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是一本由[英]迈克尔·奥马拉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礼品装(送画框)图书,本书定价:42元,页数: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读后感(一):画得好爽啊
《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太惊喜了,画得太爽了。没事做的时候,或者心情有点郁的时候,我就拿出画笔画半副,画着画着我就忘记烦恼了,是真的,看着鲜艳的颜色,五彩的画面,看着自己信手涂鸭,真的是一种很好的舒放方式,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心灵变得放松了许多。
我有多爱这本书呢?《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我是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呢,这本书太爽了,我已经把涂鸭作品贴到我的相册里了,我很想贴到这里来的,可是这里好像是贴不了的。
我放在相册里的图片,一张是我和孩子一起画的。我画绿叶和小朵的花,大朵的花是孩子画的。他配色的那朵大紫花,让我觉得真的很棒,搭配的颜色很大胆,而且真的妙极了,让整张图片都亮了起来,我犹其喜爱这朵大花,这抹紫色。其实换作我,好像不会轻易用这个颜色画这样大朵的花。不过我用粉红色画的小花朵儿,也是很好的点缀。我想说跟我家孩子 一起涂鸭,真的幸福死了,我都有点回到童年的感觉了。
我有三种彩笔,一种是彩色水笔,一种是彩色铅笔,还有就是油化棒。目前我用的是彩色水笔(应该叫油笔吧),这种笔画起来最轻松。准备接下来换彩色铅笔画一副,哎,心情太好了,想想都觉得生活里是满满的幸福,每一个时刻都可以做点有意思的事。
所以,很感谢《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这本书,因为它是我的第一格涂色书,有点小激动哈,我太爱它了。
《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读后感(二):我手画我心
我手画我心
法兰绒的彩虹糖
画图是一个成本低廉、方法简单的表达感受的方式。原始人类生活艰难,可当他们有机会的时候,还要在石壁上留下各种图案,纪录生活中重大事件,狩猎、祭祀和聚会。很多小孩子还不会流畅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却能拿着画笔玩的津津有味,画一些不知所云的“鬼符”。也许,画图的基因不知不觉中已经在我们的身体里延续下去了。
长大之后,也许是更倾向含蓄的表达方法,也许是对自己的画作要求更高,喜欢随意写画表达想法的人少了很多。但现代社会的成年人压力其实更多,如果不能把情感导出,合理的发泄,迟早会造成各种心理隐患。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涂绘。
涂绘是指在勾勒好线条的底稿上填色。底稿内容可以是花鸟鱼虫,景观建筑,当然也可以像《烦了你就涂几笔》系列一样,是各种渐变图形、图块和线条。
虽然简介里说这本书选择的都是“无意识心理图案”,可发挥想象力,我总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对应的物体:封面上长短不一的细条,就像一片片叶子,叶脉根根分明;内文里形状不一的方块,好像砖块砌的城墙,写满了历史;还有随处可见的闲花野草。如果有谁看到这里,八成会得出“这个人在城市里呆久了,应该去大自然里透透气”的结论吧。
同样一幅图,不同人看来会有不同的感受。一个人选择的颜色和涂绘方式,也和他当时的内心状态其实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心理医生会用图画的方式了解咨询者,命题作图,或是随意的写写画画。通过观察看似随意的线条和色块,也就了解了咨询者的状态。
当然,这些东西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是用不到的。涂绘对于我的意义,就是有一个机会,可以全身心投入、放松自我,用颜色来表达内心的想法。热情的红橙黄,还是冷静的蓝绿青?耀眼的金银铜,或者低调的黑白灰?小小一方图纸,就是我的世界。
