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我们的圣诞节》是一部由阿诺·德斯普里钦执导,凯瑟琳·德纳芙 / 马修·阿马立克 / 让-保罗·鲁西荣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属于我们的圣诞节》观后感(一):《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作者最偏主流的作品,即便是在法国每年众多的群戏家庭剧中还是显得出类拔萃,主要充分的容量令剧本和御用演员们优异表现,还有明显阿诺·德斯普里钦式的处理和莫名的配乐。
另外发现他可能是真的很喜欢赫本,继《国王与王后》开幕还原《蒂凡尼早餐》片头,这次又在影片中加入《滑稽的面孔》片段。
2009-03-19
《属于我们的圣诞节》观后感(二):法国电影一向很浪漫。
阿诺·德斯普里钦的电影我一向喜欢。
——————————————————————
圣诞节礼物 http://shengdan.youlila.cc/
《属于我们的圣诞节》观后感(三):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很欣赏法国人对于生活,感情的态度。乐观,包容,理解。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性格却又能给对方和身边的人空间,不排斥而且融合。虽然生活总是非常非常的烦琐。可能我渴望的就是这样的感情~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 看这部片子就像在看自己家一样,多年未见的亲人,因仇恨和隔阂,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相见。越是相爱的人越是容易伤人最深,一切都在继续,一切都不再一样了。人与人之间的小纠葛,可能会成为一辈子都跨不过去的深壑。
《属于我们的圣诞节》观后感(四):Marry Christmas?
昨天在MATE,朋友说:
My name is christmas, will you marry me?
这是一个很老的笑话,但老也没什么不好。
记得原来看过一个短篇电视剧,里面的夫妻也是生了一个患癌症的孩子
但他们发现孩子生病时,夫妻已经离婚了,有了新的爱人
为了救这个孩子,这对已经陌路的夫妻内心十分的纠结
矛盾挣扎之后,他们绝对短暂相聚,再生一个孩子去救之前的孩子
故事的结局记不清了,但是离异夫妻再聚的那一段却是让人看着挺憋屈
总之,人都不愿意遇到那样忧伤的人生吧
但,忧伤其实也只是一件自以为的事情,不是吗?
《属于我们的圣诞节》观后感(五):尼采《论道德的谱系》
父亲艾贝对于一直沉湎在悲伤中的女儿伊莎贝拉关于“我”到底失去了什么的问题的解答。艾贝引用了尼采《论道德的谱系》中的一段话:“我们,智慧的追寻者,始终不了解自己,原因是,我们还没找到自我,如何在某一天,能找到自我呢?我们的宝藏,就藏在智慧的汪洋中,像蜜蜂总是一再寻找,他们搜集心灵的蜂蜜,而我们的心,只关心一件事:带点东西回家吧…至于其他,关于生命以及所谓的经验,我们当中有哪些人认真对待过了?谁又有时间停驻呢?当钟响了12下,我们会惊觉地问自己,刚钟响了几下,于是,我们竖起耳朵想听个仔细。我们诧异的反问自己:究竟走这一趟,我们经验了什么?然后我们去尝试,如我刚刚所说的,在这12个声响中重新计算,当中的经验,生命,存在,却在过程中又忘了自己算到了哪里,我们不了解自我,对于自我,我们并不是智慧的追寻者…”
《属于我们的圣诞节》观后感(六):真正属于我们的才是带劲的圣诞
常常我们的春节被春晚代表,被春运代表,被一幕幕看似团圆的团圆饭代表。而真正属于我们的春节仿佛是离的越来越遥远了。而这部《我们的圣诞节》,给我的感觉就是独一无二的。就如某一年的春节我连续的看了《教父》系列。那时候还是一个租VCD碟的年代。对我来说,那时能避开人群看心仪的电影才是叫过年。虽然是看不懂,或者是半懂,总比全懂或不想懂的春晚系列要给劲。关于这部法国的《Un conte de Noel》,个人觉得蛮过瘾,有一种满足了窥视欲的瘾。就如片中常出现的门洞,就如《登堂入室》里面向观众的喃喃自语。他们家的光怪陆离,其实都是家家一本本难念的经。也许这叫窥视文学的手法吧。家丑不外扬的圣诞和家丑不外扬的春节一样让我们在辞旧迎新的快乐中暂时忘却很多过去的忧伤。家中的老父亲是看得开的,既直面了儿孙以及老伴的所有问题,也保全了他对这个家深沉的爱。
《属于我们的圣诞节》观后感(七):法国人的圣诞故事
絮絮叨叨的家庭片,特别之处在于其讲故事的方式,各种角度(偷窥的、访谈式的)都有展现,但是对于这种家庭故事,这种讲述方式并没让我有十分必要的感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家的故事格外复杂,一直以为姐弟之间过不去的那段事会在结尾揭露,却等到一个“不负责任”的,反大团圆的结尾——全家聚在一起几天,最后又分开,却什么矛盾都没解决。哎,解决了就不生活了是吧?
