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400年》是一本由[英]查尔斯•马凯 / [荷] 约瑟夫•德•拉•维加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融投资400年》精选点评:
●还是从本书中得到了不少收获,尤其是后半部分困惑之惑,但是最关键的也在于后半部分的翻译问题。尽管时过境迁,但是就如同书中所描述的,以及自己在大学期间老师所说的那般,历史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空头是恶魔?也许我该看看《大空头》。
●翻译得照本宣科,完全没有可读性。对三大泡沫的描述全部集中在人们的疯狂上,背后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基本不提,也搞不懂为什么大家就如此疯狂了。对投资基本没有经验可借鉴,要了解人性的疯狂,不如读乌合之众加一篇三大泡沫的百度百科即可
●很久之前了。mark一下。平均得分低估计是期待值不同,有些人以为是教方法论。当历史书看就很有意思,而且还可以看好几遍。
●东拼西凑
●中文的翻译读起来真别扭~ 在股票交易市场中,大资本家想让你疯狂你就疯狂,想让你恐慌你就恐慌,因为普通大众都是大资本家手中的棋子。
●书中讲了三个经典泡沫。我的理解:致富靠泡沫,没有不破的泡沫,所以何时撤退很重要。
●普及了一下南海泡沫、郁金香投机狂潮、密西西比泡沫三大历史上著名的投机案件的过程。读起来不困难。
●人性总是贪婪的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而且不断的重演
●北大香帅推荐4,这也算书???
《金融投资400年》读后感(一):金融投資400年
這本書其實是Charles Mackay的《大癲狂》前三章:密西西比泡沫、南海泡沫、郁金香泡沫,和Josseph de la Vega《困惑之惑》的合編本。
《大癲狂》主要是描述性的,敘述了三個泡沫事件發生發展的狀況。可能是文化背景不同以及翻譯的問題,讀起來有些乏味。
《困惑之惑》則以股東、商人、哲學家三者對話的方式,介紹了許多股市的專業細節。
《金融投资400年》读后感(二):说说对“泡沫”的看法
无论是本书中的“密西西比泡沫”、“南海泡沫事件”、“郁金香泡沫”,还是电影《大空头》中的“次贷危机”,历史总是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着,只不过每次换了不同的面目。 提起“泡沫”这个词,很多人都觉得带有贬义,其实如果以最终的套现金额(如果泡沫中因超发产生通胀,则要选择其他稳定货币)来衡量,“泡沫”本身不过是一场财富再分配游戏,其实质为“零和博弈”。所以千万不要惧怕泡沫,也不要以为不参与其中你就可以独善其身,因为当一个泡沫大到可以把所有一切裹挟其中的时候,个体是避无可避的。“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有潮起就有潮落,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静静地等待并发现下一个“泡沫”的来临。 当然,就如书中说的那样,就算是遵守游戏规则所取得的财富也不是十拿九稳的,你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和风险。
《金融投资400年》读后感(三):泡沫下的疯狂
金融投资400年,书名起得很大,翻开之前,我还以为其中蕴含着什么根本的投资理念和技巧呢,结果不过是叙述了几个巨大经济泡沫的事例和把我看得昏昏欲睡的一般性金融规律,这就实在文不对题。抛开这一点,我来谈谈这本书给我这个金融门外汉带来的感受。 本书写了密西西比泡沫、南海泡沫、郁金香泡沫,这是三个最著名的经济泡沫,很多人在读这本书之前早都已经知道了,因而便指责这本书太水了。在我看来,倒也不必,不仅是因为本书的叙述足够详细,而且作者查尔斯·马凯是十九世纪的人,相对于很多二十世纪后的经济学者来说,他才是较早叙述三大泡沫的人。于我个人来说,我是通过这本书第一次比较明朗地了解到三大泡沫。 泡沫中间都是空的,缺少支撑物。在经济贸易中,必须有足够的商品才能支撑起相当的市场,否则,所谓市场便不过是各种方式吹嘘出来的罢了,真正的市场迟早会显示出每个人手中握着的不是真正有巨大价值的商品,而只是一群狂热投机者捏造出来的泡沫。