《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读后感(三):一花一叶总关情
在现今各类流行的涂色书中,最常见的题材当属花卉。花瓣纹理多样,比其他线稿更为细腻,涂色变化丰富,画面容易出彩,因而广受好评。在《烦了就想画几笔》丛书中,亦可谓鲜花遍地,朵朵迷人。翻开《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分册,更是花团锦簇,充满了治愈系的风格。
艺术与艺术之间大抵有着十分微妙的关联,在填涂花样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上周参加的押花课程。美女老师说,押花是一门极为安静的艺术,只有心完全静下来,才可能很好地享受过程,创作出最美的作品。我们要对每一朵花温柔,仔细地去观察它们。这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亦没有两朵一模一样的花蕾。开始投入这项艺术后,我们会习惯于观察身边的世界,发现更多的美好。在每个小区,都有一百多种不一样的花,只是我们一直熟视无睹。而这样的道理,运用于绘画与填色,同样无比贴切。在画面上,没有完全雷同的两朵花、两片叶,它们努力模拟着自然的姿态,把美好凝固于纸面,并最大程度上保留细节的生动。观察这些细节,能够感知到一种别样的细腻之美。因为有了对于美更深的感知,涂色的行动才与小朋友的涂鸦彻底区分开来。涂色成为了一项严肃的艺术修行,面对如此精致的画面,慎重地对待每一片花瓣,甚至仔细地给每一片花萼上色,唯有专注与耐性才能全情投入,并用自己的努力让其焕发出更多充满生命力的亮彩。每个人对画面的感知不一样,对生活的情感不一样,这些细微的心情都将投射到画面中,从色彩中传递出去,成为作品的一部分,造就出风格迥异的美。即使是同样的线稿,却没有两幅完全一样的作品,因为在涂色的过程中,融入了第二次创作,每一朵花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大概也是艺术的魅力之一。
如此想来,涂色活动的风靡绝非偶然。在太过匆忙浮躁的现代社会,偶尔慢下来,静一静,拿起画笔,暂时忘却现实世界的喧嚣,来添彩一个黑白的世界,是多么奢侈的美好。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太需要这样的抽离,把自己放空,享受审美带来的愉悦感。在笔下,一花一叶总关情,在心里,早已鲜花盛开。
《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读后感(四):【书评人俱乐部】简单粗暴才减压
成人涂色书今年相当火爆,各种版本占据了图书热销榜。这其中最热销的应该是《秘密花园》,微博、朋友圈里晒《秘密花园》的成品一度成为一种时尚,各种网络推出的涂色比赛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涂色书具有“涂色减压”的神奇效果,有网友称可以丢下手机一个下午,专注于涂色这件事。然而,关于涂色书的负面消息也不少。比如一孕妇每天晚上回家都要画涂色书两小时,但两周下来,她感到涂色不仅没有让她精神放松,反倒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比刚怀孕时更严重。此外,还有大学女生画涂色书到凌晨2点,醒来后却被诊断出患上了“耳石症”。
作为一个《秘密花园》的热爱者,我也曾坐在桌前几小时就为了完成一幅涂色,然后迫不及待地在微博、微信上展示我的作品,也参加了一些涂色比赛。总的来说,《秘密花园》不减压,为了画出渐变的效果一片树叶都要换集中颜色的彩笔,为了增加创意还要绞尽脑汁在留白处涂上线稿,但是能够让自己沉迷于美好的事情中不是很好吗?我想这就是涂色书能走红的原因吧。
不过真想通过涂色来减压的话,我倒非常推荐《烦了就想画几笔》这本书。首先,与《秘密花园》相比,这本书的线稿简单,没有细小的树叶、花朵需要填涂,所有的细节都是大色块,这样的涂色不费眼不伤身。其次这本书的纸张非常厚实,水彩笔、彩铅、水粉都可以,不用担心颜色透到后面的一页。再次有几幅线稿的背景是黑色的,强迫症不用再自行涂黑了,想想自己为了给《秘密花园》的一幅画背景涂黑都要花费几个小时,这种涂好背景色的设计实在是太可爱了。最后这套书居然还很人性化的设计了画框,终于可以将自己的涂色作品装订出来展示了,顿时觉得逼格提高了几度。
