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基础解剖学》经典观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4-27 23:45: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基础解剖学》经典观后感1000字

  《基础解剖学》是一部由David Coleman执导,冈瑟·冯·哈根斯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基础解剖学》观后感(一):观看之后...

  这部纪录片的确不错,真实直观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人类身体的结构与奥秘,我们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越来越了解到大脑对人体的重要性, 人= 一副设计精良的躯体 + 一个神奇的大脑!

  不过因为是很真实的解剖场面,或许有些人一时无法接受!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基础解剖学》观后感(二):科学而有爱态度

  此片通过真实的尸体解剖,每集向观众展示了人体的一个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肌肉系统等,解说详细,适合对医学有爱又没有学医的观众。其对待人体的态度,最值得大赞:科学而比较有爱,会让观众体会到人体的奇妙与科学的博大,而不是一种冰冷的残忍和恶心。而后一种态度,正是我在看一部中国关于人工流产的科教片中深刻体会到的——人体和冰冷的仪器毫无差别,若无其事的演示婴儿的躯体和头部被撕扯分离,仪器刺穿子宫的失误好像不比写错一个加减号严重。

  科普型纪录片存在的意义,应该是让更多的人破除无知了解科学并喜欢上科学吧,因此,也希望更多拍摄纪录片的人,能本身保有这样一种科学而有爱的态度。

  《基础解剖学》观后感(三):灵魂最好的伙伴是它的肉身

  国外的医学教学片真是好看,人们有时候对精神和外部世界给予了过多关注,其实首先应该把目光投向自己,认识人类的生物本质,了解“皮囊”是多么精密的仪器。

  上帝给人皮囊其实是为每一个生命附送了一幅原始的生产资料,身体就像是灵魂的伙伴兼工具。

  现阶段人类的精神还需要附着在肉体上,肉体消逝,精神陨灭,很无奈而且很低级。高级的进化一定会抛弃宿主将精神灵魂独立出来,也许那正是我们未发现的高级世界的普遍运行方式。

  生命的孕育和工作过程多么精妙神奇,它们的智慧远远高于现代医学的认知。

  爱惜自己的身体!惊觉有多少细小的系统几十年来与我昼夜相伴,孜孜不倦保我健康快乐!感谢赐予我生命的父母!感谢我的每一个器官!

  可爱的灵魂需要健康的皮囊,健康的皮囊需要爱惜它的主人~

  《基础解剖学》观后感(四):又一个短评字数不够

  复习系解看累了于是看这个放松一下。看了第一集,可能我还在专业角色里没换过脑子,所以感觉不够系统,但科普能这样真人解剖实在是很难得了。这一集主要以动脚趾为例,但感觉只是后面讲了一下神经的作用,运动系统几乎没有涉及,前面讲上肢的肌肉也有点不明就里,也许全部以动脚趾为例,讲一下动脚趾需要涉及的肌肉骨骼关节和神经的作用可能效果会更好吧。 很喜欢里面真人操作加解剖学模特的搭配,既有真实感又有艺术感。不像我们只能看平面图勉强分辨然后就直接上操作台手足无措。矫情地说完全丧失了解剖的艺术感和乐趣嘛。 说起来实在是喜欢解剖,可能一面是我的文艺复兴情怀让我坚持着一点点摸清楚那些平面图里的结构;另一面是自然科学好奇心让我上实验室操作毫无心理障碍。但我还是切尸体可以,切真人不行,注定当不了医生,幸好以后不吃这碗饭。 会继续看后续的。

  《基础解剖学》观后感(五):观后感

  非常好。”主刀“的是发明了组织样本塑化技术(Plastination)的波兰裔德国解剖学家冈瑟·冯·海根斯(Gunther von Hagens,大连有他的”尸体工厂“,你可能已有耳闻)。节目共4集(每集50分钟):运动/循环/消化/生殖,采用现场解剖+塑化样本演示+真人人体绘图的综合展示模式,最后有答问环节。

  海根斯的浓重德国腔古怪英语听起来颇有些科学怪人/变态狂的味道,呵呵,听上去很有”情调“。他戴着顶有点像那幅名画”The Anatomy Lesson“中的教师所戴的帽子,解剖时很有情趣的感觉(甚至听到他切肉时哼了句小曲儿),他和另一位主讲 英国病理学家 John Lee 配合默契,间或说些逗乐的段子,每集都有笑点,每集都紧凑有趣。

  电骡有片源,可用中文名搜,699MB x 4集,速度不错;射手有中英文字幕,两种格式,翻译上乘。

  最后,向那些伟大的尸体捐献者致敬!

