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超级家长课:教出硅谷三女杰的TRICK教养法》是一本由[美]埃丝特·沃西基(Esther Wojcicki)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202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硅谷超级家长课:教出硅谷三女杰的TRICK教养法》读后感(一):现今这个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做家长,随时学习,尊重孩子
文丨十里荷塘秋水长
最近很多家长都在追剧《小舍得》,并且针对剧中对于孩子教育的很多话题开启了热门讨论,那就是在现今这个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做家长?要不要鸡娃?如果想要让孩子长大后有出息,家长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
必须承认的是当代的父母总是有很多的焦虑和压力,担心自己作为家长不够格,担心自己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担心孩子不能够跟上时代和社会科技革命的步伐,担心孩子在社会中遇到挫折、无法拥有幸福人生。所以,家长们才会如此焦虑感爆棚,并且拼命地给自己家的孩子报各种辅导培训班来缓解这样的焦虑。
其实,养育孩子并没有那么复杂,只需要掌握几个基本原则:信任(Trust)、尊重(Respect)、独立(Independence)、合作(Collaboration)、善意(Kindness)。这五个词的首字母组合起来就是“TRICK”,这就是人称“硅谷教母”的埃丝特·沃西基养育成功孩子的秘诀。
埃丝特·沃西基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自己的言行家教远比外界的力量大得多。埃丝特·沃西基被尊称为“硅谷教母”,她养育了三个卓越的女儿——两位白手起家的女企业家(一位是“谷歌之母”、现任YouTube的CEO,另一位是基因公司的创始人)和一位名校教授。三姐妹如此优秀,当然有天赋过人的原因,毕竟爸爸是物理学家,智商在线。但独立、敢冒险的生活态度却是后天培养的结果,这就是妈妈埃丝特·沃西基的功劳了。埃丝特在她的新书《硅谷超级家长课》中初次公开了“TRICK”教养法及其教育经历,真实、生动、有趣,为我们普通人的教育提供了学习和参考的经验。
作为一名教育家,埃丝特也培养了许多卓越的学生(其中包括篮球明星林书豪),乔布斯甚至让自己的孩子从私立学校退学,进入埃丝特所在的公立学校,只为让孩子有机会和她学习。 美国人将她的育儿建议视为“金科玉律”,无数父母向埃丝特询问“如何将孩子培养成CEO”,她的回答是:“在孩子们漫长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就是自己的CEO,家长要努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担当、分享与爱。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是比成为CEO更重要的事情。” 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但你并不需要做一个谨慎小心、疲惫不堪的“完美”父母。通往成功的道路就是由这些简单的价值观铺就的,它们能产生惊人的效果。按照埃丝特·沃西基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成功经验,只要你遵循TRICK,就能轻松养育出快乐又成功的孩子,并让他们为未来的世界做出贡献。
埃丝特·沃西基的三个女儿在埃丝特·沃西基看来,孩子们如果听从你这个做家长的安排那是因为他们希望能从你这个实际上的家庭权威者这里获得认可,还有爱,但是如果他们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那么他们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和更充足的动力。
埃丝特·沃西基甚至提出需要家长注意的事项之一就是如果孩子们面对的压力是他们不堪重负的话,他们往往会选择自杀,因为在这么大的孩子们看来,他们认为自己走投无路。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孩子们自己能够找到可以让自己认同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而不是强行施加高压来使孩子就范。
作为教师,埃丝特·沃西基提出每个孩子都有进步的潜能和进步的空间。只要我们作为师长能真正发现孩子们的不同并且鼓励他成为自己。埃丝特·沃西基也谈到多个孩子在父母这里争宠的情形,她很严肃地对待这件事,从来不会信口开河。比如早上半梦半醒听到一个女儿问她说:“妈妈,我是你最爱的那个女儿吗?”
