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影评精选
日期:2021-04-23 23:59: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影评精选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是一部由金山执导,邓止怡 / 姜祖麟 / 吴雪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精选点评:

  ●姥姥姥爷是修十三陵水库时候认识的~ 五几年的中国科幻片 有些已能实现 有些看起来很有趣

  ●牛逼,新中国第一科幻cult大作!

  ●这个这个,神片啊,难以用语言形容,cult、纪录片风格、先锋实验、科幻(魔幻)、天马行空的想象,甚至还有爱情元素……许多豆友推荐直接看57分之后,但我认为,前面部分同样炸裂。

  ●跃进电影

  ●可是咱國家的科幻巨作

  ●可惜,没有零蛋可给

  ●同志们看啊!二十年后的十三陵共产主义公社里有平板电脑,还有数不尽的瓜果和吃不完的大耳朵猪!

  ●新中国第一部科幻片《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58年。该片根据田汉同名话剧改编,片长87分钟,从57分钟后进入幻想情节,描写“二十年后”中国人登上月球、探险火星、控制天气、用电视电话通讯等情节。至今我们都能从电影里感受到当时人们对科技和社会进步的真诚期待。

  ●披着科幻外衣的歌舞片。寓言了短视频,视频通话,无人机飞行车,解放台湾,转基因植物嫁接技术,火星殖民,瘦肉精养殖,天气控制……跟片子里自己反讽的“集中营式劳动”显然不一样,但是里面充斥的生硬的强行笑声让人感到恐怖。夜间集体劳动更让人想起秦朝时的法家治国。以及“说实在的,体力劳动就是最好的休息”堂而皇之的说这种话真是让人不寒而栗。但作为科幻片,这部片子对中国科幻来说实在太珍贵了,如今世界水库三分之一都在中国,这片子怕是也在其中起了某种作用吧

  ●恐怕只有些影史意义了,作为科幻片,贵在早。留名中影史的早。但是全片竟然没有一丝”美”的价值,没有任何艺术上的追求,全片充斥着在政治口号下诞生的大跃进妖风。二十年后可以做星际旅行的年代,人们的思想水平却毫无进展。人物形象极为扁平,甚至是可怕的苍白,毫无“形象”,只剩“符号”。视听语言也是单调的要命,恐怕这是一出“歌舞”“恐怖”片!人们疯狂大笑的特写……这种镜头的存在到底是在美化还是在丑化角色……我已经分不清究竟是疯狂的时代使然还是创作者艺术水平过于低下了……其实两者都有吧,所以我也无意批评创作者,只能感叹时代的悲哀了。有趣的是,看完我和我妈说电影里公社每人每年能分365头千斤肥猪,我妈骂我半天胡说八道,让我再打开电影仔细听一遍……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影评(一):竟然还有这种片子

  “科学院的郭院长”,不说也知道是那个软骨文人了;

  电影里的“反面派”黄教授:敢说真话的黄万里教授

  就是“胡锦堂”原型是谁,煞费思量,当然不会是如今的胡总。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影评(二):1958年的畅想——科幻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市的地表水源仅有西郊玉泉山一处,平均年出水量只有3000万立方米,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农业用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在流经北京地区的永定河等几条主要河道上修建水库。1958年1月21日,十三陵水库开始建设。

  当时,没有大型挖掘机、载重车等,连拖拉机也不多,劳动者们主要靠锹、镐、钎、竹筐、扁担、独轮车等工具,每天向大坝运土近5万立方米。水库建设期间,毛主席、周总理等领袖也曾到工地参加劳动。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先后累计约40万人以义务劳动的方式,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在1958年6月30日完成水库建设。

  十三陵水库面积是颐和园里昆明湖的20倍,总蓄水量6000多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建在两座大山之间,总长627米,高29米,底宽179米,顶宽7.5米。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今天的十三陵水库已成为集防洪、发电、旅游及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水利工程和风景区。

  最早的国产科幻片:《十三陵水库畅想曲》

  为了庆祝1958年建国九周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用37天时间拍摄了这部《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影片改编自国歌词作者、著名剧作家——田汉的同名话剧,讲述了十三陵水库的建设故事,并畅想了20年后,在“十三陵水库共产主义公社”里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OCn1nUbO0KxVm9C7P0-LA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影评(三):《十三陵水库畅想》之畅想

  百闻不如一见。

  真的是百闻不如一见。我生于1976年,又长期爱读史料,当代史包含其中,所以我自以为是生长在本片体现的那种1958式的propaganda语言的衍生子孙语言当中,且有意识地对其有分析、认识的一个人。但是看了这个original的“年份原浆”的东西之后,还是-用现在网络流行语言说-醉了。

  岔开说,这片子里面有好多小地方真是见功夫的。一个是静物的拍摄、一个是群像的组织,包括动的和静的、一个是那种特殊的八股文章的做法。说到最后一条我觉得好好学学说不定未来几年还能用上呢。

  无论十三陵水库好像现在没什么水了。无论我在片子之外看过一点黄万里生平,知道一点郭沫若行止。以及等等。

  其实到真看完,心里最大的感想是:人的言语/思维方式是被TA所见、所闻、所学来构筑/决定的。这不是什么新鲜知识,但是看了这个片子回想一下我父母那辈人的很多所说所想,来源是清楚多了。

  又想到两个也是那一代人,却是我见过的那一代里很难得的人-阿城先生、和我岳父。阿城先生自述说从小因为出身经常不能或不愿去学校,于是在琉璃厂流连终日,随手翻起历朝历代,于是从小眼里进来的汉语就不同于同龄的中国人。我岳父也是这种情况,手边得到的是家里的四书五经。我当了他女婿之后数次被他的“封建思想”气得不轻,同时又钦佩他真的能背《论语》并知行合一。看完这片子的时候只觉得他们二位的不容易,真是巨大的。

  当年我从俄罗斯回来,跟朋友说起布尔加科夫被斯大林精神枪毙之后天天穿着旧俄式的正装行走在没人敢跟他说话的莫斯科。朋友说:这才是真朋克啊。

  本片的导演是金山,也算旧文人,但不是真朋克。

  我在看片的时候想到过几年也许要学学这部片子的文章做法,用来糊口,所以我也不是真朋克。

  以上,关于本片说的不多,但实实在在都是这部片子看完我脑子里出现的念头,是为《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畅想。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影评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