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武士》是一本由虹影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光武士》读后感(一):媒体评价
“性”,在虹影的写作里一直比较重要,她写男性写女性,写人的多面性,写人性的内在恐惧和孤独。虹影的《K:英国情人》当年争议巨大,这本《月光武士》也充满了肾上腺素和荷尔蒙,她是典型的“女性主义作家”。
——恺蒂 书评人,翻译家
这部《月光武士》是少年成长词典,属于“暗恋-女神”叙事母题,表现了虹影一贯以来的女性主义意识,这本书还飘荡着神秘的巫文化气息。
——安静 作家 海外书评人
从《饥饿的女儿》到《好女儿花》,直至今天的《月光武士》,虹影似乎一直在写母亲、重庆、长江边。这是梦,更是现实,骨髓中的记忆,成就了她的“至善”。
——周江林 诗人、资深媒体人、批评家
《月光武士》里所有的人,难以分好坏、正邪,爱中有恨,恨里有爱,纠缠与分离,告别与重逢。这部小说,但究其内核,呈现出新的叙事角度和价值取向,是虹影创作的重要节点,甚至可以视之为虹影新的精神自传。
—— 林宋瑜 大学教授
性感是虹影的材质,性感是虹影的履历,性感也是虹影的道德。她在天南地北种下的情,报了的仇,唱过的歌,让我们听得魂飞魄散。她却好整以暇,继续上路,玩弄我们,也修改我们。这个,大约就是月光和武士的化学反应。—— 毛尖 教授,影评人
虹影的欲望就像她生命中的蛀牙,始终在隐隐作痛,这种痛感她无需夸大或掩饰,这是她生命中最坦诚的书写动机。她不仅是饥饿的女儿,也是欲望的房客,怜悯的东道主以及爱的芳邻。
——史航
《月光武士》读后感(二):《月光武士》:守护我们的爱,守护我们的善良,守护人性的光辉
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着长大,长大后就再也回不到小时候的那种天真浪漫,长大后也就有了牵挂,有了道德的约束;长大后也就有了责任,有了各种义务。这是人类成长的必然,但也是一种人性的悲哀。 月光武士,一种心灵中的守护者,他是最无私的保护者,他不会因为你的不纯洁而放弃你,他也不会因为你的疏远而远离你,他就那么默默地持剑而立、默默地守护着你。但月光武士又是一种隐喻,月光是虚幻的,而月光武士也一定是虚幻的,他只存在于虚幻的世界,存在于一个人的看不见的心底,存在于不能见光的黑夜。他的支持更多是内心的一种力量,在现实的碰撞中,月光武士一无是处,一碰就碎。有着一颗成为月光武士的心就是一种人性的悲哀,他注定悲苦、失望、无奈、纠结,但月光武士带来的定然是一种力量,在这种力量的感召下,至少在心中还有着奋斗的念想、生存的执着。
虹影是一个有故事的作家,在作者的后记中我们了解到了这样一个在现实之中生存复杂的人。而也正是这种丰富的经历,让他有着更多的人生感悟,更能体会生活的错落和艰辛。有些事情就是可遇而不可求,有些事情就注定走向一种错误的方向,面对着生存、面对着人性,人类的各种不由自主、身不由己,必然会发生。 她的小说《月光武士》,主线由三个人组成。当然,为了让故事更加丰满,各种人物轮番登场,他们存在于各种的故事情节中,存在于各种的事件争端中,烘托出了这三个人物的各种不同气质。让小说的可读性、故事性以及对于生命的探索更加清晰明了。
故事从窦小明12岁开始讲起,12岁的少年情窦初开,在一次意外的受伤中认识了美丽的护士秦佳慧。他不可救药的被这种美丽所吸引,坠入了少年的情怀,12岁的少年为这段少年的情怀做出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努力。 秦佳慧,有着一个不幸的家庭,中日混血儿,母亲已经离开返回日本,而父亲也与她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丈夫钢哥混迹于黑社会之中,即对秦佳慧有着虐待的行为又和其他女人有染。就这样的一种破碎的关系,但对于秦佳慧来说,曾经有的爱,是她无比珍惜的,她离不开钢哥,当然刚哥也不会放她离开。在这种沉痛的生活,被窦小明看在眼中,他立志保护他的最爱,立志成为秦佳慧的“月光武士”。
在少年窦小明和成年人钢哥的斗争中,构成了《月光武士》的第一部分,当然,结果不言自明。之后,秦佳慧和钢哥去了日本,离开了这个故事的氛围。 十几年中,窦小明和秦佳慧音讯全断,而在机缘巧合下,他也结婚生子。这时故事的后半段开始了,秦佳慧又回到了他生活的这片土地,她和成年窦小明又一次见面,一切都得回到了他们的意识之中,曾经青涩的感情又一次把他们击中,但在日本混得并不理想的钢哥,也同样的重新进入他们的生活。虽然情感更加明了,但各种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在这之中,他们将如何选择呢?他们的结局又将如何呢?“月光武士”将怎样守护着他们的现实和心灵?
