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是一部由李亘执导,齐溪 / 谢承泽 / 牛超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观后感(一):电影名可能会把口碑给耽误了
这电影名可能会把口碑给耽误了,我们不能再改回渊野边吗?
导演居然是李雪健的公子,失敬了,导演自述这是他本人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留学回来之后历经12年再回溯其人生记忆河流之中的一段男孩的成长
看着海报上的鲤鱼旗,想着应该是一个关于男孩成长的故事,果然不错
交换生李小李一年交换期内在南国厅打工的期间,自己克服了内心的焦虑和压力,坦然在离去之际为自己在意的人做了一些事情;
日打三份工的张青木在被遣送之际,也为自己的承诺以及暗恋对象留下了一句告白;
姑父陈永忠的话不多,但是挺出彩,意外发觉唱歌更好听了,上回还是在地球最后的夜晚里面出场坚强的理由那段,这回在迎新KTV里面把厨师的拘谨演绎的不错,硬硬的把那句爱你憋蟹不唱给齐溪;
齐溪在这电影里面扮演的店长把其他所有的主演和群演都盘活了,果然有她的气场,看过这部翻了她的豆瓣,原来在地久天长里面也是主演,也要失敬一下了,下次我再多关注关注你的作品哈
个人观影想给三星半,导演处女座多给半星鼓励, cast出来也看到很多影坛大咖在提携新人导演,挺好的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观后感(二):今年北影节的宝藏电影
我喜欢这部电影,确切的说,我喜欢这部电影的气质。
看电影之前,对这电影的一切并不了解,但看的时候,随着剧情的展开,这电影有一股用成熟工艺严谨煎焙出来的茶叶泡出来的味道,茶叶经过热水的浸泡,一片片舒展开来,无论是颜色或者质地与飘出来的香味,都慢慢被认出熟悉的感觉。看这电影的时候,我也是这样的感觉。他让我想起小津安二郎,想起侯孝贤。
想起小津,不是因为这部电影的技巧,也不是这部电影的题材跟小津的电影有什么类似,而是那种日常的,平淡的日子往前走的感觉。想起侯孝贤,更多是因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由会想起他的《咖啡时光》,而这部电影,也是侯孝贤应松竹之约在小津诞辰100周年拍的致敬之作。后来在电影结束看到制作班底的时候,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似有似无的关系,因为本片的摄影是姚宏易,从侯孝贤的《好男好女》开始,他就一直在三三里跟着侯孝贤学习,而本片的艺术指导是文念中,他的履历上几乎写满了华语电影中的一大批佳作,从早期的张艾嘉的《心动》开始到彭浩翔再到许鞍华,他几乎是后两者电影的御用艺术指导,除这两者外,还有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港台电影的中坚力量,我甚至觉得就是许鞍华和张艾嘉直接把成熟的班底介绍了进来,所以在看电影过程中,虽然导演是个新导演,但整个电影散发出来的感觉,并没有青涩造作的感觉,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尽管演员大部分都是中国演员,但除了张艾嘉和齐溪,其他年轻演员都不太熟悉,而这一点我觉得是亮点,因为不熟悉,所以在看的时候,就感觉真的在旁观别人的生活一样,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也是日常到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导演和编剧(同一个人)真的成功的把一个很淡很淡的故事讲得让观众情绪投入进去,并感受到温暖。
电影中就八个人物,大部分都是离开家乡在外工作学习生活的中国人。男主李小李是为期一年的交换生,因为老同学邱邱的介绍,去了一个叫“南国亭”的中华料理店打工,从而认识了电影中的各类角色,算是个串线人物,跟片中各个角色打交道,并带领观众进入他们生活和内心。故事其实讲的就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剧中角色在他的社会与家庭角色中的日常与哀愁,通过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更加的凸显,而这些渗透在我们呼吸中的叹息,是可以感染每一个观众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一条孤独天线,都能轻易的接受到这样的信息,但吐旧纳新,也是为了更进一步。
导演在电影中把各类角色故事拿捏得都很得当,演员的表演发挥也都不错,尤其是张艾嘉和饰演后厨老万的陈永忠(路边野餐的主演,在本片中又唱了首老歌。。。),虽然不算戏份吃重的角色,但简单几句对白,一个眼神动作,一个欲言又止都能表达出生活在身上压力与无奈,尤其是在地铁上因为胃痛得满脸煞白、一头汗水的戏让观众印象深刻。齐溪表现还不错,戏中几场心理转变戏都完成得可以。三个年轻演员中,都算很好地完成了表演,都是那种青春无害类型,三个人的故事与走向,尤其是牛超与邱天的关系,前者因为原生家庭关系结局虽然不算好(他与后者那种似有非有的朦胧暧昧关系,感觉也蛮真实),他的故事结局可能会让观众有些惆怅,但也不会让人有突兀感。电影中的邱天太好看了!关于她的身世背景以及未来都很模糊,这跟张艾嘉饰演的角色一样,她为什么不回国去?具体原因我想是因为导演故意的留白,让观众有一些想象空间。电影中有三个日本角色,一对老夫妇和一个照顾年迈母亲的中年妇女,他们也是在“南国亭”与剧中人物交错的角色,也有各自的日常快乐与哀伤。就这样,因为李小李突然的闯入和可以预见的离别,将他与其他人串联了起来,人生就是这样,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交线,我们在交汇的刹那,互相见证过,互相照亮过,这个世界总会多一分明亮与温暖,而温暖,就是我觉得这个电影传递出来的感觉,就像电影中多次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比如男主看着水池中唯一一条颜色异样的鲤鱼说它好孤独哦,张艾嘉纠正他说,这不是孤独,这是显眼。生活也是这样,换个角度思考,理解也不一样。
