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越焦虑,年轻人越想靠这四个字爽一把
日期:2022-07-13 21:52:54 作者: 柳丁 来源: Vista看天下 阅读:

越焦虑,年轻人越想靠这四个字爽一把

  都说中国人的四字生活圣经,是“来都来了”。

  此话一出,再难过的槛、再不满的现状、再针锋相对的关系,都得散成云烟变成过去式。

  但看着最近互联网上一茬又一茬的“往我嘴里炫”的讨论,我总觉得今年的生活圣经是另外四个字——

  “吃顿好的。”

  年初时全网炫砂糖橘,无数网友三天吃光爸妈囤了一周的年货,那时我还以为是砂糖橘太好吃的错。

  后来发现大家能“炫”完的东西哪只砂糖橘啊,明明是抓准一切机会,“炫”光一切食物。

  有喜事发生,吃顿好的;有坏事发生,吃顿好的;

  没事发生风平浪静,更要吃顿好的热闹一下。

  朋友来哭诉他分手了?劝他一定得吃顿好的;

  闺蜜喜报说考上研了?这必须得吃顿好的庆祝庆祝。

  甭管发生了什么事、在讨论什么话题、寻求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最后都可以轻飘飘地抛出这四个字。

  它仿佛是中国人的终极目标,不论好事坏事、喜事丧事,最后都得用顿吃的来收尾,故事才算结束。

  如果几年前把这句话送给他人,对方或许还会笑着拒绝,说不了正在控制饮食。

  但今年,十个人中得有九个会应和着回复——“吃!大吃特吃。”

  居家隔离时,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翻箱倒柜地巡视自己的囤货,思考自己如何整点好吃的。

  UP主@云游君曾开发一个可以根据手头的菜品与厨具、搜索对应食谱的网站,一到饭点,我就发现它加载变慢。

  后来看新闻才知道,陆续有70万人在里头盘算“明天吃啥”。

  大家总习惯于用“吃货民族”去概括国人对吃的热爱,怎么着都不能亏待肚子。

  但坦白说,吃也确实是最简单易得的一种放松方式。

  尽管现代社会大家已经有一万种娱乐方式,去短暂地放空自己、制造快乐。

  可现在,当无形的压力包围过来,仿佛置身于暴雨来临前的低气压凝重空气中时,人们的本能放松反应就是“吃顿好的”。

  只有它能带来最原始的快乐,让食物调动起大脑里的多巴胺,让糖分带来愉悦。

  今年就连把自律视为原则的健身圈,都在悄悄地松动标准。

  各大社交平台上都有女孩在记录自己的“ALL IN 饮食”,劝你别在深夜搜索这一关键词,真的会饿晕。

  这套饮食方式正如它的名字,就是“啥都吃”。

  参与其中的,既有常年健身、克制饮食到身体出现问题的人,也有突然下了决心、不再想瘦成竹竿的人。

  以减肥健身科普为业的博主@叔贵,在发起一次“交换饮食”的尝试后,都对“吃顿好的”宽容了起来。

  他与一位大体重同事交换饮食,不出意外地胖了,但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坚持多年清淡饮食的他,吃到一份炒粉干后惊为天人。

  不断地描述自己在咀嚼里头的酸豆角、青菜这些咬起来清脆的食物时,大脑里的压力多么得到放松。

  其实这也是进食能带来快乐的原因之一:

  咀嚼刺激着听觉,就像一些吃播中的声音能让觉得放松助眠一样,咬下清脆做响的食物,听觉上的愉悦就像是给大脑进行了一次放松按摩。*

  这次体验让叔贵意识到,不是所有人都像自己一样,乐于去计算每一顿饭的热量 、然后把自己的三餐安排在严格的数字之下。

  也意识到,这种计算的意识让自己失去了多少“享受食物”的乐趣。

  底下很多网友附和,说现在只想好好生活、享受食物。

  正对应着各大平台上,常被用作深夜感慨的《死亡诗社》名台词“Carpe diem”。

  意思是“抓紧时间”,用更信达雅的翻译,是“及时行乐”。

  这大约就是烦恼与变故之后,无数人逐渐选择的一种朴素但生机勃勃的生活信念:

  即时满足,吃点好的。

  对比一下,如果说“来都来了”是一位愁苦着脸、法令纹勾勒着一生见识的长辈,语重心长地拍你的肩膀,让你想开一点。

  那“吃顿好的”就像一只快乐小狗,它不在乎你是穷是富、是美是丑,都会在你周围蹦蹦跳跳,嘴里还叼着诱人的汉堡。

  在当下的节点里,大家不愿再去过于沉重地深思人生,只想简单地做一只快乐小狗。

  小狗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它只想让你吃好喝好。

  而且越是想从食物中获得最纯粹的放松与解压,选的食物就越会不求噱头。

  不会选择那些需要排大队的热门餐厅,因为身体与大脑经不起更多的等待,只渴望及时行乐;