成人涂色书的火爆满足了各种人群的喜好,喜欢跟随时代的脉搏爱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作品的朋友可以继续选择《秘密花园》类的书籍,希望通过涂色来减压的朋友可以选择《烦了就想画几笔》。因为减压就是要大脑放空,拿起画笔随便涂色不用过多的思考,不用在乎颜色的渐变,不去考虑细节的完美,简单粗暴的将各大色块涂好就能产生一副与众不同的成品,这样的涂色书才是真正的减压书。
《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读后感(五):开森就好
突然间各种各样的涂色书就开始火起来了。要说这涂色书嘛,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小时候我就接触过不少这样的书。但现在,不一样了,成年人也开始埋头涂颜色了。
我得承认,书比我想象的薄了一点,不过画框和背板倒是蛮厚实的。打开书之后就可以发现这本书的设计得非常精美,每一页都能轻松撕下来,但又并没有出现掉页的问题,纸摸起来也很舒服,我是用彩铅涂的,所以纸会不会洇并不清楚。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书中的线稿啦。这本书中的线稿并不算特别复杂,以花卉为主,而且也就像他们宣传的一样,是不需要太多时间就能完成的。而不管上面的构图是什么样子,都是由你自己来选择要选什么颜色,要怎么涂,要如何完成这部作品。要减压,这种涂色书涂色的时候的关键就是涂色的时候的心境了。
涂色是一种减压的手段,这本书中还提到了荣格,提到了荣格的绘画心理疗法。不过重要的并不是看广告,而是看疗效,看自己是不是能在涂色中得到放松,能不能真的让心静下来。像我这种“完美注意者”开始的时候总是会想要怎么涂,纠结了好久以后来我明白了,其实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集中注意力涂完它,管它涂成什么样子呢(所以说有一筒很多种颜色的笔很重要)。不论如何都要记得,开心就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人都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各种各样的事情——工作、金钱、家庭——压迫着人们,让人们无所适从,而人们需要一个出口去发泄自己的压力。当然发泄压力的方法有很多,而其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去想,或者少想想那些让你觉得倍感压力的事情(所以说我一直认为,很多人的问题都是因为在不该多想的问题上想太多,而在需要思考的时候不愿意多想)。而涂色书就是一种很好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涂色不像读书,需要集中精神认真思考;不像画画,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不像出门旅行,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它只需要你找个把小时,拿出一支彩笔,坐在桌子前面一笔一笔地把空白涂满。而在这涂色的过程中,我们会忘记现实那些烦恼,忘记那些布开森的事情。
总之,开森就好。
《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读后感(六):请不要画几笔就烦了
“纵使我们很想把问题忘记,但问题却没有忘记我们。有一样东西叫心灵,它的运作不由人的意志操控。”这是这本名为《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印在封面上的一段格言,来自于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荣格一直致力于研究自我人格,认为我们想要发展一个全然不同的自我,需要有出离心,反省及自我批评,通过无意识的环境从而塑造更加客观的完整人格。而本书的目的,也正是如此,通过无意识的心理涂色,忘却自我,从而拥有一段特殊的灵修之旅。