“月光武士”虽然是虚拟的存在,虽然他无法战胜生命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的各种外力,但仍然希望人人心目中可以有着这样一个“月光武士”,他可以守护着我们自己的心灵,守护我们最纯真的感情,守护我们不会沉沦于这个世俗世界,守护我们的爱,守护我们的善良,守护人性的关辉!
《月光武士》读后感(三):这河流不息不停
这河流不停不息
身边不少朋友早早就接触到了虹影的小说,尤其是女性朋友。我比较迟钝,上了大学才开始知道这位作者。唯一翻过的作品还是现代文学课上老师提起的《k》,坦城地说,还是因为这本书的八卦才去读。上月和友人在济南的书博会上见到了虹影老师,同时也拿到了这本新书《月光武士》与另一本《女人的河流》。在我急于翻开拜读时,友人说,一定要先看完《饥饿的女儿》再看这本书。
现在两本都匆匆读完,很相象又很不同。我不知道《月光武士》的创作历程,容我斗胆猜测,我的阅读体验告诉我,这本书写了很久或者构思了很久,因为有一部分是可以直接看作是对《饥饿的女儿》的延续,又有很大的篇幅是直接割裂开来的。
月光武士
河流是她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我有一种共鸣,我觉得河流与树木是一个作品里不可缺少的,一个静一个动,一个将你带走,一个令你驻足。有点扯远了。虹影老师的河流是流动,是一种出发,一种初始的出发,出发后,这条河流走的再远,也有上流源头的味道。即她走遍全球,仍然是一种山城的味道。还有就是离开,离开和出发行动相同,内涵却不一样。不离开就无从下手,纳博科夫不离开就没有《说吧、记忆》,虹影老师不离开重庆,应该也难有《饥饿的河流》与这本《月光武士》。
月光武士是这本书的内核,是动机,开端。有了这个核,写的很漂亮,少年与大粉子的故事很是漂亮,也是一种束缚,无论写的再开阔,也逃离不了月光武士的追赶。父亲秦老先生是秦佳慧的第一位月光武士,男主窦小明无可非议的也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钢哥”也是,只不过他可能不是那个红衣少年。
集合 虹影的写作是立体的,文字、声音、画面。文字的漂亮不必赘述,声音的掌控更是炉火纯青,自然声与描写画面相得益彰,音乐的加入融入情节,各种那个年代的电影配乐信手拈来,各式童谣应景出现。对于此书,还有那首关键的日本童谣《红鞋子》。剩下的是画面,1号桥、老妈小面馆、江边、游轮......文字、声音、画面都被她集合在了那个时代,从1976年开始的故事。
上下的割裂 我们不得不思索的是,童话故事的最后,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之后会发生了什么,个人觉得《月光武士》的下部就是讲这个,上部是一个童话故事,有着开放式的结局。下部,这位小小武士长大了,有点狗血,顶着男主光环,长大的这一路上,惹得不少女生驻足,但是他要等候他作为月光武士要守候的人,秦佳惠,佳惠姐。终于,再有点巧合,本书第一个情节出现的女生走到了面前,与他纠缠,等他和她一切稳定之后,组建家庭,有了孩子。佳惠姐又回来了,武士要再度策马扬鞭,起航上路。狗血也罢,虐恋也罢,作者不再隐瞒,告诉了我们了结局,虽然在最后还留有想象空间。
这不仅仅是一名月光武士的守候,更是一位少年的成长,月光之下少年策马沿江而行,少年步履不停,这河流不停不息。
《月光武士》读后感(四):《月光武士》前言: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文|林宋瑜