电影英文名叫 before next spring,下一个春天来临之前,有人留下,有人离开,那些有效期仅为一年的“限定亲情、临时友情、类似爱情”似乎变得无处安放。
但至少,记忆的温暖还在,在那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一群完全陌生的人从相遇到相识,彼此交换着善意,每个人都对生活重燃了希望。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观后感(三):离别并不是结束,下一个春天我们都会有新的相遇
如果把一群陌生人放置在同一个空间,他们彼此之间就会产生不同的关系,或友情,或爱情,甚至是亲情。当然也有可能因此产生龃龉,嫉妒和倾轧。
这就是人类的特殊性,也是人类伟大和复杂的部分。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本质上探讨的就是人类关系,日常,细碎,充满着平常人的烦恼和温情。
但整体的观影观影过程还是很愉快,在生活流的电影序列中,很难不想起小津安二郎。
再者就是时而还流露出来侯孝贤的韵味。
生活流的电影实际上是反技巧的,因为生活本身平静非常。但你一旦入了戏,进入了他们的生活,你就会开始和他们一起悲喜。因为他们的生活和你的生活,其实并无二致。无非是换了个环境而已。
本片的摄影值得一提,姚宏易作为侯孝贤的弟子,摄影风格很有辨识度,擅长从日常事物中挖掘出“不寻常”的部分。娴熟的运镜和构图,也让电影呈现出来一种成熟的质感。
说到电影内容,其实平淡的故事不好讲,就像素菜不好做,调料给足的菜肴不至于太难吃。但清淡的菜系就考验厨师的功夫。
所以在中国,向来缺少“做淡菜”的导演,生活流的片子几乎没有办法藏拙,创作者的素养在影片中一览无遗。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透露出来一股“丧丧的暖意”,虽然在表达上算不上惊雷,但也于无声处听到了一点点隐雷,值得鼓励。
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小李因为语言不通,被客人欺负,客人明明点了很多份蛋炒饭,但利用小李的语言问题,耍赖说只点了一份。
小李被惩罚,一个人在仓库把多余的炒饭一点一点吃掉。
而这时候,管唯沉默寡言的男友端过碗,和他一起吃。
人与人之间的暖意就是在这样的不经意中展露而出。
当然还有最受欢迎的杏仁豆腐,杏仁豆腐可以说是故事里的点睛之笔。
这是小李对陌生客人展示出的暖意,面条里的豆芽老人家咬不动,但杏仁豆腐入口即化。
尽管小李的处境糟糕,但他还是能在一些时刻,流露出来自己心中的暖流。
这种暖流正是正在遭遇尘世之苦的人迫切需要的。
观影过程中,我时常被这些小细节所感动。
人果然是细节动物。
这部电影讲的其实是群像戏,小李就是那根穿针引线的针,他带领着观众把每个人物依次带出,展露他们每一个人的境遇和内心世界。
看完我有一种感觉,我们常说的异乡人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在更广阔的时间标尺上,我们都是尘世的客人。仅仅是因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语言和习惯而散落到尘世的角落里。但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情感感触,相似的人际关系相处,所以本质上我们都是相同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好的电影实际上是没有语言界限的,人类通用的语言其实是情感。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正是因为我们都是尘世的客人,所以才总能在他乡遇到温暖。互相温暖其实是人类众多美好特质中,最闪光的一面。
除了这些之外,更吸引我的其实是影片透露出来的一种“普遍性”,一种“人类的情同一理”。
我以前在书里读到过一句话,“我在生命中最糟糕的日子里,遇见他们”。
我脑海中时常浮现出这句话,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类似李小李的境遇,一个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举目无亲,置身孤独之中,自己还有一摊子烂事,无处安身,更无处安心。
人毕竟是要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其实是人类对抗庸常和孤独的武器。
一旦发现自己在陌生的他乡被“孤立”,就会被孤独和庸常包围。
古人常说,人至少找一个立锥之地。
不论伟人还是诗人,都希望尘世间有个地方可以安身。
我们漂泊苦吟的杜工部,就是受够了没有立锥之地,才写得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广厦千万间”的能力,但为寒士提供安身之地的能力还是有的。
故事里的管唯就是这个给人以安身之地的人,她就是那种在你生命中“糟糕时光”里出现的人。
如果能在疲惫不堪的生活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不能不说这是一件幸福之至的事。
影片结尾,管唯给小李装好行李,一如故事开始,好像一切都是一个圆,相遇和分别都是一个可爱的圆。
影片的英文片名是Before Next Spring,下一个春天来之前。
据说冬天不适合分手,所以离别的人时常会选择春天和朋友告别。
因为春暖花开,在路上的人,和留下的人都不会那么难过。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春天万物复苏,每个人都会有新的相遇。
希望看完这部电影的你也是一样,在下一个春天,辞别旧日的丧,遇到崭新的朋友,开始前途似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