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经典观后感集
日期:2022-03-11 15:13: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经典观后感集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一部由苏里执导,李亚林 / 梁音 / 金迪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精选点评:

  ●老电影

  ●“我看呐剃头挑子一头热”,新中国初期建设的片子,生存状况艰苦,人民积极性很高,外加了个三角恋的故事,整体合格。女主角建议生产组中午不休息,这积极性真是绝了。结尾告白时,女主肩膀上扛了个大锤,这场景恐怕难以复现了。

  ●现在人看绝大部分会笑,可值得深思,现在人的青春还剩下些什么?

  ●这才是社会主义新青年,新农村,处处显露着蓬勃的生机。60年后,可以说一塌糊涂,

  ●看过好几遍的片子。把一个修渠的故事神不知鬼不觉换成了三角恋爱,领导满意,群众满意,苏里、马烽真不简单。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看的时候总想,农村题材电影再不会有那时的风采了吧,时代变了,人心也变了

  ●劳动产生幸福,劳动给你幸福!

  ●革命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CCTV6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观后感(一):陌生而又亲切的年代

  距离今天半个多世纪的老电影,因为影片是彩色的,所以拉近了我对那陌生的时代的距离。

  虽然陌生,可光影中的人,演绎的故事,抛开政治意味,一切又倍感亲切,温暖。那份淳朴,不是因为故事背景在山西农村,而是感叹那个年代的整个社会与环境的人文风貌。甚至到怀疑当今是否还能有机会在现实中体会这份淳朴。

  随时间的流逝,影片的影响力趋之湮灭。当年受其鼓舞的年轻人,已近古稀,或不在人世。但是影片中经典的插曲还在我们口中传唱着,因为这些旋律,让后辈再体味那陌生又亲切的年代。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观后感(二):正能量在这里

  真的是好评五星!这个是我最喜欢的一部老电影了,影片中处处洋溢着年轻人的蓬勃朝气,明媚有活力的青春,阳光向上的青春感染了我。

  没写过影评,这就是我对这个电影的一点看法。分享给大家。文笔不好请多担待。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观后感(三):另眼相看大跃进

  大跃进时代的影片,政治目的明确.

  却没想到,那么有趣!

  真的是全场都给笑翻了,这在资料馆算得上是很难得了.情节是生动活泼的,台词是鲜明的时代烙印."党教育了我,群众教育了我,你的先进行为也教育了我.""我明天也和你一块去建设共产主义!"标语还有"人民公社架桥梁,共产主义是天堂"现在的人看,极具效果.最好玩的是恋爱这条线,算是当时的大胆之举吧,真是少见,在那个年代,这部电影采用的情节是多角恋爱.三个年轻人同时爱上了完美的好姑娘孔淑贞(简直跟俺大姨妈长得一模一样!),她勤劳,能干,聪明,勇敢,还有着一副好嗓子,性格又开朗活泼,讨人喜欢,是全村出了名漂亮姑娘.以修水渠做承载,周围的男同志不少都爱慕着她,引发不少趣事.其实以我们这个时代的眼光看来,孔淑贞远远算不上美女,大脸,单眼,魁梧的身材.这反倒更是时代特色吧,那样的年代,劳动人民的形象就是最美的,骨感?人家以为你来自旧社会.真是吃不了饭.从世纪初的<<神女>>到<<我们村>>,这个跨度够大的,光说审美,反差就太强烈了.一个修长,一个粗壮,一个如水,一个似火,片子也是,一个悲情,一个热火朝天.照这样推来,什么都是时代,时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经典观后感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