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父母打击、挖苦的不是孩子,是无能的自己
日期:2022-04-19 03:34:21 作者:柏燕谊 来源:柏燕谊 阅读:

父母打击、挖苦的不是孩子,是无能的自己

  文|心理专家柏燕谊

  1

  我的工作室接待过一位女性来访者。她非常沮丧地述说着自己三十三年的人生。

  她说:“我的人生失败得彻彻底底。没有正式稳定的工作,没有男朋友,没有自己的家庭,只能成为别人的拖累。尤其是我妈妈,她根本不放心我的未来。她已经六十多岁了,依然要努力工作,因为她担心我将来不仅不能给她养老,甚至连给她买块墓地都买不起。”

  如果我没有看过她的资料,也许会对她所说的一切信以为真。因为她对自己的批判,实在太过沉重,也太过真诚。

  可事实上,她是一名优秀的青年影视演员,我在网上看到了观众对她的喜爱,朋友对她的赞誉,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年轻、漂亮、富有魅力的女人,却在我的工作室里,为自己失败的人生而痛不欲生。

  在那次咨询的最后,她告诉我,她觉得自己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她的妈妈。

  据她介绍,她妈妈十几岁的时候父母突然去世,之后在表哥表嫂的接济下长大。温柔端秀、琴棋书画皆通的妈妈,却不得不嫁给独断而粗暴的父亲,而这段不幸福的婚姻还因为父亲车祸后的残疾而雪上加霜。

  我问她:“你认同妈妈对你的评价吗?”

  她回答:“我不知道,也许别人看到的都是我光鲜的一面,只有我妈妈看到的是真实的我。我太让她失望了,为什么我这么没用却还要活着?但我也会想,我如果都不活着了,那就更对不起她了。我不是个不孝的女儿,但有时候我真的暗暗期待爸妈死去,因为那样我就可以毫不犹豫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2

  读到这里,也许你会难以置信:明明已是一个成功的人,为何对自我的认识会有这样的偏差?

  但如果我告诉你,在我的咨询生涯中,像这样的例子不只她一个,你又会作何感想?

  父母常对儿女们说的一句话,叫做“恨铁不成钢”。在这句话的掩饰下,父母否定子女的成绩,打压子女的自信,似乎都是为了能让子女更好地成长。

  如果我告诉你,父母这样做的真正动机,是恐惧孩子发展得比自己好,恐惧孩子会超越自己,害怕从孩子的成功中对照出自己的无能和失败,你会相信吗?

  如果我告诉你,在这种恐惧下,父母会持续地给孩子心理暗示,以“爱”的名义打压、责备孩子,扼杀孩子成长中显示的天分,你会相信吗?

  如果我再告诉你,很多孩子会接受这样的暗示,对自己的才华视而不见,宁愿庸碌地工作生活,从而完成对父母的忠诚,你会感到震惊吗?

  可这一切,都是事实。

  我们通常用“照镜子”这一行为来判断自己的容貌。

  孩子如何看待自己,是通过他们的父母来完成的。换句话说,父母就是他们成长的镜子。他们看到的自己,正是他们的父母、师长、社会向他们呈现出来的自己。

  如果一面镜子表面是脏的,那么,就算我们将脸洗得再干净,从这面镜子里,也只能看到一张肮脏不堪的脸。

  同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永远只是否定与打击,那么,就算孩子再优秀,也只能看到父母眼中这个一无是处的自己。

  3

  在心理动力学当中有这样一个观点:成长意味着背叛。

  把“背叛”换成“分离”,也许会更容易让大家理解和接受。

  我们生下来原本应该忠诚于父母,和父母一体,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逐步从行为上的独立,转变到心灵上的独立。而这独立最终意味着我们要远离父母的管理和控制,远离他们的生活。

  对于很多婚姻不幸福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内心是孤独的,他们无法面对自己在危机婚姻中的无能,不敢去处理自己婚姻当中的问题,更不敢做出重新选择的决定。而如果要在这样一片情感的沙漠中前行,有一个温暖的陪伴是必须的。

  于是,有的父母便通过否定、打击孩子(也许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目的),令他们的人格无法健全地成长发育,令他们不能完成行为和精神的独立,最终成为自己人生永远的旅伴。

  :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恰当的引导方式,能让孩子的人格健全发育,从而拥有幸福人生。那么,您的教育方式是怎样的?您是属于哪种类型的父母呢?

  我的助手小小白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心理测试 ,在公众号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类型”,即可免费提取。

  你也许还想读:

  • 爱情里,想要改变男人的女人都蠢

  • 能帮我们爱下去的,是那个爱我们的人

  • 控制,不是强者的作为,而是弱者的武器

  如果生活里突然出现问题

  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往往是由于我们对自己不够了解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专业的心理测试题是一种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方式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

  进行专业的心理测试

  柏燕谊

  心理咨询师,儿童教育专家,畅销书作家。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CCTV-12《夜线》栏目特约心理专家,江西卫视《金牌调解》、重庆卫视《谢谢你来了》、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等栏目特约心理专家。

  长按二维码关注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父母打击、挖苦的不是孩子,是无能的自己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