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雅典3000年》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5-12 02:37: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雅典3000年》读后感100字

  《雅典3000年》是一本由[法]雅克·伯萨尼著作,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21-3-1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雅典3000年》读后感(一):雅典一个神奇的地方

  

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地方,雅典就是其中一个,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几千年以来,流传过很多的有趣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雅典这个城市,最近阅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雅典3000年》,看到这本书就觉得很有意思,关于这个城市本身就充满了好奇感,在书中会介绍三千年以来的雅典,会系统的介绍这些知识,让我们对于这个神秘的地方有更多的了解。

《雅典3000年》的作者是 雅克·伯萨尼:作者是法国现当代文学的专家,《经典文学》杂志的合伙人,1955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曾在雅典大学从事高等教育领域的工作,后担任国民教育监察长。曾出版有《雅典史》等作品。

众所周知雅典是希腊的首都,这个神奇的城市是公元前五世纪的时候建成的,在地中海附近,雅典卫诚也是当时非常著名的地方,作为一个当时很强大的城市,当然也会流传很多有趣的故事。在雅典卫诚旁边就是一个著名的女神雕像,还有一座非常神秘的古庙,也就是帕特农神庙。

关于希腊的神话故事也是让人向往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有自己的神话故事,而希腊的神话故事更是全世界都最为关注的,也是最为有趣的。那些居住在奥林匹司山上的大神们也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些神话人物不单纯的想其他国家的神话人物一般,凭空出现的,而这些神话人物也是更加接近生活的,不是高高在上,也是和人们的生活更加接近的,而这样的神话自然也是更受人们的喜欢。

说到雅典这座城市,有着众多的国王,雅典的首任国王凯克洛普斯,他出生于人间是一个半人半售的神秘人物,这和这个国家的其他神话人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这个国王统治期间,人们所熟悉的女神雅典娜也来到了这个城市,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之后很多的国王也都追求过雅典娜,也由此可见性感女神雅典娜的魅力。雅典娜在这里种下了第一棵橄榄树,是和平的象征,女神雅典娜是胜利女神,她一直鼓舞着士兵们征战,也为他们指引着方向。

雅典是一个文明的城市,从古代开始一直在不断的进步,并且与时具今,一直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上一个著名的城市,这是和希腊人的努力分不开的。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是起源于这里,在全世界都是最为关注,最为盛大的运动盛会。每次奥运会的火种都是从这里开始取火,然后开始传递,让全世界人们看到人类最高,最快,最强的一面。

雅典的建筑也是世界非常有名的,这些建筑有着自己的特色,错落有致,尺寸大,用料优良,做工精细,堪称世界的精品。门廊也是雅典的一个重要特色,门廊的尺寸比一般的尺寸都要大一些,而且建筑做工完美,一个个高耸的柱子,让人惊叹不已。

在本书中讲述了几个章节,讲述了从古代的雅典城市,到现代的雅典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区别。其中在希腊时期的雅典,罗马时期的雅典,拜占庭时期,以及奥斯曼时期的雅典都是重点讲述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大家比较喜欢,而又是不太了解的,相信通过本书的介绍,都会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神奇的城市,尤其是发展到今天的雅典在世界上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很喜欢。

  《雅典3000年》读后感(二):《雅典3000年》: 西方文明的滥觞

  

提起西方文明,必然想起古希腊;提起古希腊,必然想起雅典;提起雅典,自然想起三贤: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雅典3000年》一书以非的学术化的、带有游记性质的写作风格,快速浏览三千年历史长河的雅典,配有诺干精美的插图。短短的250页书,带领读者一起, 仿佛在高空飞掠七个风景区。

这七个风景区便是: 古代雅典、古典时代的雅典,希腊化时代的雅典、罗马时期的雅典、拜占庭时期的雅典、奥斯曼时期的雅典、现代雅典。

原作者雅克·伯萨尼(法国),我在百度百科上没有查询到他的资料,据封面介绍为法国现当代文学的专家,《经典文学》杂志的合伙人。 译者喻祺,同样没有查询到资料,封面介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及国际关系专业。

非学术化的定义,使得行文没有约束,好似随笔一般。

"古代雅典"章节,似乎以探索的笔调,回顾雅典的起源,夹杂希腊神话的叙述,

"古典时代的雅典", 讲诉公元前5世纪巴尔干半岛的几场战争。 包括两场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这个时期也是雅典文明最为灿烂的时期。

“希腊化的雅典”,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帝国,入侵雅典,并很快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雅典城邦小国寡民,又缺乏纵深,在面临强大的帝国,同时自身已经处在衰退期,失败自然是时间问题。

当然马其顿没有对雅典进行完全征服和奴化,而且给与雅典充分的自主权。希腊文明得以妥善完整的保留下来,并同化了征服它的帝国。这一时期称之为“希腊化”时代。

"罗马时期的雅典",公元前86年,罗马独裁官独裁官苏拉攻占雅典,实行了残酷的镇压和屠杀,这一次希腊被彻底被征服了,变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但是希腊文明仍旧在罗马世界传播,并征服了这个残酷的征服者。

拜占庭时期的雅典、奥斯曼时期的雅典,这两个章节讲诉了后雅典时代,这个时期,雅典很少有独特的影响力了。他的主人换了又换,并且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犹如苦难的孩子孤独无靠的漂泊,又如“嫁鸡随鸡,家狗随狗”.

