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舍取之间,命运巧合——读《孤儿列车》有感
日期:2022-07-14 10:36:43 作者:整齐的小天鹅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舍取之间,命运巧合——读《孤儿列车》有感

  一辆载满孤儿的列车,从纽约中央火车站驶向明尼苏达州的奥尔本斯,美其名曰,将孩子送往适合的人家。其实,只是舍取之间的选择,命运里的巧合。这也是《孤儿列车》给我最深的感受。

  每一次的到站下车,都变极为重视。孩子们极需注意自己的着装,整理头发,不断地复述标准台词,为的就是赢得人们的第一印象,好找到寄养家庭。幸运的孩子也许会找到真正的家,不幸的孩子就会沦为那个家庭的免费童工,但后者居多。薇薇安和“德国仔”就是这其中的后者,甚至经历了更加痛苦的生活。领养的家庭就像在菜市场上挑肉一样,对到来的孤儿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儿童协会的人们以为这些孩子被领养了就会是最好的归宿的,殊不知这才是悲剧的开始。薇薇安就是典型的例子。

  同为孤儿的莫莉因偷书一事而不得不为薇薇安做五十个小时的社会服务,进而避免进入少管所。在这个整理阁楼杂物的时间里,一件件旧物被重新翻出,一帧帧画面重现薇薇安眼前。伯恩夫妇的苛刻压榨,范妮温暖的手套礼物,格罗特先生的猥琐行为,拉森小姐的和墨菲夫人的贴心呵护等,这些都发生在只有十岁的薇薇安身上,而且那个时候她叫多萝西。从九岁到十岁,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她就换了三个容身之处,改了三次名字,经历着痛苦。所幸,最后她遇到了尼尔森夫妇,才有了后来的薇薇安。她已经活得不真实了,无法交出自己的真心。就像她自己所说:“我仿佛畜棚里依偎在奶牛身旁,被遗弃的小马驹,也许我渴望的仅仅是一种归属感,一种温暖。”何尝不是呢?这些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家的温暖,而不是被当成工具,无限制的压榨,也不应该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他们只是孩子呀,只不过是命运开了一点玩笑,沦落至此吗?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那份真诚以待的尊重,就算是高人一等又如何!在无数的选择面前,孤儿都是被动的一方,只能是无条件地角色扮演。如果伯恩夫妇再真心一点对待妮芙,给她多一点点关心,哪怕是一张床,这也不足以让妮芙害怕这个没有温度的家。只是他们不知道,那个大风呼啸的长廊有多冷,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多狠。而尼尔森夫妇却是那样地温和,认真听取多萝西的意见,共同建设家庭。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尼尔森公司,才有了不一样的薇薇安。生活即便如此,或许会说这是命运的巧合吧,但这却取决于一次次看似简单的舍取。

  薇薇安的列车之旅,道出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民众的舍取观,为利益而生。很多个现在看来都无法理解甚至气愤的行为,又何尝不归结于那个混乱且阶级分化严重的社会呢?都相信命运,都带着偏见去断定一个孩子的一生,都在毁坏一个个孩子的前途。

  生命不是用来被挑选的,而是自己的做选择的,命运只是巧合而已。所幸,这些孩子足够坚强,后来也算是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不再冰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舍取之间,命运巧合——读《孤儿列车》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