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看《山河月明》,有一件事情不吐不快!
日期:2022-04-27 13:50:04 作者:惜言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自李景隆兵败北平之后,燕王朱棣屡战屡胜,原本打算一鼓作气彻底解除朝廷在北方的10万大军,结果在济南城下吃了败仗,朱棣甚至差一点丢了性命。

  在济南城驻守的是山东布政使铁铉和都指挥使盛庸,盛庸自幼便习军法,擅长用兵之道,燕王朱棣攻城数月,折损将士数千,依然未能攻破城池拿下济南,而济南城虽然还在盛庸和铁铉等人的手上,同样也是苦苦支撑。

看《山河月明》,有一件事情不吐不快!

  眼看着济南城朝不保夕,布政使铁铉便心生一计,差人将自己的亲笔书信送到燕王的中军大帐,说自己早有投诚之意,只不过被盛庸看得紧才没有表露心迹,并说明日城内防守松懈,希望燕王朱棣能够带兵入城。

  众将劝阻朱棣千万不可以身犯险,朱棣也明白这件事情断不可信,但是他相信铁铉,他相信铁铉绝对不会诈降,结果铁铉就是诈降,朱棣差一点就死在了济南城下,很显然,铁铉欺骗了朱棣,朱棣恼羞成怒,死里逃生之后,二话不说,便下令大军攻城。

  铁铉一计不成,便又生一计,他命人将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牌位挂在了城墙之上,燕王朱棣气的咬牙切齿,依然无可奈何,最终率领大军撤回了北平,持续数月的济南之战以朝廷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这也是燕王朱棣自起兵以来的第一次败仗。

  铁铉和盛庸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能够力克燕王的大军保济南而不失,这样的守城之战足以载入史册了。

  可是弹幕却出现了一些很刺耳的声音。

  有人说铁铉忘恩负义,良心狗肺,当年燕王曾舍命相救,对他又有知遇之恩,太子朱标仙逝,铁铉不帮燕王夺得太子之位也就罢了,如今反过来还要帮朱允炆抵抗朱棣,真是岂有此理。

  也有人说铁铉心狠手辣,诡计多端,先是诈降差一点弄死了朱棣,后又是搬出朱元璋的牌位,这么下三滥的手段都使得出来,也不怪朱棣登基之后要将他千刀万剐下油锅。

  说铁铉愚忠那都是比较好的评价了,而且对铁铉的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满屏充斥。

  说实话,我很诧异为什么很多人对铁铉竟然有如此这般戾气,难道铁铉真的就该死吗,如果铁铉真的应该被人唾弃,真的罪该万死,那么济南的铁公祠就不应该存在。

  很多人谩骂铁铉,为什么?

  无非是开启了上帝视角,知道朱棣一定会靖难成功,知道朱棣一定会登上帝位,知道朱棣一定会五征漠北,七下西洋,万国来朝,开创大明永乐盛世,铁铉阻挡朱棣,那就是阻挡历史的车轮向前迈进!

  可是这一切铁铉知道吗?

  作为现代人我们当然知道后来发生的一切,可是铁铉他不能未卜先知啊,他也不可能预测到这一切啊。

  朱允炆再不济,他也是朱元璋昭告天下亲自册封的皇太孙,他才是正儿八经的大明帝国接班人,作为皇帝,为了集中事权,他要削藩,有错吗?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削藩,朱棣后来登基之后不也削藩吗?所以削藩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削藩的方式。

  既然削藩没有错,那燕王反对削藩,甚至是起兵造反,不是乱臣贼子是什么,搁在任何一个朝代,燕王朱棣那都是反贼,这一点是怎么洗都洗不白的。

  铁铉身为山东布政使,他率兵抵抗反贼朱棣,行得是天道,维护的是大明正统,他何错之有?他只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做了一个臣子应做的本分。

  再者说了,很多人吐槽朱允炆,认为他是一个昏君,铁铉为这样的昏君卖命根本就不值得,可事实上朱允炆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什么样的皇帝才是昏君,像周幽王,秦二世,晋惠帝,宋徽宗这样的皇帝才是昏君。

  可是你在看朱允炆继位以后做了什么,宽刑省狱,严惩宦官,改革弊政,推行新政,这些新政都是利于国家统治,百姓生计,朱允炆就算不能成为像朱元璋那样的雄主,但至少也是守城之君,昏君这个帽子不能硬带在他的头上。

  而铁铉是一个忠臣,更是一个忠义之士,正是因为如此,济南城才会有铁公祠,他才会一直被后世供奉,可是现在很多人却对铁铉嗤之以鼻,甚至认为他是罪有应得,死不足惜,这样的价值观真的正确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看《山河月明》,有一件事情不吐不快!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