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身外之海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3-19 03:14: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身外之海读后感摘抄

  《身外之海》是一本由李唐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身外之海》读后感(一):孤狼

  从文字里看出一颗柔软的心。柔软的面对世界,内心坚韧固执,敏感到一定程度,是个独善其身,但也不吝啬于帮助的作者形象。 作者笔下所创造的人物,几乎都是带着各自独特的思考与部分人生感悟的,好像都是作者自己的影子,分割成不同片的组成部分。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但因为加入了各种不同的奇幻因素,而使得两者结合并且碰撞成不一样的火花,使得那些匪夷所思的故事因素变得不会突兀,大都是合情合理的。作者的选择——可以种出来的书、父亲的病、奇怪的酒、得了抑郁症的鹿、发出大自然之声的木头唱片、叫“死”的冰屋、会消亡的时间,这些读起来都是作者内心的象征。是对于真实与虚无、存在与假想、信念与归属、死与生以及时间和记忆这些东西的迷惘和探索。作者借助朋友们的恋情问题、自己的男女关系,老拉松和妻子的故事,阐释了关于人的独立性问题,以及一切事物的确定和不确定性问题。 而关于会说话的狼,始终贯穿全文。透过这样一只孤独而与众不同、不受欢迎、不被理解、却坚强、不会自暴自弃的在一步步主动和被动理解更多关于“外族人”的东西,始终在前进道路上行走的形象,私以为是作者抽身所有疑惑中时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是一个适合于在黄昏或者夜晚读的故事,最好有大自然音乐之声的陪伴。

  《身外之海》读后感(二):一个人的活着

  ‘宿醉还未消除,肠胃也不舒服——这当然是老毛病了。’《身外之海》从一开始就塑造出这样一个孤独的形象,一个并非积极的生活者。 平常而琐碎的叙述,读起来像《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的自述,同样的男性视角,同样的孤独感受,可是相比于圣地亚哥这种典型的海明威式的英雄,书中的“我”却给人一种让人心动的怯懦和颓废。 “我”总是十分确定得感受到时间在生命中的流淌,却什么也没有做,只是静静看着,感受着,就连喜欢的女孩都可以眼睁睁看着走向别人,而不去做任何改变。 间或出现的“无意义节”,“有时我觉得人生真是毫无意义啊。”“冬天就这么过去了。”“是啊,好像什么也没干。”这一切好像都在提醒我们:生命中是没有什么幸福或者是不幸的,有的只是活着,麻木而孤独地活着。 可是你却仍然不忍心苛责,因为“我”实在是太像生活中的你你我我,生命固然丝毫没有意义,可是那一分柔软和情怀却让人为之动容。一个执着于写诗的非天才式诗人,他有着自己的善良,投喂林子里的野猫,担心离家出走的少女,时不时看望同样孤独的拉松老人。他也有着自己的执着,对音乐,对诗歌,对突如其来的好天气。 最后,那头会说话的狼,是人们的内心吧,是一方面孤独,在孤独中坚守着自己,另一方面,却渴望着理解和沟通的,人类的矛盾的内心吧。

  《身外之海》读后感(三):一个人的活着

  ‘宿醉还未消除,肠胃也不舒服——这当然是老毛病了。’《身外之海》从一开始就塑造出这样一个孤独的形象,一个并非积极的生活者。 平常而琐碎的叙述,读起来像《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的自述,同样的男性视角,同样的孤独感受,可是相比于圣地亚哥这种典型的海明威式的英雄,书中的“我”却给人一种让人心动的怯懦和颓废。 “我”总是十分确定得感受到时间在生命中的流淌,却什么也没有做,只是静静看着,感受着,就连喜欢的女孩都可以眼睁睁看着走向别人,而不去做任何改变。 间或出现的“无意义节”,“有时我觉得人生真是毫无意义啊。”“冬天就这么过去了。”“是啊,好像什么也没干。”这一切好像都在提醒我们:生命中是没有什么幸福或者是不幸的,有的只是活着,麻木而孤独地活着。 可是你却仍然不忍心苛责,因为“我”实在是太像生活中的你你我我,生命固然丝毫没有意义,可是那一分柔软和情怀却让人为之动容。一个执着于写诗的非天才式诗人,他有着自己的善良,投喂林子里的野猫,担心离家出走的少女,时不时看望同样孤独的拉松老人。他也有着自己的执着,对音乐,对诗歌,对突如其来的好天气。 最后,那头会说话的狼,是人们的内心吧,是一方面孤独,在孤独中坚守着自己,另一方面,却渴望着理解和沟通的,人类的矛盾的内心吧。

