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45岁的人给你提个醒
日期:2022-02-08 14:07:41 作者:良大大 来源:良大 阅读:

45岁的人给你提个醒

  Hi~,我是良大。

  今年我已经45岁了,这个年纪不算老,但是也度过了人生的几个关键节点。

  趁着刚开工,想和你谈一些感受,轻松点,不说教,就是随便聊聊。

  1、不要停止学习

  我对自己的时间有统计,发现占比最大的一项就是学习。

  元宇宙、短视频、直播、互联网传播、碳中和……

  新事物喷涌而出,我们需要更疯狂的学习。

  在这个时代,对于主动学习者信息差是不存在的。

  只要你愿意,就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各种信息,学习各种知识。

  此消彼长,对于那些不爱学习的人,信息差越来越大。

  我见过不少35岁上下的求职者,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根本没法应对。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对于爱学习的人,他们会享有时代的红利。

  对于不爱学习的人,他们的安全边际会越缩越小。

  而且,对于那些爱学习的人,他们的心态是开放的,包容的,看世界的眼光是柔和而好奇的。

  反之,你总能遇到一些“又卑又亢”的中年人,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死守着肚里那点过时的东西,批判这个,鄙视那个,偏见僵化,精神上也不快乐。

  所以,爱学习的本质就是“求知欲”,这也是一种欲望,是一种比生理本能更高级的欲望。

  2、多去长长见识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如今网络太发达了,干什么都很方便,但是与此同时,也让人失去了很多与现实世界接触的机会。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宅男宅女,一部手机能打发一天的时间。

  但是,无论你做什么工作,始终脱离不了对真实世界的理解。

  你需要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毕竟这世界所有的事儿终归都是人的事儿。

  多出去走走,去不同的地方,见不同的人,你才能获得见识。

  知识、常识都不如见识。

  我们老说要提高认知,读书学习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接触这个世界。

  互动式的交流,才是认知提升最有效的手段。

  年轻人,没事儿别老宅着了,多去走走,看看世界。

  你会认知到这个世界的参差多态,才能接受更多的可能。

  我们总说世界观很重要,但是如果连真实的世界都没怎么见过,又哪来的世界观呢?

  3、把握主动权

  我之前在直播里曾说过,世界上有三种人:

  看客、演员、导演。

  看客就是随波逐流的人,全然接受外界的设定,没有自己的想法,看着别人在舞台上表演,不愿参与其中。

  演员就好一点,有自己的角色定位,能够参与演出,但是没有太多的主动权。

  而导演就不一样了,谋篇布局,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我见过诸多混得不错的人,都有导演的特质。

  他们总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不会消极的等待,还是在积极的创造机会。

  著名硅谷投资人克里斯·萨卡,也提到过,成功的创业者都是很主动的,他们更喜欢进攻,而不是防守。

  他们会主动结交一些人,主动张罗组局,主动学习新技能,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

  萨卡说:掌握主动权,不仅会让自己获得更多新的机会,也还会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你想想也应该懂得,你身边有影响力的人都是主动性的人,他们都很有主见,会让身边的人不约而同的听从他的建议。

  相反,被动的人,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朋友一起玩时,也是随大流。

  慢慢的就会把自己变成一个透明人,没有什么存在感了。

  所以,让自己主动起来,是改变自己的第一步,就像连岳说的:

  你不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那迟早会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4、自律的坑

  我身高1米77,体重135斤,20年来没怎么变过。

  一是因为我的饮食比较均衡;二是我一直保持锻炼身体。

  所以经常有朋友夸我自律,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不是一种自律,这仅仅是一种结果而已。

  我肠胃不好,所以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吃了就拉肚子,所以这是一种不得已的均衡。

  我锻炼身体,是因为我真的喜欢有趣味的运动,比如,踢球、打高尔夫球、游泳……

  我很少长跑,因为我觉得太枯燥,我只做我喜欢的运动,运动量也足够了。

  这些所谓的自律,没有调动我的意志力,只是自然而然的发生。

  所以,我也一直对“自律”,有些反常识的认知。

  很多人的自律,往往代表着对自己的一种残酷,对自己的批判,以及自我的对抗。

  他们要调用意志力来不让自己做这个,强迫做那个,结果往往不如人意,从而又开始自我贬低。

  最终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你一定听过“棉花糖”的那个实验吧,有些小朋友能忍住不吃第一颗,最终等到了奖励。