埃丝特·沃西基的做法是,伸手一边看一边说:“好吧,我最喜欢哪根手指呢?如果我今天必须要切掉一根手指,那我该选哪一根呢?”通常孩子们听到自然就会闭嘴。哈哈哈,真是很有趣的画面,也很真实不是吗?
建议家长们都来看看这本《硅谷超级家长课》,你会得到很大的启发,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来说,父母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巨大的引导力量,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如何在当代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和时代中,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完)
《硅谷超级家长课:教出硅谷三女杰的TRICK教养法》读后感(二):《硅谷超级家长课》:如何养育出幸福且成功的孩子?硅谷教母告诉你秘诀
“硅谷教母”埃斯特·沃西基的大女儿是YouTube现任CEO,被称为“谷歌之母”,二女儿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儿科教授,三女儿是23andMe基因检测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和CEO。
其中大女儿和三女儿上过美国白手起家富豪榜。
埃斯特·沃西基是怎么培养出三个如此优秀的女儿?
她在写给大众读者的育儿书——《硅谷超级家长课》里,公开了教育女儿们的秘诀。
原来她在养育女儿和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自创了具有创新教育理念的TRICK教养法。
TRICK教养法的精髓是信任(trust)、尊重(respect)、独立(independence)、 合作(collaboration)、 善意(kindness)。
它是一种帮助孩子变得能干的价值观,可以让孩子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
埃斯特·沃西基用TRICK教养法,不仅把女儿培养成了“硅谷三女杰”,而且把数千个学生培养成了优秀人才。
乔布斯坚持让自己的孩子跟随她学习。
埃斯特·沃西基曾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故事,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
她的创新教育理念,解决了教养与教学的问题,让教育变得既有意义又有实效。
在《硅谷超级家长课》一书中,她阐述了教养的核心原则,帮助读者在家或课堂创造让自己和孩子都幸福成长的环境;告诉读者如何用TRICK教养法,为孩子赋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以及始终在信任与尊重的基础上教育孩子,使孩子走向成功。
埃斯特·沃西基是混合式学习和教育技术整合的先驱,全球教育登月组织的CEO;
曾被评为“2002年加利福尼亚年度教师”;
曾创立美国最大的高中媒体项目;
曾出版学术专著《教育领域的登月计划》。
市面上常见心理学类育儿书大都喜欢讲述大量理论知识,枯燥晦涩难懂。而《硅谷超级家长课》却是通过讲故事,阐述养育和教育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全书充满了故事性、趣味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学会了TRICK教养法。
埃斯特·沃西基的女儿们在序言里说最让她们感到幸福的事情母亲培养了她们独立自主的品质,所以她们不论在人生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茁壮成长。
那么,埃斯特·沃西基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1
从女儿们的婴儿时期起,埃斯特·沃西基就培养她们的独立性。
因为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在三四个月大的时候,会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在产生这种意识之前,让孩子独自睡眠。
这是孩子一生中学会自我安慰、独立满足自己需要的第一个机会。
所以埃斯特·沃西基的三个女儿都是在三四个月大的时候,开始独立睡眠。
在女儿们一点点长大的过程中,埃斯特·沃西基有意让她们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大女儿18个月大的时候,埃斯特·沃西基就让大女儿看妹妹啥时醒来,告诉她;当大女儿2岁时,就让她折叠尿布。
女儿们独立完成学校布置的手工家庭作业;洗盘子,装饰自己的房间,挑选自己的生活用品……
埃斯特·沃西基从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她们独立所需的技能。
2
埃斯特·沃西基不强迫孩子做任何事。她鼓励孩子自主选择兴趣爱好,并且会找来相关书籍,和孩子一起讨论,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力。
女儿们很小的时候,埃斯特·沃西基带她们去各类场所——体验运动项目、接受音乐熏陶,让女儿们追寻自己喜好的事物,大女儿爱上网球,二女儿喜欢滑冰,三女儿喜欢游泳。
大女儿六年级时,想到做香料绳去卖的创意。埃斯特·沃西基立刻买来各种原料,鼓励和支持大女儿实践创意。最后大女儿卖香料绳赚了数百美元。
当孩子不喜欢某个科目,埃斯特·沃西基会问原因,搞清楚孩子是缺乏辅导,还是和老师或同学闹得不愉快。然后找到解决方法,帮孩子解决问题。
