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天录》是一本由跳舞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选天录》读后感(一):缺乏诚意的作品里,主角与反派一样悲哀
第一次读到王莽的事,是在陈舜臣的历史小说中。当时就觉得这个人怕不是穿越过去的吧。半生顺遂尚且其次,他的改革实在是超前,现代人的即时感。奇怪的是没什么人把王莽写成穿越者,这次跳舞如此设置,令人期待。
跳舞老作家,文笔不在话下,开头小桥段也挺感人的,但之后有些什么黄泉之龙的称号、伟大的国公什么的就有点雷了。最关键的是,整体剧情太扯淡了。王莽形象比刘秀丰满,追求理想更崇高,形势明明有利于王莽,刘秀却一次次凭金大腿无脑逆袭,让人看得很烦躁。
曾经,我还觉得王莽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派韩卓去杀刘秀,不想杀错人,不能让刚见过刘秀的王睦一起去吗?比如王睦在宛城设局杀刘秀,大费周章,不如先派人刺杀暗杀啊??四十万大军攻击宛城数万乌合,居然被中间一座小城、一万乌合挡住了二十多天?!两位大将说是得了命令要先杀刘秀,好吧但你们不能分兵吗???
直到我看到四十万大军围攻刘秀六千杂鱼,刘秀脖子一痒,前面居然出了颗陨石把新莽军中军集体砸死了。你说王莽还能怎样。写历史文是需要做功课的,如此智障小白的故事,居然出自一位老作家,大跌眼镜。
西汉末年,豪族势大压制朝廷,王莽称帝后想反怼豪族,豪族奋起反抗,刘秀只是他们的代表罢了。此后豪族不断胜利、与腐化,基本是直接导致了几百年后的五胡乱华。——正巧最近了解了一点那段历史。这个说法我更能接受。
《选天录》读后感(二):不如跳舞,天选不如跳舞
不如跳舞,天选不如跳舞
颠覆观念的史实改编小说《选天录》来了!
为什么说颠覆观念呢,这种跨越了2000年的历史重回我们眼前,我们该用如何的角度来评测这本书呢,狂妄的野心家王莽妄图结束矛盾两立的西汉末年窜汉自立,这是世人皆知的历史实情,而这一辙历史要改成具有科幻向的大作需要大刀阔斧的改动和无边无际的脑洞,富含丰富的想象力且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天外飞仙的神秘力量的加持让文章更为幻化,使本来平淡的历史进程顿生波澜,让读者仿佛进入真实的奇幻世界去感受史诗篇章。
作者跳舞何许人也,是最初在起点中文网进行连载的作者,作品多改编成为网络游戏,此书是望古神话系列创新小说,是历史与科幻的结合,拥有自成一派的世界观和浩大的架构,随书附赠的别册中有介绍,十二神话纪元以及三千传说世界的平行分支世界,贯穿古今以及平行界面的交叉进行的全新篇章,也是国内首个创新题材的系列作品。
《选天录》一书中,开篇就造势,将刘秀的降生前的环境变化安排的极为神圣,预示着天选之人的降生之势。而王莽以至中年,却野心不眠,他回到了小小的新都,当这一方土地的领主,虽然日子安逸平凡,但他一直在等一个钥匙——一个回朝的机会,改朝换代的时代之风已经刮起,王莽的进基之路已经铺开,西汉末年的纷争已经暗流涌动,王莽的统治,已经来临。
如果单单是王莽篡汉自立的故事,那剧情总体会很老套,真正的情节是天选之子刘秀的能力展现,此系列的科幻色彩尤为浓烈,刘秀兄弟的情义也令人神往,王莽作为篡汉踢馆的挑战者,登场就遇到了守擂的最终boss刘秀,虽知其是天选之子,但两方势均力敌的较量也十分夺人眼球。
作为系列之一,为保证整个系列的的整体质量效果,让每一本作品都恰到好处,既涉及到整个框架中,也确保单本书的内容剧情完整,这是对此联手打造望古神话系列丛书的作者们一项大的考验,要让团队中每个人都默契的往同一个世界观大架构上靠拢,又写出好看令人欲罢不能的故事,着实是件难事。
天选之子,我们来啦。
《选天录》读后感(三):天选者,命定。
《选天录》是由跳舞围绕历史世界与中国科幻所写就的神话小说,之所以说有历史是因为主要的人物线里有着西汉时期最为厉害的两位英雄--王莽和刘秀,而说是神话是因为王莽在书中所做之事,所得想法都是当下时代的进步世界观,在那个世界里,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兵荒马乱,古老的等级观念与创新的当代文明观念之争在书中尽显。
