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大数据时代, 我们都在裸奔
日期:2018-03-29 18:16:40 作者:智先生 来源:简书 阅读:

大数据时代, 我们都在裸奔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现象,如今有不少人热衷于讨论数据

  你随便拉来一个互联网从业人员,问什么是大数据,他能滔滔不绝地扯出一大堆专业词汇神经网络深度学习人工智能

  反正你也听不懂,觉得很厉害对了

  其实,我们每天的行程安排,都可以变为数据:每天坐地铁上班,属于出行数据;网上购物,属于消费数据;去一趟国外旅游,属于娱乐数据...

  当无数人的数据被集合归类,就统称为大数据

  这些数据有什么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

  你每天光顾楼下的早餐店,只能看到自己的消费金额,而店铺老板可以统计流量和销量,获悉顾客喜好,进而调整食材

  再延伸到其它行业,一些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大数据提升临床试验新药的研发效率政府通过大数据建立城市规划图,甚至控制疫情的扩散

  这样看来,大数据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既方便了我们生活企业也能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

  国家同样希望互联网企业能引领技术的变革然而纵观国内企业,更愿意利用手中的数据来牟利,这样来钱快

  潘多拉魔盒就此被打开,当隐私道德领域滑向市场领域后,便成为可供出售的商品,全凭商人的道德来自我约束

  它们喜欢收集用户信息,挖掘各种需求和隐私,完善用户画像,比你父母还要了解你,然后再卖假药推荐莆田医院

  小公司没有精准营销能力,它们只能粗暴地贩卖隐私来获利,形成一条完整的黑产链

  技术总是一把双刃剑,如今大数据在探索人类道德底线的路上,快速前进

  这是信仰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代

  你觉得自己的隐私不值钱,没有利用价值,无论谁能不能看你的微信记录,都不在乎

  当每个人都抱着这种鸵鸟心态时,更多摇摆不定的公司就会选择作恶,因为被舆论谴责的代价太低了,或者说,国人包容性太高了

  诚然,如今我们享受到便捷的生活,离不开大数据的建模和分析,但是也失去了保留隐私的权力

  我上网买了一件商品,不代表你可以擅自在所有网页推荐我买过的商品;

  我在网上浏览,不需要你推荐附近的商家和莆田医院,更不想点击广告弹窗;

  没经过我同意,请不要擅自安装流氓全家桶,并绕过电脑权限,获取用户隐私;

  我使用输入法只是方便打字,拒绝加入用户体验计划,更不允许明文传输,将打字信息传到贵公司的服务器里;

  我下载手机软件,不需要你时刻定位我的GPS位置进行追踪,更不需要你推荐附近的商家;

  我填写的快递单据,你们内部人员凭什么卖给各种电信诈骗分子,甚至泄露地址信息,威胁人身安全

  我连接商场wifi,你们服务商为何偷偷地保留信息,并且访问手机软件,追踪我的活动轨迹

  我知道自己的资料以十元的价格在网上被打包出售,而卖家却是金融保险公司,你们成功完善了黑产的上下游交易环节

  当我的手机号码被泄露后,银行余额通信记录身份户籍通信记录航班记录收货地址和出入境记录都能被查到,请问这些数据是怎么流出的?

  我一直想不明白,到底是谁给了你们肆无忌惮的权力?

  你们其实在纵容,你们所标榜鼓吹的算法推荐,你们所自诩的大数据模型,所谓的千人千面深度学习,却让邪典动画片一直保留,直到被曝光才下架,何也?

  一个心智成熟孩子看完这些动画后,你们还能推荐更多的类似邪典动画,拎起这些孩子的头颅,一脚扔向了不归路

  我很好奇,为何那些邪典动画都能被算法推荐,你们是真的不知道这些视频存在吗?平台内容审核去哪了?仅仅一个下架一个不痛不痒地道歉就解决了?

  互联网有原罪,我以为是早期的法律规范所致,互联网企业为了生存才迫不得已

  现在看来,这都是狗屁,我只看到你们在故意作恶,为了流量和利益,秉着法不禁止既自由是吧?