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所以埃斯特·沃西基认为家长要做的是努力了解孩子的兴趣,鼓励和支持孩子,让孩子自主自愿的做事,实现主动进步。
3
埃斯特·沃西基从女儿们小时候起,就引导她们独立思考“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成年人”“成为什么样的公民”“要做出什么努力和改变”。
她不用母亲的权威压制孩子,不要求女儿们听话。女儿们从小就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
她会认真倾听,试着理解她们的想法,鼓励她们实现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并且会尊重女儿们的选择。
小女儿从小喜欢非洲文化,大学时从事非洲研究,并去肯尼亚留学,毕业后决定去南非约翰内斯堡,从事医疗工作。
约翰内斯堡社会治安差。埃斯特·沃西基担心女儿的安全,但还是尊重女儿的选择。小女儿在约翰内斯堡为当地人治病,赢得了尊重和爱戴。
这让埃斯特·沃西基感受到了她从小培养女儿们独立自主品质的意义。
当孩子的人生偏离了父母最初的设想时,埃斯特·沃西基觉得不去阻止他实现理想,放手让他走自己的路,一定会收获惊喜。
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品质的孩子,有自控力、责任感和抗挫折力,能够应对逆境、挫折以及生活中诸多挑战。
《硅谷超级家长课》里介绍的TRICK教养法,可以培养出满怀热情地追寻梦想,坚持独立思考,有积极的人际关系的卓越孩子,让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原创作者:青绿读书)
《硅谷超级家长课:教出硅谷三女杰的TRICK教养法》读后感(三):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起跑线
如何将孩子培养成CEO?“硅谷教母”埃丝特·沃西基的回答是:“在孩子们漫长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就是自己的CEO,家长要努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担当、分享与爱。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是比成为CEO更重要的事情。”
埃丝特的三个女儿被称为“硅谷三女杰”,其中两个CEO,一个教授。三姐妹拥有如此惊人的成就,离不开埃丝特独特的教养方法。
《硅谷超级家长课》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自我负责的人格,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
1、怎样应对信任危机
数字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传输的便利将会导致信任危机的产生。所有的父母必须做好信任危机影响我们生活和教养方式的准备。我们可能会无法信任自己和自己的本能,也很难信任伴侣和孩子。然而,缺乏信任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会让我们的心理产生问题。
当我们变得既胆怯又焦虑时,常常把这种恐惧和焦虑传递给了孩子。他们长大后变得焦虑又害怕,就像我们一样,而我们还在思索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无法进入成年人的生活。
因为我们总能快速接受到很多可怕的信息,所以很难让自己相信一切都是安全的。可是,我们最需要的正是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重复告诉自己:大多数人都是值得信任的。
我们并不想教给孩子对他们不信任,也不该对他们过度保护,从而导致他们缺乏依靠自己茁壮成长的独立性。我们必须从某件小事做起,对所有恐惧说“不”,并重拾自我信任和对世界的信任。解决之道始于家庭,始于自己。
2、接纳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对于现在的父母来说,最需要的是放松。每一个孩子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会走路,学会讲话,学会上厕所。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尊重比什么奖励都宝贵。
首先,我们要尊重孩子是个拥有自主意识的人。尊重孩子成长的节奏并不仅仅包括走路与说话的问题。
其次,我们需要耐心——有时需要极大的耐心。成长也意味着成为我们应该成为的人,而这个过程需要一种深层的尊重:接纳孩子本来的模样,让他的生命沿着自己的轨迹发展。
尊重开始得越早越好。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们带领我们前进。这对于父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课。这让我们在他们长大一些时,学会处理更为棘手的任务时所需的技能。让孩子引路时,他们可能会走各种各样的弯路。很少有人能马上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大多数孩子都经历过一段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阶段,但他们最终会找到自己的方向。
发现真实的自己可能是一个混乱而缺乏成效的过程,但只要坚持一个原则:他们需要去做一些事。不包括打游戏,除非孩子要成为一个游戏程序设计师,不然,就让他多做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事,在不断地尝试中,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