本书的每一页都是已经绘制好的线条图案,多为绿植花卉。读者需要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彩绘笔,在纸张上尽情的凃染。就个人经验,一般完成一幅作品的时间在一个小时到几个小时不等。另外本书很容易拆卸,所以也可以送给小伙伴们一同加入创作的行列,本书也贴心的送了两块画框,让读者可以装裱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在为本书涂色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难免会对自己的完成作品进行评价,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否还有缺陷或者凃染的过程中的错误。但是我想说的是,这是本书最不重要的部分。本书最大的目的,并不是让大家注重一幅精致的图画,而在于你在绘图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心理上的释放。所以请不要太在意颜色的搭配是否得当,光线的渲染是否合理。请拿起自己的笔,随着自己的心意凃染,让自己拥有一幅独一无二的作品也许更加难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无意识的凃染,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对于配色的独特嗜好,就像类似于心理学界对于抽象图片的联想一样,你也可以从此处了解自己的某些特质。
当然,在绘图的过程中,尤其是刚开始,也许你会有另一种情绪充斥,就是所谓的画几笔就烦了,如果真的产生了,还请大家暂时的停笔,有时间再接着画。因为本书的宗旨并不是让大家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一幅画作。记得曾经听过这样一个例子,自动机械专家魏刚, 因读书入了迷, 工作时间的拼命努力自不待言, 即是吃饭睡觉也常常失去正轨, 脑筋依然在想, 不得休息。最后他实在太疲倦, 想出一个特别的办法, 以休养脑筋, 即锯木头。他家里堆一大堆木材, 每天他要把木块锯成小块, 把小块锯成更小, 以资休息。所以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放下工作的重担,生活的压抑,轻松的投入这一笔一笔的彩绘世界当中,还请大家请充分的享受这绘画的时间。
《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读后感(七):涂色解压就找它
绘画涂色,我想很多人都会喜欢。即使是成人,也会有一颗童心,涂涂画画,真是有解压作用的。
《烦了就想画几笔》是当下非常风靡的涂色书,很多朋友在微博微信里晒出自己的涂色作品,美仑美奂,真是怎么看怎么美。涂色书掀起涂色风潮。
现代人工作繁重、赚钱辛苦、生活压力大,坏情绪需要排解,吃些好吃的怕长胖,住在水泥森林里想出门大吼一声又怕影响别人,睡觉看电视吧好像又太浪费时间,而涂涂颜色看来是不错的解压方式,不用担心自己没有画画天赋,毕竟要画得好看还是需要一些基础,而且画画要构思太费脑,而涂色纯粹就在那一闪而过的灵感或是想涂就涂的心境;涂色没有太多的框架限制,想怎么配色就怎么配色,而且《烦了就想画几笔》这书的纸张很厚实,不论是用彩铅还是水彩或是荧光笔都不容易透印下去,所以涂得尽兴。
或花或叶或螺旋或其他各式几何图形,图案或有规律或无规则,没有涂色之前看不出它的精彩之处,但是涂上了各式颜色以后,瞬间就变成一幅漂亮的图画。而这本书有个独具匠心的设计,就是送了画框,画框是黑色的硬卡纸,可以将涂好颜色的图画一张张拆下来,轮番换着装在画框里,而每页图画的黑边框与黑色的硬卡纸画框正好搭配,设计得天衣无缝,装裱在墙上,有独特的格调和品味。
有个朋友得知后,说不相信涂涂这个可以解压,后来也买了一本试了下,果不其然,她说涂上瘾了,每晚下班回到家,收拾妥当后,涂一涂,不知不觉,时间过得可真快,涂完一幅作品后,特别有成就感。接二连三地,带动了不少朋友购买此书,个个涂了以后,相互交流,看看谁涂得有个性,比比谁涂得更漂亮,夸夸朋友听听朋友夸自己,获得满足感。这只是其一。
其二,专注于自己的涂色中,则越加关注色彩搭配,这对提升自己的色彩诊断能力应该也是有帮助的,无形中也提高了个人审美。
其三,无意识地涂色,让大脑放空,达到减压效果。涂色,是无压力的行为,放任自己的行为,释放内心的压力。
