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是一本由朱迟迟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读后感(一):没那么简单
很喜欢这本书,不枉作者自我介绍中那句“三观极正”。
作者朱迟迟,有意思的名字,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和写这些文字时才一岁左右的女儿。
刚开始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有这么善解人意的老公,着实羡慕,这么浮躁的世界,有如此相爱的人长厢厮守好幸运。却不知,他们的感情也曾经历过冷战和分手。柴米油盐的生活要比两个人约会逛街琐碎和复杂的多,需要两个人的互相包容,忍让和付出。连高晓松和他一手塑造的价值观的女朋友都会分手,更何况二十多年生活于不同环境的两个人,更是有不同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即便如此,还是有那么多相爱的人儿们幸福的生活中一起,何解?大概就是爱了,也许因为不同,人生才会更有乐趣。
“几乎每一对心有灵犀相濡以沫的情侣或夫妻,都曾经历过惨烈的磨合期。能顺利度过,才能修成正果。不能顺利度过,要么一生都处于无休止的内耗,要么劳燕分飞。“夫妻两个人,本是同一战壕的兄弟,多少人不自知,偏要和自己人对抗,到头来伤人害己。婚姻,从来不是一个人胜过另一个人,而是两个人齐心协力合伙练级打怪,一容共荣,一损俱损。
没有人天生就学会爱,也没有人天生就会支撑起一个家,都是在爱中相扶着成长,艰辛的蜕变。
既然前途一定的坎坷的,为什么还要回避呢,趁年轻,好好的去爱。
《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读后感(二):过得如何,只有自己知道
几乎每个女孩子都被教育要去懂事、听话、温柔、贴心、贤惠……但除了社会这个大课堂,从没有什么正规教育从小告诉我们如何快乐开心得活着,如何不去打扰他人的情况下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很多时候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很多时候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很多时候更是不知所谓的“对你好”那个标牌背后到底是喜是忧。
没有走过的人似乎总是少了份表态决定的资格,那些年轻的选择被扣上了“幼稚、不懂事、天真”的帽子,而这本书通过多个身边的故事,那些你可能听过,也可能感到诧异的故事,只为告诉每个姑娘,过得好坏,开心与否真的只有自己知道。
可能在老一辈人眼里这样坏了传统规矩,不符合三从四德那样的标准,然而书里所讲的不过是要姑娘们过得稍微随性些,也许是年轻一代人看得更开,但这何尝不是生存的必须。在灯火辉煌的城市中,飘摇得是颗敏感脆弱的心,不想死板地“通情达理”,只是想让这颗心稍微安宁些;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晃动得是那个委屈的身影,不愿于寒风矗立中换取”通情达理“,只是希望温暖多那么一点点。
想想很多时候的好与坏真的不是一字之差那么简单,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轨迹,有缘者参与到了彼此的生活圈子里,而无缘者一次次擦肩而过,不要做些无用的”通情达理“,而是做个会爱自己,懂得更好地照顾彼此,了解生活意义的姑娘。不做作,不作死,不刻板。把日子过活,把爱放飞,把心放大,把生活过得充满阳光。
界限在于自己把握,而书中的各种故事结合社会的课堂,会逐渐教会每一位姑娘真正的热爱和美好的。
《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读后感(三):通情达理没什么不好,就是有点得不偿失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的反骨就暴露了,很想看看,是怎么做一个不通情达理的姑娘。
看到第一篇文章《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姑娘》,就觉得作者说的太对了,开始是真心觉得累啊,而且是真的得不偿失。
回想我长这么大,也没怎么让家里人操心过,基本上对外人也都是好脾气,有什么要求能答应的都答应,不懂得怎么拒绝,就怕拒绝了别人,别人会多想,而自己也害怕别人看自己的眼光或者是别人会觉得我这个人不好相处,于是各种原因之下就成了一个所谓的通情达理的好姑娘。
书中还介绍了工作场上的事情,其实是真的事情,如果做得好,工作成绩是别人的人,如果做得不好,还是得怪罪在你身上,这是现实中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工作以后很多事情都不太注意,别人说帮帮忙吧,我就毫无抵抗力的接受了,做得好也就算了,功劳也被那个人占了,自己有苦无处说啊!这就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啊。
作者在书中写的文章说的都是自己的事或者身边朋友或者身边人告诉她的事情,很大程度的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几乎每一篇读下来都是感同身受啊!
