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爱情的人》是一本由穆熙妍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见过爱情的人》读后感(一):可能因为我已经长大了
在康熙来了 认识的穆熙妍。家境好,又是才女。所以想看看名媛的视角,故事是怎样的。
看了第一个故事就看不下去了。
可能是现在电视剧都拍得太真实,亦或是她身边的真实故事太戏剧。感觉情节很老套。
要是初中高中的我,可能还会被感动。
但是现在感觉好像...啊...终究还是因为我已经长大了吧。。。
《见过爱情的人》读后感(二):就是一摘录
《见过爱情的人》 1.愿你的那些翻山越岭千里迢迢,最后仍然值得。 2.张嘉佳在这本书的推荐序写着:最好的爱情多简单,四个条件。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我适合你,你也适合我。 3.就像所有事情一样,许多特质都是一体两面,各有利弊。
他豆瓣说我字数太少了,不能当做书评。燃鹅我就只想摘录几句。没看完这本书,不是因为不好看,也不是说无感,只是鸡汤读太多,剧毒。私认为不能整本书读,再说一个22岁连恋爱都没谈过,真正意义上是的。今天2018.2.14,情人节快乐,即使是单身狗,也可以拥有自由,和自由谈恋爱,很舒服的感觉。你可以阅读健身学习煲剧听音乐,这些事都可以一个人做。除了做爱。哈哈哈哈
我当然不是说我需要独身主义,或者fff团,看到情侣就要there is a fire startingin my heart,只是觉得现在有充分的时间充实自我,干嘛不好好利用。
《见过爱情的人》读后感(三):见过爱情的人
1.因此我最害怕听到“结了婚就会改了”这种劝人结婚的逻辑,延伸下去说,什么“生了孩子就会喜欢了”“有了家庭就会安心生活了”也一样无稽与不可靠。一个人想改变个性,想喜欢孩子,想冲刺事业,是因为他发自内心想要这样做,而不是因为生活形态的不同而被迫接受的决定。事实上,这简直是本末倒置--人应该要先有改变的决心,再去迎接不同的生活。
2.竭尽所能去实现,与抱着怀疑而开始,就算最后一样面对失败,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不同之处在于诚意。
3.可能有天你会明白了永远终究难得,而誓言不必非得成真。人生充满变数,谁都难免在航道上被推着挤着,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已经偏离起点很远了。正因为不得已的漂流,初衷才如此珍贵。梦想也是。
4.虽然我也怕看起来像个笨蛋,但我更怕错过你。
5.没得到的,因为充满未知,没有机会衰败,往往显得梦幻而美好。但你要明白,留在身边的,陪你挨过那些不梦幻不美好的人,才最珍贵。
《见过爱情的人》读后感(四):各种不一样的爱情
人有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贪念痴嗔。
到底需要见过多少人,才会遇见那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里面人物好多,从身边的朋友说起,悲伤的结局,吵闹的结局(可以配上最熟悉的陌生人这首歌)。年轻人的爱情都变的经不起生活的历练,偶尔有好的,又变成了悲剧。爱情都很脆弱,所有的爱和情像天气一样,时而晴朗,转为多云,下起大雨,能拨开云雾见天日的少,雪上加霜的有之,雪中送炭的也有。默默相伴,聚散离合,朋友间的照顾都会有点莫名感动。也许这就是朋友,无关爱,但却是情。(好几位朋友的故事像童话故事,也有最美好的时候戛然而止的偶像剧情节。)
她遇到的阿茨海默症的外国爷爷,公寓管理员爷爷,还有一位养猫的老爷爷。这些情感在岁月中沉淀,是普通的,平凡的,受尊重的。
平凡中见真章,期待着岁月中相伴一生的爱情。
:看完查了一下穆熙妍,别见笑,没看过康熙来了。美貌才女,家世好。所以,这个名字不是艺名?
《见过爱情的人》读后感(五):青春就是要去经历,认识自己啊!
故事简短,平淡中有着真情实感和暖暖的感动。
她说,‘’青春就是要多交几个对象,老了才有回忆,也多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种乐观豁达的态度,经历过才知道。真的是这样。漫漫人生路,没有过不去的情伤,很多人很多事,在当时以为是刻骨铭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也会被放下了。
她说,‘’失恋最可怕的不是适应,不是习惯,而是自我怀疑的过程。你本来是好好的一个人,自信自爱,走路有风,直到一个原本与你无关的人出现。交心的那一刻就赋予对方伤害自己的力量,他随时可以让你觉得患得患失,多疑猜忌,无关紧要。‘’ 这段话真是直指人心!
