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5-12 04:03: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读后感1000字

  《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是一本由天天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读后感(一):适合爱好骑行的人们

  我不爱运动,所以,对骑行只能是泛泛之爱,但是我向往走一场台湾环岛游。

  本书给骑行爱好者很多骑行的忠告,这样一路走来的絮絮之语,比过多的图片展示能够让人感到实用,贴心。一路的风俗,一路的人情味,这大概是比单纯的旅行来得让人实在。喜欢骑行的人们,建议看看一个人旅程的孤独和感受。

  o,于我这样的懒人而言,喜欢边走边自由的散漫旅行~~

  《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读后感(二):呵,台湾

  一天里,宅在家,喝水啃黄瓜。

  电脑播着部《最好的时光》,机车上的舒淇和张震,轮渡上的错肩而过。

  听《忠孝东路走九遍》,《九份的咖啡店》,《下雨的垦丁》,《淡水河边》,《渔人码头》,《流浪到淡水》,《鹿港小镇》,《西门町老人》。

  翻着手中这本环台骑行游记。有人见大陆人就攀老乡,有人好意提醒惜福,有人教潜水艳遇不断,还有人乐不思蜀吃到肚滚溜圆,要把眼睛留下。还有附录详尽的台湾骑行Tips.

  呵,台湾。

  《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读后感(三):封面设计很土气!

  任何一个故事的呈现,定然都只是那一个时间段,作者想要读者听到,看到的那些东西。保留终归是会有的。

  作者两次骑行台湾,第一次真的有蛮多细节的把握,让人感觉,他是蛮没有保留地放开自我,感受自我,世界,以及自我与这个世界。

  比如,当看到夜市摊贩遇到城管时候到自在从容,联想到这内地时候,早餐摊贩遇到城管扫荡的落荒而逃的紧绷难堪,还有因为付了钱而不得不追着摊贩跑的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

  尤其是自嘲,甚至每次买早餐时候,都要先做好热身运动。笑得我当场腰疼呢!再比如,路上遇到几乎要山穷水尽时候,自我坦言,这个时候要是能够喝上水,甚至愿意挖煤三个月。

  第一次骑行,看到的是他不断逼上自己,又不断与自我谈判,然后调整到自适。不管怎样,蜕了一层皮,总归算是重新活一遭吧?

  可能是因为年龄渐长,阅历所谓深了。看完第二次骑行,你丫包裹得那么紧了,还去台湾骑毛行啊!凑文字,凑图片,嘛!

  你想要的,并不一定要换个空间才能够感受得到的~

  另,强烈谴责摆拍行为。

  为嘛我们要花钱买别人眼中的你呢!

  《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读后感(四):骑行的乐趣

  骑行是一种健康而自然地旅行方式,一辆单车一个人就可以上路。骑行中我们经历颠簸的道路、漆黑的隧道、糟糕的天气等等困难,应此骑行也是一种挑战自我的过程。最近几年骑行的人越来越多,骑行越来越热。关于台湾环岛骑行,我第一次接触应该是电影“练习曲”,电影中记录的是主人公明相,大学即将毕业,独自一人展开七天六夜的单车环岛旅程,记得当时的就有种自己去环岛的冲动。《单车遇见台湾》本书也是本台湾环岛骑行笔记,作者天天,真实姓名吴昊,他台湾环岛骑行两次,书中记录了自己自行车环岛骑行中的过程与骑行心得。书中记录了骑行中的台湾美食、美景,同样也记录了骑行中遇到的一些好心人他们深深的人情味。应此可以说,这本书可以当作想去台湾环岛骑行的骑行者的参考书,让我们的环岛骑行更加顺利;也可以作为普通大众闲暇时休闲书,让我们在家里就能欣赏到宝岛台湾的美丽风光,愉悦心情。在书中还附带两张cd,20辑台湾环岛游的记录片,让我们大饱眼福。

  骑行,是我们以一种最实在的方式去接触大自然,是我们以最舒服的方式解放身心,是我们以一种最亲切的方式去感受人间亲情,也只有在骑行过后,才能感到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精彩。

  《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读后感(五):环岛骑行的魅力

  一直想去台湾看看,去感受一下台湾岛的海风,体会一下那里的民情。所以我选择了这本书,《单车遇见台湾》。

  作者天天,2007年开始骑行,到过多地,曾经出版过《走起,车轮弟》。在本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在台湾进行了两次的环岛骑行,第一次骑行路线台中周边的东港镇、成功镇、鹿港、台南市等地。第二次骑行,以台湾岛内为主,经过埔里镇、嘉义市、花莲镇等等。每到一处,作者都会介绍它的历史,用彩色图片展示它的美,它的民情。另外,作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他每天的行程,给未来的骑行者一点建议。

