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是一本由[日]工藤直子 / [日]阿部弘士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22-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龙》读后感(一):你看那条龙,多像一个人啊!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的象征。中华民族骄傲地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从成语“望子成龙”也可以看出人们对子女所寄予的厚望。
《小龙》读后感(二):一本书绘出成长的歌
说起日本童谣诗人,最著名的要属金子美铃莫属了。但在金子美铃之后,还诞生了一个为日本童谣贡献了许多美好诗歌的诗人,她叫工藤直子。
工藤直子出生在台湾嘉义,十岁左右回到日本,她是日本战后广告界第一位女性文案,喜欢用口语写诗,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童诗,有一些还被收录进了日语教科书。工藤直子最出名的作品叫《原野歌》,她把自己看作原野村的代言人,用超过300首儿童诗,记录着村里的居民和故事,深受日本儿童的喜爱。
诗歌一词,既诗且歌,很多是可以吟唱出来的,工藤直子的童诗就有这样的特点。比如手上这本由她撰文的绘本《小龙》,语言便是韵律感十足,甚至直接加上了音符的符号,读的时候,不自觉地感觉旋律在心里响起。
《小龙》的图画部分,来自日本知名绘本作家阿部弘士。工藤直子说《小龙》是她空想的时候诞生的,是阿部先生把它变成了真的。说起来,很难找到比阿部弘士更适合画小龙的人了。
在成为绘本作家之前,阿部弘士做了25年的动物保育工作,正是因为对野生动物的热爱,激发他成为了动物画家。他常常开玩笑地说,他只会画动物,不会画人。
于是小龙在阿部弘士的画笔下活了起来,从出生时只有孑孓大小,成长到跨越山川湖海。
它遇见瓢虫,和蒲公英的绒毛跳舞,跟蜻蜓学习翅膀体操,鲫鱼教会了它用鳞片感知世界,鼹鼠告诉它关于大地的事情,为青蛙下雨,帮鸟儿造彩虹。
最后,嗯,我不想告诉你它最后长成了什么样子,这是书里最大的惊喜,我猜你和孩子翻开那一页的时候,会听到来自孩子的惊叹。
《小龙》当然是很适合孩子阅读的,同样也适合大人,回首看看我们成长的路,不就是由一个个遇见的人,一件件经历的事,一次次的领悟,组合而成。
阅读绘本和诗歌也是如此,一次次的阅读吟诵之后,那些故事、韵律、颜色、形状,感受,情绪,都会变成孩子的一部分,陪着ta长大,陪着ta跨越山川湖海。
《小龙》读后感(三):小小生命里,蕴藏神奇的力量
世间万物,看似微小的生命,其成长过程都充满奇迹,蕴藏力量。从蛹到蝶,从蝌蚪到青蛙,从卵到蟋蟀……这些看得见的生命,总在无意中令我们感动。
如果是看不见东西,比如神话中的“龙”,它应该从哪里诞生,又以怎样的方式成长呢?
日本诗人、童话作家工藤直子与绘画家阿部弘士联合创作的绘本《小龙》,就是讲了一只小龙从诞生到成长为巨龙的故事。
小雨滴里诞生出来一条小小、小小的龙,它不知道自己是“谁”,对于周遭一切也懵懂无知,从孑孓口中它知道自己是“小龙”,将来会长得有角,有须,有翅膀,会变得神通广大,朋友遍天下。
“神通广大”又是什么?小龙听得孑孓解释后,出发了。
蒲公英的绒毛带它在空中飞舞,蜻蜓教它如何飞,鲫鱼教它用鳞片感知世界,鼹鼠告诉它有关“大地”的事情……不知不觉中,小龙越长越大,比鼹鼠大,比兔子大,比狐狸大,比小马驹还大,后来,它比杉树还高,比鲸鱼还有力气。
终于,小龙终于变得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从不起眼的小不点儿,到蕴藏宇宙的巨龙,小龙的成长过程跌跌撞撞,可它仍然能感受到生命的温柔与惊奇。
成长的过程中,一切的经历都将成为经验,促使小龙变得更大更强。世间的生命,甚至是每一个人的成长,何尝不是如此?
从生命诞生的懵懂无知,到满是好奇心的与世界接触,遇见更多的景、物、人,学会一项项本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历成长才成为大人,成长为能够勇敢面对生活,勇敢面对困难的人。
每一个小生命,都蕴藏着神奇的力量。
阅读《小龙》,跟随小龙一起成长,跟着它一起起舞、开心、变强,再看看身边七个多月已经会喊“妈妈”的宝贝,内心忍不住激动一番。也许生命就是这样神奇,几个月而已,他已经开始认知这个世界,相信将来他也会像小龙一样,在岁月的磨砺中成长,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这是一本关于成长的绘本,它适合每一个孩子阅读,更适合亲子共读,让孩子在阅读中意识成长的意义,让孩子在成长中,感受生命的伟大与神奇。
以后……从小小小的雨滴里,还会诞生出小龙。
《小龙》读后感(四):这个世界还有龙吗?