她说,‘’时间最珍贵,所以爱的最诚意的表现,永远是陪伴。我想在你身边,因为生命太短。‘’ 好感人!好想抱抱你,告诉你,我爱你!
《见过爱情的人》读后感(六):希望你能看见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身处在豆蔻年华的青春,没有见过爱情美好的样子,不失为一件遗憾的事情。
她,是见过爱情的人;我,是读过《见过爱情的人》。
去过好多的地方,遇见过好多人,听他们讲关于爱情的故事。人生很长,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乃是生活的常态。总是在想爱情是什么样子,然而我们却把爱情赋予太多的美好,其实,悲伤遗憾也是爱情的另一面。相爱相杀,也不是没有道理。今天刚和bb讲无论多晚我们都要嫁给爱情,所以要相信我们都能遇见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印象深刻的是一篇叫如果岁月可回头。因为家里坚决反对,就是因为白富美和穷小子的桥段,丹姨和他的初恋情人分道扬镳,丹姨说等他,他摇摇头说不要。就这样他和爱情都走了。多年之后。丹姨结婚,先生去世,后来初恋情人西装革履回来了,说要照顾丹姨,然而丹姨的身边已经又有一位老先生的陪伴,默默的付出。丹姨最终怎么选择呢?初恋是美好的,但是陪伴才是爱情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最后丹姨没有去见她的初恋,只是给他寄过去一份信。
以前听到的故事一般都是在你暮暮垂年和你的初恋相遇,再在一起。这时爱情告诉你是你的终究还是你的,逃不走的。初恋索然美好,但是也不见得我们都要和初恋有结果 是吧。
希望你能见到爱情最美的样子,即使不是初恋。
希望你能嫁给爱情,无论多晚。
愿你的那些翻山越岭千里迢迢,最后仍然值得。
《见过爱情的人》读后感(七):比起道理,更爱听故事
中秋节后上班第一天,无聊刷豆瓣看到推送这本书,恰好kindle在手边,之前在微博上看过作者发过另一篇《又不是没有快乐过》,讲故事的文风很是喜欢,就马上下载下来,抽这一天上班的空,看完了整本书。
我在的城市下了一整天雨,秉持着“小雨不用打伞,打伞打了也没用”的信条,不出意外地在上下班过程中被这措不及防的中雨淋成落汤鸡,却又因手袋中kindle的文字给予了温暖的力量。
我们把“听过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挂在嘴边,将爱情的因果归因于某种神秘力量,女孩们查星座看生肖八卦听情感专家解说,网络上如教科书般的爱情导论,非黑即白,定要将爱情程式化,却也拥趸者甚众。
也有要讲故事的情感专家,然而因为是专家,总爱从故事中得出些让听众醍醐灌顶的建议,让故事显得不那么纯粹,必须得附上站在道德角度的评判。
情感专家一定都懂,爱情里没有对错,却往往因评判对错的过程使得故事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听故事的人,得变成考场的学生,非要在故事里面得出解题通用公式,等到自己身上才发现,爱情不是数学问题,而是哲学问题。
比起道理,更爱听故事,这本书是一个一个爱情故事,我想Crystal写书的初衷是为了记录,上架建议会是随笔纪事而非情感咨询,因而她保持了讲故事的态度,也在故事的描述中透露出她令人感到舒服的气质---不轻易评判且包容多样可能性。
《见过爱情的人》读后感(八):吃过糖才懂得甜蜜
有人说爱情就像鬼,听过的人多,见过的人少。的确,我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种幸运见过真正的爱情。穆熙妍这本书,就像是解答没见的困惑,更是觉得难过时的治愈之糖。
书里讲了很多穆熙妍身边的例子,每一个都独一无二,闪闪发光。女明星里会讲故事文笔还算优美的不多,穆熙妍算是其中一个了。书中还有很多感性的文字,读来很舒服。摘录一点:
我们没有能力挽留要离开的人,即使有的时候我们万般不舍他走,即使很多时候我们以为那个人能陪我们很久。
可是啊,没关系。你就做你自己,去你想去的地方。
爱在不同的人眼里有千百种形式。有的人把它当作大量制作的赠品,一派轻松在街角随意发送,用完了还有。有的人赋予它更深刻的意义,战战兢兢地在上面刻画未来,打上美丽的缎带,等待最好的时机,奉献出去。
