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是一部由Thomas Lennon执导,大卫·斯特雷泽恩 / 比尔·克林顿 /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高法院》精选点评:
●The revolution of The Supreme Court. 通过那些大法官的努力在不断改变着美国社会,信息量庞大,每个案例都值得研究。
●作为入门很适合,后两集比前两集好看……
●中美司法体系差异巨大,导致美国人民很关注的案件,在我们看来可能没什么意义,此纪录片也提醒人们无论体制多么健全,最终执行的始终是人
●哪位法律人士出来点评下?
●难得能把SC从历史、到职责、到转变讲得从容~不过请的专家讲得东西都有些水了......最高法院唯一要处理的事情,其实就是法律适应性嘛~
●Great names will never fade away. 非常不错的关于美国司法演变的纪录片。五星推荐。
●建议看剧的时候,随时查维基百科上相关条目,有助于深入理解
●2014/9/10 Excellent documentary that carries weight. I was brought to tears many times at the landmark decisions.
●还好。
●看最高法院如何从发展到壮大,着重写了几个把最高法院推向高峰的法官。对案子的介绍也与美国的社会、时代联系紧密。
《最高法院》观后感(一):美国法律发展史
这是一部关于美国最高法院的发展史的纪录片,也是美国法律发展的历史。约翰·马歇尔时代、霍姆斯司法克制主义时代、沃伦法院司法能动时代和伦奎斯特司法保守时代,从建国之初的奴隶制、州权和州际贸易到民权运动时期的种族隔离制度、米兰达权利和堕胎权,美国最高院从无足轻重的部门成长为守护本国法治的强力机构。妥协与坚守、理想与现实,在200多年后的今天重新回顾那些判决意见,依然闪烁着法律智慧的光芒。
《最高法院》观后感(二):法院.你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契约自由,自由的衍生权,我顽固的认为自由是宝贵的奢侈品。但是人类其他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并不比自由权卑贱.当工人的生存权与自由冲突时我们应该想到的是平衡,如果法律永远站在强势一方那么我们根本不需要法律因为强者总是占据优势,如果法律是为了维持强者对弱者的压制而存在那么法律就沦为了作恶的工具.如果我们渴望社会的平衡,那就必须调整强弱的平衡,如果我们帮助一些弱者就必须牺牲一点强者的利益那么我们也只能接受,因为人类社会本就是一个妥协的联合体,宇宙中只存在不完美.只是判定强与弱的标准,大陆法要么没有要么不切实际,海洋法允许使用以前的标准套在现在的案例上,这就叫判例
《最高法院》观后感(三):Note
We’ve come a long way since Marbury Vs. Madison when Justice Marshall very cautiously trying to suggested that Jefferson administration was doing the right job. It is a court that has developed enormous power and enormous prestige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 Supreme Court of United States is the most powerful judicial crime bureau in the world. It tells us what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co-equal branche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re, and what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o the states are, and what the relationship of what a government is and to individual rights and liberties. That is a very broad mending. The court is no longer timid. Both the left and the right on the court are activists. By that you mean, judges who see their essential roles as deciding the hard questions that are faced the American society. I don’t see any tendency to hold back. Today, the Court stands as a huge institution at the center of American politics. And whether that is a good or bad thing is a question that people really ought to think about. The legitimacy and the acceptance of what the Court does depends upon how people view the institution. The Court is always vulnerable and has been throughout the history. And I think justices, myself and other should view as trustees and extreme valuable institutions that built up over the centuries and has served the country very well in ensuring the rule of law and has the ability to reach unpopular decisions that would nonetheless be followed