  《基础解剖学》观后感(六):其实这些就 是它的意义

  解剖无疑是本片中的主要内容,里面有个穿着像个教士头顶帽子穿着诡异的解剖手手拿大钳夹断几根肋骨 掏出内脏,后说“一定要当心被夹断后的肋骨,它们是快口的,手很容易被割伤。”当时我就澎湃了。由于是在宽敞明亮的演播厅内进行,而且采用多人课堂的形式,因此气氛虽然严 肃,但却并不压抑。不过现场解剖与学生课堂解剖有所不同,区别在于现场解剖采用的是未经处理的尸体,新鲜 程度较高,组织间粘连很少,器官的柔软度和灵活性都比较好,当然也免不了出现较为血腥的场面。而且现场解 剖迫于时间关系,很多步骤都操作得很快,进行得比较粗糙,给人一种大刀阔斧的感觉,现场还用到电锯、凿子 、骨钳等看上去比较“暴力”的工具。此外,限于每堂课的内容,现场解剖都是进行局部展示,尸体的利用率较低 。 本片不是什么变态的恐怖片,也不是用来到处炫耀的。这是一部非常值得推广的教学片。像这类启蒙性质的教学 片在国外十分流行,目的是让大众了解一些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就本片而言,我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关于人体的基 础知识。看了之后可能有些人就会去审视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吸烟、酗酒等等,有的人可能会摒弃不科学 的减肥方法,我们也会更多地注意身体上的不适,当然也不会去相信一些不着边际的电视广告……。其实这些就 是它的意义,相信大家一定能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科学知识。

  《基础解剖学》观后感(七):很不错的一部人体解剖学入门视频,帮助了解人体构成

  不得不说,三更半夜睡醒看着这个的我,即便对于自己的接受能力有点自信,但是胃部还是感觉到一阵不适。然而,这只是视频而已,这不禁让我好奇,医学院的学生,在第一次上实体解剖课程的时候,是如何去调整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感。对于没有学医背景,也没有这个条件在现场观摩实体解剖的我来说,这部纪录片非常珍贵!!当然,看完第一集之后我表示,这段时间都不想在餐桌上看见任何肌肉组织......骨头也不行.....猪脑更不行........

  说起来,其实小时候就一直有个问题,为什么在市场看别人杀猪杀鱼,都是鲜红一遍,但是,在家里,老妈煮饭切肉的时候,发现,“咦?这猪肉怎么比原来菜市场看的白了?咦?”后来才知道,鲜红色是因为血管里还充满血液。真是小白啊。看了第二集内脏充“血”而变的红润,突然又让我回想起这个记忆片段。 = =

  为视频中的遗体捐献者以及制作这部纪录片的所有相关人员由衷地感到感恩、感谢。

  嗯,这部纪录片至少让我更直观地了解到人体的基本构造和运作。比起书本上的一些文字和图片说明更加简单明了。当然,如果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人体,我果然还是得去啃书吧??

  《基础解剖学》观后感(八):基础解剖学——从惊吓到惊奇再到惊叹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前人智慧的结晶先进的思想可以传承,后人足以站在先辈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

  以数字媒体的形式记录下了人体这一简单渺小却又足够复杂精细并由造物主留下的伟大“工程”是如何建立的,就像一座高楼大厦在复盘其一砖一瓦的修建过程,看似残忍,实则艺术,彰显着智慧和学识。

  本片向我们介绍了人体几个最基本的系统,虽然时间有限,内容较浅,但作为解剖入门的学生和对人体这个奇妙的“工程”敬畏而又好奇的受众来说足矣,毕竟人天生就是带着求知和好奇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

  当然这部纪录片看完,“奇怪的知识”也增加了些。

  诸如在第一集神经系统解剖里提到的脊神经及脑神经坏死与不同瘫痪部位对应的关系。第二集呼吸系统解剖里解释的解剖尸体不见流血的原因。第三集消化系统解剖里演示的长达7m的人体肠道,以及99%的人都错误认为肾脏位于人体腰部附近。第四集生殖系统解剖里大胆的解剖与真人演示,从这集你甚至能找到“臀部大的女人能生娃”,“女性是如何由千万个卵子集一身到一生只有400个卵子可用的悲惨原因”,“长得胖的男人thing短”,“如何正确接生”诸如此类的解剖学依据。

  鲁迅先生说,一看见短袖衫,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君子坦荡荡

  仁者见仁心

  小人长戚戚

  淫者见淫心

  不以其异 不以其逆 认识解剖 认识自己

  《基础解剖学》观后感(九):绝世武功秘笈的目录

  在天地会的图书馆里,陈近南承诺教韦小宝绝世的武功。

  韦小宝拿着那本武功秘笈,说:“嗯?这么大一本我看要练个把月啊!”