书中刚开始分为两部分,一为王莽重新进入朝堂,循序渐进地去除太皇天后,收复自己的兄弟,站在权力的顶峰,竭尽全力去创造自己的新世界,土地国有;人人平等且拥有等同权力;将纸币取代以贵金属和纺织品为形态的货币形式。二为失怙的刘縯刘秀兄弟,小时长与叔父身边,一个混迹于市井,一身勇猛之气,拥有天下大义;一个遍读百家,胸中有经纶大略。后来为推翻王莽的政权所做下的种种事迹。
整本书籍的框架很大,泾渭分明,一为现当下的世界观,一为推翻新潮思想,重新按照历史轨迹走的思维。这两种化为人象就是王莽与刘秀。
王莽之所以提出创造新世界的是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来自千年之后,提出的思想都是历史条件下必然产生的结果,“这个世界有它运转的法则,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万物,乃至整个世界,都各自有着自己的轨迹,我将推动他遵循这个轨迹” 他做天下人想做又不敢做之事,当天下人想当不敢当之人。寻找了传承自己意志的继承人,王睦和韩卓。
刘縯刘秀,李通与刘骥则是顺应历史河流的发展,去推翻去继承与接纳新世界的开创。将势力从宛城的地下世界开始发展,独木难成林,一直到说服宗族,于是不断地接纳有志者之士。
天选者天助。
上天给了双方相对应的人力筹码但是胜利却永远伴随着刘秀两兄弟。在回南阳的路上,王莽欲杀刘秀于集市之中,却让同书院学子的马端当了替死鬼;在攻打宛城一战之中,明明必死无疑,却突然天降冰雹,且密集的冰雹没有落在刘縯刘秀这一方,而是把王睦打了落花流水;渡过黄淳水之时,河水突然断流,在刘方最后一个战士爬上岸之时又复流,急且迅猛。
你看,这始终是不公平的。我们常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却始终逃不开冥冥之中的命定之数。这个上天里选了他喜欢的人。
《选天录》读后感(四):一部连接古今的望古神话
刚看到《选天录》的时候就觉得名字十分的大气磅礴,本以为是一部网络玄幻小说,想要当做消遣读一读,但好像在无意中接触到了一个更大的领域。
刚听到“望古神话”的时候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接下来,便开始了对《选天录》和“望古神话”的探索。
先是百度了“望古神话”的含义。“望古神话”是国内首个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真实历史融汇一体的宏大架空世界。它打通了过去与未来的时空界限,有着自成逻辑体系的结构和设定,由流浪的蛤蟆担任世界观首席架构师,并汇集了流浪的蛤蟆、马伯庸、跳舞、月关、天使奥斯卡等国内原创知名大神共同担纲打造。
“望古神话”围绕本源主世界,不断将人类发展进程中产生过各大灾难的时间段进行抽离、重构,形成了环绕主世界的“十二神话纪元”和“三千传说世界”等平行分支世界。整个世界观从世界混沌之初人类主体意识“乾”诞生开始构建,随着人类不断前进的发展之路,在中国古代神话和真实历史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重构,贯穿过去与未来,从多维度多空间不同角度平行展示了被抽离出来的不同位面的世界下人类文明各自不同的发展进程。系国内首个贯穿古今的平行世界架构。
而跳舞的这部《选天录》可能也就是“望古神话”的一部分吧。
《选天录》讲述的是汉朝汉哀帝亡故之后的故事。其实在很多人眼中,王莽就因为清奇的脑回路和所施展的各种政策而被认为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所不符。而在《选天录》中,更是将王莽的来历弄得更为神秘,似乎也满足了大家对于这个人物的猜想。王朝更替,竟是一场千年的阴谋。王莽称帝后实施的政略让天下人瞠目结舌,却只有他知道,自己来自千年之后,肩负着沉重使命;宗亲子弟刘秀跟随兄长刘縯起兵,只想辅佐兄长成就大业,却不料经历血与火的洗礼,终于被至高的力量选中,成为天命之子。
看到有人对“望古神话”的评价:《望古神话》的世界观具备很强的包容性,这也意味着,创作者可以在《望古神话》的世界观下各自发挥所长,去寻找自己擅长的题材。而这也给“十二神话纪元”与“三千传说世界”带来了无限延伸的可能。
可能正因此,这一个平行的世界可能会更加精彩。也正因此,可能也想拜读一下望古神话下的其他作品吧!
