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第三版)》是一本由邹欣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构建之法(第三版)》读后感(一):十分实用的入门书籍
作为一个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以前认为自己不需要理解那么多和代码无关的知识,专心做好代码方面的学习就行了。但是在读了邹老师的这本书之后,我认识到了软件的质量并不仅仅和代码能力有关,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东西都会影响一个软件的质量。老师的作业和课后拓展也安排的很好,强烈推荐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读一下。
《构建之法(第三版)》读后感(二):值得一读
比起一门编程语言,软件工程的入门过程,要难得多。 软件工程作为工程学的一个门类,它肩负着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将种种条件确定下来,将资源安排妥当,使工作过程确定清晰,产出稳定可靠的责任。 这本书使我明白了软件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coding,更是将资源合理分配,安排计划,使工作过程更加明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构建之法(第三版)》读后感(三):whu-2015302580324
这本书就能够比较系统的解释一个软件的开发流程、以及团队的分工与协作、一个软件工程师需要具备的条件、软件的设计建模、软件的测试、发布与维护等等。就是感觉有这本书很全面,能从一个系统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一个软件的开发,而且这本书的例子能够用比较朴实的文字描述,较为客观又能让人记忆深刻,总而言之,这本书还是比较适合软件开发人员细心品读的!
《构建之法(第三版)》读后感(四):力推!
本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十分的通俗易懂,十分晦涩的专业知识读起来比较简单,本书里面一个个的小故事都颇为风趣幽默,通过故事讲出大道理。 书里面接地气的实战经验,与时俱进的产品案例,语言生动。 本书在第三章讲到了“软件工程师的思维误区”:分析麻痹;不分主次,想解决所有依赖问题;过早优化;过早扩大化/泛化。这几点我看了之后发现好像确实是存在自己的身上,做好每一件小事,解决每一个小问题,才能堆砌起软件工程的高楼大厦。
《构建之法(第三版)》读后感(五):关于结对编程
结对编程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结对编程适合我们这些编程能力参差不齐的大学生吗?我们可能对编程的知识和经验知之甚少,可能难以和同伴有效地共享自己所总结出来的编程的技巧,甚至在磨合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从我们三年的学习经历以来,不论是编程开发或者是网络工程,想要真正学好学精,无一不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平均分到每一科目上,每一科都会一些但也都浅尝辄止,这样是没有用的,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从软件工程这本好书内真正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希望老师指点
《构建之法(第三版)》读后感(六):读《构建之法》
《构建之法》这本书让我觉得写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个饱经风霜、经验十分丰富的程序员,也是一个对于美有苛刻追求的文艺学者。书中无时无刻都充满着文艺气息。巧妙地将文艺和枯燥的编程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结合经验用很通俗的文字表达出来。书中图文并茂,而且图片都十分的有趣又有新意,不是一本无趣枯燥的普通的教学用书。书中有举了很多的例子,还有用很多的外号代号,还有一些新闻、生活中的事例都通过邹欣老师和我们的软件工程联系在了一起。比如第八章的老人家环游中国骑行的例子;第十章的剪头发的图片例子。都可以看出邹欣老师是很用心的出了这本书。
《构建之法(第三版)》读后感(七):书评
软件工程说到底还是一个工程问题,既然是工程问题,那必然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再好的理论书籍都没有切身的感受,本书从趣味上来说确实胜过很多干巴巴的软件工程教材,看起来还算是比较有意思的,这几天基本上是当成小说在看,然而看完后其实并并没有多少深刻的认识,可能是缺乏实际的实践所致。
感觉目前最有用的却是 关于个人技术流程 的一章,提到了很多自我提高的部分,可操作性比较强,还是很有收获的。
最有意思的是最优有关创新的思考 和 团队管理,以前从来没有细致的考虑过这些问题,有点“啊哈”的感觉。
《构建之法(第三版)》读后感(八):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
本人今年大三,软件工程专业,学校是在大三下开始教授软件工程这门课的。在老师的推荐下,就在京东上买了本。刚开始觉得这书有点薄,有点小失望,但看了几章之后,真的很让我着迷。作者的思路很清晰,文字也很有趣,让人欲罢不能。我已经从中学到了很多,作者关于软件开发的流程介绍以及程序员生涯的理解,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构建之法》是一本可以让人边学习边找乐子的优质教材:接地气的实战经验,与时俱进的产品案例,语言生动、寓教于乐,还附赠吐槽小技能,其犀利诙谐让人不禁捧书傻笑。而这种特色,正可让人愉快地接受理解知识且印象深刻,想必这位作者的授课教学也必是循循善诱的。
《构建之法(第三版)》读后感(九):读《构建之法》有感
这本《构建之法》解答了我从一开始接触编程就产生了的疑问:到底如何完完整整的做出一款软件产品?一进入大学,我就被形形色色的app,比如淘宝app,QQ等所吸引,这么复杂的作品到底是多少人花了多久以怎样的模式开发出来的呢?《构建之法》从个人编码开发讲到团队合作,从单元测试讲到编码规范,更是从开发之前的需求分析和项目规划开始,完完整整的阐述了一个项目的出生和成长,还讲到了团队的分工和项目经理的职责,这都对我未来的职业规划产生了巨大影响。程序员如果只会写程序,那么他永远只是一个低级的工人,但是一旦他有了更高的视野,能从整个项目和团队的角度去思考,他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工程师,我也在不断朝着后者的方向奋斗着!
《构建之法(第三版)》读后感(十):良师益友
《构建之法》是武汉大学软件工程课的参考书目,从书已经更新到第三版就可以看出作者确实一直很关心在实际工程中的软件工程新方法新思路,不断的为广大计算机软件开发者提供新的项目构建与开发的经验,紧贴当今的最新技术最新潮流。本书的内容诙谐幽默,通过虚拟现实中情况各异的人物来带领我们走进项目开发的世界,从需求的收集,到项目分工管理的方法,再到开发的流程管理,最后是文档等细节的部分,把项目开发的规范用大家能够感同身受的方式娓娓道来,读的过程中并不觉得枯燥。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真正要和其他团队成员一起配合完成一个项目,不仅仅需要自己高超的编程技巧,还要由良好的团队管理和沟通,涉及计划的制定等,这些方法在我们实际进行课程的实践中让我们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