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疯妈的幽默教养法》是一本由纽约疯妈著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6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纽约疯妈的幽默教养法》读后感(一):妈妈不必当超人,也不用当圣人
疯妈的教养方法,让当妈妈的我觉得安心,而且不时会心一笑。我在法国生养三个
孩子。他们小时候,每次回台湾我都会买一堆教养书。看完都让我紧张羞愧,自责为什么没有这么做,为什么这么没有
耐心,为什么别的妈妈都这么
完美。然后我会紧张兮兮地照书上做,两星期后就因灰心而
不了了之。
买了《纽约疯妈的幽默教养法》我一看就停不下来。天啊!有这种跟我一样的妈妈,带三个孩子带到快疯了,疯妈还敢老实写出来,让我有
前所未有的释怀。
是的,妈妈不是圣人。
我喜欢疯妈,
喜欢分享她的观念、她的
快乐、她的疑惑、她的“神经大条”,而不是教条式地告诉你该怎么做。非常谢谢她写了这样的书,让我对教养孩子充满希望。
《纽约疯妈的幽默教养法》读后感(二):遇见博客妈妈的教养智慧
孩子生得少,
父母的
焦虑却丝毫未减,于是,亲子教养成为显学,相关书籍的出版如
雨后春笋。然而,信息过丰富、内容太多元,该怎么判断、又该如何运用,倒成了另一个新兴课题。无论是志工培训课程或大众演讲场合,总有人来问:“可不可以
推荐几本好看又有用的教养书?”、“是某某提倡的严苛对,还是某某标榜的民主好,到底哪个才对啊?”
早年的亲子
教育书多由专家执笔,虽然也有各家言论互异的状况,但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是“
温暖又严格的权威民主教养方式,最能教出
优秀的孩子”,大约就是专家们的共识。不过专家虽然懂得多,文笔可未必精彩,而且因为专业伦理,下笔绝对严谨,既不能随兴也不得
斩钉截铁,对于每天为孩子烦忧
苦恼的父母,难免有搔不到痒处的
感觉。
近年来,拜网络蓬勃发展之故,“妈妈博客”如
百花齐放;因为文笔好、人气佳,再加上
生活大小事的亲密分享,感觉就像邻居、
朋友互相聊天,贴近父母的
心境情绪,于是,一时
风起云涌,成为亲子教养领域不容小觑的力量。在专家之外,提供为人父母的读者另外一片可以
成长学习、舒解压力的空间。十三岁从台湾移民美国的Jenny 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以经营多年的“纽约疯妈博客”广受网友喜爱。
然而,大大不同于其他博客妈妈,Jenny的
文章在
温柔感性之外,更带有台湾
文化较少见的
轻松氛围与幽默元素。对于
忧心忡忡甚至过度
努力扮演亲职角色的父母,一路读来,自然会有“啊哈!原来可以这么说、这么做……”的体会,从而产生“
四两拨千斤”的纾解感受。
此外,从Jenny 的分享,读者可以多少窥见东西方文化在儿童教育与亲子教养上的异同。虽然没有绝对的对错与好坏,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
阅读的过程中,或许可以反思
自己的育儿
态度,学到一些正向有效的教养技巧。Jenny“体贴孩子的感受,同时在行为上有所要求;在学习课题之外,更重视人格教育”的教养理念,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提醒。
我平时爱听古典音乐,常觉得表现力丰富的交响乐适合穿正式服装、带专注
心情,在宏伟堂皇的音乐厅仔细聆听、用心品赏,并因此得以领略乐曲的磅礡气势。至于
优美抒情的小品,则适合在居家空间,以随意的穿着和轻松的心情,或泡壶茶或来杯咖啡,没有压力地尽
情感受。《纽约疯妈的幽默教养法——妈妈何必太正经》就是一部教养小品,让读者在随手翻阅中,遇见Jenny的教养智慧!
—— 亲子教育专家 杨俐容
《纽约疯妈的幽默教养法》读后感(三):原来孩子可以这样教
阅读《纽约疯妈的幽默教养法——妈妈何必太正经》时,我边读边大笑,作者实在太幽默风趣了。一度怀疑,她是不是我失散的
姐妹?教养孩子的
价值观竟然如此相似。记录孩子生活点滴的
大有人在,不同的是,本书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在每个事件背后,作者运用耐心来了解孩子的特质,先和自己理性沟通,不被情绪主导,再以轻松的态度,带领孩子去面对问题,并且寻找解决方法。
“孩子的感觉,我知道”“要赞美,也要对孩子说真话”“功课以外的事,也很重要”“爸妈该学习的事”。我细细品味每一部的哲思,是多么迷人的指引。希腊
哲学家说:“
性格决定
命运。”原来作者和我共同推广的这个观念,就是“落实生活教育,可以打造孩子的性格”。
成功的教养者,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具备“观察力”。作者善于观察孩子的内、外在情绪,更让人佩服的是她的智慧与
修养。我曾写过这么
一句话:“孩子最初的
人生剧本,是父母所编导的。” 孩子的人生剧本,既然是亲生父母所写,他们一切的行为表现,也是依循导演的指示进行。然而,多数人却认为,大人的困扰都是因孩子而起。按照逻辑
思考来判断,真是如此吗?
这本书,就是不断提醒我们当父母的,除了要懂得反省外,还要重视生活的细节。看似不经意的事物,对孩子的
生命价值来说,也许是重要的。
俗话说:“负面的事物,也有其正面价值。” 在《教孩子看见
生命中的
美好》这篇文章中,作者风趣地说,怕写作文的二
女儿,被自己这个“不正经”的妈妈,以异于常人的思维“诱拐”孩子学会
感恩,还爱上写作。而写作不也是大部分台湾学子感到头疼的问题吗?作者的方法值得学习。
又例如《跨越时空的分享》,我要赞美作者的聪慧,懂得以孩子的
心灵高度,说家族的
故事,特别是自己的成长故事,多么
温馨又难得的画面。这个亲子
时间的运用技巧,可以提供给忙碌的父母一条学习的快捷方式。
第三部的每一细节都重要,连我都无法取舍。篇篇好文,已经为读者整理出思考逻辑。阅读的时候,您只需要闭着双眼、仰着头,
真诚面对自己的
内心,问道:“为了孩子,我都做了些什么?”第四部,是此书精华所在,可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别再迷信不打不成器》、《吃饭,小孩比皇帝大》、《缺点可以变优点》等,不但颠覆了传统思维,也帮大人上了一课。
这是一本记录
真实生活的成长点滴,可以让您与孩子一起阅读、讨论,也是值得父母参考的教养笔记。“方法对,孩子皆可教。”为了孩子,一起努力吧!
亲子教育专家•畅销书作家 李翊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