  不会刻意去追捧那些靠颜值出名的网红餐点,因为不愿在简单的快乐之上,附加上如何拍照好看、如何打卡的烦恼。

  就像我在一个疲惫的周五下班后,本能地拒绝了同事们去吃网红火锅的邀约,直接回了家。

  但“吃顿好的”催生的口腹之欲,最后推动我点了份麦当劳的外卖。

  或许不够奢华,但有种平实舒心的爽快。

  啊,写到这,咬汉堡时的咀嚼声已经在脑子里回荡了。

  麦当劳对包括我在内很多人来说,大概都是快餐界白月光的存在。

  白月光指的是,不论你在网红世界浪荡了多久,每隔一段时间、总有那么一刻,会想要再看到那“M”字招牌一眼。

  疫情复工后,很多人第一个冲向的餐厅就是麦当劳,一位住在餐厅的店员一觉醒来发现玻璃墙外扒满了往里看的顾客,等着开张。

  因为它在不少人的生活中,已经成了某种稳定的、快乐来源的象征。

  有麦当劳可炫的日子,一定不会太差。

  在彩虹合唱团与麦当劳合作的新歌里,他们讲述了“我的一位朋友”的故事。

  朋友是个脆皮探测器,爱吃一切脆的事物,油炸响铃、金华烧饼、黄喉毛肚、麻花还有冰糖葫芦……

  当然也特别爱吃新出的“麦麦咔滋脆鸡腿堡”,咬下去的声音干脆明了。

  当TA充分享受起食物的快乐,一切都好像没什么大不了:

  哪怕没等到上班的公车,那就跑一跑。

  要是一顿不足以解忧,那就再来一个汉堡。

  彩虹合唱团这次推出的魔性新歌,是在替一群简单又阳光的享乐主义者,以及成千上万的麦粒们喊出一句:

  食物就是世界上最治愈的事情,先爽了再说!

  “它是如此干脆明了,咔滋咔滋心情美妙。”

  歌中唱出的这句话,正是麦麦咔滋脆鸡腿堡给吃货带来的极致体验。

  我们已经先行探店,为大家去尝一尝、看一看这款新品汉堡究竟有何特殊。

  结果一拿到手,就先被汉堡里比拳头还大的鸡排震惊。

  而且与过往包装不同的是,咔滋脆鸡腿堡多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外盒。

  这样拿起来吃的时候更方便,能稳稳当当地固定住汉堡,不用担心里头夹着的番茄、生菜等等滑出面包,每一口都能咬中所有食材。

  而且小方盒还很便利地承接住了可能会掉下的面包屑与炸鸡屑,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一口咬下去,咔滋脆鸡腿堡最直观的冲击是脆。

  哪怕是外送30分钟后,炸鸡依旧是酥脆如初、外脆里嫩。

  牙齿咬下外壳时的声响,就像是在大脑里炸开了小烟花,神经都舒爽开来,让人能沉浸式地享受到咀嚼的快乐。

  它颠覆了传统小麦粉与薯粉配比,达到了让第一口下去瞬时极脆,继续品尝下去,多层口感咔滋脆。

  汉堡里没有过多花里胡哨的配料,而是配上了新鲜的罗马生菜与番茄。

  不仅调配了口味,更是让超大鸡排干爽不油腻的口感进一步被凸显。

  而且与经典麦辣鸡腿堡截然不同的是,咔滋脆鸡腿堡将是不辣的风味。

  怕辣星人的好消息这不就来了,这款新品推出后,麦当劳将照顾到更多元的受众,也悄然抓住更多消费者的胃。

  细细品尝之下,咔滋脆鸡腿堡的神秘酱料是鲜甜又具有浓郁坚果香气的芝麻花生斯哈酱。

  咬下去时,甚至会觉得也同时吃到了芝麻花生,口感与风味都大幅提升。

  或许《咔滋咔滋好汉歌》中的生活细节,不会发生在所有人身上,我们不像歌里唱的那位朋友、宁愿为了好吃的炸鸡延迟过生日。

  但在食物中获取慰藉的快乐,是无缝衔接、彼此共通的。

  它不仅能提供一处短暂逃离纷扰的避风港,还能用催生的多巴胺,带给人乐观下去的动机。

  大口咬咔滋脆鸡腿堡的过程,就很容易让人雀跃起来。

  双手握住点缀着鲜亮色泽蔬菜的汉堡,鲜甜酱料在舌尖上划开,炸鸡的汁水在口腔里淌出,耳朵里听见炸鸡与生菜一同响起的声音。

  吃着它,会想要摇一摇身体、晃一晃脚尖,手指跟着耳机里的音乐轻点桌子。

  就这样吃顿好的,一切似乎都没什么大不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越焦虑,年轻人越想靠这四个字爽一把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