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正念》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5-12 03:17: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正念》读后感100字

  《正念》是一本由(美)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念》精选点评:

  ●英文叫《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 中文翻译我没有仔细看过,大致看了下,感觉也翻译得很好,译者的理解很到位,有些比我直接看英文的还要深刻。

  ●冥想和一些观念及习惯,适合细读提取和长期尝试练习。

  ●并不是所谓的心灵鸡汤,正念冥想是可以有效影响大脑中杏仁核大小调节情绪和身心健康的,本书的阅读过程让我活的更加清醒,观察此时此地的自己和世界,配合瑜伽品茶和古琴,实在是一种享受。

  ●讲了许多道理,但还是不明白具体的实践

  ●宇宙万物,纷繁复杂,川流不息。这一切,与我何干?我在宇宙之中,可以为它带来什么?正念是一种修心的工具,不在于形式,不在于地点。在于你对自己的观察,体会当下的一切。然后,更好的生活下去。

  ●封面影响销量系列…

  ●零零散散读了挺久的时间,没想到也是一本讲冥想为形式的“修炼”之书,但人生茫茫遇见都是缘分,总想着是在冥冥地导向。关键词:此地、当下。说来简单,却是终身的课题。

  ●断断续续读完了,结果到最后也没能养成正念修持的习惯,遗憾。看来是我对那片刻清明还不够贪婪。

  ●大众普及本。

  ●适合焦虑的现代人去看,内容没有书名和封面设计那样看着不靠谱,在心理咨询师的眼里是一部有质量、值得推荐的作品。读后受益不浅,易读,可能以后还要常翻。不少精华论述。“我在地球上的使命是什么?”先思考这个问题。

  《正念》读后感(一):走向正念之旅

  本书不仅对正念的概念介绍的深入浅出,不仅告诉我们什么是,怎么做,还讲述了为什么,还告诫了我们哪些是认知的陷阱。除了这些,还有作者的亲历和各种场景下的真实演示和各种最合时宜的名言引用,包括《老子》和《庄子》中的篇章。深深折服于作者的博学。

  从此,我要走上正念之路。感谢,感恩卡巴金博士!

  《正念》读后感(二):读后感

  

正念看似没有什么意义,可实践过后真的感觉很奇妙,也很有效用。这本书让我对更加深刻地了解正念这个概念了。

正念是一种生活方式。我自己接触正念很久看,也坚持了两年多了,感觉自己的心态很大。不过,想要得到真真正正的改变,还是得持之以恒。坚持很难。一开始做正念冥想的时候,我是跟着一些YouTube博主做的,后来觉得每次都翻墙太麻烦了,就下载了自在正念APP这个冥想软件,用了两个月,还蛮好用的。

  《正念》读后感(三):需要反复体味的书

  

囫囵吞枣看完,确实感受和其他人一样,是一本散文集,每个小节都特别短小,只阐释一个问题,文字很玄妙深奥,而不是修炼手册,描述较为抽象,零散,感觉不是特别成体系,但是又确实觉得有很多智慧在里面。

简单记录一下有所感触的吧,以后可能还需要反复体会。

整体分为三章,第一章,此刻繁华盛开,是开宗明义,说明什么是正念的。正文比较玄妙,每页后面的试一试倒是更具可行性,也很简明地说明了想说明的问题。主要的内容就是把握当下,呼吸,冥想,练习, 察觉,发现当下的美好。 在练习中培养: 耐心,顺其自然,不做评判,信任,慷慨大方,爱心,至强则弱,专注,定力,关照等等。大段地引用很多其他人的内容,甚至整篇引用了 庖丁解牛 的文章,也是够可以的了。

第二章,修习的核心。可能会更为具体。 坐禅: 呼吸,庄严的姿势,手势(手印)。如何结束,持续多久。 后面就有些玄妙了,山之禅,湖之禅,行,立,卧禅,爱心之禅。

第三章,沐浴正念之光

感觉比较虚,是一些偏个人化的体会,感觉价值不是特别大,需要有一定境界后再读才能有更深的体会。

  《正念》读后感(四):无

  如果不是最近的心态混沌得要爆炸和薄荷阅读里的文章刚好提到“正念”这一概念,这本名字和封面土得让我瞠目的书我想我这辈子都不可能会翻开看一眼。

  但现在我要盛赞这本书。

  它教会了我在面对人生无处不在的混沌和混乱,我不用再为自己不够强大而绝望,为自己的无能而愤怒,我只要接受它们,感受它们,任它们席卷而来,退潮而去,只需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就可以了。

  这些是人生的常态,你打败不了再正常不过了。

  不用苛责自己,不用事事强求升华。

  正念强调的此刻此地才是最重要的,这个和我在看物理科普读物领悟到“用宇宙的长度来丈量,生命不过须臾一刻的长度。这都算夸大的了,我们的人生细算来还不过宇宙一次呼吸的亿分之一长。我们短暂的人生不过一刻,那我短暂的这一刻,此时此地的现在就是我全部人生的浓缩。”不谋而合。

  一切都只有现在,没有过去没有未来。

  现在你如何对待自己,就是你全部人生的写照。

  所以从俗世无休止,不知目的为何的繁忙停下来,唯有认真感受这一刻,你才算真正看清你的人生。

  不曾停下过,那我们所谓“伟大”的人生最终只会在无序的喧嚣中被淹没殆尽而一辈子不自知。

  而正念的修行很简单也很不易,简单是简单到只需坐下来认真关注呼吸的冥想就可以,不易的是需要几十年的修行才能做到从容不迫,澄净清明。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不知道我下一次的混乱来袭我能否用这一招抵抗住,但我知道,我至少有办法了。

  《正念》读后感(五):正念,有意识专注当下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读后感 通过王煜全和万维钢老师的专栏认识到正念这个概念,于是找了本书来想系统了解一下。不过,本书一般,但对于正念,还是有一些感触。 1. 首先,什么是正念? 正念是指有意识专注当下这一刻,并且不附加任何主观评价。 关键词: 专注当下,不作评价,不想过去或未来 2. 其次,正念有什么好处? 据相关实验数据(可信度需自行评估),正念可以帮助提高专注力,记忆力并拥有更敏捷的思维。 3. 那如何训练正念? 1) 练习方法可以分为两种,“正式冥想”和“非正式冥想”。 “正式冥想”,正式冥想主要包括四种具体方法,分别是:身体扫描、静坐式冥想、行禅和温和瑜伽气功。 “非正式冥想”,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时刻观察和感知的习惯。 2)个人的一些体会。我认为瑜伽是一种正式冥想,特别是当你跟着一位好老师,很容易进入正念状态。 在瑜伽的开始,都需要盘腿静坐一段时间,调整呼吸,让自己只关注在呼吸上,进入正念状态,这部分可以视为“静坐式冥想”。 在每个体式的变化过程中,不去评判自己动作是否标准,不去跟别人比赛,只专注于当下呼吸和动作,这部分可以视为“行禅”。 在每次瑜伽结束后,需要做“挺尸式”,让自己的能量安静下来,这部分可以视为“身体扫描”。 当然,某些时候,在做瑜伽时我也会走神,需要有意识把自己拉回来到当下,这个过程,就是在练习。 3)我认为练习书法是一种“非正式冥想”。只有在非常专注并且没有杂念的情况下,才能写好一撇一那。这也是古人所说的修身养性之道。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正念》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