《选天录》读后感(五):《天选之人》
望古神话这个系列很早我就有关注,一是因为这个大的框架确实很棒,二是要动笔写的几个人都是我喜欢的作者,而其中的跳舞更是我心中的大神之一,当然我最推崇的必然也要属他的经典之作《邪气凛然》,那个名叫小五的男人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现代社会的江湖,知道了什么叫一怒拔刀,知道了什么叫义薄云天,说这么多与本书无关的话其实就是想让你们不熟悉作者的了解一下,好知道这位曾经也是起点的五神之一。
跳舞其实一直不擅长的是对于景物及环境的描写,而他最擅长的是写人,或者说是写人心。语言方面跳舞一直秉承着通俗易懂,从不玩什么文艺范与晦涩,都是浅白的语言,但是总能在恰当的时候让你热血上头,恨不得大声呐喊,这便是跳舞厉害的地方了。
本书中跳舞选择把故事放在了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难解之谜,懂点历史的我们都知道王莽这个人有多特殊,甚至在网上曾经还有过激烈的讨论说王莽到底是不是穿越者,以当时的历史局限性,讲道理是不可能出现这样一个思想超越当时几千年的人,但现实就是偏偏出现了,所以这便是历史有趣的地方了,都说未来我们难以揣摩因为没有来到,但其实历史已经发生我们依然不知道真相,所能做的也不过是翻翻史书找到一些只鳞片爪。所以当跳舞把故事的主人公换成了王莽,来对抗天选之人刘秀,这样一来仿佛整个历史一下子就能说通了,整个望古神话的框架也具有了生气,看起来更加的真实可信。
跳舞依旧延续了自己的写法,写人入木三分,寥寥几笔整个人的性情便跃然纸上,而再配合着这个我们熟知的故事,一切都那么的水到渠成,看的时候你甚至感受不到撰记的成分,情不自禁的为书中人物担心,我想这便是一本好的小说了,也是每个作者都追求的吧,把故事当历史看,这种小说最出名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了,而这本书并不差。
因为望古神话的框架实在太大,所以每个人在写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你要只讲一个故事,不能越界,否则便会乱,而又要以小见大,从小的故事中透露出更大的内涵,这便是考验功力的时候了,跳舞并没有让人失望,刘秀两兄弟之间的感情写的让人神往不已,而王莽这个要逆天的人也描绘的霸气无比,两方对峙势均力敌这样的故事才好看。
但其实要说不足也有,那便是少了儿女之情,使得故事还是少了一点柔美,当然据我说知男女之情也并不是跳舞的强项,所以,没有便没有吧,免得强加画蛇添足更为不美。看完这篇我更加期待其余几人的作品了,希望能让这个框架越来越完美,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写出我们自己的中国式神话传承!
《选天录》读后感(六):历史如神话,英雄昙花一现
在历史的长河里,王莽和他的新朝只有短短15岁,在上百位帝王表中,并不算是特别长治久安,然而王莽因其独特的个人特质,非同寻常的诸多表现,仍是让人费解又疑惑。只可惜王莽和他的新朝,还是太过于短命,于是他的许多政见,许多施政措施来不及得到验证便宣告结束。
跳舞的《选天录》依托奇幻讲的却是王莽篡汉前后的那段历史,将历史人物融于丰富有血有肉的历史故事之中,将历史与神话故事相结合,再现那段英雄称霸的往事,这种书写方式也更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位奇人,这样的方式也同样回避了难以言诉的各种政治问题,特别是隐去了那些略有影射政治的部分。
以前曾读过作者的《恶魔法则》,一部充满想象的西方奇幻,既是个人的成长不管,小白丁的青云之路,也有世界大同,共同协作,抵抗外敌保护生存环境的大野心。当然对世界法则的探索,也会给你一些启发。这部作品比较好看。显然,《选天录》是作者转型之作,转向了历史+神话的题材,但也继续探索更贴近现实的世界观,或者说“规则”。在《选天录》里这种规则便是对天选之人的抗争,简言之,王莽与大汉刘秀之争。王莽本是顺应时代的强者,在帝国腐败几尽颓丧时,应时而出。在当时贵族子弟骄奢淫逸之时,他身为显赫的外戚子弟却非常努力,少年早慧,走的也不是寻常路,反而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性,非常难得。