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許之地:歐巴馬回憶錄》是一本由巴拉克‧歐巴馬著作,商業周刊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850,页数:8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應許之地:歐巴馬回憶錄》读后感(一):满书尽是漂亮话,白左理想主义者
奥巴马的书跟他的形象一样,修长整洁,不得罪人,过于完美,人格魅力溢洒而出,但是奈何能力有限,更像是一个勤奋生,在中东问题,两党派系,五角大楼的处理上束手无策,终究还是资历不足,缺乏大国领导人的气派。
在美国历史上总统排名也许靠前但并不突出,也是美国开始分裂的前夕。关于中国的部分,下台五年了依然看不懂中国,这种历史人物放在中国也排不上名,像个愤青一样,奥还是过于笔直。
全书最燃的还是竞选部分,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当蜜雪儿问他问什么是他当总统,他回答:我知道当我举起右手宣誓成为美国总统的那一天,世界会以不同的眼光看待美国,我知道全美的小孩,包括黑人孩子,拉丁裔孩子,无法融入社会的孩子,也会用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他们的视野开了,可能性变大了,光是这些,就值得了。
奥巴马的最大功绩以我看来,就是当选了美国总统。
《應許之地:歐巴馬回憶錄》读后感(二):奥巴马的三个有趣小细节
奥巴马的这本回忆录,我简单的翻了翻。很多人看这本回忆录,或许是想了解一些重大事件。但我觉得政治家都是演员,看他们的回忆录了解重大事件,或许只能得到有意无意包装过的加工品。反倒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1,奥巴马提到说回忆录他想尽力写的短一些,但是最后无能为力又写了很长。 “写短”非常考验功力,绝大多数人都不具备“写短”的能力;说的再不客气点,很多人都不明白这背后的奥义,再有些人不过是自以为自己懂得了。 奥巴马显然属于完全明白了道理的人,做的或许不够完美,但结果绝对属于中上的好手。 2,奥巴马政治生涯开悟开得很有趣,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政策成功了,有的政策失败了?”。这个思考看似简单,实际上也不容易。人的眼睛每天会看到很多东西,人的大脑每天会接触很多信息,就像小孩子睁眼看世界一样,但有的人即使成人了思维却还停留在小孩的层面。思维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是将纷杂的现象变量化,从一个一个具体的案例转化成具有抽象层次的变量。
很显然,奥巴马具有这个思维能力。
3,最令我吃惊的一点就是,奥巴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我对美国了解不足,但我可以确信,即使将范围扩展到全球,从小就能沉醉到陀翁的孩子并不多见。
我无法评判一个作为政治家的奥巴马。但如果仅仅从写作、思维、阅读等很多方面来讲,奥巴马绝对是一个出众的人。
《應許之地:歐巴馬回憶錄》读后感(三):菜鸟总统的上位之路,美国政坛的潜规则!
奥巴马的外婆是富有的白人银行高官,有能力送他和妹妹上夏威夷当地私立学校,他大学毕业后在芝加哥从事社区工作,算是了解了社情民意,之后就读哈佛大学法律系,进入知名律所实习(遇到夫人米歇尔),打开从政之门,当选州参议员,当选联邦参议员,任期尚未过半就投身竞选总统,靠清新脱俗的形象和三寸不烂之舌,一路过关斩将,战胜希拉里(民主党)、麦凯恩(共和党)等政坛魁宿,入主白宫。作为政坛菜鸟,不得已邀请拜登、希拉里等入阁,政府部长评论年龄大,但胜在经验丰富,有效弥补其经验不足的短板。
上任之前,美国已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奥巴马对经济金融并不在行,上任之初即因立法出台经济救助计划展开博弈,两党党同伐异,深度割裂,媒体捕风捉影,歪曲事实,显露无遗,因民主党掌控国会两院,法案在一个月内得以通过,但政治交易消耗巨大。
作为政坛菜鸟,尤其是代表自由主义思想的民主党总统,如果说奥巴马的政策与其他更年长、更成熟的美国总统相比,有何鲜明特点的话,那就是他理想主义了(每每让专业领域的资深助手瞠目结舌),在中东政策上如此(那让他自鸣得意的“开罗演讲”),医保法案尤其如此!漂亮话搞选战可能有用,当家治国理政就不行了。
书中花大篇幅讲述其推动医保法案,法案遭遇保守派媒体和共和党强烈阻击,如何利用民主党在国会两院多数优势,做交易,想方设法,细节弥集。可惜后来特朗普2017年一上任就予以废除。
从小布什手中接过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美军从伊拉克撤出部分士兵,但因阿富汗安全形势严峻,不得不在军方压力下,对阿大幅增兵。字里行间显示出美军方的巨大影响,实际上自行其是,总统虽为三军统帅,但完全受制于军队高层。上任不到一年,居然意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连自己都觉得受之有愧!
《應許之地:歐巴馬回憶錄》读后感(四):《应许之地--奥巴马白宫生涯回忆录》,我们会遇到一个怎样的奥巴马?