3、学会适时放手
父母帮孩子制作手工作业的场景并不陌生,很多父母极度热衷于竞争与控制,其实,真的有必要插手自己孩子的作业吗?作业归根到底应该是孩子们的,老师没有必要开展一个让父母来做的项目,没有任何的意义。
如果,有机会和孩子聊一聊,会发现,他们所需要的:不是时刻受到父母的控制或过度保护,而是得到允许去为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
对于父母来说,放手就意味着要赋予孩子责任。也许父母会担心孩子太小,需要提供指导和指引,但如果能给他机会,他们能比父母想像的做得更好,而且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做到。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放手在于适时适度,不能给孩子一些他们无法理解或没有能力负担的责任,不能让孩子到不安全的街道上玩耍,或者穿过危险的街区步行去商店。也不能把小孩子单独留给大孩子照看,这种过早的独立经历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可能会带来创伤。
我们应该明白,独立包括了协助和支持。孩子在完成家务或承担责任时,需要父母的指导,并被允许可以做得不那么完美。没有人是完美的,而人人都能进步。
4、犯错并不可怕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为了孩子能够不犯错,做了很多的努力,可是他仍然会犯错。孩子就是这样的。他们在犯错的时候才能学得最快。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了错误,拥有良好的教育思维模式能让父母们事半功倍。每个问题,每次犯错都意味着孩子要学习新的经验教训,而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师。
比如,孩子们常会有咬人、打人、扯头发的行为,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而且他们依然在摸索如何与人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真的非常容易生气。然而,我们必须保持冷静,跟孩子讲道理,而且必须与孩子坦诚沟通。
如果说,孩子是因为另的孩子玩他的玩具而生气咬人,对于一个幼儿来说,这会让他很难受。父母需要告诉他的是,什么是分享,只有分享了,别人才会愿意也与你分享。这是在世上与人相处的重要技能,而咬人并不是表达看法的合理方式。
对于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孩子,除了与父母讨论,还可以花些时间,静静地思考写下他们的感受和行为。反思性写作是个很好的工具,关键在于让他们反思并表达自我。如果我们经常让高中的孩子有机会去思考事情的解决之道,他们就能为面对成年人的世界做好准备。
5、学习做个善良的人
培根说:“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
但不知为何善意常被当作软弱。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只要你善待他们,你就会任人欺辱。但是他们不明白善意能带来善果。善意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并且能改善身边其他人的生活。当然,的确有些人会试图用我们的善意控制我们,但当有人动机不纯的时候,我们通常能够感觉出来,比如过度的热情,向我们要很多的钱,或者他们的承诺好得不像真的。世界上的确有坏人,但那不应该阻止我们努力把世界变得更好。
也许有些家长要问:善意对于孩子上大学有什么帮助?在很多名校的招生中,最看重的品质就是善意和对他人的关心。不仅是在大学,在当今的商界中,善意也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在谷歌的一项内部调查中,七种重要的管理技能有四种与善意直接相关:换位思考;认识到员工是有着不同价值观和观点的个体;辅导员工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对职业发展进行有意义的讨论。
作为父母,我们不该对善意不屑一顾,仿佛那是某种听起来不错但毫无必要的能力。教养真正的核心是: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并希望他们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善良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在某个时段偶尔为之的事情。这是一种态度,应该从日常的礼节做起。礼节就是承认他人的存在。这是治疗以自我为心的完美解药。
在埃丝特的独特教养方法中,她主张把孩子当成年人来对待,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尊重。不同于虎妈式教养法,埃丝特主张自由、快乐、独立,拒绝高压,让家长和孩子都远离焦虑,让养育孩子变成一件幸福、快乐的事。
如果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那么拼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本书推荐给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特别是正在因为教育理念与孩子对垒中的父母们。
作为父母,我们能留给孩子的,是一生的好习惯与价值观,请使用本书的中方法始终如一地对待孩子吧!
