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红利》是一本由刘润著作,文化发展出版社(原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趋势红利》读后感(一):五商学员评《趋势红利》
学完五商第一季,买回kindle,读的第一本书。以五商的专栏写作水准和标尺来看,本书写的不算特别出彩,虽然结构很系统,但是内容并未体现出这种系统性。但是文中刘润老师的一些理论确实让我受益匪浅,从生物进化和人的生命延续来探讨商业发展和企业转型,确实是很好的一个角度,从时间角度对企业的发展和转型进行了一个比较深刻的洞察。创新的四个维度和企业转型的战略性放弃让我感触很深,其实个人的发展何尝又不是这样。
《趋势红利》读后感(二):很值得看的一本书,有深度又显浅易懂
都懂得顺势而为的道理,可有几个人能站在未来看今天呢?
如同马云所讲的 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来不及 。
眼界、格局、资源、信息量制约着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已成定局的趋势,而真正的红利期往往都在我们看不见的时期。
因此创新者往往都是在赌趋势,赌中了收割红利,赌败了一无所有。
强如阿里,也仅有5%的产品、服务活到今天,其它都被砍掉了。
那如何能堵中呢?
唯有试错与迭代!
我党改革过程的“猫论”“摸论”“不争论”就是对试错、迭代最好的诠释。
《趋势红利》读后感(三):观察大趋势里的小趋势
这本书是我在听刘润的5分钟商学院的时候他每天推的。配合着5分钟商学院还是很好理解的。可能是我现在2019年才看,现在没有以前的那么惊艳的感觉了。就是有一种感觉,本该如此的感觉。可能是我已经读透了。也可能是我根本就没读透。
还有一些好多想法,我在其他的书里面看到过特别多类似的想法。
这本书还没有5分钟商学院看得带劲。
用罗胖的话说就是翻一翻就可以了。
当然里面的一些观点,如果没有看过5分钟商学院或者没有听过课的人,其实还是值得一看。
我总感觉这本书跟曾鸣的智能战略,智能商业或者其他类似的书籍都是一样大同小异,都写得很相通。
你看商业人士大能的远见,其实大方向是一致的。
《趋势红利》读后感(四):《趋势红利》l学习笔记
自序
中国企业危机的根源:有效知识不足
世界信息爆炸已多年,而近几年中国面对转型难题普遍感觉无能为力,这是有效知识不够了。
刘芹序
经济将会不景气,企业要找新红利
新的科技创新正在孕育,处于科技创新周期,企业转型要回归本质:抓住消费者的需求。
总论
企业进化三部曲:了解传统,建立认知;看清全局变化;选择有针对性的创新模式。
第一章 渠道:流量红利
无论传统还是电商,盈利的秘诀是不断获得流量红利。
第二章 营销:社交红利
移动互联网增加了连接效率,利用好这种连接,与用户以及朋友产生零距交互。
第三章 产品:创新红利
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创新,是每个时代都不会消失的红利。
第四章 组织:全脑红利
互联网化的当代企业,不能继续延续传统组织架构的思维。
《趋势红利》读后感(五):趋势红利书摘
企业能量模型:产品,营销,渠道。
对创新的选择:物竞——基因突变,天择——适者生存,企业的物竞——组织应具备创新能力,天择——应具备选择力,标准为四大趋势。
经营的目的在于创造优秀的产品提高势能,提升营销和渠道,减少阻力。
本书从以上三方面创新展开——创新红利、社交红利、流量红利,继而阐述三大红利的组织基础——全脑红利。创新红利重点:工程技术创新,如华为;用户中心创新;流程效率创新,如必要商城、名创优品、找钢网,最后提出流程效率创新最终会带来价值创造者的狂欢。社交红利重点:引爆圈层、零距互动、利用新媒体。流量红利重点:社群经济、口碑经济、单课经济。
金句:
一、刘强东认为:任何一种互联网商业模式,如果不能够降低行业交易的成本,不能够提升行业交易效率,那么最后注定是会失败的。
二、道格拉斯·亚当科技三定律: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三、但即便是阿里,也只有5%的产品、服务活到今天,其他都被干掉了。有了智慧的元件,再加上勇敢的尝试,是今天成功的基本条件。
《趋势红利》读后感(六):《趋势红利》富有洞察力
读了《趋势红利》,刘润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和丰富的案例,详细阐释了流量红利、社交红利、创新红利、全脑红利四大趋势红利。
一切红利,最终都是趋势红利。在时代变革期获得成功,可能最重要的是要靠对趋势的把握,看你有没有抓住趋势带来的红利。顺应了方向,一路呼啸着奔腾入海;否则,你就会成为逆水而上的鱼,费尽所有力气,依然在原地打转。企业转型的秘诀,就在于顺应商业进化的规律和方向,抓住趋势红利。就像刘润在《商业简史》所说,方向最重要。
这本书里,很多富有洞察力的观点:
1、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切战争,都是围绕着用户时间的争夺战。用户的时间,是真正的社交货币。
2、互联网到底在干什么?在缩减传递价值环节,提高效率。