书的封面上写着,好姑娘得到一个好字,坏姑娘得到所有!大抵是因为好姑娘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瞻前顾后的,造成了自己想干的事情没干好,还背负了一些委屈,而坏姑娘总是个性张扬,敢说敢做,就像前段时间很火的电视剧中《欢乐颂》中的曲筱绡,凭借自己的魅力,去追自己想追的赵医生,而关雎尔就有点像书中所说的那种好姑娘,对赵医生一见钟情,但是不敢迈出脚步,也不敢去争,最终只能是默默的远远的看着赵医生。
作者在书中生动详细加上自己的剖析深刻地描写了好姑娘的模板,也刻画了坏姑娘的样子,好姑娘,从小到大就像走在岸边的兔子,处处避让,生怕一不小心就落水而死。
所以作者提倡我们这些好姑娘,要从现在开始,就要说不!我们就是要为自己多考虑,我们不要再让别人的得寸进尺称为我们委屈的理由!
回想一下就这些年,做个通情达理的姑娘也没有什么不好,就是觉得有诸多委屈却又说不出口,是真的有点得不偿失!
所以,以后要学会说不!做个坏姑娘!
《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读后感(四):你用尽全力,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高兴
很多时候,大家都喜欢用一些固定的词语来形容周围的姑娘,比如性格温柔、娴熟、温婉、善良与勤劳,我不知道是否所有人都会为听到这样的词语而高兴,但是最起码,我从未想过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我自己,对于我来说,最喜欢的一个形容词,就是随和了。因为我深知,真的做到这一点,有多么的不容易。而所谓的随和,也不过是隐藏的深罢了如果真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过日子,我相信,这个社会会比现在更和谐。
朱迟迟说,她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看到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现在的好姑娘都是以此为平衡点了,是这个社会对姑娘的要求越来越高,还是姑娘们被这个社会折磨的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天性?
我遇见过两个类似的女人,都是负责文案的主管,一位曾经就职于某国内知名报纸,一位曾经是国企的高管,年近40,依旧一个人,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很规律,规律到已经不可能发生任何改变,对自己的外貌要求极为严格,哪怕是笑容都是规范式的,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也依旧如此。一篇稿子,可以从头到尾改20遍,只要有一个地方不满意,就要大发雷霆。很不幸的是,我与她们都有过多过少的工作上的接触,内心很敬佩这样的人,可以把她生活的全部都压在了工作上,内心也很讨厌这样的人,因为她把她生活的全部不满都发泄到了工作上。别人的人生,我想我无权过多评价,但是,我会认为,在她们刚刚进入这个社会的时候,她们一定不是这样的“怨妇”,她们也是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着良好的规划,待人热情与宽容,对未来充满希望,那时的笑容一定不是现在的这种。
也许是这个社会的残酷,使得很多人不得不改变,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才造成了现在的姑娘,已经很少有人能用“通情达理”来形容,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有妄想过,我想成为这样的人,所以,我每天都在努力,迎合每一个人,热情的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一种希望爱洒人间的感觉,这种实验,大概持续了一年,我放弃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事太难我做不成,而是因为我真心觉得很累,这种伪命题,根本就不存在。
你给的不一定就是别人想要的
别人不会在意或者感激你每天清晨的一杯热水
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做一件事,时间久了,除了累和放弃,不会有别的
没有人会在意,你究竟是否通情达理
只要你自己相信自己,那你一定是个好姑娘
《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读后感(五):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
一开始,只是出于对书名的好奇读了样章,以为是那种故作反鸡汤式的文字。读了之后却兴趣满满,马上捧着书一口气读了个痛快。作者的文字直白、风格明朗,没有现在市面上的那种矫揉造作,读起来很是让人舒服。故事都是来源于生活,贴切而不浮夸,很接地气,仿佛就是身边男男女女的故事。写的都是二十多岁姑娘们最热衷的话题:爱情、婚姻、面包等等。每个故事篇幅都不长,一会儿时间就能读上一篇,但又不给人太容易、太简单的感觉。读多了也许会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许会想到自己或悲或喜的故事。书里没有狗血情节的堆叠,而多的是你我生活中普遍的棱角,我们需要的不是多么的单纯美好,需要的只是一颗能直面生活的内心。
我们很难给出“好姑娘”的定义。但我觉得书中描画的那些不“通情达理”的姑娘们都挺好的。这些姑娘在种种不幸之中重又复生,成为坚强、独立、心中有光、努力生活的那一类人。每个认真生活的姑娘都该赢得掌声。所以说,与其通情达理等待别人施舍温暖,不如先来做自己的小太阳。如果你开始质疑,哪怕只是一个瞬间,自己作为一个姑娘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姿态而活,可以读读这本书。很可能,你会在其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如果你在为单身烦恼,可以读读《长期单身病》、《做个正常女生》、《不结婚的女人》;如果你在为爱情烦恼,可以读读《爱你是我自己的事》、《全心全意之前是敬重》、《他没什么不好,就是太没用》;如果你在为婚姻烦恼,可以读读《嫁给婆婆》、《婚姻里最大的孤独》;如果你在为面包烦恼,可以读读《别配不上野心,别辜负了苦难》、《我就是最好的嫁妆》;如果你在为交际烦恼,可以读读《有些事,要动嘴别动脑》、《偶尔发脾气的好处》;如果你在为人生烦恼,可以读读《对现状珍惜,是因为曾生活在谷底》、《再见,糟糕的人》。
我们怕和别人心中所希望的样子不一样,于是我们努力让自己活成别人心中的样子,却在生活的纷扰磨砺中失守初心,在嘈杂的世界里踌躇不前。做一个不通情达理的好姑娘,学会一个人面对残忍的世界,学着坚强。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都非常喜欢这个书名,《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恩,对,为什么要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呢?