  这一幕我似曾相识,我翻开互联网一查,这段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个网页都写着大数据三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网页边缝里看出字来,全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大数据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们的思维

  人们倾向于休闲娱乐,懒惰更是人之常情,恨不得伸手就能获取所需

  遗憾的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以流量作为导向,只要能增加流量留住用户时间,就会无所不用至极

  各种娱乐八卦低俗视频和擦边球内容会投其所好,促使用户在生理冲动下点击,并且大受欢迎

  这类流量被统统汇聚成大数据,让人继续琢磨,完善大众的偏好:

  微博用户喜欢看什么热搜,就刷什么内容,就连紫光阁地沟油都不放过;

  观众就喜欢流量明星电影,于是各种大投资巨作越来越多;

  大家就喜欢看各种小姨子黄暴漫画社会摇,那就批量生产出来;

  也有不少人喜欢看黑社会大佬惩恶扬善,以暴制暴,没问题,群演都找好了

  越低俗越恶搞的内容,用户就越喜欢,平台也会继续推荐,甚至鼓励用户自己上传视频,既能娱乐大众,又能解决温饱一举两得

  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在我们这个时代成功被应验,畸形的规律成功被我们保留

  当越来越多劣质文章轻松破10万阅读时,作者不再为爱好而写,而是奔着数字去,只关注传播数量,抛弃了文章质量

  当一篇文章最后的成果表现为任何人都无法反驳的10万+时,这个数字不仅代表着金钱,也代表着文章水平

  他们必须琢磨着如何才能刺激到大多数人的感情,即使强迫读者感动是一种不尊重行为

  因为有大数据分析,但凡文章的字数越长,读者就越没有耐心读下去,甚至看到偏长的文章就开始头痛

  为了照顾读者感受,如今文章的字数越来越短,内容越来越统一风格也越来越固化

  即使有读者厌倦了,不去看千篇一律的文章,依然有千篇一律的视频和励志书籍等着消化

  我们身处信息爆炸时代,有许多琳琅满目的内容摆在我们面前,看似应有尽有,其实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向天堂,人们正走向地狱

  我受不了被大数据支配的恐惧了,看着台下激动麻木人群怒火中烧,想骂醒他们:

  你们看这些企业,戴着面具

  舞台装腔作势

  出卖我们的隐私,来侵蚀我们的神经

  炮制各种低俗内容

  你们的感官早已麻木

  已经无法接受真正美好东西

  甚至都不能沉下心去看书!

  你们为什么要看这种烂玩意

  生产大量的数据垃圾,再将数据垃圾吃进去!

  正是因为你们的要求太低了

  所以他们才安于现状

  赚这种钱的企业真不要脸!

  把垃圾捧上天的你们也真不要脸!

  我不是一个救世主

  我没有权力去改变世界运行的轨迹

  我只是一个普通公民

  有捍卫个人隐私的权力!

  生活在这个数据时代

  是为了让生命得到尊重

  而不是彻底地失去尊严

  ......

  这时,台下观众传来雷鸣般鼓掌,就连互联网巨头也冲我点头:你的肺腑发言十分精彩,我喜欢你演讲

  这不是演讲!

  没关系我会给你开一档个人脱口秀,流量会很可观,我想观众也会很喜欢你!

  观众席传来兴奋地呼声:赞成!赞成!赞成...

  我愣住了,猛然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陌生

  原来反抗也能成为新的潮流,它喊出的不是觉醒,而是消费

  如果康德还活在世上,当他抬起头来,再也看不到灿烂星空,更没有什么道德法则

  星空的尽头,不是宇宙,而是密密麻麻的人造卫星,围绕着地球旋转

  它们就像一块块黑镜,监视着所有人的一举一动,收集着大量隐私数据

  康德只能发出一声怒吼:去TM的大数据!

  lt;end>

  简书作者

  - 智_先生 -

  这里是理性的集聚地,

  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时代的见证者 

  公众号: 智先生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更多优质文章上简书一网打尽

简书

  一个假装正经的公众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大数据时代, 我们都在裸奔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