《红楼梦》中贾府“白玉为堂金作马”的生活最终“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想来也是如此,贾府的资源已经不足以维持自身的存在,但它又把自己包装得富丽堂皇,故它迟早干净。 这本书还引发了我另一个思考:在利益面前,人到底能疯狂到什么程度?投机我并不鄙夷,有人确实穷困潦倒了很久,如果能通过投机赚到一笔钱让自己过得舒舒服服的,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对那甘做案板的驼背表示理解。但我无法理解的是那些本就经济自由的人为何还要穷心竭力地去投机,皇亲国戚、贵族富贾这些人对金钱的追逐实在狂热到令我纳闷。无止境地追求一种穷奢极欲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一种落后的表现。现在已经二十一世纪了,如果还会有人想着要尽可能地获取到无穷无尽的钱,那简直是悲哀,说明人类文明对他的影响微乎其微。 至于后半段的“困惑之惑”,我真的看得很困惑,颇有看金融版《浮士德》的感觉,《浮士德》我尚不懂,更别说金融版《浮士德》了,所以还是留待他人去发现它的价值吧。
《金融投资400年》读后感(四):人性如此,历史总是在不断上演
2018年开年的第一本书给了《金融投资400》,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是金融方面的历史著作,读完才发现就是将历史方面的几部经典图书做个汇编放在一起。主要是《惊人的幻觉和大众的疯狂》以及《困惑之惑》,至于《困惑之惑》翻译实在是太糟糕,读不下去,就是匆匆过了。
重点还是谈谈《惊人的幻觉和大众的疯狂》,这里主要谈了历史上三次泡沫经济, 密西西比泡沫、 南海公司和郁金香事件,这里面都涉及了人们为了投机赚钱而为之疯狂的套路,郁金香事件这个在货币战争或是哪个金融史上看到过,而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在1719年又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这两个泡沫的相同之处是:法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和当年郁金香价格一样在很短的时期内大起大落。从1719年5月开始,法国股票价格连续上升了13个月,股票价格从500里弗尔涨到一万多里弗尔,涨幅超过了20倍。法国股市从1720年5月开始崩溃,连续下跌13个月,跌幅为95%,还有南海事件。
以上等等这些发生在几百年前,而放到如今,在资本投资市场上依然如此充满疯狂的投机,就近而说,自己待的泰顺雅阳影视城事件,我梳理了一下影视城的新闻脉络。最早消息从2010年传出,那时候带动了当地房价,之后2011年4月又传出新闻已经和中央电视台新影集团温州泰顺国际影视城基地举行项目签约仪式,又促进了房价上涨,2011年5月德国莱茵之华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央电视台新影集团双方正式签定影视城项目规划合同,接下来相关新闻停滞了2年,这时候进来了人估计心里很慌,但在2013年12月,又放出利好消息浙江温州泰顺国际影视城或年底启动 总投资120亿元,又拉动了房价,这时候如果及时把房子出手说不定不会亏,但是反而有更多的人加持房子,之后又没有消息了,2015年10月又来一下 泰顺氡泉小镇打造“小横店” 攀岩后可去影视城(温州商报),之后泰顺国际影视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2016年03月28日在泰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但之后就没动静了,2017年一年没有任何新闻消息。
这种玄乎的事情上,如果真的能够以昔日泡沫为鉴的,估计绝对不会在这方面投资一分钱,放烟幕炒高价来出货,套路却屡试不爽,这就是人性,400年前如此,现在如此,恐怕400年以后依然会有如此情况。
《金融投资400年》读后感(五):人类在投资这件事上,几百年都没有进步
人类上了天,登了月,还登火星,但是人类在投资这件事上却和400年前的人一样“弱智”。
《金融投资400年》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历史上三大金融危机的全过程,从中你能看到人类的愚蠢、人性的贪婪、大众的疯狂,其情景与当今社会的金融危机无比相似。
