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角馆事件》是一本由[日] 绫辻行人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角馆事件》读后感(一):如果没看过无人生还就去看,如果看过无人生还这本书就别看了。零食行人还是看看钟表馆和麻将大赛吧
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想看叙述性诡计,你去看剪刀男,想看风雪山庄,你去看无人生还,想看优美的文字,你去看一朵桔梗花,想看邪恶暴力镜头,你看杀戮之病或者zoo,这本小说只会浪费你的时间。甚至我都不想打满140个字,这都在浪费我的时间。啊,打满140个字真的很费时间,最后的最后还是不推荐看这本书,两星也只是给他留点面子,这本破书浪费我一天时间。
《十角馆事件》读后感(二):不算很震惊
开场的一幕很吸引人,让人想知道事件后续的发展。但是,进入后面的叙事之后就让人觉得有些流程化了。故事采用双线叙事,于角岛和本土之间来回穿插。
另外,就是给推理社的成员取外号的用意我是到了故事最后才看出来,原来不是为了致敬啊……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号称是终结清张魔咒的新本格发轫之作,但我觉得读来没有特别震惊,也许是那时候社会派实在是太tm多了吧……笑哭笑哭
《十角馆事件》读后感(三):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凶手能随随便便成功!
我觉得他就算不故意脱水,天天这么折腾,风尘仆仆,披星戴月,大半夜跑出去组装个载具,划船游泳,回到岸上还得骑一个小时摩托到家,身体素质多好他也会感冒发烧的吧?绫辻写他中途划船累了想要放弃,但又凭借身体能量的爆发,不仅挺过来了,还他妈继续第二天早上划了回去,我都感动哭了,你们呢。。。
感想就是,叙诡部分应该是当时的亮点,还有!情感成熟前,年轻人少谈情说爱,不如看看推理小说。。。
《十角馆事件》读后感(四):关于范这个角色
关于范这个人物,我很不解,故事前段介绍了他是第一个到岛上的,中间后面一直说房间只有六个,故事讲到中间直至守须自叙,我才明白守须是范,因为他简直像一个透明人,自认为很聪明的埃勒里一直怀疑是青司,后面跟范走到地下室看到尸体后,还能喝下范泡的咖啡?什么意思?智商感人,其他人呢谁都怀疑,就是不怀疑范,就怕我们记住了范这个角色,范这个角色,开头一丝丝戏份,吃药去睡觉后醒来后就杀青了一样,导致看到后面突然又冒出来了我就很懵逼,这个作品还是很一般,期待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
《十角馆事件》读后感(五):十角馆事件,一场极端复仇
因为之前看《无人生还》的烙印很深很深,毕竟是暴风雪山庄推理小说里的鼻祖了。带着这样的思路去看十角馆,对零食有点不公,忽略了人家的脑洞。最终结局是比较能想到的,不过我带着复杂的定式思维去看书,很容易自己陷入混乱。因为是先看的暗黑馆、迷宫馆之类的书,再看到零食大人的首部馆作品,是觉得虽然很经典,但是相对后期的书,思维没有那么缜密,毕竟零食大人也是在不断进步的嘛。我接触的馆系列书不多,其中暗黑馆是我看到的脑洞最大的了。还是要多看馆系列书,把里面人物和细节串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十角馆事件》读后感(六):动漫既视感
看着看着,我就不由自主地浮现金田一或是柯南的镜头,这个真的太适合改成类似动漫推理了。
整个故事和无人生还相像,虽然看之前有人说这个写的一般,但是考虑到出版年代,那时候应该算是相当惊艳了吧,而且作者自序说的挺对,推理小说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智力较量,获胜者还是超有成就感,反正我是看到快结尾也没猜到凶手(可能我本身太懒,属于只喜欢沉浸式体验的读者)。
补充一句,我发现新星出版社总会有一两个不应该的小错误,这次也不例外,书中三月二十六日和二十七日都写成了星期三。
《十角馆事件》读后感(七):评《十角馆事件》
看了几部新本格的作品,怎么都是侦探只破案不抓凶手呢?作者都是以自己是凶手的角度来写的吗?案子漏洞也挺大的,不要说是一般的大学生都知道发生命案要干嘛,这还是几个推理高材生。身边死了朋友,光分析凶手,也不想想怎么存活下来,最可怕的还集体吃安眠药助眠,服了啊!太多没道理就算了,好歹当着警察面指认一下凶手吧!现在发现新本格的最大漏洞就是被害人的智商瞬间被拉低,看柯南还是金田一都是这种感受。一堆人被困被杀,从来不自救,只会一个一个被一个凶手杀掉。有时候甚至警察在了,也照样杀。做凶手稍微讲点道理吧,180智商的杀手,包围了n个50智商不到的成人。
《十角馆事件》读后感(八):十角馆事件
感觉好缺逻辑啊,凶手杀人的理由真的牵强,岛田洁这个所谓的侦探基本没啥用,就是个酱油角色。
一群推理社的成员,预告杀人,有人被杀了居然不搜房间不搜身,不住在一起,不轮流值班,不打算逃,不要说没船逃不出去,凶手一个人都能游来游去,反正最后都是死,游出去起码有点活下去的几率,一群人就在岛上默默地等死,毫无求生欲。
名字叫十角馆事件,但是十角馆基本没有什么作用,感觉是有点想模仿《斜屋犯罪》,但是到不了《斜屋犯罪》的高度,导致十角馆的设计蛮鸡肋的。
逻辑有硬伤,情节致敬《无人生还》但是真的没有写出这种情况下的惊险,总体没有很精彩,不是很值得看的感觉。
《十角馆事件》读后感(九):中规中矩的传统推理之作
最近新星出版社淘宝官网搞活动,因为资金匮乏,所以只买了“馆系列”中网上评价较好的十角馆,钟表馆和暗黑馆。今天下午花了3个小时看完了十角馆。总的来说,十角馆给我的感觉十分普通,不差,也不惊艳。普通的诡计,普通的凶手,普通的动机。作为“馆系列”第一弹,实在让人有点失望。此书给我唯一的安慰,就是没有出现类似于密道机关等奇怪建筑中通常有的东西(其实有,但是因为与诡计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没有槽点)。想当初林斯谚的一本《冰镜庄杀人事件》让我至今不敢回首。只要是坚持本格的推理迷们,应该都不会喜欢这种“作弊”的东西。钟表馆是被人奉为“神作”的作品,各方面评价甚高,应该可以有所期待。等阅读过后再来发表评价。
《十角馆事件》读后感(十):就这?就这?
忍着不适把这本书看完了。说实话作者的逻辑常识问题在我这里都不是问题,唯独不明白为什么作者塑造的每个角色都那么令人讨厌??别的推理小说里有人死我起码还会心疼唏嘘一下,看这本心理活动全程却是“哈哈哈哈又有人作死”“就你p话多,下一个就杀你”“都这份上了你还笑得出来?你也去死吧再见!”……所以最后看到连那个逼逼赖赖的“侦探”也死的时候,我心情真是舒服了!Y(^_^)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