  《身外之海》读后感(四):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最初是被介绍中的,每个人的身外都隔着一片海。这句话就是当代所有人的现状,每个人都像是一个孤岛,而身边环着一片海,每个孤岛都无法相互交流,每个人都是汪洋中渺小的一点,看不到彼此的日子里,孤独着活着。 提到孤岛,不得不说的就是手机。这个带给我们无处不在便利的东西,也是双刃剑,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把所有人由手机通向另一个只有手机的世界,终生只与手机交流,这样大家的生活就只有手机,想象之中就知道,这样的生活是过不下去的。 本书《身外之海》是一本孤独而真诚的小说,满是少年人孤独又热闹的生命力。创造了一个冷而开阔,充满异质感的神秘世界。书中作者结合了超现实,黑色幽默,和诗意想象。作者李唐是位年轻作家,之前写过很多文章,也出过书,这是一本长篇正经小说,作者把所有的功力都运用在这本书中,虽然是超现实,但是仍然有作者的日常,结合起来,用想象来写实。 本书在描绘完美的海滨小镇中,探究残缺的我们与周遭世界的关系。看似是普通的描述,却在不经意间令人惊奇。 沉溺发明的退休警察,患有人群恐惧症的钢琴手,收藏雪花的守林人,身世离奇、讲话真假难辨的酒馆老板,变得透明即将消失的女孩,会说话的狼……这些都是海滨小镇的人们。他们有着和你我一样的孤独与苦闷: 除了沉默没别的特长,不甘于庸碌却找不到方向,没有爱而否定自己的存在,发现没有什么值得坚守,不确定自己喜欢什么,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 书中这个神秘另类的世界,不属于现实生活,却又充满了我们日常的故事。所以这些故事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又很近。

  《身外之海》读后感(五):在时间之海,我看到了真实的自己

  “给一些原本司空见惯的东西重新赋予意义,焕发出不一样的神采,这便是故事的魅力。”

  这是一个临海的叫做天鹅绒的小镇,这里有一片森林,海深林静,日复一日。我是一个警察,是在拉松退休之后小镇上唯一的警察。一切都从我的视角延展开来,娓娓道来一个绵长、柔软的故事。故事围绕着这片平凡的土地,围绕着犀牛之翼酒吧,以及在这里的形形色色性格鲜明的人。我,阿栗,猫,松子,徐福,李尔,莉莉,阿柚,守林人,陈眠,阿京,灰原,长官,会说话的狼。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界就是这样奇妙,总是会有一些相遇,或者分离。

  感情蔓延在整个故事里,不热烈,但是悠长,有一种苦涩,而后带着淡淡的甜。我的内心十分迷惑,我对自己的父亲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始终在思考着父亲的内心。而其他男男女女之间也有着种种感情纠葛。阿柚是个奇怪的女孩,总是爱去森林深处读书,总是安静地面对一切。那头会说话的狼,森林里那座神奇的由逝去的时间组成的小屋,拉松怀念妻子发明的时光机,我偶然捡到的稀有的蓝色海螺……故事里的东西总是那样的千奇百怪。

  故事里有音乐,爵士乐。我和徐福李尔组成的乐队,我们始终没有放弃,虽然历经种种磨难波折。我有着许多的唱片,而书也是由种子种植。故事里有色彩,白色的雪花,蓝色的海,幽暗的夜……

  九零后的最早一代马上就要三十而立,本书作者便是一名九零后,也许在很多人眼里九零后还是没有长大的一代,但是确确实实他们已经慢慢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不是特立独行,他们展现着时代的风采,这个故事表达了九零后对感情的认知理解,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深刻并且有道理,比如就阿柚患的奇怪的病,会因逐渐丧失存在感而消失,会引起读者关于如何创造存在感的思考,我们为何存在,怎么证明自己存在?会说话的狼,渴望成为人类的朋友,渴望接触人类的世界,他追求美好,无惧死亡。