金融投资400年6.4[英]查尔斯•马凯 [荷] 约瑟夫•德•拉•维加 / 2016 / 古吴轩出版社无论几百年来市场行情怎么变,人性始终不会过时,对理解如今的股票交易行为很有借鉴意义。
这三大金融危机分别是密西西比泡沫、南海泡沫事件、郁金香泡沫。
17世纪,欧洲人对美洲宝藏的向往就像几年前的人看互联网一样,处处都是红利,处处都是赚钱的机会。他们在港口看到,只要有一艘从美洲回来,都是载满了黄金、白银以及美洲的特产。
如果哪家公司能从政府手里拿到专营权,几乎都不用想,这家公司的利润肯定非常高。
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涉及到的主要公司,背后都有这种专营权在支撑。
当时,英国政府与西班牙打仗欠下大量债务。南海公司提出来要买1000万英镑的国债,作为回报,英国政府要给南海公司在美洲的贸易垄断权,以及酒类、醋、印度货物、精制丝绸等商品的税收。坊间流传着小道消息,说西班牙同意南海公司使用在智利和秘鲁沿岸的四个港口。于是人们都疯狂地去买南海公司的股票。
从基本面来看,南海公司哪有不赚钱的道理。
密西西比计划则是法国一家公司取得了专营权,允许公司在密西西比河流域,以及西岸的路易斯安那省的人做生意。据说那么黄金堆满山。公司一成立发行了20万股,全法国人都在疯抢。这家公司后来又向王室拿到了烟草销售垄断权、提炼黄金和白银的专有权。
郁金香原产于土耳其,16世纪中叶传到西欧,最初只有贵族才能种植,因此显得十分尊贵。郁金香也就成了身份的象征,随着郁金香声望逐渐提高,中产阶级也开始种植。荷兰举国上下都掀起狂潮,郁金香的价格也被炒得非常高。人们还给郁金香球茎品种取了名字,永远的奥古斯塔斯是最贵的品种,一颗能卖到5500弗罗林。
到底值多少钱呢?
当时有一位作家列了一张清单,上面写了四头肥牛的价格是480弗罗林,也就是说一颗永远的奥古斯塔斯相当于46头肥牛。
郁金香狂潮,同样带动荷兰的房地产、马匹、马车以及奢侈品价格上涨。
后来,有些谨慎的人开始担心,他们认为,这种行情不会持续太久。他们就开始抛售郁金香,并赚到了大把钱。
当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好的行情不会持续太久时,都看空时,郁金香价格开始大幅下跌。
一旦恐慌情绪形成,原来看多的人,也失去了信心,转向看空。郁金香的价格再也涨不起来。
南海泡沫期间,英国还有很多商业项目诞生。有的项目听上去简直天方夜谭,但公司股票仍然很快被抢购。
比如有一个项目是,制造永动轮,融资100万。
还有一个项目绝对称得上是奇葩,项目方自称他们是“一家为了承担起利用优势、占尽先机的重任而建立起来的公司”,听这名字,让人完全不知道项目是做什么的,负责人在融资前表示一个月后再公布结果。
这么傻的项目应该没有人去投吧。
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的。项目方找来了几个人可靠的证人,并给出超高的利润分红,只有存入2英镑,都有权每年获得100英镑的利润,比现在的P2P还要高。
股票一开卖,大门都被挤爆了,一天就卖出1000多股股票,赚到2000多英镑。
结果当天晚上这位兄弟就跑路了。你看上他的高收益,他看上你的本金。
因为央行宣布降息,所以下周股市要涨;因为这家公司第三季度利润翻倍,超出预期,所以这家公司的股票要涨.......
再深入问一句为什么,你也能说出背后的逻辑。比如降息增加资金流动性,推动企业贷款再生产,未来企业的收入看好,股票值得买,当然要涨。
但真相却并非如此,股市涨跌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
拿17世纪的欧洲来说,影响股市走势有三个主要原因,美洲的情况、欧洲的政治局面和对股票本身的看法。有的看到美洲情况好,就买;有的人看到欧洲政治局势就买。然而即使这几项因素都判断对了,股票也可能跌。因为它还会受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影响,比如这家公司很倒霉,连沉了几艘船,或者是政府加税了......
投资原则:1、不要建议别人买进、卖出股票,一旦你的眼光出现问题,再好的建议,也可能是坑。2、见好就收,保证当下的利润,不要因为错过利润而自责。3、无论任何人,想要成为赢家,必须具备耐心和资金实力。4、只有心中永存希望人,才可能获胜。5、少做交易。做股票交易比赚钱更重要的是,克服人性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