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企鹅欧洲史·追逐荣耀》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3-02 03:33: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企鹅欧洲史·追逐荣耀》读后感摘抄

  《企鹅欧洲史·追逐荣耀》是一本由[英]蒂莫西·布莱宁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6,页数:8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企鹅欧洲史·追逐荣耀》精选点评:

  ●这是我目前读过最好的介绍欧洲史的书。已经看过的所谓一代大师布罗代尔,还有《现代世界体系》,我觉得都比不上这本。有时候前人的盲目吹捧我们不能全信,新的书其实已经超过旧书了。

  ●急需地图,普鲁士,奥地利,德意志诸侯,哈布斯堡君主国,神圣罗马帝国,还有尼什么德,他们都在哪,到底什么关系+_+?!

  ●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而是最混乱最怪异的时代。涉及面颇广,面面俱到,但皆蜻蜓点水,不够深入,嘛作者自己也说了,篇幅所限。。。考虑每一章提及的内容都可以展开成与本书同等篇幅甚至超越本书篇幅的专著,这本书还真是足够“入门”了。当成为了拓展阅读而略微翻翻的杂书(考虑到其书写构架,实在很难说它是史书)比较好,以及这一套书果然是#除非白送或者通过别的渠道不花钱看否则真的没有买的必要.JPG#了

  ●按需。

  ●陈晓律老师的导读好评。作者用了好几页写巴赫好评。这本书这种方方面面娓娓道来的写法也挺好的。告诉读者历史就是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看了之后的感想就是,在这些琐碎繁杂的事情里,选取什么事件来堆砌历史,构建图景,完全取决于写书,或者说写课本的人的动机。

  ●两个世纪的进步与倒退,革命与反动,文明与暴力,理性与疯狂,崛起与没落……历史可以有多种写法,而本书是非常让人着迷的一种。

  ●断断续续读完,忘了做点笔记,译文很好。要是有一套欧洲历史地图就完美了,因此也是个遗憾。新旧拉扯,革命法国开了倒车,革命的敌人开始突破传统视野,荣耀将成为过去。全书以专题展开,人生活的世界、统治者及其权力运作、宗教与文化(特别有意思的是对宫殿园林建筑呈现权力的分析,书信和知识共和国的形成,感性与理性交织的时代氛围)、战争与和平,打乱了按时间和国家的叙述顺序。从欧洲的一次稳定到另一次稳定,中间一百多年主旋律是紧张,是政治角逐、势力分合、战争杀戮,以拿破仑的失败落幕;当然也有经济文化和宗教,也有思想的变化,很多现代因素那时已经孕育,这一时期是欧洲走向近代的关键时刻。

  ●看得出来,作者受年鉴学派影响较深。其中交通,贸易,农业,宫廷娱乐亮点较多。

  ●这本书的阅读刚刚读了一个开头,相对于整套书的第一本,这本更易读些 从欧洲的沟通,到陆地,到水路,海关与税卡,邮政,还讲到人,人口。从多个角度介绍欧洲可以看到当时的欧洲,交通很原始,马车因为路的颠簸还有人的因素体验特别差,海陆路程体验也说不上好,货运重要路线影响地区的经济。人口方面,人口越多税收平均越少!但是人口多也有资源紧缺的担忧!明天继续阅读!20200109

  ●人们浮尸流血,义务反顾,无果而终,变成细小文字填入历史,以供后人跌进细碎的往事,那样的存在只是为了书页里留下口讯:很抱歉此刻打扰了你浅薄的人生

  《企鹅欧洲史·追逐荣耀》读后感(一):跟着作者的叙述了解那个时期的欧洲,它的追逐和荣耀!