  在这个故事里,感受到的是那种不轻言放弃,心中有情但不轻易流露,有思想但不轻易表达,也许这就是另一种深刻吧。

  《身外之海》读后感(六):是身海,也是深海

  百度百科里对于深海恐惧症的描述是这样的:

  “ 深海恐惧症多数都会让人感觉自己处于一个密闭的空间中难以逃脱,而且大海是令人琢磨不透的,海中孕育了很多人们未知的生物,并且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深海更像一个恐怖的深渊。很多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这种深海恐惧症是过分焦虑的,有时甚至知道这种恐惧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是却总会不由自主的有一些深海恐惧症的表现。 ”

  读完《身外之海》后,我发现它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深海恐惧症有着相同的类似,这或许是某种巧合吧。

  密闭的天鹅绒小镇同样令人琢磨不透,蕴藏着许多奇妙的人与事:种书、 “死”的冰屋、 “逆向印刷机” 、无意义节、拉松的“时光机”、会说话的狼……

  这个故事里的角色自然有“会游泳”和“不会游泳”之分,两种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各自的处境也都是截然不同的。可是,男主角却似乎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他有恐惧,但又因为有音乐和诗歌为伴,就像是手握着救生圈,所有的事又变得明朗了起来。书中如此写到:

  “很多次,我梦到与父亲在旧工厂里练习萨克斯的夜晚。我们对着星星演奏,累了就听收音机里的爵士乐午夜电台。那是我还未经受时间的洪流冲击的时光,很多东西依然坚不可摧。在音乐中,仿佛只要一路向前,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仿佛只要星星还在,一切就不会改变。”

  “每个人都想过证明自己的存在,写诗只是其中的一种途径。”

  那么从书中反观你我的生活,某种层面来看,周遭与深海无异,有无数未知的危险与焦虑想要给我们造成麻烦,那么,“你要记住,不管外面的世界想怎么改变你,你内心都要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地方。只有在那个地方,你才是真正的你。”

  《身外之海》读后感(七):一个乌托邦的小镇

  每篇小说都有着自己的诗性,长篇短篇无一例外。这种诗性就想小说的脊梁骨,支撑着它站立在我的面前,为我讲述这篇小说中的人物,故事,还有他们的情感与纠葛。

  在看过了这篇小说的三分之一后,我忽然想起了海子的那句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一首非常乌托邦的诗,这也是一篇非常不可能真是存在的小说。这在小说的名字里就可以看到端倪,它是一个幻想中的世界。

  徐福,传说中的求仙者;李尔王,那个莎士比亚笔下最悲惨的角色。这两位与主人公(李尔没有当国王,所以没带王字吧)一起组了一个看起来羞涩,实际上就是自嗨的爵士乐队。他们一个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一个沾化捏草却又非常脆弱,而自己又是一个对森林患有恐惧症的警察,这么三人在为一个“无意义节”做排练演出,让整个故事在开头便显得十分荒诞搞笑,非常的乌托邦。

  就像小说中众人所在的镇子,“天鹅绒小镇”的名字源由是因为一场漫天飘洒着天鹅绒的而命名一样,镇上的人餐厅,酒,博物馆,药店,乃至人们都是这么的随性而奇特。他们会为一直胖死的流浪猫而举行盛大的下葬仪式,却对离家出走失踪的小姑娘赵柚置若罔闻,这个小镇有着一种奇特的乌托邦文化,人们像是一个外表正常而内心空洞的壳,随时都可以用其它事物来填满,这让身为外来人的我感到奇特,却又不敢太去深思。

  小说以爵士乐与失踪女孩赵柚两条线索同时进行。爵士乐中有主人公目前的迷茫,过去的父亲,还有未来的成长,组成了一个基本的故事框架,串通了小说各个角色的成长历程,让这个故事变的有趣而完整。赵柚的故事线,更想是用悬疑的手法,在小说中探讨着时间与死亡,存在与爱的永恒命题,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将小说带到了一个探索哲学的高度。但是两边的故事并未能完善的交汇在一起,更像是一个人在两个世界中来回奔跑,使得其中的隔阂感很强烈。不知道这是作者以此表现赵柚与众人之间的隔阂,是为了突显存在价值的含义,还是其他什么用意,那就不得而知了。

