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缺乏词形变化,英语有丰富的词形
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这里的形态主要指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例如英语“She loves me”和"I love her”,同一个词“她”,位居主语(she)时和位居宾语(her)时词形不同;同是一个代词“我”,位居主语(I)时和位居宾语(me)时词形不同。同是一个动词“爱”,当主语是第三人称时“love”要加“s”,主语是第一人称时则不必加。而汉语里的“她爱我”和“我爱她”里面的两个代词“她”和两个“我”,不管是作主语还是作宾语,词的形态不变;动词“爱”的形态也不会因为主语人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且在英语中词形的变化的语素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例如He works hard中work后面加S可以表示第三人称单数,也可以表示时态是一般现在时等语法意义。
在汉语中虚词的重要性,虚词是语言中专门用来构成语法形式的词,虚词是汉语的重要的组合手段之一,用不用虚词,用什么样的虚词,含义往往不同。虚词主要有冠词、助动词、前置词、后置词、连接词和语气词等。虚词是跟实词相对的。虚词在数量上比实词少得多,就现代汉语来说,常用的虚词大约只有700多个;可是使用频率却很高,在语言中起着“经络”的作用,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任何语言都有虚词,虚词在任何语言中都很重要,而在汉语中尤其重要.那是因为汉语是“非形态语言”,许多重要的语法意义都要靠虚词来表达。用不用虚词,用哪一个虚词,往往会直接影响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因此,在汉语中虚词是表达某种语法意义所不可少的重要的语法手段。虚词所表示的意义是语法意义,比较虚灵,不像实词那样实在、具体。从语法功能上看,虚词都不能充任主语、谓语、述语、宾语、补语、中心语等主要的句法成分,虽然更多是帮助表达实词之间的某种语法或语义关系,但不可或缺十分重要。
二、汉语词序严格,英语相对比较自由
在汉语中,词在语法结构中都有比较固定的位置,并且可以进行有规则的变换。词序是语言中极为重要的语法手段,由于汉语的词充当什么成分本身没有外部形式标志,因此只能依靠词序来表示。同样,由于没有形态标志,汉语的定语一般只能在中心语的前面,而英语有的在前,有的在后,例如英语的状语可以在句子前、句子中、亦可以在句子末尾,相对比较自由。
三、汉语复合词多派生词少,英语中词尾和词干或词根结合紧密
汉语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汉语运用复合法,使用词根语素构成的合成词最多,如火车、山峰等。使用附加法即派生,用词缀语素加词根语速构成的词较少,如袜子、石头等。
然而在英语中词尾和词根之间结合十分紧密,脱离词尾句子中的词根就不能独立存在,如workers中work是词根,表示工作的意思;er是词缀表示人,s是词尾。这三个部分之间结合紧密,脱离词尾句子中的词根就不能独立存在。
四、英语汉语没有优劣之分
英语和汉语都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其中英语是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而汉语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语音。不同类型的语法本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种语言都源于遥远的古代,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们的语法规则都有效地为人们的交际服务。
人们熟悉本族语言的结构类型,在学习其它类型的语言时会不习惯。这只是习惯问题。任何语言都必须有足够的语法表达方式才能适应交际的需要,无非有的采取这种方式多点,那种方式少点,有的恰好相反罢了。因此从原则上,语法不能分高低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