3、所谓的用户体验,最终是对人性的洞察。
4、中国消费品领域的基础技术和工程技术创新之所以并不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当下的商业环境、文化基础,甚至是相关法律的制定以及执行并不保护创新。不保护创新的原因是中国本身没有太多创新的既得利益者。
《趋势红利》读后感(七):品牌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一口气读完。非常精彩的一本书。
Take away:品牌之所以存在的两种价值:第一种是品质价值,第二种是情感价值。用户付出的品牌溢价,都在于为这两种价值或其中一种买单。
品质价值,是因为用户认为品牌本身是产品质量过关的保证。比如有些人会去买海飞丝、飘柔、清扬等大品牌的洗发水,而不会买朋友圈微商,主要并不是因为外国品牌有什么样的情感价值,而是他们相信那些品牌产品质量过关。但随着信息获取越来越容易,当各种小品牌使用之后的信息触手可及的时候,大家了解了:哦,原来有些小品牌质量也不错,再加上原有的品牌品质和小品牌在体验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原有品牌的品质价值就会被淡化。
情感价值多见于一些奢侈品(当然也有少数如可口可乐之类的产品),如用户花四十万买一块百达翡丽的手表,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产品和品牌所带来的奢华、高端的情感,并非因为产品本身多么有技术含量。
对于刚刚起步的公司来说,要塑造品牌,选择第一种品质价值模式会更加容易。首先情感价值一般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去积淀(大部分起源欧洲的奢侈品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而且在现在的时代,企业装逼真的会遭雷劈;其次,品质价值可以和产品为王的思路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花心思打磨产品,做到十倍的好,或是通过创新真的解决了用户的痛点,用户花这个钱也会更加心甘情愿,我们赚钱也会相对踏实一些。
《趋势红利》读后感(八):风口的猪 --》隐形企业
乙方心态 -- (放弃了对用户思维的发展,反而客户思维占据了你的思维意志)
组织 ---》产品 ---》营销 ---》渠道
传统店商
传统电商 匹配度 --》转化率 --》单客率 --》产品 --》忠诚度 ---》传播率 回归到匹配度
社群入口 重复购买《----- 会员
创造价值 --- 传递价值
全脑红利--》激励员工措施
延续创新(7)
平台创新(2)
颠覆创新(1)
创新红利--》
基础技术(华为)
工程技术(小米)
用户中心(腾讯)
流程效率(淘宝)
社交红利--》
引爆圈层
零距社交
新媒崛起(公众号)
流量红利--》
社群经济
口碑经济
单客经济
未来的路上你会怎样选择以后的路,企业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每一步都看似都如此的有学问,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竟然真的存活了,并且每天都在解决问题思考问题预言问题,创新价值传递价值,未来的每一天都会是你要走的更好,要去思考和练习怎样能够适应当下的工作和生活,每一代人的生活里总会给他们带来巨大改变的选择。
趋势大势,顺风而行,慢慢的走的更好,更加富有能力和智慧来创造有价值的事情和企业。
《趋势红利》读后感(九):你有没有把握红利的能力可能比‘有没有红利’更重要
第一次知道刘润老师是在厦大的某个讲堂上,老师洋洋洒洒的讲了3个小时,认真想来他说的东西已经忘了差不多了(我就是那么健忘),能加上老师的微信常常学习他的朋友圈是参加讲座最大的收获了,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关注了一位跨境电商的产品产品经理的公众号,我是他不多的粉丝中其中一名脑残粉,他的每篇文章我都认真阅读好几遍,当他大力推荐这本书并自称带货好几百本都时候,我立刻没有犹豫下单一本。
这是一本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方法论书籍了,结合各个案例通俗易懂,阅读畅快。该书出版至今四年半了,里面进行的一些预测都真实的发生了。怕以后会忘记,认真记录下来
1、企业的选择标准是四大趋势红利,一切红利,都是趋势红利。
2、趋势红利可以划分为四种:渠道-流量红利,营销-社交红利,产品-创新红利,组织-全脑红利
3、三大流量红利:社群红利(一次流量,来自“泛中心化”的社群)、口碑经济(二次流量,用户和员工对你的产品背书)、单客经济(重复购买才是最大的流量红利)
4、社交红利:产品、营销、渠道一体化是社交红利的基础。
5、三大社交红利:引爆圈层(如何让用户的朋友也帮你宣传)、零售交互(用交互,把传播沉淀为用户)、新媒崛起(不断发现新的社交红利)
6、三大创新红利:工程技术(小米华为,流量效率创新pk工程技术创新)、用户中心(用户主权时代的历史机遇)、流程效率(打造优质产品的高性价比竞争)
