事,皇太极竟然上升到了夺位之高度。她终于知道,自己已然落入了皇太极的圈套。

  之后,公主莽古济被皇太极软禁;再之后,她得到弟弟德格类暴毙的消息。

  莽古济受到的致命一击,来自她的心腹家奴冷僧机。

  眼见莽古济兄长与弟弟都已经死去,善于察言观色的冷僧机知道此次莽古济是彻底得罪了皇太极,若依然站队莽古济,必无善终。于是冷僧机干脆来了个死无对证,向皇太极告发:莽古尔泰与德格类生前与公主莽古济结党谋逆,皇太极随即派人搜查莽古尔泰家中,果然搜出几块“金国皇帝之印”的木牌。

  眼见公主莽古济要被严惩,她的丈夫琐诺木杜陵立刻站队冷僧机,为其告发佐证。

  此时,莽古济已然陷入绝境,不管她认与不认,皇太极一定不会网开一面,必将她置于死地。

  是的,莽古济被揭发后,皇太极即刻命刑部侦办,捕获莽古尔泰家人与德格类家人千余人。

  最后,皇太极以谋危社稷、逆迹彰著等罪名,处以莽古济公主极刑——凌迟。

  同时将莽古尔泰长子处死,其余五子黜为庶人,给其他王爷为奴,并且将涉案者屯布禄、爱巴礼两人及其所有亲支兄弟子侄,全部处以凌迟极刑。

  而莽古济的额附琐诺木杜陵,因为之前向皇太极有所暗示,免罪恩养。

  7

  行刑之前,皇太极派人前往福陵,向努尔哈赤灵位报告此事。

  之后,行刑。

  莽古济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死于千刀万剐。

  刑场上哀嚎惊天,莽古济大骂恶奴冷僧机,大骂皇太极不顾及手足之情,残杀兄弟姐妹,莽古济诅咒他们生生世世,子子孙孙,恨意直穿云霄,正如她的疼痛,直达十八层地狱。

  最终,莽古济生生被割了三百多刀,悲惨死去。

  当年,她是公主,努尔哈赤疼爱的女儿,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在丈夫吴尔古代身边做了二十几年卧底;如今,她又当作逆反谋叛的典型,在刑场上以凌迟酷刑被杀鸡儆猴。

  至此,皇太极终于在血雨腥风之中完成了建立后金以来最大规划的内部倾轧,实现了乾纲独断,君主集权。

  莽古济公主,是清朝唯一一个因为政治而牺牲的公主。

  之后,莽古济的二女儿,被其夫婿豪格杀死,原因是豪格不想因为自己的妻子是莽古济之女而使自己丧失政治前途。豪格杀妻后,莽古济大女儿的夫婿岳讬对于是否杀妻甚是犹豫,将这个难题推给了皇太极:豪格既杀妻,臣妻亦难姑容。

  皇太极并不想承担杀人的恶名,便派人阻止岳讬,岳讬因此保全了自己的妻子,但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此事后,皇太极多次因此斥责岳讬,屡屡将之降爵、解任、罚银甚至软禁。

  崇德四年(1639年),岳讬去世。其妻,莽古济的大女儿,为感念岳讬真情,为其殉葬。

  至此,努尔哈赤曾经宠爱的大妃衮代,终于在黄泉路上与自己的子女团聚。只是这团聚方式,过于悲惨,亦过于凄凉。

  衮代及其子女,及女性后人,皆死于男人的政治斗争中。

  尾声

  原本衮代死后与努尔哈赤合葬于盛京(即沈阳)福陵,因其子女的谋反之罪,皇太极强令将衮代灵柩移出福陵,降为庶人后另择其地草草掩埋。此后,皇太极又命人将清宫档案中有关衮代的内容悉数删除。

  从此清史对于衮代之死的解释是:其子莽古尔泰在努尔哈赤惩处衮代之后,为了自保,亲手将自己的母亲杀死。

  · end ·

  苏小旗 · 颠倒众生工作

  苏小旗,自媒体人,东北女子客居江南

  善养猫,善自拍,善买衣服

  比年轻时更美丽

  精神在云之上,眼睛在泥土之下

  心在云与泥土之间

  一切皆可用文字表达

  愿你好

  更愿我自己好

  欢迎阅读苏小旗其他文章

  苏小旗:这个女人,她的生命有多长,荒凉就有多长

  梅兰芳原配王明华:愿用一生,只为你好

  上海十大美女之一蒋梅英遇害记

  苏小旗:她是清末最美格格,她是完颜立童记

  同治之后阿鲁特氏:唯有影子落人间

  好物推荐

  团购:美颜液轻薄防晒隔离瑕

  团购 :这款不到百元的内裤,恐怕所有男士都无法抗拒!

  团购:好用到没朋友的卸妆水

  长按二维码关注苏小旗

  树洞邮箱 : zzx0909@126.com

  新浪微博:@苏小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苏小旗:我们,最终都死在了你手里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