看的时候我觉得写这本书的人一定是个懂得观察,拥有柔软内心的善良的人。她的内心一定很平静,一定很温和,不然不会感受那么细致。从前看八卦的时候看过一点点关于她的家庭的内容,略有耳闻。人的家世出身是一部分,但每个人后天的样子却并不一定全然仰仗家世背景。现在看她的书更觉得这个人很不错。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当你觉得难过的时候,觉得悲伤的时候,觉得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都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它会温柔地给你力量。
《见过爱情的人》读后感(九):遇见喜欢的人也没那么容易——读《见过爱情的人》
只是给自己看完这本书以后做个记录而已。
这本《见过爱情的人》已经买了好几年了,买到手以后就被我藏在了书橱里面没有打开。
今年春节因为肺炎疫情在家里不得出门,终于重新拿起了这本书。
那时候我看康熙来了,这本书的作者穆妍熙经常登上康熙的一些时尚主题,推荐美食,推荐服装鞋子配饰等等,作为一个通告艺人。
一开始觉得好像她过于精致略显名媛格格不入,但看了好几期以后还蛮喜欢她的,喜欢她的经历,喜欢她的学识,也喜欢她的分享。
所以我微博关注了她,当看到她出版了一本书,还是签名本的时候,我就没有考虑地下单了。
我是一个爱情悲观主义者,我虽然相信世界上总有人是对应你的,但我不相信人人都有这个运气,我对于爱情的是抱着运气使然的悲观主义,我认为大部分人这辈子都没有机会见到真正的爱情。
我是个泪点很低的人,看电视剧哭,看电影哭,看小说哭,看公众号也可以哭,泪点袭来可以三秒落泪。
总共29个真真假假的故事,充满着遗憾和坦然。
第一篇故事的最后我就哭了,即使等我擦去眼泪后觉得它有点过于戏剧化。
最后摘录一句很有感触的文字。真正喜欢你的人,不会为难你,不想浪费过多时间在追求的过程上自抬身价,因为他明白,这个世界说大不大,遇到喜欢的人却也没那么容易。
《见过爱情的人》读后感(十):文如其人,不负初心
许多年不写书评,常常都是看一本书摘抄完里面的精彩片段,就放在一本,有空就接着看下一本。这次有点不吐不快。
初识穆熙妍是从康熙这个节目开始,第一次见面时被她高挑的身材和漂亮的脸庞吸引。此后,她参与录制的那几集也几乎一期不落得看完,那时候就觉得她是一个和其他所谓“通告艺人”不一样的存在。认识一个人,可以不用见面。智慧的谈吐 礼貌的举止 从不打断别人的尊重和从旁人口中听到的许多好评就可以从一定层面了解到她是个很不错的人。
坚持用四天的时间看完《见过爱情的人》。整本书下来,经常有泪湿眼眶的时刻,我是一个自认为坚硬但私底下感性的人,也没有太多情感的经历,受挫或者死去活来就算有,也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阅读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穆熙妍都是以当事者的角度去完善每一个故事,大到当事人的感情纠葛,小到每一个故事之间细腻琐碎的情绪变动 画面铺陈或者背景设计,虽然有一些地方会显得有些不切实际和矫揉造作(哈哈 不要怪我用词太毒··),但我相信正在经历的人一定会有相应的共鸣,何况很多故事是真切发生在她的朋友身上。
其实,我很感动的一点是文字里出现的许多社交软体名词,穆熙妍都很贴心换成内地常用的称谓(譬如微博 百度等等),总有一种仔细顾及不同地区读者的温暖。
书里我读到的最喜欢的部分居然是后记里的那个关于奶奶的故事,因为真实和亲历的缘故吧,这则故事总会比稍微构思过的文字更融入真情实感和内心温存,更何况那个年代是两岸人民比较少有的共同和共通的记忆,总能让读者一边回味,一边浮想联翩。真是一个太好的收尾。
谢谢穆熙妍的文字鼓励。说来也巧,我们都对猫狗等家庭动物有着不言而喻的喜爱和关怀,我自己也有饲养黄金猎犬,并在考虑能够有合适的时间再饲养一只猫。当然,她做到的比我,比很多人都多太多。感动于她能一直保持这样的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