7、三大全脑红利:延续创新(文化+竞赛+培训)、平台创新(两种孵化器模式)、覆盖创新(企业也要养儿防老)
用皮hk的话套用在跨境电商上:亚马逊的流量红利已经接近于0,接下来就是巨大的产品红利;需要有强大并自我迭代的产品经理能力,并懂得把运营、营销和产品有效整合。
以上。
《趋势红利》读后感(十):传统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快速突围
孙中山先生有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一个企业想要在互联网的强烈冲击下找到自己的出路就必须认清时势,适时调整战略,快速出击,只有这样传统企业才能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实现企业盈利最大化,甚至是弯道超车。 在这本书中,作者刘润老师从流量红利、社交红利、创新红利、全脑红利四个方面对企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为企业对症下药,每个红利又给出了具体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恐慌症,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传统企业要想走好未来的路,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出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深刻理解趋势。书中刘润老师把整个商业行为流程切割为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两个阶段。创造价值阶段是一个势能积累的过程,企业基于组织创新能力,把产品做出来,相当于把千钧之石推上万仞之山。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目的是获得一个巨大的势能。传递价值阶段则是在万仞之山上将千钧之石一把推下去,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此总结出商业史上三种典型的公司:一种叫作产品型公司,致力于提高势能;还有两种叫作营销型公司和渠道型公司,在提升动能上发力。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华为和小米这两家公司,今年三季度华为手机销量首次超越小米,出货量达到了3200多万部。华为从做手机开始,为什么会这么久才超越小米就是因为产品研发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但是一旦成功产品将获得巨大的势能,所以产品型的华为打败营销型的小米也就不足为奇了。 互联网并不可怕,它的出现只是从本质上改变了以前传统的信息不对称,传统企业想获胜还是要看自身实力,这就要求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必须控制好成本,从而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最大的优势。有了物美价廉的产品,消费者自然就来了。 让我们来看看找钢网和红领西装。找钢网的成功就在于它很好的平衡了信息、仓储、物流三者的关系,为企业节省成本的同时,还提升了企业的效率,使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 红领西装的成功则是因为它的商业模式C2M(一端连着消费者,另一端连着制造商,去掉了中间的渠道环节和库存压力,用优质低价吸引广大消费者,先下单再生产,用零库存吸引顶级制造商),C2M让消费者与红领西装直接连接,砍掉了中间渠道以及库存风险,这使得红领西装可以走“优质低价的定制化”路线,以高性价比吸引消费者,经过口碑传播,持续做大销售规模。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你千辛万苦在日本花两三千块钱买的马桶盖在国内花四五百块钱就可以买到,而且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 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传统企业想转型成功一点都不难,只要从组织、产品、营销、渠道四个方面系统性的做出调整以最低成本获得顾客即可,难的是这不仅仅需要传统企业壮士断腕的魄力和决心,还需要传统企业具备独立的战略思考能力,这种能力来自对未来的远见和系统性的思考方法。 目前中国已经到了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口结构变化、供给侧改革、人工智能、工业4.0等的全面到来,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出现,谁会成为下一个千亿级企业,关键之处就在于谁能把握住这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