  陈近南说:“这本只不过是绝世武功的目录,那边才是绝世武功的秘笈!”

  镜头一转,大家看见了墙角里像准备卖废纸一样的秘笈全本。

  人体本身就是一套巨大无比的百科全书。

  这套书里面有耶和华的神迹,有女娲的雕塑,有数亿年的进化积累,有一整套精巧的活动——从分子到细胞再到组织在到器官,环环相接,丝丝入扣。

  这套书是如此的复杂,以至于翻开它都需要巨大的勇气。

  当然这只是一个说法,还有一个说法是由于镜像神经元的存在,人类看到人类尸体被解剖的时候,会有一种感同身受的错觉,产生自己被切的恐惧感。

  不过,总而言之,医学工作者以及对医学感兴趣的人已经逐步克服了这种恐惧,能够翻开并且阅读这本书了。

  这套视频就是一些拥有足够勇气的,并且已经相对深入地读过这套书的人,用他们的双手和他们的设备带领观众阅读这一套书。

  这套分成六集的教学片分别展示了肌肉、骨骼、神经、血液循环、消化、性器官,每一集都是用货真价实的尸体解剖、结合活人彩绘来展示的,当然也少不了两个带着古怪口音的教授的讲解。

  看着手术刀割入肉体,电锯切断骨骼,内藏被按部就班地拖出来,可能是需要一些勇气的地方。

  除此之外,这里剩下的满满的全是赤裸裸的知识。人是怎么样的,人什么会是这样,人是怎样运行的,这里都能看到一些答案。

  虽然这一套加起来长达几个小时,但是它也就像是一个目录,告诉观众人体内可以大致分成这个几大系统,这几大系统大概又是什么样子。

  就像是绝世武功秘笈的目录。

  我一向认为,真正绝世的东西,不管是武功还是知识都是超越人自身的硬件限制的,就像有人能背下唐诗300首,但他背不下大英百科全书,更背不下维基百科。

  所以看看目录也是好事情。

  《基础解剖学》观后感(十):好看的皮囊终会腐烂,深刻思想永世长存

  我不是医学生,或者说我的很专业和大多数人一样离医学二字相差甚远,不过,我对于人体自小就有一种好奇,好奇这世界上最精妙的“机器”就是人本身。

  在接触这部片子之前,我已经看过一些关于解剖方面的视频和图片,所以没有感觉比较多的不适,但是在看到《消化》这一集,哈根斯从背部剖开食道的场面(有点震撼,因为以前没见过这种剖法),以及最后一集《生殖》剖开男性生殖器官的时候还是有所不适,所以第一次接触解剖类视频的人关于这两集,慎重观看!尤其是男性同胞,最后一集慎重观看!

  医学生观看这部影片,大概就是温习一下自己学过知识,而普通人看完这部片子如果真的能学到什么复杂的医学知识,那我建议你趁年轻考虑一下转医科,尤其是外科,别耽误了前程。视频里面人体知识讲的比较浅,连我这个高中生物不及格的也能听个大概,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听的头疼,当然如果你只是奔着解剖视频来的,那当我没说。

  第一集讲的是运动,开场的时候哈根斯说到:

“一个55岁的人,他生前有一个特别的愿望,把遗体捐给我使用,为得是教给人们解剖学方面的知识,我见过他好几次,他对科学充满热情,从事大众启蒙教育....哈根斯

  哈根斯在这一集里面剥下这个大体老师(指遗体捐献者的遗体)的皮,露出肌肉以便展示人体肌肉以及其运动连接。说实话,这些肌肉和脂肪,和我中午吃的鸡胸肉感觉没什么区别,人的肉、骨头、血液等等和其他动物别无二样,人和动物一样也是自然选择下的结果。

手部

  《人类简史》里面说到早期智人之所以能打败同一时期的尼安德特人、直立人主要是因为智人的思想,智人能够通过编造故事来凝聚同族的人,而其他人种则没有这个能力。同一时期的尼安德特人体格比智人高大,而且他们似乎比智人更懂得互帮互助,但是他们缺乏编造故事的能力,也就是他们只能通过语言将族人联系起来,而智人能编造一个“故事”,比如早期智人在打猎的之前可能会进行某种仪式,这些“虚构的故事”将族人牢牢联系在一起,随着智人的进化,人类也越来越会讲故事,这些没有实体的故事构成了现代的宗教、文化、国家、阶级等等,也构成了人类现代社会。

  人类的进化从来不是依靠人的皮囊,而是代代传承的思想、知识。

  这些大概是我这个没有医学知识的人对于看完这部影片后的所想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基础解剖学》经典观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