  在台湾,有很多美景的地方。如垦丁,垦丁海水的颜色,与众不同的绿;台湾苏花公路的清水断崖,山、云、海构成了奇妙的景色。我最喜欢的苏澳冷泉,水清得像镜子,那天作者没有骑行而是做了台铁到台北,出发之前还去了苏澳冷泉,体验了那里水的清澈,泡泡脚,具有疗养的作用。

  爸爸很喜欢骑单车,每周都会和骑友一起骑行。我曾经问过他,不嫌累,还晒。他总是说,骑行是一种乐趣,在骑行过程中如果伴有微风地吹来,那是一种美妙的感觉。当你到达目的的时候,面对自己一步一步“骑出”的美景,更是另一番说不出的喜悦的感觉。

  当看完书时,我不禁在想,这么美的台湾,我什么时候才能去呢……

  《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读后感(六):爱骑旅爱生活爱台湾

  我觉得人最好的旅行状态就是,放下心里所有的包袱,带上耳朵去路上流浪。

  有人问我,最想去哪座城市?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有很多。因为本质不是什么文艺女青年,谈不上什么流浪见生活,更不是那种说走就走的人。加上家庭条件并不好,更加限制了选择。所以在很多时候,我是会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内去选择一些可以挑战的活动。

  在大学的时候,我经常带上学生证去各地读书的同学朋友那里旅游。还有一年毕业,我就想着暑假不能浪费掉,于是赶紧找实习工作,一个人跑到上海。然后回学校准备毕业事项,等着真正实习,就做了一份挺适合生存的工作(还是上海,包吃包住,简直太适合生存了)。没想到一做就在这行业坚持了四年。这四年除了工作,还支过教,骑行旅游,徒步多地。也算是很好去过疯狂青春生活,想来大部分是比较满意的进行。

  骑旅比较长的一段经历就是在2014年9月28-10月5日。历时8天,600多公里,从上海出发环太湖,游玩苏州一些特色古镇,爬穹窿山,无锡城区等等。跟朋友一起骑行的,住宿都比较随心,自行车带上了帐篷,所以住过酒店,特色咖啡屋,小旅馆,露宿过湖边,景区,山上,随性生活真让人欢悦。昨晚看了《单车遇见台湾》,这是作者天天一个人在台湾环岛骑行所见所闻所感。台湾,一个神秘的地方。之前看过八期晓松奇谈讲遍了台湾的吃喝玩乐生活历史,所以在天天的书中讲述的一些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老年人对大陆情怀,非常能理解。像一些地名:九份、忠孝东路、淡水、垦丁、鹿港小镇、西门町。在我最爱的陈老师词曲中也不断出现过。一直很向往,一直很期待,所以也很佩服,天天的独自骑行旅历。

  在这本书中,每一节的开头,都会标注距离、路程、推荐指数。如果以后是骑行在台湾,我一定会把这本书带上,最佳推荐的“那清水断崖的海风”,花莲-和平镇-南澳农场-苏澳港口。在路上,骑车,看风景,停下来拍照,也许只是随手拍下的画面,却是最美的经历。

  很喜欢天天说的一句话,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如果问有关台湾骑行的过程,我想他会告诉你,答案就在书里。

  《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读后感(七):出发在路上吧

  其实对于台湾的印象是诚品书店这个符号,我一直觉得诚品书店在某部分代表着台湾这个地方的特征。

  于是,我掀开第一页,不禁疑问,我的诚品书店呢?

  开个玩笑,天天是按时间顺序所到达的地点所描写的,在开始地点的介绍和地图的插图详细讲解,让我觉得好有心,也觉得好认真。

  有些事如果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作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不清楚他哪里来的力量环游台湾,但是,他独自旅行,自动规划路线,用一个单车来环游台湾的勇气就让我敬佩,并且在路上碰到的同伴,那一对恋人和一个香港的朋友,一位北京的姑娘,和他一样,有这样的经历,想想都是蛮有趣的。

  选择台湾这个地方,天天也是深爱这个地方的。他轻易地举例出《西门町老人》,罗大佑的《鹿港小镇》,苏炳的《一样的月光》,《可惜不是你》等等,还有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悲情城市》等等,一个深深被台湾文化所感染的人,看到了真实的台湾,不虚此行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就是可以好好感受早前想象对于台湾的场景的对比,这是一种很惬意的感觉。