《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读后感(六):女人,请你首先爱自己
一个女人的一生有很多的身份:女儿、妻子、母亲。除了作为女儿比较轻松,不用付出很多就能得到关爱,母亲和妻子这两项角色是付出最多、最辛苦的角色。天下最伟大的人是母亲,因为她总是在无私付出。在短暂的一生里,请作为女生的你不要太辛苦、不要委屈自己,首先请你爱自己。《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就是这样一本,教你爱自己的专写给女性的“女人书”。
我们个人的定义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次才有学生、女儿、妻子等其他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自己才应该排在第一位、只有自己最重要。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首先要爱自己,自己把自己照顾好了,才有精力去扮演其他的角色。在《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里,在作者朱迟迟的笔下,女性不是软弱的代名词,她们是坚强、独立、勇敢的。不要一味的用奉献、付出这些词汇来“绑架”女性,女生首先是独立的,其次才是其他的社会角色。
作者朱迟迟也曾委屈自己去扮演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坐月子期间,婆婆和小姑子全住到了家里。她通情达理的做饭、欢迎她们的到来,尽心尽力做好媳妇、妹妹的角色。可她自己忘了,刚生完孩子身体还很虚弱,这是在自己家,孝顺是美德但没必要失去自我。在经历自我压抑、自我痛苦以及女儿小宁受伤后,朱迟迟终于爆发醒悟:生活自己满意才最重要,不要为了别人委屈自己!她向丈夫大熊表达不满、说出自己的委屈,夺回了生活的主动权。
生活里经常听到这样的观点:女孩子呀,不用太争强好胜了。找个差不多的工作、嫁个好老公,平平淡淡过一辈子就行。工作上不用太拼、生活里不要太独立。那如果嫁的老公能力很差怎么办,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一生压在别人身上呢?万一婚姻出现问题,谁又能保证自己的权益呢?所以在工作和生活里,我们要去做的就是争取实现自身的独立。工作上该拼拼、生活里该买买,不要为任何的人和事委屈自己。只有自己有了能力、变得的强大,才能拥有生活的自主权,才能过的更好。
《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请首先爱自己、做自己,这样才有能力去爱他人,生活才会更美好!
