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放假之后,几个好友去实习的去实习,找兼职的找兼职,大家都各忙各的,姐妹群里好久都没有动静了。
结果今天午睡一醒来,我就被@了。
阿乔在朋友圈看见了一篇题为“哪些微信网名一看就是渣女?”的文章,看完之后就丢到姐妹群里顺便@我:“西里,我才知道你也是个渣女啊哈哈......”
这篇文章中,列出了7种“一看就是渣女的微信网名”,我用的网名是一个表示橙子的emoji表情。
刚好,这篇文章就说,“用emoji表情做头像的,一看就是渣女。”如图所示:
One
大概是受前几天的爆文“什么样微信头像一看就是渣男”启发,文章的作者完美地get到了读者的敏感点,将标题改一下,再总结一下,“渣女爱用微信网名”就出炉了。
那么,这些所谓的“渣女识别特征”是怎么形成的呢?
该文章的作者是这么说的:她发了一个征集,请大家晒出身边最常见的渣女网名,然后“捋了捋这一千多条评论”,就得出来了这么几种渣女网名的惯用套路。
听起来完全没毛病,毕竟是“经过统计和整理”而总结出来的规律,甚至我也可以推测,作者可能真的是以一种“总结归纳”的心态去整理这组“渣女爱用网名”,但这种整理和归纳,不存在它的科学性。
简单分析一下。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基于自己的经历形成的,网友口中所说的渣女爱用的头像,一般都是他朋友圈里某个朋友的缩影。
针对这个他眼中的渣女,她有哪些渣的表现有多渣,他可以说上一天一夜。就像第一张图那样,看完整段话,你会觉得这种行为是真的渣,这段叙述会削弱你对这种贴标签的行为本身的反感,然后衍生出一种较淡的认同感。
这时候,这个有故事的网友来一句“她就是用这种微信网名的”,好了,盖棺定论,这是渣女爱用的微信网名之一。
这个可以参考之前的爆文《什么样的头像一看就是渣男》:
一句前任渣渣就用过这个头像,勾起了多少人的心酸啊。就算不完全相信,都开始觉得有道理了啊。
Two
一篇爆文的崛起,自然少不得网友的传播。
前面已经有人跳出来说,渣女爱用哪种哪种网名了。之后的人再对应着心目中的渣女,然后捧着模糊的记忆,依稀记得某个渣女就是用的这种头像,然后点开一看,唉呀,果然就是这几种的一个。
果然渣女就是爱用这样的微信网名呢吧。
然后这个网友就拨开围观的吃瓜群众,直直跑到舞台的中央:“对对对,就是这样的,我认识的那种xxx就是这样......”
巴拉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好了标签贴得更结实了,下一个受害者演员请上场,让我们一起列出来渣男渣女爱用的网名或者头像,一起手撕朋友圈里这些讨厌的人,同时告诉大家怎么从网名去识别渣男渣女,免得受害。
最好啊,就干干脆脆把这些渣渣删了,别污染了你的朋友圈。
可是亲爱的,你在文章中列出来的微信名类型,涉及的范围可广了喂,近几年来的潮流也就是那么几款,像喜欢二次元的朋友是一个大群体,用emoji做网名的也是一个大群体,朋友圈大半都是这些类的网名形式,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没有人中招才怪呢吧。
总结经验不是不可以,但如果你吃到了一个坏枣子,就说整个枣林长出来的都是坏枣子,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呀?
Three
如果说一百个用emoji表情做网名的人里面,刚好有一个就是这种“令人讨厌的女生”,而你平时就对她的网名印象深刻,很快就会认同这种“渣女爱用的网名”的定义。
但其实也有很多正经姑娘也在用这样的网名。
但他们不会记得的。比起思考搜寻那些反例,人们下意识地会更倾向于对号入座。因为大脑也是有惰性的,搜寻反例会更加费力。
如果依据这个“渣女爱用微信网名”来判断一个女生渣不渣,说实话,我几乎半个朋友圈都变成“渣女”了。
哦是了,我自己也因为一个随手取的网名被贴上渣女的标签了。
我知道作为新媒体人,阅读量的压力会促使我们跟随舆论去追一些热点或者去创造热点,但一个公众号,还是应该要有一个公众号的坚持吧。
乱给人贴标签,不好。
至于那些深信这种判断法则的朋友,我是无力去解释什么了,只想在这里跟大家说一声:
反正我就用这个微信网名了,你要是真觉得我人品有问题,咱俩就互删吧。
去睡吧
作者:西里,公众号“可可西里的酒馆”,酒馆有两个九零后女生,可可和西里。西里:一个爱看电影爱吐槽的文艺女流氓。用文字和你相遇,爱她的文字就好。她还在whylove公众号写过《和好女孩恋爱,和坏女孩做爱》,《有人喜欢你的时候,别装逼》,《和潮汕人谈恋爱》等文章,微博:可可西里的酒馆
你能做到最好的事
就是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