《硅谷超级家长课:教出硅谷三女杰的TRICK教养法》读后感(四):孩子,把我最真最好的给你
本书内容:
本书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父母如何用“Trick”教育法,即Trust信任、respect尊重、independent独立、Cooperation合作、Kindnees善意,去教育孩子和学生,让他们学会面对挑战,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
适合读者:
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孩子的父母、教师
本书特点:
我一直坚信,我们能够供应给别人的是我们的所是。比如即使我们听过一些道理,可以讲给别人听,但是仍然无法把他真正的说到人里面去。本书的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下的书,她所写的都是她经历过的,她怎么教孩子,教学生,她就是怎样的人。所以通篇读来,你会觉得非常的有说服力。
作者简介:
埃丝特·沃基西,因为养育三个卓越的女儿,被称为“硅谷教母”,长女苏珊是谷歌第16名员工,是现任Youtube的CEO。小女儿安妮创办了估值25亿美元的基因检测公司;二女儿珍妮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副教授,长期在非洲从事人类学和艾滋病的研究。乔布斯坚持让自己的孩子跟随她学习,林书豪也曾是她的学生。
正文:
2020年12月24日正值平安夜,我坐在返回家的航班上,凝望着窗外白茫茫的一片,工作中的压力、争吵渐渐的丢在了脑后,继而满怀欣喜、忐忑、愧疚。欣喜一面由于我出差很久,终于告一段落,可以回到家;一面是因为我的妻子,孕育的孩子即将就要来到这个世界。忐忑是也大概是因为要见到这个孩子,要换一个身份了。愧疚自然是因为工作出差的原因,疏于对妻子的照顾。依然记得那天我拉着箱子刚到小区,便远远的看见妈妈陪着妻子在小区的大院里散步。
时间很快,依稀记得1月4日,产房的门紧闭着,我蹲在产房外安静的过道上,一直等待着,直等到孩子的哭声打破长廊的宁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每天工作,都盼着看到这个幼小的生命,拖着疲惫的身体到家,看着他安静的小脸,纯净的眼神,我立刻没有了倦意,被治愈了很多。随即,便是我对自己的怀疑和担忧,我最怕的便是把自己性格里面的自卑、隐忍传递给这个干净纯洁的生命。
读完《硅谷超级家长课》,最大的感受便是埃丝特·沃基西(作者)的视野,她有能力,也有勇气按着自己的理念去教育孩子,而她也知道,让孩子独立、担当、分享与爱。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比成为CEO更重要。文章中也告诉我们:养育和教育孩子是我们为社会做出的极重要的事,我们养育和教育孩子的方式不仅决定了他们未来会长成什么样的人,还决定了我们会塑造出什么样的社会。而她提出的Trick的终极目标是在一个负责人的世界里创造出负责人的人。
1. 成功始于我们和孩子自己的改变
文章中提到,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起跑线,有很多人一看会错误的曲解为是家长的”财政“情况,然而并不是,作者所说的是指家长身体力行所坚持的价值观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而文章中所提到的“TRICK”即Trust信任、respect尊重、independent独立、Cooperation合作、Kindnees善意是每一位家长应该坚持并传递给孩子的价值观。
作者提出,成年后的我们在养育孩子时倾向于沿用父母的教养方式。而每个人在童年时期都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创伤,遇到过挑战,这些经历影响我们于孩子的情感模式,如果我们不理解自己的创伤,如果我们不审视出错的地方,我们必然会重蹈覆辙。如果不小心,我们的儿女们就会暴露在曾经深深伤害过我们的行为和价值观的影响之下。如果我们不能检查自己无意识的模式与下意识的反应,我们就难以按照Trick的价值观来组建家庭,因此,作者鼓励我们从审视自己的童年经历开始,重新理解以前让自己受到伤害的事务,在自我反思中习得安全感,并将这种安全感传递给下一代。