  最后,还要说的是,作者将这篇文章的节奏把控的比较慢,故事与故事之间相互间隔,让人不会感到疲惫,没有市场大部分小说那样的迅猛与快速的发展,让我觉得很不错。

  《身外之海》读后感(八):身体之外就是每个人需要探寻的海洋

  读了《身外之海》之后,想了两三天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许这个带有魔幻色彩的故事带给自己的冲击不是很直接吧。

  主角是一个小镇的警察,他喜欢喝酒但酒量不高,喜欢读书,喜欢音乐,小镇的感觉如一个世外桃源一样,外地人不怎么到访,虽然主角也是从外地到这个小镇的。主角是接的前任警察的班,他到这个小镇的时候,最先遇到的就是前任警察,那个警察给他找了住的地方,并且教他怎么当一个警察。小镇最有活力的地方应该是小酒馆了,在酒馆里可以和朋友相互聊天,可以用酒精麻醉自己,可以听到音乐,而其他的时候,总是一种静寂的状态。

  很难理解这本书题目的真实含义,或者作者要表达的意义。身外之海,人在母亲的体内孕育的时候就像生活在一个海里的状态,人出生以后,需要可外部世界发生联系,也如置身于一个海洋一般。

  人是生来就寂寞的,人的意识是独立的,所以就注定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与外部互动的节奏,从而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让自己的内心平静,让自己感觉类似回到母体子宫那种安全的状态。社会是现实又残酷的,时间不会等待一个人,不管是自己的亲戚还是好友,他们最多能够提供感情慰藉,自己内心最深的感受还需要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慢慢的或者快速的去发现去掌控。

  《身外之海》是一个灰暗色彩的故事,不受待见的女儿、凶酒的父亲,不堪忍受疾病折磨主动要求死亡的妻子、深爱妻子无法走出丧妻之痛的丈夫,渴望关注而撒谎骗人的儿童、会说话的狼,不能理解父亲对音乐态度的儿子、为了逃离来到小镇生活的主角,害怕见到他人的钢琴天才、对顾客无礼的女店员(钢琴天才女友),这写冲突都显得那么杂乱无章又特别真实,这些事都成了其他人特别是主角感受到的身外之海,或许这“海”本身就并非是实实在在的事儿、人,而是一种感觉,外在的种种构成了这“海”的感觉。

  写到这里,还是无法准确感知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只能够看到这个故事本身。主角晚上演奏乐器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秘密听众,这个听众能够听懂主角,能够与主角交流音乐的感受,而主角最终发现这个听众就是本书一开始就让小镇担忧的会说话的狼,真是有些忧伤啊。最后主角向逃避欠债的图书销售员推荐警察的工作,或许预示着主角想要离开了,身外之海不可能一成不变,当熟悉了当下的环境、内心总是要有悸动的,离开只是为了能够到下一个海洋。

  人生啊人生!

  《身外之海》读后感(九):《身外之海》——孤独是无解的

  《身外之海》的故事很简单。它描写了主角在天鹅绒小镇上的一段时光,用“预备参加无意义节”和“寻找一只会说话的狼”的“骨架”支撑,引入一些主角、情节填充,再辅以文字修饰,最终塑造这个现实而平淡的奇幻故事。

  说《身外之海》是个浪漫的奇幻故事,是因为文中充斥了大量奇幻诗意的世界设置,例如种出来的书,死去的时间,把诗歌转化成花朵的逆向打印机,木头做的唱片……都是多么诗意而浪漫的幻想,像是小孩子的童话书一样单纯。可惜作者是个成年人,这种脱离规则的合理性的设置在他后来的情节里,渐渐落到地上,和无处不在的爵士乐一样,成为了故事文艺的背景墙。

  推开这堵墙,看到这个故事的本质,其实就是现实而平淡,甚至还轻飘飘的孤独感。

  作者很年轻,但积累颇厚,他在故事里塞进了历代文人青睐的多个主题,例如爱、存在、理想、音乐、死亡、诗歌、父亲、灵魂伴侣……小说里写了一个热闹的天鹅湖小镇,一场盛大的特色节日,写了几个青年,几个家庭,几种爱情,写了私奔的情侣、变质的爱情、灰色的理想,被抛弃的孩子,神秘的森林和大海……他几乎把他的世界都写尽了,可世外桃源能有多大呢?