《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读后感(七):用积极的态度度过一生
作者朱迟迟,被认为是最会塑造励志女性形象、写故事最贴近生活的人气女作家。的确,这本书作者以朴实的文笔通过一个个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小故事传递了无限的能量,告诉我们
作为女性同胞应该生活得独立与自信,与那些退避三舍的日子说再见。
整本书下来,我对其中的一篇《对现状珍惜,是因为曾生活谷底》印象尤为深刻。故事的主人公是作者的好友杨小漾,她才到美国的那些年非常苦,要努力读书,要养孩子,手里的钱有限,所以她必须打工,以应付日常开支。经过两年的打拼,杨小漾毕业后在美国找到了工作,给女儿也找了家还不错的幼儿园,带过去的存款不减反增。如果没有杨小漾这么多年的努力,她可能跟村里的那些小伙伴一样,十七八岁就找了人家,二十出头就拉扯着好几个孩子。如果是那样,他的孩子现在肯定是在村里玩泥巴,而不是说着流利的中文和英语,喝着奶茶,学电视上的人夸张地说“人生真是好艰难啊”。
阅读朱迟迟文字的日子,正是我生活中经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时,感谢此书,让我看待事情的态度有了改变。大约两周前,看到了某些人对我的恶意言论,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好委屈好委屈,于是乎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感觉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任何回应,而自己心中的怒气也无从发泄。在那天找了所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他们,以求获得安慰。其实说到底我就是太年轻了,当它是个屁放了便可。嘴在别人身上,全世界60亿张嘴,管得过来吗?我不是活在别人的评论里,而是活在亲人朋友的关爱里。如果决定把教师当职业,以后还会遇到无数次这样的情况,这样就难过,以后会抑郁的。而另一方面,我更应该感到骄傲,正是因为年轻,有大把的时间与机遇提升自己。
上周男星乔任梁因为抑郁症离世的消息,轰动了整个社会,大家开始把大量的目光聚焦在抑郁症群体上。我简直难以相信平日里如此阳光的他竟会和抑郁症挂钩,他把笑声留给了观众,而私底下却承受着外界的不实言论所带来的痛苦与压力。我开始思考生命,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不知道如何是好。然后想着自己这段时间所经历的一切,我们做事不能让人人都满意,但是可以做到让大都数人满意,有些人的想法很偏激,我就应该学会一笑而过,不然自己辛苦又心累。
就如杨小漾一样,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度过一生,决定了我们这一生将会过成什么样。世界上最难通关的游戏就是生活,不能中途退出,不能推倒重来,不能选择easy模式。想要玩下去,就必须比其他玩家具备更强大的宽容度、忍耐力以及舍得心态。只有尽力打掉路上的每一个怪,捡来每一颗宝石,用以装点人生,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读后感(八):我们不必委屈自己
好姑娘得到一个好字,坏姑娘得到所有。
以我想,这便是作者不想做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的原因。
作者是生活中的好姑娘,温柔的顺从所有人,对所有人有礼貌,但是作者经历了婆婆和小姑子的道德绑架后,坚决的放弃了做好姑娘的心。做事以不委屈自己为主,其他人的感受再说。
封面上的姑娘留着精炼的短发,迷离的眼神审视世界,甩头发时的张扬。这就是作者想成为的姑娘。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管别人的看法,肆意的放纵,过生活。
感受作者的文字,就像身边真的存在这样一位温柔的姑娘,作者的文字也是温婉的,即使遇到棘手的事情,作者也是通过平和的文字简单的叙述事实,是非让读者思考。
作者在文章中对爱情那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你先出击,决定权就在你手里,被动的那个人,受伤害时越出其不意。感情里,手握主动权的人,从来不是爱得比较浅的那个,而是拿主意的人。”作者通过这段话,鼓励我们勇敢追寻自己的爱情,不要总是拿努力和工作去当借口,爱是能给我们勇气的事,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还不快追爱去。
文章中写到的可能正是我们经历的或经历过的,爱情,婚姻,与家人意见不和时的处理,孩子的教育,作者的朋友就像我们的朋友,那些事好像也发生过,当然这就要归功于作者的亲切的文字了。
在鸡汤盛行的时代,我们早已“喝多了”。我们其实早已不需要一些人用陈词滥调把通俗的道理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讲给我们听。我们需要的是身边的故事,故事你给我讲,道理我自己悟的方式。
因为看了这本书,喜欢上了作者,不仅因为我们都是好姑娘的束缚中长大的,而是作者为人处事的态度。如今作者在为人妻,为人母中慢慢感悟的道理,让我们用书的方式体会,领悟了作者前三十年总结出的精华。
阅读此书,满足。
《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读后感(九):重新创造一个讨自我喜欢的自己
或许有很多读者都如作者朱迟迟在书中写的那样,27岁之前过着循规蹈矩的日子,对每个善意或者不善意的人露出笑脸,凡是忍让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却不一定如她一般在某些经历之后梦醒,发现这世界上根本没有能让所有人满意的方法。