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写了三本政治回忆录,有意思的是三本书读来就像是由三个不同的人写的:在《我父亲的梦想》里,30岁的奥巴马尚未竞选任何政治职务,这是一位年轻的激进主义者的心声,理想主义且略带愤世嫉俗;在《无畏的希望》中,奥巴马是参议院冉冉升起的新星,曾经的脆弱和玩世不恭一去不复返。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数字,政策计划等等,那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奥巴马在试图说服我们相信他有了改变世界的计划,而且他一定能做到;美国确实给了奥巴马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八年的白宫生涯中的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值得回忆的,当他的总统任期结束了4年后,奥巴马为我们带来了这本《应许之地--奥巴马白宫生涯回忆录》,该书共分为上下两卷,目前面世的是该书的第一卷。如果你对国家政治或奥巴马时代的历史感兴趣的话,一定不要错过。
作为政治文学作品,奥巴马的文笔异乎寻常的好,他能够如此清晰而生动地讲述每一个时刻,可以随心所欲地抛出漂亮的句子,来几段诙谐轻松的故事,顺便把问题和争议讲得清清楚楚。也可以用大学教授般的耐心来解释他如何面对伊朗的实际工作:他首先解释了造成问题的历史,然后描述问题,然后谈如何解决问题的各种角度,最后,才是他是如何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他的文字是生动有趣的,比如描述长城之旅时他写道:“天真冷,风像刀子一样,太阳在灰色的天空上印出昏暗的水印,我们顺着陡峭的石墙攀上蛇形的山脊,没人说话。”当他描绘了第一次踏入椭圆形办公室和第一次乘坐“凯迪拉克一号”时,读者好像就在他的身边。书中还有大量有趣且经常令人大笑的轶事,以及美国内外主要政治玩家的言行举止都在他的笔下呼之欲出。
尽管奥巴马的文学才华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对他的评价却往往掌握在其他人的手中。随着他竞选总统职位的步伐和吸引力不断提高,奥巴马感叹道:“在某些基本层面上,人们意识到我是那个有缺点有怪癖的普通人,相反,他们用我的形象创造出百万个不同梦想的载体。”。有人不无揶揄地指出奥巴马“就像一个指挥交通的人,他始终将自己置于任何一场讨论的中间地带,比如,在希望与恐惧之间,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在原则与利益之间,在房主与银行家之间,在悲痛的母亲与军队指挥官之间,在抗议者与警察之间,在年轻顾问与政治元老之间”。他受命于金融危机和两次失败的战争之际,高举希望和变革的旗帜,最终却任命比尔·克林顿的经济团队,任命希拉里·克林顿为国务卿,并保留了布什的国防部长。
但即便如此,奥巴马依旧是一位优雅,雄辩且幽默的政治家。他对自己希望完成或未完成的事情无比地坦诚。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弊端毫不留情,对美国民众也直言不讳。例如,奥巴马写道,将警察在波士顿袭击一名黑人的行为形容为“愚蠢之行”后,他在民意测验中的支持率如何出现了下降,这也提醒他注意到一个事实——“我们国家社会秩序的基础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共识,而是事关多个世纪以来在国家的资助下,白人针对黑人等有色人种的暴力事件”。在《应许之地》中,他很多次谈及种族主义问题,奥巴马希望他的书可以帮助人们在遗留问题上做更多的工作。他解释说,“诚实地审视过去至关重要。这可以解放我们,帮我们向前迈进。”
政治自传通常会花费大量的篇幅和气力在解释性和说服力上,以确保传记人物在今后的历史回顾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可能没有比《应许之地》这本书更好的指南来告诉一位总统要如何履行职责,这些努力如此重要无疑是这本书如此之长的原因。换句话说,在撰写本书时,奥巴马不仅着眼于历史,更加是着眼于未来的总统。奥巴马承认他虽然注意到了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所支持的所有阴谋论的兴起,却依旧在特朗普大选获胜时感到措手不及,他将其中的原因归咎于他对社交网络几乎没有兴趣并且不看电视。因此,他没能看到唐纳德·特朗普所体现的民粹主义的兴起。
奥巴马在撰写《应许之地》时,并不知道他的前副总统乔·拜登将在2020年11月3日大选后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46位总统。他毫无保留地赞扬乔·拜登看是一个“正派,诚实和忠诚”的人。因此,并遵循自己的本能选择了他。
《应许之地--奥巴马白宫生涯回忆录》于11月17日在全球各地以25种语言同时出版,一经出售就登上图书畅销榜榜首,据美联社报道,该书在上架24小时内就在美国和加拿大售出近89万册,创下了该书出版商企鹅兰登书屋的销售纪录。与其他前总统自传相比,比尔·克林顿的《我的人生》在上市首日卖出约40万册,乔治·W·布什的《抉择时刻》首日卖出约22万册。美国评论界纷纷称赞《应许之地》反映了奥巴马深思熟虑、客观中立的风格。美国《出版商周刊》表示,这本书“充满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词句”;《纽约时报》认为书的封面“非常大胆”;《华盛顿邮报》则指出,“奥巴马能分解分歧,坚持中立,并如同坚信原则一样坚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