  书中出现的人物很多,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或长或短的往事,都是天鹅绒小镇的贴花而已。难得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叫赵柚的女孩,短发,住在森林里,喜欢读诗,相信自己不该存在,质疑爱的意义。她在最后患病,渐渐消失,依旧是平静的,主人公的视野里为我展现了她最后的一段时光,我却看到了她完整的一生。孤独是无解的。

  她的这种孤独感是全文所有情节和细节里面最纯粹的。如果我赞美这篇小说,必定是会赞美从她身上引申出来的,整个文章的情感氛围。这是建立在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之上的整体观感,是作者天赋里带来的难得。讨论任何细节都没有意义。

  作者李唐写的《身外之海》是塑造了一个纯粹的世界,剥离掉了所有的黑暗面。这个世界你目光所到之处都被一层无形的大雾罩着,七情六欲都模糊了起来,都是孤独的生命。

  这是一个文笔娟秀而精致,思想文艺而浪漫的人写出的故事。

  它并不够好,却让我对他的未来产生了期待。

  --------------------------------------------------------------------------------------

  读完之后的十来天才来写评,感想颇杂乱,先写一半,有空再补。

  《身外之海》读后感(十):一个发生在小镇上的故事

  或许刚开始,我读这本小说的时候,太过于刻意,总想着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与大家分享的?但小说的平淡,或许会让有些人失望。刚开始读的时候,有种读卡夫卡小说《城堡》的感觉,也是冬天,也是森林,还有酒馆,硬邦邦的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当然,这本小说没有《城堡》里的故设悬念。又或许有吧,那只在文中一开始便出现的狼,以及那个与“我”交谈甚欢的总是站在窗外的陌生人。但是个人觉得李唐的小说没有那么刻意,更加的自然,或者说质朴。因为我们的主人公,是个游离在人群之外的孤独的诗人。而《城堡》中的主人公,或许是一个八面玲珑还带有些许使命感的政客?我不记得去了,看《城堡》还是好久以前的事。

  小说的名字是《身外之海》,有时候,我会去想,这世上,我们的身边,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把我们隔绝开外界的?或许是音乐,或许是诗歌,或许是阅读。

  小说的主人公“我”是小镇上唯一的警察,交着两个爱好音乐的朋友,偶尔一起演奏排练,他们中的一个患有人群恐惧症,叫徐福;一个则总是与女友有着处理不完的矛盾,叫李尔。徐福不愿与人交流,有时候甚至是在人前软弱,却有个行事风风火火的女朋友,名叫松子,松子一直在徐福身边默默地支持着他,鼓励着他走出这种状况,最后“无意义节”的正式演出完美落幕,或许也是为这一对情侣画上一个完美句点,为他们送上祝福。李尔偶尔会和一些女孩子闹花边,他有个叫莉莉的善妒的女朋友,又或许不是,只是太在乎他了,每每总要闹出许多麻烦。李尔不以为意。后来莉莉“喜欢”(实际上是莉莉为了气他)上了“我”的另一个朋友——一个书商陈眠,李尔这才慌了,连小号也吹不出,这才明白莉莉对他的重要性。所幸后来,莉莉也选择了与李尔一直走下去,两个人,大概也会得到一个好的结局的吧。主人公生活的一个小镇,叫做“天鹅湖小镇”,在小镇上,还住着“我”的一个老师,名叫拉松。拉松因为早年妻子的离世,在退休后,大概是终于有了时间来感怀悲痛,在最后一段时间竟然使用电椅反复刺激自己的神经,而最终使自己失忆。不过失忆后的拉松活得更加的快乐,“我”替他埋住了那段让他刚到痛苦的记忆。“我”的喜欢的女孩阿栗,最后得到了幸福,与她的爱人慕医生进行了结婚旅行。“我”送出了祝福。尽管当初刚知道的时候,我很悲痛,甚至一度不愿再到医院里面去。关于故事里面出现的另一个女孩,赵柚,我觉得更多的对她有感觉。因为一个生来觉得自己不应该存在的人,强烈地否定自己的人,后来也在慢慢地消失。故事描述了整整一个冬天。又或许不是。故事的开头是冬天,故事的结局是冬天就这么过去了。很悲伤,又很淡然。似乎这是个一成不变的冬天,这是每个冬天都会发生的故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身外之海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