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易碎》是一本由王潇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观易碎》读后感(一):我要谢谢《三观易碎》和《选择生育》这两章的文字!!
前阵子,一口气读了“潇洒姐”的三五本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震感最强的一本,就是本书—《三观易碎》(2016年修订版)。为什么这样说呢?
1⃣️.《三观易碎》这一章节的内容,读完之后让我恍然大悟与自惭形秽:原来自己还尚未形成完整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不健全……
《三观易碎》读后感(二):开始自我认知吧
书里的文章比较零碎,很难让人用一两句话就说清楚,但是王潇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对于在20多岁年纪里的人来看,不得不说还是有很多帮助的。
从对自己的认知、不要拖延自己的目标、遇到困境应该如何面对、行动的力量、如何交朋友、观察他人来发现自己的缺陷、对自己身体的管理、以及她对爱情和孩子的看法,可以说全面的书写了她的感悟。虽然也是一本类似励志类的书籍,但是她以她的真实人生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能做到自律以及思考,你的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而她就是这么过来的。任何事情不是一促即成的,时间看得见。
《三观易碎》读后感(三):评《三观易碎》
人总是在需要什么的时候才会找什么书看。很久以前看过潇洒姐的“按照你的意愿过一生”当时还小,真的打了鸡血一样,觉得我也可以。三分钟热度谁都有,打怪的持久性就得看人了。显然,那场游戏我玩的很糟糕,但是读书总不坏,慢慢审视自己,看着别人打怪的经历去补自己的缺口。在情绪低落或者困局的时候看这本书,会有抚慰作用。也许给不了我答案,但是给了我不一样的思考方向。潇洒姐有些话特别能说到心坎里。我知道自己是个explorer,但真心希望自己是个脚踏实地而不是梦幻思想家的那种explorer. 这里有那味儿。脚踏实地的平安喜乐。
《三观易碎》读后感(四):我们的人生不需要一直不犯错
最近都在做励志/职场图书市场的分析,本书随意翻就完了。之前也写了,Takeaway不多,不推荐。但有几句话是喜欢的:
#你得分清楚什么是热闹,什么是丰富。你得丰富
#痛苦就是被想远行的人被禁锢在此地,想留下的人却不得不远行。虽然远方和原地各有各的好,但是只有选对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潇洒姐最精彩的还莫过于“生活是游戏”这句。
#生活本来就是忌太认真,毫无情趣以至于泯灭了游戏精神。游戏在于好玩儿中可以通关,在通关中又持续好玩儿,要亢奋地赢过,懊悔地输过,在于时间流逝中的点点滴滴。
人生是体验,不是非此即彼的严肃任务,玩家不需要一直正确不犯错。
《三观易碎》读后感(五):也许是我三观不正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我是认可的。想要的样子,有基因不同,有原生家庭和周围环境影响,有资源差异,甚至有时一件事一个人一句话,都会成为转折,有时候发现当下并不是想要的,但是努力就能得到吗?不一定的。为自己而活,这句话很难实践,能做到的是幸运儿。但是没有做到了,努力了,放过自己。然而正是是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给予我们的价值观,让我们很难放过自己。三观不正确实不对,但是三观的大致方向往往不是来自自己,是来自社会。虽然之前强调只是三观不同,但本书还是把励志当成了主旋律。对自己的孩子,更希望她能成就大器,有点前后不一致。 还有,人生没有刻意的模板,飘洒姐对于男女的诠释,还是存在着她的stereotype,作为播音系的学生,对脸蛋、身材自然有追求,但不是所有人如此。只是专注的事不一样罢了。像是那个煤老板,其实活着,自己丰富就行。 我想了很久,还是打了2⭐,或许我三观不正,不过挺喜欢那个黑肥横的煤老板。
《三观易碎》读后感(六):我的三观是什么
看完这本书后,我还是没能回答出我的三观到底是什么。我的世界观有时候是唯物的,有时候又是唯心的。这跟我的成长有关,我父亲是一个彻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而我的恩师是一个彻底的尼采信奉者。在我成长的最关键时段我深深地被他们影响着,搞得我到现在还不是很确定我的世界观。我的人生观,我认为活着没什么意义,只因为我没有选择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想得到的得不到,我不想得到的也得不到。死更没意义了,因为我又是无神论者,死了就死了,还谈什么意义?我的价值观,我认为时间是最宝贵的,因为我怎么也不够用,而且常常想着要回到过去。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好书。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选择了一家咖啡店。店里有三四个女店员,身材很胖,当时我非常非常想拿着书过去就送给她们。 因为我自己读后都觉得现在的自己很可恶,我要狠狠地去健身锻炼。就像书里那位煤老板说的:分清热闹和丰富,我得丰富。
另外,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对陌生的天蝎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回遇到便知道如何应付了。哈哈
《三观易碎》读后感(七):塑三观,重新启航
很早之前就说要把潇洒姐的书都看完,因为在好友的介绍下获悉趁早这个组织,也加入其读书会和跑团,参加过线上线下的活动,都是一群不愿混吃等死的积极向上的青年,真的很羡慕她们的状态。结果一拖再拖,寒假才买了《女人明白要趁早》来看,感触很深,觉得早看可以改变很多事情。潇洒姐在这本书中说never too late是自欺欺人的借口,我是赞同的,因为每件事都有其合适的时机去做,但是意识到的时候还不开始就只能越走越远。 《三观易碎》,很多话语很熟悉,之前好友拉我入会的时候,感觉她谈起潇洒姐时眼睛泛着光芒,她说潇洒姐对她影响很大。她说连拿起勺子给自己喂多少饭都掌控不了,成不了事。她说她真的脱光衣服站在镜子前打量自己的身体,接受完美与不完美,开始锻炼。很多很多。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她身上总是闪闪发光,bling bling吸引着我。因为不是只是思想上的觉得要去做,也不是三分钟热血,是真的付诸行动且坚持。我想这也是她的三观吧。 那么,我的三观是什么?易碎吗?似乎是。那就好好审视,整装重新出发。
《三观易碎》读后感(八):三观易碎,然后呢?