此后入朝为官,同样品德高洁受人爱戴,后封官接受禅让,称帝,改国号为新。小说从称帝之前的王莽与王睦的一次对话说起,又以王睦与刘秀的对话终,完成一次历史任务的交接。在后者的对白中,传达王莽的遗言:“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便是遗言,也有这样的气度与豪气。王莽是个励精图治的好汉,有胆有谋,许多政见都非常有远见,像土地国有,废除奴婢制度,改革货币等,政令非常超前,不能被时人接受和认可,这也倒致了后来被排挤、民怨沸腾、以及被罢黜、颠覆等必然结局。跳舞写人物之的不同成长,各种情境下的心理活动、宿命的解释、命运的抗争以及人物之间的对抗都非常在行,行文妥贴自然,很引人入胜。
望古神话是一个庞大的历史神话的世界观,在跳舞的这部《选天录》里展示了历史如神话,英雄昙花一现的无奈和不懈奋发的精神。在后记里,作者借大统领与轩月的对话,回答了对这场历史之争的看法。轩月说,“想要回归本源世界,强行登陆,比平凡世界的改朝换代更加残酷”。而大统领认为,“抽取秦始纪后两千年一个愤怒青年的意识,用你的意识投放术,影响王莽,让他能改变历史走向,从而产生时空逆流。可到底功败垂成。”后又补充,“你的仁慈终没抵过天选者,他们破坏时空规则,自身所受的反噬也是相当严重的”,“战斗也不在一朝一夕”。
《选天录》读后感(七):天命不可违——《选天录》有感
lue编辑
我命由我不由天!相信各位看官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中的热血都开始沸腾了吧。在很多武侠小说里面的很多角色或多或少都说了类似的话,但是结局一般都比较惨。而顺应天命的人,基本上都能够平稳度过余生,这样的描写基本上就是一种宿命论的态度。在现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了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或者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而不停的奋斗,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很多人都不止一次的在困难和挫折的面前摔倒过,但是能够一直越挫越勇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在武侠小说方面,尤其是穿越题材的小说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男女主角凭借现代的知识就能够挽回一些悲剧,甚至能够改变历史,这样的描写基本上就是迎合很多失败者的YY心理的。这样的小说看得多了,我们的审美疲劳也就来了。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起点中文网白金级作者跳舞所著的《选天录》一书所塑造的故事则基本上颠覆了逆天改命的这一幻想。
书中作者选取的时代背景在西汉末年的王莽时代,故事的主角就是王莽和刘秀,按照历史的发展轨迹我们都知道王莽虽然篡夺了西汉的江山,自己称帝,但是却被后来的刘秀的东汉取而代之。在历史中我们可以知道,西汉末年其实整个社会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了,王莽在把握全国改革的进程里犯了很多当时看起来不可理喻,但是后世看来非常英明的举措。作者就套用了这些历史史实,并将一些神秘的天外力量融入了进去。
作者在书中没有改动历史发展的大方向,但是王莽的个人形象在书中已经被放大了。王莽在书中已经不是一味篡夺江山的大盗,而是一位眼光已经超越时代上千年的改革家,而当时能够支持他的全天下仅仅只有他的侄子王睦一人,这是何其可悲。但是让我们更加悲壮的就是,王莽明知阻力巨大还一意孤行,最后全天下都来反对他,这里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相信读者看完本书之后,在对王莽感到惋惜之余,也为其改革的精神所折服。
当然书中既然融入了天外的神秘力量的情节,也就避免不了开挂的一些场景。只不过在书中逆天改命的王莽没有开挂的机会了,王莽所代表的一方势力在书中只能是被开挂的刘秀逐渐的打的没有还手之力,最后只能感叹一声:天命不在自己身上!