作者反思了自己一切的童年经历,顺服隐忍的母亲,愤世嫉俗的父亲,让作者产生了独立思考,离开禁锢世界的强烈欲望,但是当作者重新回到小时候的住处时,她发现记忆中的一大栋房子,不过是一户清贫人家居住的寒舍,她再次理解了父亲当年的不容易,他一生都在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并且憎恨这个从未支持过他的世界。理解了这一切,作者终于原谅了他的父亲,放下了过去。读到这里,我留下了感动的眼泪。
2.信任自己,信任孩子
“等你的孩子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想法、相信同事的能力会成为巨大的财富,无所畏惧的孩子有最大的成功机会,如果他们还具有创新精神”。这段话令我印象深刻。
作者让自己的孙女独自去百货大厦进行购物等行为,因为她充分的信任孩子,当然前提是作者也不会将孙女置于危险之中。只是在这个信任的过程中,让孙女更加相信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彼此之间更加的信任。
信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数字时代以及信任传输的便利,社会媒体报道坏事总比好事吸引眼球等导致了信任危机的产生,这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与教养方式,我们无法信任自己和自己的本能,更无法完全的信任别人,我们很容易变的胆怯而焦虑。
文章中,作者也将到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在创初期就能够充分的给予公司的人信任,并没有事事追求完美,而是充分的放权,才实现谷歌的快速发展。
作者鼓励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信任孩子们。
3.尊重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复制品
作者提出,首先尊重孩子是拥有自主意识的人。尊重孩子成长的节奏并不仅仅包括走路和说话的问题。其次,你需要耐心,有时需要极大的耐心。成长也意味着成为我们应该成为的人,而这个过程需要一种深层的尊重:接纳孩子本来的模样,让她的生命沿着自己的轨迹发展,你要允许孩子带领你前进。
作者讲到自己女儿在耶鲁大学毕业以后,选择去做一个专职保姆,但是作者保持耐心,即使不同意她的想法,也要尊重她的选择。这在很多人都是做不到,包括作者其中一个女儿要到非洲非常危险的城市去工作,作者也是虽然不理解,但是尊重她的选择。
用一定的标准来约束你的孩子,充满尊重的教养应该即给予支持,也提出要求。只要孩子没有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那就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
有的父母,试图按照自己的的样子克隆孩子,不能看见并尊重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文章中提及的学生的“自杀”和“抑郁”等复杂话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因为做真实的自己而感到被人尊重是一种最基本的需求,哪怕情况再糟糕,只要有人能给孩子一点点尊重,就能拯救他们”
4.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作为一个老师,我观察到孩子们正在变得一年比一年更缺乏信心,更依赖他人,更害怕。他们害怕表达自己的立场,害怕犯错。不敢调查有争议的问题,尤其是害怕失败。他们主要动力来源似乎是害怕:害怕让他们的父母失望。他们收到的教育是,完美的得分与完美的大学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这段生动地描述,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错误教育价值观和目的的引导,正让孩子变得害怕,变得畏畏缩缩。作者写道“我最不想做的事情就得强迫孩子花很长的时间去做自己讨厌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追寻自己喜欢的事情”。
孩子只是正在接受训练的大人,独立并不一位着放手,协助和帮助是必要的。精通法则建立在真实的学习过程之中,其核心就是“失败也是学习重要的一部分”精通也意味着通过足够多的练习某件事情做好,因此精通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很多父母苦于科技产品无法监督孩子,作者提出父母需要陪伴孩子一起制定标准和要求,并且协助孩子能够遵守自己制定的要求。
5、培养孩子坚毅