现代雅典,这一章节写得有为粗糙,好多时期讲诉得很乱。其实进入十九世纪,希腊就开始进入独立阶段,一波接着一波得独立浪潮,让其征服者奥斯曼帝国焦头烂额,并且希腊独立又获得了英国得支持,最后奥斯曼帝国结束了在希腊400年的统治。希腊获得了新生,而雅典成为了希腊的首都。 雅典发起了现代奥运会,曾先后在1896年和2004年举办过第一届夏季奥运会。我至今还记得2004年奥运会的一句口号“百年奥运,梦回雅典”,那年我还在读中学.

最后再说说,对全书的一个感觉吧,其实雅典很多东西值得聊一聊和解读,但是全书篇幅那么短,是不可能讲清楚一个时代的.更别说三千年了.所以书名有点名不副实.副标题"一座城市里的欧洲文明史",但是我并没有从这本书里看到通过雅典解读欧洲文明,雅典是否代表欧洲文明,以及雅典体现了哪些欧洲文明.所以副标题也是误导读者.

作为外文书籍,本书的翻译也差强人意,似乎和机器翻译无二.

如果把雅典不同阶段的历史作不同地方的美景,那这本书就是一篇游记散文,很随意.读者不要指望能在此书中获得清晰的历史脉络.这一点都不如世界史教科书,本书只是选择性地摘抄了一些事实,并解读了一些插画,很多时候连插画都解读得不清不楚.

本书的最大亮点是,又很多关于雅典的精美插图,读者可以好好欣赏和放松.如果你想知道插图背后的故事,本书也不能提供尽善尽美的介绍,得靠你自己寻找资料了.

雅典作为西方文明的滥觞,西方文明的摇篮.本以为这本书多多少少很给出一些深刻解读,读完之后,让人失望了.

  《雅典3000年》读后感(三):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去哪个地方旅行?雅典!

  

2004年,我考上了大学。那一年的奥运会在雅典举行。今天的雅典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

如此古老,令人不禁好奇雅典的历史长河究竟经历了什么。虽然说对神秘的雅典一直心向往之,想去看看,但是“远方”被现实打败了。不能行万里路,那就读万卷书吧!雅克·伯萨尼的《雅典3000年》为我们讲述了从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21世纪这3000年间,雅典城的变迁及其与欧洲以及世界各个地区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01 城市与城邦的区别

雅典是城市还是城邦呢?或许可以这样说,古代雅典是城邦,而现代雅典是城市。

有人这样定义:城邦是家族和部落的政治宗教性组织;城市是这个组织集会的场所和住所。当然,也有人并不这样定义。

城邦是由一座城市及其所属领土构成的自治团体。

我觉得这个定义更好地区分了城市和城邦的区别。

另外, 雅典的英文是Athens。为什么会是复数呢?可能是因为雅典的起源是几个村庄联合为城市。

02 雅典与苏格拉底

雅克·伯萨尼在《雅典3000年》的第2章“古典时代的雅典”结尾处写道:公元前399年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至今仍是雅典一个不可抹去的污点。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苏格拉底是一个哲学家,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雅典的广场上和年轻人聊天。

雅典的贵族却看不惯苏格拉底,因为他们觉得他整天带着年轻人不务正业,说三道四。于是,他们决定向雅典公民大会起诉苏格拉底,把两项罪名强加在苏格拉底身上。哪两项罪名呢?

一曰引进新神,二曰败坏青年。

按照雅典当时的法律规定,任何人被起诉,都要出庭。苏格拉底在庭上进行了精彩的自辩:所有的指控都与我无关。但是,根据现场的投票表决,判决苏格拉底有罪。

本来,苏格拉底罪不至死,雅典公民也不打算判他死刑。

在执行死刑之前,苏格拉底有一个月的时间在监狱中度过。在那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和自己的学生、朋友讨论哲学问题。

后来,苏格拉底的好朋友想买通狱卒帮助他越狱。他却拒绝了,而且给出了理由:虽然雅典公民大会对我的审判未必是正确的,但我决定服从这个审判,因为这是政治义务。

为了坚持真理,苏格拉底主动接受了死刑的判决。身为公民,他尊重雅典城邦的法律和秩序。

03 漫长的考验

很多学者研究雅典只专注于短短30多年的古代雅典。然而,雅典早已经历了3000年漫长的考验。

在写作《雅典3000年》之前,雅克·伯萨尼曾经出版过《雅典史》。那么《雅典3000年》和《雅典史》的区别是什么呢?

