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丰富的写作矿藏,但很多人脚踏富矿却浑然不觉,因为生活和写作之间还有一扇门,能不能打开这扇门,挖掘出生活中的写作矿藏,就要看我们会不会观察积累,能不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了。
七年级教材安排的第一个写作任务就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训练专题,要提前有生活准备才好开展,不如一开学就交待给孩子们吧。
借写作一双慧眼,观察生活
当你脚踩富矿浑然不觉时,当你明知富矿所在,却不知如何开采时,当你怕写作文,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时,请用心去感受真实多彩的生活,为写作打开一双慧眼——观察。
1、“观察”不是简单的看
观察是一个很普通的字眼,似乎每个人都能够观察,但观察不是简单的看,而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
所谓观,指看、听等感知行为,察即分析思考。观察是思维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平常的现象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探寻和发现因果关系。”
2、观察要有所选择
观察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到底从哪儿观察起呢?所以观察之前,要有一番选择,明确观察什么,应集中精力于所需要的东西上。
比如,要到公园寻找秋天的脚步,就要重点观察枯黄的草皮,纷落的树叶,人们的衣着,盛开的菊花……这些标志秋天到来的信号。至于其它事物,可不必花大气力,这样重点突出,避免注意力分散,浮光掠影。
3、观察要事先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有了重点,随意观察就行了吗?当然不行,要使观察有效,必须要有观察计划。观察计划主要体现在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上,即察之有序,观之有法。
常用的观察顺序有两种:一种是按着空间顺序的横向观察;另一种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纵向观察。
常用的观察方法有很多:定点观察法、移动观察法、推进观察法、环视观察法、登高观察法、时序观察法、类别观察法、比较观察法、跟踪观察法、实践观察法等。但不管用到哪些方法都有善用六大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心觉;都要抓特点;都要带感情的观察,还要展开联想。
4、从作家的笔下感受观察力。
作家们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写作功底,都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很注意观察力的培养与训练。比如谢道韫的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她之所以会想到用柳絮来比喻随风飘落的雪花形容的恰到好处,这都源于她平时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无论是写景三篇抒情散文,还是四首古诗,无不彰显着作家强大的观察力,学习的时候要用心体会。
记录眼前的景、人、事,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中什么是需要我们去留心的,什么是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呢?
放开思路想一想九月份以来,你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什么是可以写进作文里的?是的九月份我们告别了炎热的夏季,进入了秋季,自然景物的变化可以作为我们的写作素材;九月份你们生活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升入了新初中,遇到的人和经历的新鲜的事都值得写一写。
的确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生活中的景、人、事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
赏美丽的景
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我们周围的自然景物也相应发生了许多美丽的变化,呈现出秋季独有的特征。此时正是我们观察大自然的好时机,那么如何观察自然景物呢?
1、按照空间顺序的横向观察,这种顺序最适于观察静物、景物、动植物外形等。例如骆宾王的《咏鹅》,以一个7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就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别对颈部、身躯和脚进行描写,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超凡能力。比如课文《济南的冬天》中按照空间顺序对雪后小山进行了观察,值得你去借鉴。当然除了空间顺序还可以有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2、要调动多感官来进行观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知景物的形色声味等特征。同时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用用心去感受,可以由对这一景物的观察产生联想想象,丰富我们的感受和体验。课文《春》很好的体现这一方法。
3、还要注意大自然的变化。秋季的景物特征和春夏冬有何不同?即使是同一季节,相隔几天的时间,同一种景象也会有差别,这就需要同学们对这个自然景物进行连续的观察,记录它的变化。同时还要抓住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不同地域等条件下的景物特征,如观察早中晚,阴晴雨等不同条件下的景物特征有何不同。
4、“观察者还要考虑观察的方位,角度等,方位是指观察者所处的方向和位置,在观察景物时或东西南北或远近高低,且观察的收获自然不同。角度,如仰望平视俯瞰正视侧看等。”——《作文三级训练体系概括》
写美好的人
写人作文,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写作话题了。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新班级,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他们当中哪个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他做了什么事情让你感受到了他的美好?那么该如何观察新同学、新老师呢?
1、抓住独特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特征,留心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2、抓住日常生活中体现他特性的小事。
3、还要用心观察新同学周围的人,通过他人的表现来衬托所写人的特征。
4、最好有个线索能贯穿前后。
如果你也能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抓住他的与众不同之处,抓住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相信你一定能写出独具魅力的作文来,
记动情的事
九月份告别了六年的小学生活,你开启了人生中另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也许你会有欢笑,有感动,也许你会有泪水,有悲伤,哪一件事情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他在你的成长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记?
如何捕捉到那触动人心的瞬间的呢?
首先,捕捉到自己内心强烈的情感,关注内心情感强烈的变化。例如,告别了生活6年的小学,告别了熟悉的老师同伴来到一个崭新的集体,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来说,是一件多么牵动人心的事情啊,正是因为牵动人心,所以才能把自己从升入初中到融入新集体的种种不平静,表现的淋漓尽致
其次,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纵向观察。这种顺序较适用于事件、动植物的生长、人物活动的观察等。比如要看黄豆发芽,就应从泡豆开始,再到膨胀、钻芽,直至出根、长芽,循着豆芽生长的过程,也可以按照“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观察每个发展阶段,揭示其来龙去脉。这不仅会避免颠三倒四,而且会接触到观察对象的每个部分、每个阶段,既细致又全面。
此外,抓住事件中重要的细节,例如眼神中的安慰、行动上的鼓励,话语中的期待等等,能够捕捉到细小的情节,才能让叙述真实感人,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故事。
在即将开启的初中学习生活中,请同学们用细腻敏锐的眼光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用文字表达生活,捕捉生活中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永远做生活的有心人,相信你一定能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再也不会为写什么东西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