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类六万年:基因中的人类历史》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3-21 00:45: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类六万年:基因中的人类历史》读后感1000字

  《人类六万年:基因中的人类历史》是一本由张振 / 李辉著作,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六万年:基因中的人类历史》精选点评:

  ●从小十分喜欢历史。认为人类六万年历史是一个伟大的课题。

  ●人类基因的十几万年的奥德赛之旅,既有英雄的史诗,也有艰难的跋涉。

  ●一直想知道人类发展史。想多多了解一下人类的基因发展历程。

  ●非常涨知识的一本书,不拘泥于科学形式,只是让我在阅读中就了解自己的生命起源密码,非常喜欢

  ●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本书可以给我们很好的答案。

  《人类六万年:基因中的人类历史》读后感(一):环保自由主义小粉红

  前面部分科普的还行,其实还是嫌简略,感觉基本是对西方相关论述的照抄,画风保留的很全面。关于东亚大陆尤其中国的部分太少了。后面几章就不能忍了,彻头彻尾的环保自由主义小粉红嘴脸暴露了。最烦的就是这种,讲科学就踏踏实实的讲科学,总是利用机会灌输些小粉红理念,关键是这种理念确定跟科学有必然联系??李辉说他去国图演讲,被人家取消了,说是主题不合适,这种黄皮白心的小粉红,就一个字,该!

  《人类六万年:基因中的人类历史》读后感(二):分子人类学的确应该科普

  

本书的确很多内容是照抄国外的那几本书。拿来主义是应该的,毕竟分子人类学本身就是最近引进的。但是连文字都不消化就直接搬运就有点层次偏低了。

分子人类学的确应该科普。时至今日,国内还有所有专家坚持多中心起源,就好比当年钱二手计算亩产万斤忽悠毛那样忽悠新一代和老百姓,祸国殃民。

本书的优点是集中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故事比理论更有影响力。

来这里本来是想看看再版有没有新内容的。似乎是没有。还是回去读国外那几本书吧。

  《人类六万年:基因中的人类历史》读后感(三):国内所谓专家的烂书,拾人牙慧,人云亦云

  

复旦大学人类学教授,攻击《人类简史》是文科,数据经过个人主观解读;攻击“埃及夏朝论”是民科,没有分子生物学数据支持。自己的研究却狗屁不通,主要成果是:曹操的血统,连个完整的观点都没有!! 堂堂复旦名校博导,心胸如此狭隘,眼界如此逼仄,观点如此迂腐,难怪在科学界毫无发言权! 不要读这种国内所谓专家的烂书,拾人牙慧,人云亦云

  《人类六万年:基因中的人类历史》读后感(四):《人类六万年》的读后感悟

  

中国人写的科普书,比较小众,主要是从基因的角度研究人类起源、迁徙、演化等过程,这本书的主要工具就是分子人类学。分子人类学是利用分子层面的DNA遗传信息来分析人类起源、民族演化、古代社会文化结构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分子生物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学科。它的主要方法是比较DNA序列,通过检查不同特定住民的DNA序列,科学家能判断特定住民之间或之内的亲属关系。人类学家们根据基因序列的特定相似处判断不同的人群是否属于同一基因组,以及是否发源自同一个地方。这就得以帮助人类学家跟踪迁徙和定居的模式,去发现现代人类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可以举个形象的例子,如果有人在很大很大的水池里丢下一块石头,激起的水波一圈一圈地扩大和扩散,虽然过了很久很久,只要我们的测量足够精确,那么我们就能推测出石头落水的位置以及落水的时间。凭借着女性线粒体DNA及男性y染色体DNA序列,分子人类学家掌握了人类迁徙的时间及路径大致如下:

15万—20万年前,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6万—5.5万年前,第一批人类走出非洲,主要是沿着海岸线迁徙,最远一群抵达澳大利亚;5.5万—5万年前,欧亚“亚当”进入欧亚干草原;5万—4.5万年前,人类陆续抵达中亚、东亚、印度等地,此时尚未抵达欧洲;4.5万—4万年前,亚洲和西伯利亚遍布人类,一批人开始从中亚向欧洲走去;4万—3.5万年前,欧洲最远的人类已抵达西班牙,部分人类向南进入印度和东南亚;3.5万—3万年前,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和克罗马农人混杂居住,6万年前的第一批人类也进入亚洲东部;3万—2.5万年前,人类抵达白令海峡但无法跨越,欧洲尼安德特人灭绝;2.5万—2万年前,文化逐渐发展成熟,多地出现洞穴壁画;2万—1.5万年前,多批人类进入美洲,很快抵达中、南美洲;1.5万—1万年前,最早的文明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西亚;约4000年前,靠着顽强的毅力以及对茫茫未知的探索精神,人类抵达了太平洋上的几乎每一个岛屿……

本书的后半部分还涉及了农业、营养学、国家组织社会、盖亚理论、弗洛伊德等等吧,有点混乱不介绍了。

总之吧,全书结构较为松散,文字略显生硬,要是某些地方能再深入点,某些文字细节再打磨一下就好了,好在还有600多幅生动精美的图片,推荐指数四颗星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类六万年:基因中的人类历史》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