读的第二本潇洒姐的书。kindle发的样章还是挺感兴趣的。后来整本看下来,也只有前面“三观易碎”“存在感缺失症”“你需要一个系统”比较感兴趣,后面则是讲个人经历的多,对三观重塑的方法论比较少。
Anyway,这本书前面几篇倒是帮我重新认识了三观问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原来,自己的三观一直是模糊的,所以对事物的认知,思考和判断没有一个自己成熟的体系,没有自己坚实的内心标准。虽然摸着石头也能过河,但后者必然对生活的掌控多了一点被动。希望自己也能慢慢树立起自己的三观,有自己的活法,活得更加通透。
一点摘抄——
“向死而生”
“世俗和职业生活虽然人人过,底下也该有笃信和敬畏支撑着。具备坚实的内心标准,才不会随着情绪,环境和别人的好恶乱跑。内心标准应该归灵魂生活管控和追求”
“自我保障体系表层是一种稳定,而内核是一种自由,这自由可以让她在安全感和新鲜感之中权衡,可以在权衡之后选择拥抱未知和一切的可能性”
“保持你的身材,在穿最简单的白t和牛仔裤的时候就是好看的,然后你其实可以随便穿”
《三观易碎》读后感(九):《三观易碎》书摘
1. 困在原地
堵车是一件很难受的事。
其实,感觉到困局,是个挺高级的状态。困局比较适合专指事业瓶颈和卡壳。至少困局众人可以骄傲地明确一点:有追求,才配有困局。行军百里,山穷水尽,不知去处时,将相之才方知是困局,才辗转反侧。兵卒智慧觉得行军太累,歇会挺好,安营扎寨挺好。
所以待在同一个地方的人们,区别之大就像是将相和兵卒,境遇一样,因为眼界的不同,会完全是两种心情。安然待在原地的人,不会理解另一些人胸腔里的窒息。
2. 我的导师
考研的确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
事情当然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当我2003年9月真决定从外企辞职的时候,我犹豫了,于是给他打电话说:“我二十四了,考上就二十五了,念完二十八了,您看结婚生子这事儿……”他说:“几乎每一个妇女都能结婚生子,有几个能考上人大艺术学院研究生呢?”我惊醒,翌日辞职。
我花费了一个星期,画了一幅极精细的女人体日式纹身图样,结果导师只瞥了一眼,问我:“你觉得你能成为大师吗?”“那么闷头细抠,不就是匠人吗?”“画这些是浪费你的生命,你得做通才,做导演,做统率队伍里所有能工巧匠的。你要学会挑选合适的人,用合适的工具,实现你心中的大图景,你心中的画要远远大过这张纸才对!”
《三观易碎》读后感(十):清醒自律,活出自己
很久一直在看商业或者是自我管理类的书,偶尔调节一下思绪,看本励志类书,相当于重新从简短的故事中寻找点儿力量,重新调整下世界观,清醒的正式下自己的内心的渴望与感受。
并非第一次看趁早品牌创始人的书,对于她经济模式下这样的充满正能量与活力的社群模式赞叹不已。特别是打卡的督促模式,定期的故事分享,慢慢就产生了认同感与依赖性。
最喜欢的还是她清醒自律的生活态度-端正的看待梦想,使命,价值。向世界宣告自己的目标与计划,大胆勇敢的去追求,行动。
书的结构不想其他理论书那样章章递进,而是从生活的各个角度像专栏式的展开,或是故事或自我感悟。形形色色的人出现又退场,仿佛映照着我们身边曾经出现的那些身影。不同阶段的成长与思考,又何尝不是说出了我自己的心声,困惑,与渴望。
曾几何时我也一个爱表现的孩子,又为何慢慢失去了那种举手的欲望与信心?
那些年我也曾渴望过优秀,却在关键的年纪迷失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后悔莫及。
多少次我也打气精神想改变自己,制定计划信心满满,却往往半途而废,不了了之。
其实不得不说,我的确需要面对这样一个真实的不够自律的自己,需要有效的方法和更加强大的心态去敲打这样一个不够清醒的自己。
审视自己的愿望,挖掘更深层次的自己,管理好时间,正视竞争与市场的残酷,有效有计划的参与竞争。当然,不能放弃我们天生武器-身材与气质,怀着主动心态等待我们的伴侣。
愿景已下,时机将至,我想,起码如今的我正在拨开迷雾前行着,思索着,改变着自己固守的一些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