  一个地方,制造出来的文化不应该是只是这些画面,这些音像,还有更重要的,人。

  送手电筒的阿姨,招待所有些小情绪喜欢讲道理的陈爷爷,.排湾族部落的原住民张阿姨等,风韵犹存的老板娘,送包子的老大爷,以及还车还不检查的老板等等,这是一个充满风土人情的地方,不敢说没有遇到坏人,但是天天的运气这么好,碰到了太对的人,太多有趣而淳朴的人。

  我想,如果不是作者善于交谈,善于观察,可能也不会有这么多好人吧。

  而最让我最让我难受的是,是天天去往的邓丽君的墓前。我想,听了她很多很多的歌,我也应该去瞻仰一番。天天为我,当且算只为我,讲了邓丽君的墓安置的情况,并且讲述了一下纪念公园的大概状况,在天天讲道一个女人如邓丽君这样的意义的时候,我不由得赞同并摘抄下来。

  翻到最后,终于看到,诚品书店,你终于出现。

  仿佛在呼应我掀开第一页的心情,好想讲一句台湾话。

  天天在最后,谈到了一些旅游地点介绍之外的事情,谈到了一些意义。我也是喜欢台湾这个地方,但对于我来说,只能来自于电影音乐,和天天在书中给我描述的那样,我的想象,只能是我的想象。

  想想,有些地方不去,一辈子都不会去了。

  《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读后感(八):环岛骑行2次!

  环岛骑行2次!

  宝岛台湾,是旅行圣地,而骑自行车环岛,真的是很特别的方式,骑车看到的风景跟坐在汽车里看到的风景,肯定是不同的感受,所以骑行的方式应该是最低碳的方式,而且得到身心的修行。作者天天在《单车遇见台湾 》一书中记录了自己两次环台的骑行笔记,他自己制定骑行路线,一个人一辆车,能够坚持下来实属不易,他还来了第2次,而且第2次的路线走了爬坡多的那条线。看来他是乐在其中哦,苦并快乐着!

  台湾的小吃是世界闻名的。作者说到台湾不用看小吃攻略的,因为各种小吃随处可见,在车站附近就能吃到。有关台湾的知识我能想到的就是日月潭,不过作者天天好像没有去到这个地方,他提到了新店溪,就是苏苪歌曲中唱到的:一样的月光,一样的照着新店溪!然后他也提到了忠孝东路,有首歌唱到忠孝东路走九遍……其它有关台湾的地名不太熟悉,但作者在第二次去到台湾 的时候,去了蔡依林的母校和张惠妹的故乡。这2人可是地球人都知道了,仔细一想台湾真的有很多明星哦,在内地走红的人真不少。我也喜欢台湾人的腔调,台湾妹子说话时的口吻很勾人的,天天在文中提到有一次爬坡最最痛苦的时刻,对面下坡的妹子冲它挥手用林志玲的语气说:加油!加油哦!他当时真想调回头追那妹子去!

  《单车遇见台湾 》一书中有好多美图哦,天天的摄影技巧很棒的,拍出的照片很专业。但是我翻遍美图,也没找到作者自己,只有一张侧面图。他在骑行的途中跟许多人聊天,认识很多人,怎么没有人请人帮他多拍几张呢?仅有的那张还是他自己固定拍好的。看来他想保留神密感,不想让我们看到他的全貌。

  记忆最深的是天天骑行几天后,他说发现自己的两只胳膊晒熟了七八分,明显跟身体其它部位的颜色不一样。这晒得有多痛哦。这还不打紧,他说刚骑的前两天坐得特别痛,坐垫要多加两三层才好,建议穿戴尿不湿。而熬过前两天的痛疼期后就麻林了……

  在别人眼里,骑行环游世界是一件很酷很棒的事,而个中的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因为有好天气和坏天气,有上坡也有下坡,有意外事故和各种危险……没有充足的决心是做不来的。

  但是不用担心天天,他是专业的骑行者。刚刚结束美国的骑行之旅,他还去过周边好多个国家,他说骑行这件事儿,一旦开始真的很难停得下来。期待他的下一本书,不过,他的下一站会是哪里呢?

  大家期待吧!