其四,对于我们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作用,就是亲子涂色,大人涂孩子也涂,乐在其中。孩子最擅长模仿,看大人涂色涂得起劲,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如此潜移默化地影响,算是培养了孩子的涂色绘画水平吧,而我们一边选择色笔一边交流色彩搭配时,也正是极美妙的亲子沟通机会。孩子会在涂色时表达自己的想法,仔细听听孩子的说法,我们会发现孩子原来比大人更有创意。
如此一来二往,全家总动员,根本不用等着心情烦了涂,就在心情好的时候我们也抢着涂。
《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读后感(八):你好,色彩
文/宋薇棠
荣格曾说过:“纵使我们很想把问题忘记,但问题却没有忘记我们。有一样东西叫心灵,它的运作不由人的意志操控。”有太多时候,压力的侵袭、潜意识的烦躁、积郁已久的挫败感……负面的思想就像逐渐升高的水平线,没有疏通的可能,那么就只有溃堤的结果。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压力非常大,有明确的目标但却抓不到的感觉几乎让人歇斯底里,于是生了一场大病,汹涌而过的压力潮水几乎在一瞬间淹没了一切。幸而心态回复到了原点,但从此以后,自己对于压力越来越警惕。但是就像荣格说的那样,我们的心灵容不得我们自己操纵。压力就像尾随的影子,在不知不觉间就会吸附上来。
所以,最初想要涂色书的理由,就是——减压。
《烦了就想画几笔》是我的第一本涂色书,书中的图案多是花花草草与不断重复的几何图形,细小的部件很多,用彩色铅笔一点一点上色的时候,我无法确认那种感觉是否是压力的平息,但是总有种回到从前的错觉。绘画班的老师跟我妈妈聊天:“一幅好的绘画作品,需要完美的线条和漂亮的色彩,才会变得出色。虽然现在孩子小,画不准,但是他们对于颜色的敏感度却是很准的。”那明明是很多年前无足轻重的话,却不知为何,在涂色的时候愈加清晰响亮。
小时候拿着油画棒,毫不犹豫地在纸页间涂涂画画,到最后手心里都是瑰丽的色彩,而画页则像是浸满了彩虹的汁液,饱满而艳丽,现在拿出来看,倒是有种梵高对于色彩的不遗余力。现在握着彩色铅笔,不知是不是因为以前学过画画,涂色的时候反而变得瞻前顾后。对于色彩搭配的敏感度相较于以前更低,但在涂色的过程中,却也找回并精进了一部分的绘画技巧。比如混色,有点像渐变色,但是混色多是相似一点的颜色相混,彩铅混色很淡,但是更容易结合,也不会像水彩一样容易晕染难控制。
另外,在我看来,这些色彩除了减压的功效,还有记录与探察心灵的作用。我们常说通过一幅画可以读懂一个人,我之前上过一个水彩班,课上的老师就喜欢将自己从前的作品拿出来给学生看,猜测当时绘画的心情,渐渐发现画中出现大片红色等暖色系的色彩,多是毛躁烦恼的表征,而蓝色、青色等冷色系的色彩则多是冷静安宁之时所作。翻看自己之前涂色的画,就像检验自己当时的心情,或许捉摸不定,但是通过色彩的分析却也可以看出一二端倪。
通过色彩来琢磨自己的心情,通过减压的同时预测自己的心理状态,色彩就像一个迷人的黑洞,对于每个人而言,它的力量就像一片尚未完全开发的宇宙,是未知的黑暗与光明。
但无论如何,还有那句未曾开口的话——
你好,色彩。
《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读后感(九):色彩里的自我
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涂色是儿童才干的事。当涂色在成年里开始流行,那就不是简单的爱好而已。我不能保证说在涂色过后,你的压力就变小了或消失了,但至少让你的心平静下来却是事实。
减压的方法有很多种,运动、找人倾诉、还是要暴饮暴食,任君挑选。但是涂色却是一个更有创意的路径。不知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状况,在紧张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会拿支笔不自觉地在纸上涂鸦,你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画什么,那时候你的意识与你的动作是分离的,等你醒悟过来,也许会惊奇于自己的作品,也许涂色减压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烦了就想画几笔》这本心理涂色书作者迈克尔·奥马拉,最开始他们的团队涂色书只是做给小孩涂鸦用的,没想到有一天竟然引领了成人世界的涂色风潮。这本书有62副图画,这些图画基本上是花草与树叶,简单的黑线条显示出它们的轮阔,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图上色彩,最终所要承现出来的样子决定全在你。