纳博科夫在他的《说吧,记忆》前言中写道:“对俄国记忆的一次英语重述的一次俄语复归的这一英语的再现,首先被证明是一项恶魔般的工作,但是给予我某种安慰的是想到这样一种为蝴蝶所熟知的多次蜕变,以前还从没有任何人尝试过。”a这里有几个关键词让我记忆犹新,一是语言,涉及母语及客语;二是重述与复归,涉及文化与经验;还有,就是“多次蜕变”。在我读到这个中文版本的《说吧,记忆》时,我差不多也与虹影的创作相遇了。当时的虹影,客居英国伦敦,她用中文写作,追述中国往事,重构记忆中的中国。
《月光武士》作者 虹影
2021年3月,大部分地区正是春寒料峭,广州却已经一片姹紫嫣红。在生机盎然的气象中,我收到虹影发来的最新长篇小说《月光武士》的电子稿,文件名显示是3月8日修订的。3月8日这一天,是国际妇女节。《月光武士》书名很“异文化”,有玄幻小说的色彩。书名来自作为小说隐线的一则日本民谣故事:一身红衣的小小武士,骑着枣红色骏马闯荡四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替天行道。他救了一个落难小姑娘,小姑娘不想活,小武士带她看月光下盛开的花,月色中长流的江水,人间美景皆是活泼泼的生命。小姑娘因此得到活下去的鼓励和力量……多么诗意和富有童话色彩!每个女孩心底都有一个“月光武士”,都有一种被呵护、被珍惜的渴望。虹影将这个情结置于残酷叙述之间,并让我们看见“月光武士”化身在人间,非常巧妙地化解了现实层面的悲惨、戾气、压抑和绝望的状态,让人有活下去的勇气。这种叙述方式,在虹影以往的长篇小说中是罕见的。
整个小说所呈现的生命情状,与广州这个季节的气息相呼应,是非常饱满、不断流动变化的生命方式。尘世的欲望与激情,色彩驳杂而灿烂;回首故乡的那种悲伤、审察和谅解的复杂心路,是对来路的回溯或追寻,潜蕴着对所爱之人刻骨铭心的依恋与怀念。小说通过真实与虚构的场景与人性解读,构造出一个强大的精神气场,生机盎然。而书名虽为“武士”,但我知道虹影的小说,主角必有奇女子。
这个一闪而过的猜想,大概来自对虹影数十年创作的理解。虹影在中国大陆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标题我还记得:《岔路上消失的女人》(《花城》杂志1993年第5期),距今将近30年。虹影是多产的,长篇、中篇、短篇小说,以及诗歌和散文,甚至童话作品,其创作迄今运用了多种不同体裁,当然最重要的体裁是小说。她的叙事风格、她藏在作品里的思想情感,也一直在微妙地变化着,然后渐渐形成了她丰富而独特的文学世界。“岔路上消失的女人”似乎成为一个隐喻,或者一个预言。虹影的作品,总会让我想起女人,她们的性格、命运、生活的道路……女人的面孔是在雾中的,但身影的轮廓清晰,风一样的女人,不
走直路,不在主流路线上。她随时可能拐进前方的岔路,探出自己小径分岔的莫名远方,消失又出现,或者转身是另一个神秘女子……
《月光武士》小说地图
作者简介:
虹影,著名作家、编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K-英国情人》《好儿女花》《罗马》等,以及《上海王》等旧上海系列小说、“神奇少年桑桑系列”五本、《米米朵拉》等,六部长篇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娄烨导演的电影《兰心大剧院》的原著作者。曾获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国最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曾获中国台湾 1997 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2005 年获有意大利“文学奥斯卡大奖”之称的“罗马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