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水库畅想曲》是一部由金山执导,邓止怡 / 姜祖麟 / 吴雪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精选点评:
●姥姥姥爷是修十三陵水库时候认识的~ 五几年的中国科幻片 有些已能实现 有些看起来很有趣
●结尾畅想了下未来,做个线拉的机器就去火星了,公社每人每天可以吃一头猪,还有视频电话什么的。说它是科幻片,人家还不承认。
●只看了科幻桥段
●这个这个,神片啊,难以用语言形容,cult、纪录片风格、先锋实验、科幻(魔幻)、天马行空的想象,甚至还有爱情元素……许多豆友推荐直接看57分之后,但我认为,前面部分同样炸裂。
●其实拍得很差,但是题材非常有意思,yy二十年后还可以上火星,每头猪1000斤肉,等等。共产主义变成了吃喝玩乐。新中国第一部科幻
●硬核科幻,蒸汽朋克,魔幻现实主义。
●去看看1958年其他正常文明国家拍的什么片子
●没什么实际剧情的劳动人民赞歌。结尾有一些飞一般的科幻。
●“有用的人都不该死”——这台词写得真霸气!遗憾的是,二十年后老毛已经嗝儿了,没法儿听你们汇报火星的事了
●那个年代的祝福语都是“祝你永远跃进”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影评(一):竟然还有这种片子
“科学院的郭院长”,不说也知道是那个软骨文人了;
电影里的“反面派”黄教授:敢说真话的黄万里教授
就是“胡锦堂”原型是谁,煞费思量,当然不会是如今的胡总。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影评(二):1958年的畅想——科幻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市的地表水源仅有西郊玉泉山一处,平均年出水量只有3000万立方米,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农业用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在流经北京地区的永定河等几条主要河道上修建水库。1958年1月21日,十三陵水库开始建设。
当时,没有大型挖掘机、载重车等,连拖拉机也不多,劳动者们主要靠锹、镐、钎、竹筐、扁担、独轮车等工具,每天向大坝运土近5万立方米。水库建设期间,毛主席、周总理等领袖也曾到工地参加劳动。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先后累计约40万人以义务劳动的方式,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在1958年6月30日完成水库建设。
十三陵水库面积是颐和园里昆明湖的20倍,总蓄水量6000多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建在两座大山之间,总长627米,高29米,底宽179米,顶宽7.5米。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今天的十三陵水库已成为集防洪、发电、旅游及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水利工程和风景区。
最早的国产科幻片:《十三陵水库畅想曲》
为了庆祝1958年建国九周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用37天时间拍摄了这部《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影片改编自国歌词作者、著名剧作家——田汉的同名话剧,讲述了十三陵水库的建设故事,并畅想了20年后,在“十三陵水库共产主义公社”里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OCn1nUbO0KxVm9C7P0-LA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影评(三):《十三陵水库畅想》之畅想
百闻不如一见。
真的是百闻不如一见。我生于1976年,又长期爱读史料,当代史包含其中,所以我自以为是生长在本片体现的那种1958式的propaganda语言的衍生子孙语言当中,且有意识地对其有分析、认识的一个人。但是看了这个original的“年份原浆”的东西之后,还是-用现在网络流行语言说-醉了。
岔开说,这片子里面有好多小地方真是见功夫的。一个是静物的拍摄、一个是群像的组织,包括动的和静的、一个是那种特殊的八股文章的做法。说到最后一条我觉得好好学学说不定未来几年还能用上呢。
无论十三陵水库好像现在没什么水了。无论我在片子之外看过一点黄万里生平,知道一点郭沫若行止。以及等等。
其实到真看完,心里最大的感想是:人的言语/思维方式是被TA所见、所闻、所学来构筑/决定的。这不是什么新鲜知识,但是看了这个片子回想一下我父母那辈人的很多所说所想,来源是清楚多了。
又想到两个也是那一代人,却是我见过的那一代里很难得的人-阿城先生、和我岳父。阿城先生自述说从小因为出身经常不能或不愿去学校,于是在琉璃厂流连终日,随手翻起历朝历代,于是从小眼里进来的汉语就不同于同龄的中国人。我岳父也是这种情况,手边得到的是家里的四书五经。我当了他女婿之后数次被他的“封建思想”气得不轻,同时又钦佩他真的能背《论语》并知行合一。看完这片子的时候只觉得他们二位的不容易,真是巨大的。
当年我从俄罗斯回来,跟朋友说起布尔加科夫被斯大林精神枪毙之后天天穿着旧俄式的正装行走在没人敢跟他说话的莫斯科。朋友说:这才是真朋克啊。
本片的导演是金山,也算旧文人,但不是真朋克。
我在看片的时候想到过几年也许要学学这部片子的文章做法,用来糊口,所以我也不是真朋克。
以上,关于本片说的不多,但实实在在都是这部片子看完我脑子里出现的念头,是为《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