《最高法院》观后感(四):引领社会进步的力量——最高法院经典判例
以下梳理了片中涉及的最高法院判例,以及个别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案例。可以看出,早期最高法院扮演了比较消极的角色,充分体现了司法是最后的争端解决途径的特点。甚至出现了一些饱受争议的判决。二战以后,最高法院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积极的角色,尤其是在平等保护的问题上显示了社会进步的方向。
(1) 马伯利诉麦迪逊案Marbury v. Madison (1803) 关键词:司法审查
麦迪逊拒绝下发委任状,马伯利根据1789年《司法法》将其诉至最高法院。但最高法院否定了对本案有司法管辖权,判决《司法法》违反宪法。确立了最高法院的违宪审判权,从此,司法权成为足以抗衡行政权和立法权的权力。为宪法学经典案例。
(2) 斯科特诉桑福德案Dred Scott v. Sandford (1857) 关键词:黑奴制度
黑人奴隶斯科特根据《密苏里妥协案》要求获得自由,但是最高法院否定了黑人具有美国宪法上的公民资格,禁止蓄奴的《密苏里妥协案》违反了宪法所保护的私有财产权。该案在黑奴存废问题上有所倒退,成为后来南北战争爆发的诱因之一。
(3) 洛克纳诉纽约州案Lochner v. New York (1905) 关键词:最长工时法
最高法院判决纽约州限制面包师最长工作时间的法律,因违反了宪法修正案正当程序条款中暗含了的“契约自由原则”而无效。
(4) 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诉美国案Standard Oil Company of New Jersey v. United States (1911) 关键词:反垄断
最高法院适用1890年《谢尔曼反垄断法》,认定标准石油公司通过一系列反竞争行为实现石油行业垄断,并判决将公司拆分成若干个小公司。
(5) 西海岸酒店公司诉帕里什West Coast Hotel Co. v. Parrish (1937) 关键词:最低工资法
西海岸酒店女服务员帕里什起诉该酒店,要求支付其华盛顿州《最低工资法》所认可的最低工资。最高法院认定,以保护健康、安全和弱势群体为目的的限制契约自由的法律是符合宪法的。该案推翻了1905年洛克纳诉纽约州案,改变了最高法院反对罗斯福新政的保守主义立场。
(6) 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1954) 关键词:种族隔离
最高法院判定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制度违反了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因为隔离措施设施本身就是不平等。推翻了承认“隔离但平等”的先例,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7) 纽约时报诉苏利文案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 (1964) 关键词:言论自由
纽约时报因在民权运动的报道中含有虚假信息,而以诽谤罪被起诉。最高法院判决纽约时报胜诉,因为并无证据证明纽约时报明知报道不实,或者知道报道可能不实而未经查证。该案确立了“真实恶意原则”,为解释宪法修正案言论自由条款的重要案例。
(8) 格里斯沃尔德诉康涅狄格Griswold v. Connecticut (1965):隐私权
最高法院裁定康涅狄格州禁止使用避孕器具的法律违宪,因其侵犯了婚姻生活的隐私权。此后隐私权概念在美国宪法中逐步确立起来。
(9) 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Miranda v. Arizona (1966) 关键词:被告人权利
最高法院认定,警察在逮捕和审讯犯罪嫌疑人时,必须进行明确告知犯罪嫌疑人,(a) 有权保持沉默,(b) 但所有供述将会成为法庭证据,(c) 可以聘请律师并要求律师在审问时到场,(d) 如果无力聘请律师,法院会为其指定一名。这就是后来刑事诉讼法中著名的“米兰
(10) 罗诉韦德案Roe v. Wade (1973) 关键词:堕胎
一名未婚怀孕的女性和为其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医生作为共同原告,起诉德克萨斯州禁止堕胎的法律。最高法院认定该法律侵害了原告的隐私权而违宪。从此美国实现堕胎合法化。
(11) 劳伦斯诉德克萨斯州案Lawrence v. Texas (2003) 关键词:同性性行为
最高法院认定,德克萨斯州的法律禁止自愿的成人间的同性性行为,侵犯了第十四修正案肯定的成人的个人私密行为的自由和隐私。从此美国实现了同性性行为的去罪化。
(12) 美国诉温莎案United States v. Windsor (2013) 关键词:同性婚姻
国会于1996年通过《捍卫婚姻法案》,将婚姻限制为“一男一女的法律结合”。最高法院以违法宪法修正案平等保护条款为由判定该法案违宪。从此,联邦政府必须承认所有州的同性婚姻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