当然上面仅就描写的情节入手,阅读中那种酣畅淋漓的人物动作描写可能更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不管怎样,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你会沉浸在故事中各种人物的结局的感叹的同时,对于天命由天不由人会有更多的感慨。
《选天录》读后感(八):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读《选天录》
文/望月听雪
望古神话系列,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真实历史融汇一体,打通了过去与未来的时空界限,由历史出发,然高于历史,高坐云端,苍穹之上冥冥之中掌控着世间一切生生死死。围绕本源主世界,不断将人类发展进程中产生过各大灾难的时间段进行抽离、重构,形成了环绕主世界的“十二神话纪元”和“三千传说世界”等平行分支世界。
整个人类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独属于自己的意志。在无数次的危机和灾难中,终于发现毁灭的倾向亦是人类意识的一部分。因此,乾做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决定,把所有会对人类造成毁灭的事件抽离出时间与空间的长流,化为独立存在的传说世界,借此维护人类的繁衍与生息。一段段时光消失了,化作历史长河的支流,留给人类的,只有残缺的神话与传说。逐鹿之战、夸父逐日的真相被淹没在古道漫漫尘土之中,再也无人知晓。乾希望从人类文明中寻找英雄,一起救世守护,“天选者”应运而生。“挥军千里山河在,托马长枪定乾坤。”
此系列作品有马伯庸的《白蛇疾闻录》,流浪的蛤蟆之《蜀山异闻录》,月关的《秦墟》,天使奥斯卡的《星坟》以及跳舞的《选天录》,汇集了如此众多的国内知名原创大神,共同担纲打造的朗朗乾坤,各自拘了水月,各自发挥所长,各领天命,笔墨挥毫,书写各自的秀丽江山、霸气帝王,徐徐展开一幅气势如虹的历史画卷,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天命之争,两个王者之间的生杀予夺。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刘縯带着弟弟刘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走在黄土陌陌的古道上,一眼望到的是夕阳西下的路之尽头,天涯何处是归宿。“宗亲子弟刘秀跟随兄长刘縯起兵,只想辅佐兄长成就大业,却不料经历血与火的洗礼,终于被至高的力量选中,成为天命之子。”
“西汉末年,王莽篡汗,一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新朝显贵、汉室宗亲、乡绅地主、贩夫走卒都被卷入这场惨烈的变革中。”“然而谁能想到,这场王朝更替的背后,竟是一场延续千年的阴谋?”“王莽称帝后实施的政略让天下人瞠目结舌,却只有他知道,自己来自千年之后,肩负着沉重使命。”他的目标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之位这么简单,他要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目光穿越千年,穿过了长信殿,穿过了整个未央宫,穿过了宏大广阔的长安城,越过了整个天下,飘向无尽的星辰、浩瀚的夜空,妄图用另一个时空的精神来武装这个还在食古不化阶段的古城。
“以贵金属或是纺织品作为货币,不仅难以携带与结算,更不便控制发行。货币的完美形态,应该是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却能够依托国家的信用,在市场上流通的东西,例如一张简单的纸片,打着由国家授权,无法被伪造的印记,这便够了。”殊不知,在几千年之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阿里巴巴、支付宝、微信等的崛起,让纸币亦成为了虚无,钱财货币仅仅是手机、电脑界面上那一串个十百千万亿的数字,数字的增加减少即意味着货币的流通。“2016年阿里巴巴双十一全天交易额1207亿元”,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电子商务发展迅捷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土地,只要存在着私有,就一定存在着兼并。日积月累,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极少的一小部分人,掌控了绝大多数的土地。到那个时候,富可敌国,贫无立锥,国家又怎么可能保证没有动乱?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土地全部收归国有,而百姓手中所握着的,就仅有使用权而已。”如今的土地国有制,是否就是最完美的,还是有待历史进一步考证,寸土寸金,所谓国家掌控,其实还是掌握在少数官员手中,土地租用的昂贵致使房价暴涨,炒房者比比皆是,房价居高不下,逃离北上广最重要的原因即是房价太高,居无定所自然无法长治久安,安身立命之所无法满足,自然要去更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
“奴婢失去了一切人生自由。不同的人,天生自然是有区别的,或是家庭贫富,说是外表美丑。但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美貌或是丑陋,但至少,人一旦生而为人,就应该拥有完全相同、毫无差异的自由与尊严!”
“囤积居奇的商人,为了利益而操控物价……若仅仅是奢侈品,那倒也罢了。但如柴米油盐之类,与民生息息相关,那便必须由国家来进行管控,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上下浮动,但一旦超越了给定的界线,就必须得到控制。”
这就是王莽的抱负,来自千年之后的真知灼见,然而那个时代实施起来则是困难重重,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倒行逆施、违反天意。任何时代的改革总是一场血与火的洗礼,人们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习惯与生俱来。
“于是,两个孤高绝世的王者,两大超越现实的神秘力量,终于在西汉的时空中正面对决!”“这场天选之战和这个苍茫世界,究竟谁主沉浮?”
历史上真实的刘秀,父亲在其9岁时便去世,兄妹们被叔父抚养长大。汉哀帝死后,王政君之侄王莽连立两幼主,成为摄皇帝,之后直接称帝,西汉在历经214年的统治后灭亡。新莽末年,因其推行的改革盲目崇古,不切实际,加之天灾不断,广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终于,在新莽天凤年间,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顿时,海内分崩,天下大乱。其间历经种种、曲曲折折,刘秀终于登基称帝,之后击灭赤眉、扫平关东,得陇望蜀、一统天下,光武中兴。“惟汉光武皇帝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