这些道理摆在眼前,谁都会看,却不见得谁都能够拎得清楚,作者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她选取的都是自己以及身边好友的两三事,那些过来人的经历,那些曾经经受的苦恼,掰开揉碎,娓娓道来,我们永远无法让另一个人完全满意,而委曲求全或是隐忍不发只能产生更大的误解,对于事件本身却是于事无补。一个最最现实的例子摆在眼前——《红楼梦》中的秦可卿,她出身寒微却美若天仙,嫁入豪门,锦衣玉食,生活轨迹顺利得让现在的妹子羡慕嫉妒恨,而且得尽所有人的宠爱,在那样一个复杂的生活环境中,婆婆照顾她,公公爱上他,丈夫从来不红脸,即使下人也在夸奖她,但是这样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却早早仙逝了。抛开她致死的原因,早早她就得上了重病,其实细细想来,原因无他,是因为她思虑过重,又步步惊心,所有让别人满意的笑最后都流成了自己的泪,所有别人扔过来的刀都扎在自己心上。这样的人生尽管完美,却岂能福泽绵长?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出选择,应该不难了吧。
而作者内心里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却并不代表她就想做不通情达理的人,这个世界不能尽数忍让,却也不能胡搅蛮缠,在讲述中,她为每个女生都划定好了“度”。究竟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忍让,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必须反抗,如果反抗,又要用什么方式,而不能用什么方式,即使是同样的事情,也要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过分忍让与过于莽撞都是要碰壁的,这些都是女人经过生活历练一点点积累成的七窍玲珑心,而作者显然不吝惜与读者分享,其中很多道理都令人感同身受甚至是拍案叫绝,甚为作者的快人快语而感动。而作者也在文中与大家分享了对于大熊的“驭夫术”,每一个小小的生活习惯都是人生而积累下来难以更改的,如何有技巧地改善两个人的制衡关系,朱迟迟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其实人生从来不容易,对于女人尤其如此,在每个阶段,看似小的波折,背后却可能隐藏着可怕的结果,看似小小的问题,却可能隐藏着自我重大的情感缺陷,如何在生活中,认清自己,看清手中的牌面,然后在生活中不断接纳、不断舍弃、不断改造,形成一个独一无二、自我制造的自己,是一项挑战,亦是一种趣味,而作者显然找到了其中真味,并且把这些都与读者分享,希望每个读到这本书的人也能发现真正的自己,并且重新创造一个讨自我喜欢的自己。
《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读后感(十):始于颜值,终于了解
大约一周前在工作忙碌觉得疲惫的时候,开始看我期待已久的《我不想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期待已久是因为我最近遇到一个很让我心动的人,在我们前几次见面时他总是表现出很喜欢我的样子,然而见面三次之后,他就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回复我了。而我却已经慢慢喜欢上他了。我咨询了身边的两三个好友,有人说要坦诚地告诉他,有人说不要说,他喜欢你的话会告诉你的,女生要矜持。而我在这本书里也慢慢理清了我自己的想法。
这本书的每一篇都有一个故事,故事真的太太好看了。其实每一篇故事都让我很有感触,每一篇都让我舍不得看完,想一看再看。作者的叙事能力温和而又吸引人,我真的是不自觉地沉浸在这本书的每个故事里。
看到迟迟恋爱锻炼男朋友洗碗这件事,不自觉地笑了,原来别人家的男朋友真的不是凭空来的,然而我空有满腹经验,却没有人可以实习。看完书,有点不知道写点什么能配得上我看的这么多好故事。而促进我拿起这本书的故事并没有结局。迟迟说大胆去爱,然而历数我的每一次经历,当我主动示好之后都不了了之或者被辜负。也许我真的不会和异性相处,至少是不会聊天。但我不会放弃希望,我还在继续看书学习,也在练习。始终相信最终会遇到那一个对的人。
最近我也找到了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跑步练字。这些本该是我很久以前就做到的事情,而我每次开始一件事总会很意外地遇到超级高手,一沮丧就怠慢了,从而到现在还是新手。比如跑步,以前我一半跑三分钟就会肝疼胃疼,呼吸急促,好像下一秒就会昏倒的样子。所以爱惜自己的我选择了其他运动,比如排球篮球,但从来没有成为高手,我学习技巧很快,但不会拼命去玩。这次在脚伤之后三个月继续开始运动了,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次五公里户外跑,完成了第一次十公里跑。我也在上周第一次去了户外活动,和一群爱读书的陌生人一起爬了一段很陡的长城,一路的心情忐忑孤独,却也完成了。关于练字,倒是很幸运,我认识的大部分朋友还不会,会的一两个朋友也不那么熟,有天某朋友来我家看到我在练字还惊呼,好专业。其实那个字我练了好久的。
这本书主要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女生怎么样好好爱自己。我会让自己变得更好,不是为了配得上更好的他,而是因为我想成为更好的人,过更好的生活。最近,刚分手的闺蜜说了一句话,始于颜值,终于了解。这也是她对自己感情的整理,以及舒淇老公之前和莫文蔚最终分开的理由。喜欢有很多种理由,分开却几乎没有理由。但愿我们所有人最终过上我们希望的那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