之前和小朋友翻《小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时,里面介绍了了“龙”这种动物,他们“多种多样,无处不在”,“无论古人从何处而来,要到何处去,龙一定会相伴四方。”
小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
8.6
[俄] 叶卡捷琳娜·斯捷潘年科 [俄] 波利娅·普拉文斯卡娅 / 2021 / 未读·长江文艺出版社
在工藤直子和阿部弘士的笔下,小龙大概代表了这世上一切的“龙”,他从水滴中诞生,披着一身的鳞片,无角无足,像是“龙”这个形象最初的样子,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产生了四足、龙须、龙角,以及翅膀,他可以用鳞片感知水世界,还会吐火,可以呼风唤雨,还在空中翻筋斗……
工藤直子的句子跳跃而灵动,是可以作为童诗来读的,她本身就是一个诗人。
她的句子中充满了各种随意又真切的细节,非常善于捕捉细微事物、尤其是自然中存在的美好。比如这本书中小龙在长大的过程中遇到的孑孓、蒲公英、蜻蜓、鲫鱼、鼹鼠等等各种动物。随书附赠的导读手册中工藤直子坦言,“我想和世界上所有的生物成为朋友!”而小龙的诞生正是她能够实现这个愿望的办法。
选择让阿部弘士来为这个故事作画确实是“天作之合”,曾经做过动物饲养员的阿部老师擅长的线条来描绘动物,他笔下的动物们灵动异常。与《大家来逛动物园》里的幽默搞怪不同的是,《小龙》中出场的各种动物,特别是变化最为巨大的小龙,他们的“生命感”充盈着整本书,不得不承认,阿部是特别理解“生命是什么”的画者。
大家来逛动物园
评价人数不足
(日)阿部弘士 / 2017 / 少年儿童出版社
很值得一说的是,工藤直子是站在和自然万物完全平等的位置上来描述这一切,最典型的就是小龙一出现就和蚊子的幼虫——孑孓的对话。
看到这一幕时小朋友随意地问起来,孑孓既然是蚊子的幼虫,难道不是害虫吗?可是作为刚出生的小龙却完全不会有这个意识,何况,刚从水滴里诞生的小龙,恐怕还真的和孑孓有几分相似。——人类妄自尊大的逻辑,在这个故事里显得虚妄。
工藤直子在故事中会采用许多拟声词。让小龙的每一次成长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遇都呈现出“即时”的现场状态,日本漫画中擅用拟声词制造的临场感在这本书中同样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小龙除了是工藤直子希望的“一个从空中诞生的朋友”外,我相信,想要和“龙”成为朋友的工藤直子也把“自我”投射到了小龙身上。没错,这个故事里最震撼人心的就是非常明确的自我意识了。
小龙一诞生,开头就是问孑孓“你们是谁呢?”紧接着,就是面对自我的问题——“然后,然后,我是谁呢?
小龙从水滴中诞生,从虚无里横空出世,可幸运的是,“大家都期待着小龙的诞生呢。”这无疑是一个稳妥的安慰。小龙的每一次变化和练习都需要外界的确认,他在不断地相遇和分离,每一次都在确认和巩固更加强大的“自我”。
无独有偶,工藤直子在此之前,也写过另外一首有强烈自我意识的诗——《宇宙海豚——海豚小悠》(收录在童诗集《原野歌》中)
原野歌:哇、哈、哈
评价人数不足
[日本] 工藤直子 / 2021
对照绘本的倒数第二页,“从不起眼的小不点儿,到蕴藏宇宙的巨龙,无论哪一个都是我,无论做什么我都行。”
无论是小龙,还是海豚小悠,他们的成长,是与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的连结,自我意识在交融之中并没有失去,反而因此而更加巩固和强大——小龙最后的表达恰恰不是“唯我主义”——“我”和“无我”的和谐共存,真是浪漫又深奥的课题。
难怪连总能用各种天马行空之巧思将文字内容完美表达的阿部弘士都说
工藤直子笔下的小龙是一个真切的隐喻,关于成长和自我价值追寻——这宏大而精微的课题恐怕要贯穿人的一生,假如他(她)始终没有忘记好奇和纯真的话。
所有的终极问题都不容易回答,无法用简单的语言终结问题本身。所以翻完这本书,你恐怕也无法回答孩子关于小龙的提问——“小龙为什么会诞生,他又去了哪里?”
我把绘本翻到第一页,小龙的生命会留下痕迹:绘本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是对照着的小龙及其投射。
作者在书的最后也有一个问题
确实无法回答的问题啊,也只好直接承认自己的无力。有些问题也许可以用另一些问题来应对或者“搪塞”,但我想这一次还是算了。
这是一本到最后要给读者留下疑问的绘本,大概这也是作者自己的。工藤直子说“我想要一个朋友,我想要一个朋友,我想要一个朋友……”在阿部弘士的笔下,一切成“真”,这完完全全是一场空想的产物,可是空想,不正是人可以温柔存在这个世界上的理由吗?
想要推荐一本不会有答案的问题之书,似乎也可以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这个世界还会诞生小龙吗?
这个世界还会有人相信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