也许是思维方式太不相同,虽然很喜欢老三亨利那个犹太女友,但是不得不惊叹她的勇气,看到亨利在家里是这种地位,被他家人这样指摘她也不为所动,虽然没有怎么介绍她的故事,她的剧情也不多,但我特别喜欢这个女人,是个勇敢、独立的女人。
在选角的问题上我很想吐槽,那个堂兄西蒙一点不能说服我,他能让那个漂亮的孩儿妈为他后悔吗?她的老公那么帅她还要花好长时间才接受他?梅尔维尔·珀波要去演一个忧郁暗恋男那才真叫一个杀。
《属于我们的圣诞节》观后感(八):相似的烦恼不同的心态
和室友在中戏北京国际电影节看了这片,感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过法国人的浪漫使这一团糟的关系化作了闹剧搬上银屏,能表现出来讲两个小时也是水平~
感觉片中家庭算术好赞,把积分用在生活中算存活率、花甲老人算一黑板太厉害。此外文学口才也不差,混账花花公子儿子讲出该死的三棱镜折射出我的孤单我简直膜拜;法语好好听 愿我们也可以过得欢脱些
1中戏的小校园太美,中隐隐于市
2播映前讲解老师提到本片摄影很厉害,已经到了发过导演请不起的身价,特意关注了下
3真的是用交卷放映的,还会有分屏截断
《属于我们的圣诞节》观后感(九):法式多线叙事的魅力
与菲利普·加莱尔同是法国最出类拔萃的电影人,德斯普里钦探索的脚步走得够坚决,虽然也够寂寞。法国电影不会忘记2008年,在这一年的戛纳,《圣诞故事》与菲利普·加莱尔的《拂晓之际》备受瞩目地出征了电影节,尽管最后都败给《墙壁之间》。在一些文字里人们还将继续听到送给《圣诞故事》的掌声。《圣诞故事》应该被更多的人知道。这部讲述了一个大家庭过圣诞的电影,处理了如此多的主题,描写了如此多的人物。喜欢音乐、文学、哲学,甚至是数学的观众能一饱眼福了,罗伯特·阿尔特曼的粉丝会在《圣诞故事》中领略法式多线叙事的魅力,甚至雅克·里维特的拥趸可能觉得145分钟的片长即使不是显得太短,也刚刚合适。如果有一部电影具有拼图版的功能,把如此多的元素聚集,那么,《圣诞故事》就是一幅出色的图版。
《圣诞故事》是电影与舞台的一次结合,在上面挥洒汗水的演员都将自身的力量完美释放,不能不提及德纳芙,她太不可思议了,还有三次获恺撒奖最佳男主角的马修·阿马立克等演员,“《圣诞故事》有令人发狂的迷人,很大一部分多亏了这些富有魅力的、有才华的演员。”《华盛顿邮报》的文章写道。
《属于我们的圣诞节》观后感(十):暗流
影片开始时的剪影动画交代了这个家庭的背景故事。阿贝尔和朱诺的小儿子约瑟夫身患重病需要骨髓移植,在全家人都配型失败后,夫妻两人决定再生下一个孩子来碰碰运气,但结果失败了,约瑟夫不幸夭折,而作为替代品的亨利成为了在家庭里不受待见的成员。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朱诺和他之间有隔阂,而姐姐伊丽莎白更是对他恨之入骨,并且提出了再也不要见到亨利的要求。伊丽莎白有一个患有忧郁症的儿子保罗。此时,母亲朱诺患上了和去世的约瑟夫一样的疾病,需要骨髓移植,而配型成功的只有亨利和伊丽莎白的儿子保罗,两人之中有一个需要被送进手术室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圣诞节期间,一家人“团聚”到了一起,包括小儿子伊万、伊万的妻子 西尔维亚以及他们的两个孩子,还有他们的表亲西蒙。一家人齐聚一堂,但又暗潮汹涌,各种秘密和欲望也在期间慢慢浮出水面。其间有伊丽莎白与亨利间矛盾的爆发,她极力反对亨利将自己肮脏的骨髓移植到母亲的身体里,这样极具歧视性的话语让人感到恐惧。有母亲朱诺在西尔维亚面前袒露自己不爱亨利的直白表达,也有亨利和侄子保罗之间的温情互动。其中最“法国式”浪漫的故事线无疑是西尔维亚和西蒙的“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尔维亚得知西蒙将自己让给伊万后,了解到了西蒙对自己的爱,而自己也同样爱着西蒙,于是两人在大团聚期间弥补了曾经错过的性爱切磋小课堂。第二天伊万看见自己的妻子和西蒙躺在床上时,他只是相视一笑而已……他知道西尔维亚和西蒙之间的感情,他也知道西蒙将西尔维亚让给了自己,他现在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此时似乎在通过默许来感谢妻子和西蒙......亨利的颓废和吊儿郎当与伊丽莎白的愤怒抱怨刻薄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冲突感。最后亨利成为了骨髓捐献者,朱诺和亨利间的隔阂与疏远能否通过这次患难相助得到缓解我们不得而知,伊丽莎白最后孤独的喃喃自语依旧显得苍白无力,西尔维亚依旧回到了伊万身边继续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这个处处隐藏暗流的家庭在圣诞节期间将问题摆在了明面上,而后,这些暗流依旧会跟随着每一个人在他们各自的生活中不时地刺痛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