  于是大家说他们自律、延迟满足。

  但是有一个小内幕,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等待的15分钟里,这些能抵御诱惑的孩子,都耍了点小聪明。

  有的给自己唱歌,有的和自己玩游戏……用这些方式让自己忘掉棉花糖的存在 。

  他们用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代替了一件不想做的事。

  他们并没有自我对抗,而是接纳自己。

  这大概就是我对自律的理解,对于有诱惑的事,你得找到一个好的替代物。

  而你如果想长期坚持一件事儿,绝对不能只依靠自律,你要么你打心底就喜欢,要么做这件事儿的过程中有其他回报,比如,赞美、荣誉、或者金钱。

  总之吧:

  自律不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而是一种自我和解的结果。

  这句话,你体会下。

  5、保持整洁

  你可能会觉得这种小事儿值得说吗?

  太值得了,这种随手可做的小事儿,往往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你。

  你看电影,很多英雄人物出场时都是邋里邋遢。

  这只是一种反差式的表现手法,而不是真实的情况。

  你去观察一下孩子,但凡学习好的,往往也是很整洁的。

  学习不好的,往往桌兜里果皮纸屑一堆,书本也像被烫染过似的。

  网上不是有句话嘛,叫:

  “学霸两支笔,差生文具多”

  为啥差生文具会多呢,就是因为管理的太混乱。

  丢三拉四,不是少了个笔芯,就是少了个笔帽,只能不断的买文具。

  而学霸都是规规矩矩的,用完东西,物归其位,两支笔一直用。

  这并不是省钱的问题,重点是习惯可以相互喂养,有好的生活习惯的人,也有好的学习习惯。

  我早年看曾国藩的家书,看到他嘱咐家里的女眷,要早上起床,先把卫生打扫好,还要把针头线脑按同样颜色和规格放好。

  当时就觉得这老头也太琐碎了吧,后来想想,也许曾国藩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养成好的习惯。

  如果你经常清洗枕巾和被套,不仅会感觉心情愉悦,你会发现,拖地板也很勤快了。

  如果睡觉前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叠好放身边,你会发现,起床也没那么难了。

  如果你早点起床,收拾一个外表,去到单位,精神焕发,大家对你也会有不错的评价。

  你要相信爱干净,爱整洁的人,运气都不会差。

  这不是玄学,而是科学,整洁干净,不仅会让你提高效率。

  也能让其他人对你产生信任,大家都相信,能把自己形象管理好的人,都是有追求的人。

  更重要的是,这对自己也是一种暗示,你用行动来证明,不愿意与脏乱差为伍。

  6、给家人多点时间

  我追求事业和家庭的平衡,这也是我从老东家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老东家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到了一定级别你就会被调来调去,就是不能在原来的地方。

  以前的一位领导,就是外地来的,一次招待客户时,他太太打来电话,刺耳大叫,即使没开免提大家都听的到。

  好像是小孩子磕到眼睛了,妈妈很无助,打电话过来其实也解决不了问题,大概只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

  领导在走廊里打了一晚上电话,快结束时才进来,眼圈都是红的。

  他的这个位置收入很高,但是值得吗?

  我是觉得不值,人生就那么长,很多错过的东西是没办法弥补的。

  例如,目睹孩子的成长,以及和爱人一同变老……

  价值观这东西是不能强求的,我只是说说我的。

  赚钱当然重要,但是赚钱只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并非幸福本身。

  在我心目中,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共同成长,就是我追求的幸福。

  这种幸福无法用结果衡量,完全来自你的感受。

  我儿子初二,按说是反叛的年纪,但是我们像朋友一样交流,挽着手臂逛街,他犯错了会主动给我写道歉信。

  有一次我去他学校开家长会,他看到我很兴奋,拉着我的手,把我介绍给他的同学……

  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受就是一种幸福,然而这一切也是有成本的,那就是长久的陪伴和用心的经营。

  所以,我想把这句话送给你:

  企业需要经营,家庭更需要经营。

  7、说在最后

  终身学习、多长见识、把握主动权、合理自律、保持整洁、陪伴家人。

  今天说的几点其实都是常识,所以我说是“提个醒”。

  但是你应该也能发现,人生并不需要太多大道理,坚持一些常识即可。

  这些方面我也不是每条都做得很好,写出来也是对自己的提醒。

  希望和各位在2022年一同进步,我也会用我的文字为大家继续提供“提醒服务”。

  来点个“在看”,说明你收到了这份提醒;

  再点个赞,为更好的自己竖个大拇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45岁的人给你提个醒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