这是一本实践型的书,如果你只是光用眼看看那些黑白线条,就想要让心静下来,是不可能的。拿上彩笔,实实在在地涂上几片树叶,纷乱的内心似乎找到了一条主轴,慢慢地脑中思绪就会集中在画面上,心情也就平静下来了。当你拿起彩笔用力地在纸上涂鸦,压力也就从笔尖倾泄而出。你也许也会遇到另一种体验,即是你虽然手里拿着笔涂色,但是脑中在想其它的事情,于是就处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身心分离,纸张沙沙作响,手有规律是上下左右摆动,可以说是出于本能的动作,脑子中的神经跟着手的动作一起来来回回,它们终归走在一条线上,正因如此,得以内心的平静。
你是否有临摹字贴的习惯?涂色的感觉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唯一不同的是,涂色更加富于创新,承现出来的效果更具多样性。这点非常重要,涂色的过程,你也许是有意识地选择色彩,也许随意搭配,当你看到一副完整的图画出现在你的面前,而这正是经你之手而出的杰作,似乎从那画作中你看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这些是内有乾坤的图片,同一幅画在不同人涂出的效果一定是不一样的,那么是否意味着可以从涂出的作品中判断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甚至是人的性格,就好像绘画心理治疗一样,心理医生可以从人们画出的绘画作品分析这个人潜意识里的想法。如果真的可以这样,那么浮于纸上的就不只是色彩,更多的是人们通过色彩所表达的自我。
《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心理涂色书》读后感(十):用涂色回归心灵安谧
近几个月成人涂色风盛行,朋友圈里晒满了各种涂色作品,作为文艺类DIY拥趸者,我也第一时间尝了鲜。这本《烦了就想画几笔》是我玩过的第二本成人涂色书。
如果说《秘密花园》主打的是探索的乐趣,带领我们进入了光怪陆离的奇想世界,那么《烦了就想画几笔》的定位也明确,顾名思义,作者希望读者(或者说参与者更妥当)能够通过涂色抒解压力,觅得心灵的恬静安宁。
浏览《烦了就想画几笔》的线稿,大多都是以几何图形为基础的变化图,黑框中填满了各色花卉,笔触有点像哥特式教堂窗玻璃上的彩绘,线条不那么繁复,构图也倾向于简单规整。乍看之下,这些线稿都易于临摹,远不及《秘密花园》那么惊艳,但是反而能够不受拘束地跳脱出来,完全无需考虑场景的真实性,随性享受涂鸦的乐趣即可。后者让人不忍不细致描摹,绘出漂亮的作品供人欣赏,前者则是安于心之一隅的自我观照。
《烦了就想画几笔》的构想脱胎于荣格的绘画心理疗法,将之简化为人人都可轻松上手的涂色。其实书中对称的图案本身也大有玄机,不得不提到荣格的曼陀罗治疗。在《金花的秘密》中,荣格首次介绍了曼陀罗的主题,梵语中的“曼陀罗”指的是坛场,在宗教实践领域和心理学中,指示圆形的意象。荣格认为曼陀罗图形是协调自我人格的象征性图案,把它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引入医学领域。除了精神分裂病人可以通过绘制曼陀罗从无序找回有序,内心烦躁无序的人也能借此实现自我疗愈,荣格本人就在与弗洛伊德决裂后亲自尝试,调整自己的心理。书名中的“烦了”也只是适用绘画心里疗法的一种情境。
荣格还在《论曼荼罗象征》的论文中,附加了一个有关曼荼罗所具有的形式特征的列表,以便于人们对其进行想象,主要特征包括圆形、球型或蛋形、玫瑰或莲花、车轮、太阳、星星或十字架、万字饰、盘旋的蛇或螺旋型、眼睛的瞳孔和虹膜等等。这或许就是《烦了就想画几笔》的作者创作灵感的来源,书中绝大多数线稿都符合曼陀罗的规律。
在作者为我们设置好的框架下,用色彩填满图形,不用心理学家指点,也无需绘画基础,可谓是无门槛的心理调适的捷径。当下面临快节奏、高压力的人群不在少数,能用如此简单的方法收货心灵安谧,何乐而不为?
——乙未年读《烦了就想画几笔·让心静下来的减压涂色书》
涂色作品参见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60975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