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陌生人》是一本由蒋述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身边的陌生人》读后感(一):书中真实存在的平行世界
有血有肉的每个人,他们不像水果,一旦烂了就只能整个丢掉。他们就算坏了,总会顽强的保留或多或少的一部分,让你动容。
几个真实的普通案例,看到了不同的人生,真实发生的真善美恶悲伤绝望……很多时候真的突破你的想象。你会发现人生的转折有时不过一念之间。这一念很多是执念。事件里的人就地挖了一个坑,然后把自己栽进去,每天勤奋的浇水,等待结果。从此自己的世界就围绕这个坑的旁边打转,或一段时间也或者就是一生一世。
《身边的陌生人》读后感(二):【共振书评周】如果有的选择,谁又愿意成为边缘人群?
《身边的陌生人》读后感(三):拿着钥匙的人
《身边的陌生人》读后感(四):9个真实故事,揭开你身边人背后的秘密
蒋述在大学毕业后回到故乡——淮南小城,成为了一名民警,在刑侦办案的过程中渐渐发现这里的人既熟悉又陌生,原来他们还有着另一副面孔: 住在同一个小区的邻居,竟然是盗墓集团的主犯。 帮忙代打游戏的网吧老板,摇身一变成了大毒贩。 平日温和的中学物理老师,突然杀死了自己的抑郁症女友。 通过一个个案件,他认识了这些人的另一面,也将他们写在了《身边的陌生人》这本书里。
或许读完这些故事后,我们能够叩问一下自己的内心:
你真的了解身边的人吗? 你真的了解你爱的人吗?
从一个好人变成坏人,人性的转变有时候仅仅取决于瞬间的选择。2018年,蒋述接连发现六起猥亵案子,嫌疑人被抓捕后还在否认罪行。一开始,由于受害者的年龄太小,又受到惊吓,侦查工作进展艰难。蒋述和他的同事们始终不清楚他的长相,更无法确定他的身份。
唯一能确定的是,他是个秃头的中年男人,是个一直潜伏在我们身边的陌生人。
他们逐一排查有前科的人,查阅6000张人口照片。多次调查后,终于在菜市场抓捕到了犯人。
抓到的犯人令人出乎意料,余涛曾经称得上是一个领导,生活富裕,家庭美满。
他27岁当上国企车间主任,生活的第一次转变源于工作的一次贪污,从干部变成了普通工人。妻子对他愈发冷漠,后来他发现自己阳痿了。
工厂倒闭之后,他生活得更加落魄。
一年夏天,被阳痿折磨的余涛去医院看病,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个领导,不该像这样妻离子散,独身去看男科。
去厕所洗脸时,他看见了穿白大褂的女医生,于是做贼般闪进女厕所,再次走上歧途...... 从领导变为狱中人,余涛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来源于内心深处两个邪恶的选择。
余涛的前妻评价他在外面一个样,在家一个样,是个“双面人”。
我们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是个“双面人”?
蒋述在《身边的陌生人》里说:余涛的问题,不是运气太差,而是每次出岔子时,习惯于为自己开脱。 他把贪污说成“小错误”,还试图否认猥亵罪行。
余涛没有意识到,把他推向深渊的人,是自己。
贪污事件后,余涛还能当工人,每月领3000元退休金,但他忘不了当领导时的“身份感”,他认为自己憋屈,用一种最错误的发泄方式,又一次打碎了自己的生活。
生活可能是潭死水,但从水中挣扎起身的人,往往靠的是自己的审视和规戒。
蒋述揭开的背面不止有黑暗的深渊,还有人性的微光与温暖,内心深处的柔软。电影《线人》中警察与线人相互猜忌,友谊也亦真亦假。
片中的主角曾说,二者各取所需,警察绝不能与线人太过交心,但蒋述的同事派出所的张所和他的线人都破戒了。
张所有两个金牌线人。
线人刘大贵年轻时误入歧途、染上毒品,他的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是实实在在的英雄,大贵吸毒后,老刘对他心灰意冷,不让进家门。
父亲去世后,大贵迷途知返,来到派出所,冻得牙哆嗦地说“我要当线人”。 张所说,这人是在赎罪呢。
后来大贵帮张所破了很多案件,他在派出所得到了罕见的信任与接纳,还缓和了和哥哥姐姐的关系。 大贵说,张所是他的恩人,他将当线人当作自己唯一的价值。
他想报恩,但张所再也没用他,反而帮大贵申请了安置房,并帮他找工作,因为“再用他就是害了他”。 只要还在当线人,大贵就没法脱离毒品,张所想让他当回正常人。
没有人可以料到,大贵死在了新的安置房里,但就是他,死后半个月还帮张所破了一件重大贩毒案件,当了最后一回金牌线人。
张所另一个女线人张侠,大多数吸毒鬼子举报上家是为了线人费,但张侠的举报不按常理出牌,她只要一包五块钱的溜溜梅。 辅警老靳曾说:“这女人一看就是在社会上漂泊惯了,被各种人骗。”
蒋述后来才知道,不是张所在找线人,是杨侠在找能相信的警察,她希望警察能帮她找到失踪十多年的女儿。
蒋述一直觉得,揭开假面知道真相,是为了让自己眼明心亮,而不是惶恐。知道如何应对,而不是自己也戴上假面与他人相对。
还有一些故事,无法简单地以黑白来定义,以对错来评价。一个人如何走上歧途?这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原因。 比如,刚出狱的“老偷”一次又一次入室抢劫,只是为了死后能有一个“家”。 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
这本《身边的陌生人》让我们走进别人的人生,看见他人生活的悲喜,扩宽自己的生命宽度。
魔宙的主笔作家徐浪说:”本书记录了很多普通人所犯的罪案,在我看来,比穷凶极恶的人做下的更值得深思,因为他们与你我的区别,可能只因他们做错了一道选择题。”
人生路上有些选择,最初可能只是小小的行差踏错,但一步错,满盘皆输。一点恶意,能使人走入歧途;一丝善意,也能让人改邪归正。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要用心去感受。”了解一个人也是。 什么叫“看见”?
作者蒋述办案从不被表面形象所迷惑,不放过任何能体现这个人特征的蛛丝马迹。他笔下的故事也不局限于案件表面的因果,而是看见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悲喜波澜与背后的时代动荡。 蒋述能看到身边街坊邻居的艰难,甚至会代入受害者的痛苦,产生共情。面对那些犯人,他也总想多聊聊,盼着对方往好方向走。
蒋述既温暖善良,又拥有警察的客观理性。
这些故事的发生地淮南是一座小城,位于层层叠叠的江南丘陵,由于煤炭储量特别丰富,还带着一种像东北工业城市那样的厚重感。
煤矿工业给小城生活带来的变化就好像磁带的两面,A面是繁盛的,B面则是许多企业倒闭之后所带来的残酷。
淮南并非特例,而是时代变迁、社会转型时期千千万万的小城之一。
这本书并非只是临摹出了小城的样子,也是一段历史的透视镜。这些故事在翻滚的时代浪潮中发生了无数次,故事里的人也可以是任何人。
所以,这本书讲的其实不止是蒋述身边的真实故事,还是可能存在于我们身边和我们自己身上的故事。它可能与你,与你身边的人有关。
这些故事值得被看见,也值得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