  《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读后感(九):情不自禁快活

  刚从大同看石窟回来,游客甚多,女孩儿们长发飞扬,撩起长裙露出大腿左拍拍又拍拍,同伴不辞辛苦为她俯拍仰拍平拍侧拍,整个石窟都被这些人弄得贱贱的。只有老年人会耐心的在每一座佛面前,合掌而拜。但是这些女孩儿很多,她们去云南、西藏,亦是如此旅行,一点不文青。所以,年轻女孩儿写的游记最好不要看,她们身上既贱又骚的气质也会被带到书里面,年轻人看到的只有自己,说来说去说的也是自己。

  天天写的《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是纯天然的,像秋天的果实一般新鲜且饱满。男人在路上的视角始终跟女孩不一样,他们吮吸阳光呼吸风,看云看海看天地。虽是野蛮的骑行笔记,也掩盖不住作者真挚、质朴的创作欲望,好像那段粗粝的生活经打磨上升了一个档次,其实这经不经得起打磨,这段骑行都在地平线上。深夜看这本书,觉得感动,但只需感受这片刻的时间即可。

  台湾是个好地方,与幸福指数最高的成都相比较,台湾的生活气息更为淡淡的甜。生活会迎合一个地区的风格而产生,他们不慌不忙,一生中的很多时间都在做同一件事,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比什么都重要。书中有张照片,一位中年男人举伞站在岸边,在等待暴风雨的来临。书中还写道,一些太闲的人,为了打发时间,在路上指挥交通、扫马路,都是不领薪水的义工。这些人不需要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或许生活本来就不需要意义,岁月静好抵过一切言语。

  而在台湾环岛骑行倒成了一个风俗。台湾很多年轻小伙儿去服兵役,女朋友就跟人跑了,这些小伙子当兵回来发现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就去环岛骑行。骑行的人在路上,汽车会很早停下来,不会让骑单车的人速度慢下来。大家伙都在接受、理解同一件事,共同承载小岛所给予的,在自己过好日子的同时不为难任何人,这种慷慨,或许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也可以说,这就是他们的贵气,生活在台湾的贵气。

  骑行途中,遇见旅伴,转身相忘江湖。每个人出来骑行的目的不一,每个人去向何方也不一,所以每个人都在孤独的旅途中,强大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作者天天说,一个人是什么样,他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不禁暗暗猜想,或许在路上的人,他们的世界都差不多一个样子。更何况,人一旦身在路上,便不再属于故乡、暂居的城市,而属于整个世界。会不会,每个人都属于世界,根本没有地域之分?

  这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骑行笔记吗?不。这本书可以启发心灵吗?也不。然而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是作者天天生命中的一段历程,而作者把他的世界打开,让我们进来,感受共同的空间也很快活。

  《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读后感(十):单骑走天下

  单骑走天下

  早就被《单车遇见台湾 :环岛骑行笔记》吸引了,因为想一想就太美了,环台湾岛骑单车,会遇见无敌海景和优美的海岸线,如此自由的环岛骑行,在年轻的时候有体力的时候做两次真的实属不易的,但是作者天天做到了,他真的骑行环岛了2次。

  小成本制作的电影《练习曲》中,一个有听力障碍的大学生骑着单车一个人完成了单车环台,他不是为了创造记录,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不是为了跟别人的比赛,人们好奇他为什么要环岛?他用手语作答:有些事如果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于我而言,真的很多事,该做的时候没有做,一辈子都不会去做了。

  看了作者天天的简历,他的青春真的爆棚了啊,2007年开始骑行,从川藏线、海南岛、云南、老挝、泰国……再到两次环台和刚结束的美国之旅,太壮观了。他可以自豪的报告所有人,他做到了!梦想如此极致,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他哦。写《单车遇见台湾 :环岛骑行笔记》的时候,他还没有开始美国之行,好像觉得美国之行挺困难的,他觉得那是一个摆在眼前的梦想目标,但是不知道他做到的时候,真的结束了美国之行的那一刻,他在想什么,那他的下一个目的地又是哪里?

  有一刻我也有冲动,骑上单车环台去。所以我特仔细的看了台湾骑行问答。需要办理“两证一签”,第一步是去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台湾通行证以及G签,第二步是办理入台证,需找旅行社代理,最重要的是财力证明,5万元存款证明、12万元的年薪收入证明或者银行卡金卡,三个条件任选其一。

  财力证明会把很多人挡在门外吧。12元年薪做不到,银行金卡我没有,存款也不够。好吧,我还是先梦中看一看台湾吧。

  如果有一天我能去到台湾,一定要去看一看亲店溪,那条流经台湾的母亲河。作为一条融入最繁华地区的河流,不知道承载了多少远离家乡的人们的模糊记忆。最终他们也没有必变世界,而是被世界改变了我和你,没有改变的只有月光下流淌着的新店溪。

  作为一个远放家乡十几年的游子,我特别能感受这种感受哦。我的家乡叫白马山,我小候它的样子很美很美,但是现在已经大不相同的,唯独不变的,仍是流经门前的那条官渡河清澈的河水。

  《单车遇见台湾 :环岛骑行笔记》全书有很多美图,同时也记录了作者的骑行路线和沿路旅行攻略,真的很棒的一本游行笔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