我想,《雅典史》的写作手法属于传统的学术化的历史写作,而《雅典3000年》则不然,它试图从一个游览者的角度,将雅典3000年历史串联在文物、图片和油画当中。

  《雅典3000年》读后感(四):【共振书评周】诸神之城的千年人文之旅

几年前在雅典旅行时,晚上坐在山脚下,只见圆月映照着卫城的帕台农神庙,不由令人怀想数千年前雅典城邦的极盛时期。这大约是我们这些追寻西方文明之源的游客最痴迷的纯正雅典。在伯里克利治下雅典最为辉煌之际,不远处的比雷埃夫斯港停泊着三层桨战船,由公民组成的重步兵守卫着这座城市,人们在此观剧、治学、议政、祭祀。雅典的早期民主政体被视为西方现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在雅典博物馆中展出的大量希腊时期的文物向我们讲述了当时古希腊文明的辉煌。之后,随着古希腊的衰落,雅典也没落了。对伯里克利统治的“黄金时代”的推崇,使得此后的雅典历史被忽视乃至被遮蔽。法国现当代文学的专家雅克·伯萨尼的《雅典3000年》一书,讲述了从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21世纪这3000年间,雅典城的变迁,详尽记录了这座城市从起源至今的历史。

雅典最早的居民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但早期历史记载阙如。雅典作为城邦国家逐渐成型,并繁荣起来。雅典卫城于公元前5世纪建成,在希波战争中被波斯军队付之一炬。战后,雅典人对城市进行了重建,并修筑了从卫城到比雷埃夫斯港的长墙,完善了城市的防御工事。这一时期,伯里克利主持修筑了一系列大型公共建筑,雅典常住人口达到10万以上。公元前5世纪末期,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古希腊城邦之间爆发了持续近30年的战争,即伯罗奔尼撒战争,曾经奠定希腊文明基础的习惯、体制、信仰和约束,纷纷土崩瓦解。雅典的相关建筑项目也停工了。战争结束时,雅典人不得不接受了斯巴达人开出的停战条件,雅典的帝国梦破碎了。

在经历了马其顿人的征服后,公元前86年,雅典被古罗马大军攻克,在随后的屠杀和劫掠中,据说“鲜血从城门溢出,一直流淌到了郊区”。但随后,古罗马人接纳了古希腊文化,“被征服的希腊其实已经征服了其残暴的征服者”。西塞罗也称赞“罗马所拥有的光辉都归功于他们”。许多罗马帝王在雅典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奥古斯都曾多次到访雅典,对城市进行修复重建。希腊文化的仰慕者哈德良在此建造了哈德良拱门、哈德良图书馆和奥林匹亚宙斯神殿,其遗迹至今仍伫立在雅典市区。

拜占庭时期,由于罗马皇帝改宗基督教,一些敕令要求将神庙摧毁或改建为教堂,譬如帕台农神庙就被改造为大教堂。同时,随着集权化程度加强,城市逐渐失去自治权力。这一时期,雅典修建了颇多东正教教堂,留存至今。尽管经历了几多波折,雅典和拜占庭之间的深层纽带从未断过,东正教在希腊的社会生活中依然富有活力。

随着拜占庭灭亡,雅典也落入了奥斯曼帝国之手,帕台农神庙又被改建为清真寺,广大人民饱受痛苦和磨难。信仰基督教的威尼斯人与入侵者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持续进行激烈争夺,雅典也成为了战场。在1687年的一场冲突中,威尼斯人炮击了奥斯曼帝国军队占据的卫城,给这里造成了严重破坏(这在卫城遗址也有简介,但远没有书中讲述的详细)。

随着民族意识觉醒,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最终希腊人赢得了独立,并在西方列强干涉下建立了希腊王国。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作为古希腊的拥趸,为自己的儿子谋取到了王位,雅典被选作王国的首都。之后,对雅典卫城的清理工作展开了,基于政治意图,为了恢复纯正的古希腊风貌,介于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与现代之间的东西——主要是土耳其时期的遗迹等——都被清除了,这使得雅典和卫城逐渐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

作者在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雅典时,还以游客视角讲述了当时的代表性建筑和其背后的典故,例如古希腊时期古市集(Ancient Agora)功能和特点、“宪法广场”名称的由来,国家历史博物馆所在地扎皮翁宫的历史等等,加上诸如卫城复原图、诸多文物、遗址的照片和油画、历代地图等图片,不啻是一本雅典古城人文导览。

这座以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在历史大潮中经历了辉煌与落寞,几千年的沉淀和洗礼也让它见证了欧洲文明的兴衰。 阅读本书,可以迅速了解雅典的3000年历史,感受欧洲文明的脉搏。如果是游客,提前做好功课,也可以更好地了解雅典的历史变迁,熟悉相关景点的前世今生,避免走马观花,在徜徉古城时更好地理解这座城市的伟大之处。时间宽裕的话,不妨按书中叙述的历史时期来安排自己的旅行路线,感受不同时代的雅典。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雅典3000年》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