教育系统只重成绩,这样的学校教育对现状毫无帮助。当今大多数老师只关注考试和成绩,因为他们的绩效取决于学生的分数,他们所受的训练就是听从指示,服从上级,整体的教育建立在不要失败的基础理念上,不提倡冒险,如果学生入学时具有某种坚毅,那一定是忍受教育体制摧残的坚毅,而不是追寻热爱事务的坚毅。
(1)真正的坚毅源于不可动摇的强烈的动力;
(2)即使追寻自己热爱的目标,你也一定会有无聊的时候,学会应对无聊时培养坚毅的重要一步;
(3)勇气是坚毅最强有力的表现,勇气伴随着一种无私的决心,其中包含着自我克制与耐心,始终要求我们坚持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且愿意为正义挺身而出。
(4)培养孩子敢于发声,敢于挺身而出,敢于让世界听到自己想法的孩子,如果你礼貌而坚持,你的言语更有力量;
(5)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如果某件事无法带来理想的结果,那么放弃和失败也是正常的。学习快速试错,迅速看清并承认某个项目没有出路,这里蕴含一定的智慧。
6、合作-孩子效仿你的行为不听从你的言语
尊重对手,理解立场,寻找共同点,寻找合作的解决之道。
我们与孩子之间,很多的事情可以一起合作,比如晚饭时,一起收拾桌子,晚饭后,洗盘子,打扫屋子等等,这样的经历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7. 表达善意,关心世界
善意是与世界联结的,不只与单个人的幸福有关,还与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因为善意的缺失,造成了校园霸凌的问题,善意的缺失造成了各个场合中的剑拔弩张。善意并不代表软弱,相反是因为立场坚定,但是心胸宽广。
读完这本书,我首先想到,假如一个家庭,没有作者家庭这样的财富,是否也可以这样的观念去教育孩子呢?
作者说:贫穷很可怕,我有过亲身的经历,然而凡事都有积极的一面,如果你拥有的资源很有限,或者什么资源都没有,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就需要极大的想象力,除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你别无选择。不管什么样的家庭,背后的教育理念可以是一样的。
直到今天,不管我到了哪里,我得到认可,不是因为我所受的教育,不是因为我取得傲人的成绩。我总是幸运的,相处的人总会对我说,我是善良的,是值得信任的。而善良和信任,是我的父母留给我的最好的品质。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也就二三十户人家,要步行大约30分钟左右,我们才能到镇上。山村里悠闲安逸、友好的邻里关系,让我学会了信任身边的人,在我眼里每个人都有可爱的一面,即使现在长大了再看一些人,虽然不讲道理,虽然嚣张跋扈,但是毕竟也是我们山沟沟里面的人。而父母的善良正值,更是对我产生了深深的影响。我从小学三年级8岁左右开始住校,一周回一次家,初中和高中一个月回一次家,大学更是半年回一次家,这样的日子让我学会了独立和承担。
但是也有不好,父母的隐忍,让我总是非常的自卑,让我时长觉得他们受到了欺负,想的长大以后,要为他们这口气,越是想要争口气,越不服输,当发现自己面临极大的挑战,认清自己的限度时候,也是越发的自卑,尤其是当我们这些“山沟沟”里面的孩子走出去的时候,不仅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常常是羞于启齿,也不懂如何寻求帮助。
我三年级以来住校,学会了自己承担责任,独立生活,但是也让我直到现在不懂如何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不懂如何与父母分享自己的事情,常常让自己非常孤独,在该得到指点的年龄,没有得到好的帮助。
邓超主演的《银河补习班》,里面有一句话,令我非常的感动,”我也是第一次学做爸爸,我也会犯错“ 看到这儿的时候眼泪止不住的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桥,修好自己的桥,才是自己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情“我也非常的认同。
孩子,我会学会沟通,与你分享每一件爸爸小时候的事,认真听你分享每一件你经历的好事或坏事。我也会鼓励你去做每一件你喜欢的事,让你拥有自信。孩子,爸爸也会努力修好那座自信的桥。
孩子,我也一定把我最真、最好的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