  这本书的阅读刚刚读了一个开头,相对于整套书的第一本,这本更易读些 从欧洲的沟通,到陆地,到水路,海关与税卡,邮政,还讲到人,人口。从多个角度介绍欧洲可以看到当时的欧洲,交通很原始,马车因为路的颠簸还有人的因素体验特别差,海陆路程体验也说不上好,货运重要路线影响地区的经济。人口方面,人口越多税收平均越少!但是人口多也有资源紧缺的担忧!明天继续阅读!20200109 这本书比第一本好都,坐着整理的很适合普通读者的阅读习惯,从生活的多方面,如瘟疫,医药,婚姻,饥荒,描写欧洲民众的生活状态,然后第三章写到贸易,都城还有工业的生产。有更多的社会属性,让我更全面的了解坐着描绘的欧洲那个时期。那时候的生活条件真的好艰难,但是发展一直继续,特别是殖民地的贸易,和纺织业的发展!20200110-0111

  《企鹅欧洲史·追逐荣耀》读后感(二):这是一个拉锯的时代

  讲述1648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到1815拿破仑战争结束这一时间段的历史,作者的叙述非常详尽,涉及交通道路邮政人口生育女性医药贸易生产农民建筑宗教文化战争等等各个方面,是一部洋洋洒洒的当时社会全景图。 统观这一时期,人类在世俗生活方面有了长足进步,道路状况越来越好,人口与贸易的交流越来越密集,邮政出版越来越发达,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接触知识,文化普及与识字率大大提高,女性开始参与到文学创作中,并为自己赢得生存的基础,世界范围内的贸易由于广大殖民帝国的建立变得越来越繁荣重要,农业的技术得到提高,并且由于新作物的引进改变了欧洲传统的食物来源,开始步入近代开端。 而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仍然处于理性与感性的拉锯过程中。启蒙运动启发了人的理性,但是浪漫主义思想家仍然在否定理性的作用。人类似乎脱离了宗教的束缚,朝着科学自然科学迈进,但是即使最伟大的牛顿也仍然坚信上帝的存在,巴赫所有伟大的音乐也是为了献给上帝。

  法国革命好像要把人类带入更平等更激进的政治制度中,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陷入了更深的传统中。

  这一时期各君主国逐渐脱离教皇,民族主义国家逐步形成,现代概念意义上的人民公民国家渐渐成为重要的词语被人们所熟知,然而民族主义的产生也让欧洲各国进行持续不断的战争。

  总之,这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理性与感性,宗教与科学挣扎拉锯的时代。

  《企鹅欧洲史·追逐荣耀》读后感(三):追逐荣耀

  本书最精彩的内容莫过于最后最后的章节:战争与和平的叙述了吧。我看到了法兰西帝国在路易十四的带领下,散发着“太阳王”这个绝对君主制度的光辉,凡尔赛宫的拔地而起,其曲折宏大的回廊,湿壁上描绘着路易十四的丰功伟绩,却又徒添了战败国的凄惨下场,谁知道,这却激起了日后德意志、荷兰共和国普遍民族主义的决心。在天启四骑士的轮番攻势下,欧洲一次又一次陷入了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哈布斯堡君主国艰难的崛起,腓特烈二世在其抠门的父亲腓特烈.威廉治下拥有的是充裕的国库和整个欧洲最为精良的军队,在绝境中成为欧洲强国的座上宾。还记得作者对于哈布斯堡君主国的描述,哈布斯堡君主国最擅长的就是重头再来,例如你打了他一拳,他依旧呲牙咧嘴地笑着,继续做着他前进的事儿。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绕不过去的坎儿,它所迸发的影响震颤着整个欧洲世界,旧制度必然会走向衰亡,而那些君主们适时地调整政策,使其统治更具弹性和合法性,最后只有英国坚持了下来。似乎,我们总习惯称拿破仑为伟人,而本书的作者却像我们展示着别样的拿破仑,是时代造就了他,或许是雅各宾派的最后溃败,他抓住了雾月政变的时机,可他却又失败于他的自负,他~拿破仑,法国最后利益非国家,而是波拿巴家族的利益,他的开倒车,重回旧制度的帝制也注定他的失败。拿破仑的利欲熏心,蚕食着欧洲大陆的同时,俄国、奥地利、普鲁士最后看清了拿破仑只是个狂妄不可信任的匪徒,第三次反法联盟最终覆灭了法兰西帝国。 当玛利亚特蕾莎重新夺回匈牙利时,附加在她头上的禁锢,约瑟夫二世的激进改革也在他及时的逝世中戛然而止,而他的后继者,利奥波德二世小心翼翼的收拾着残羹冷炙。 PS:最后,我惊讶于路易十四的法规文化霸权的影响,正如凡尔赛宫是一个镀金的鸟笼,无数的贵族靠着国王的抚恤金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放弃了抗争。法兰西拥有最豪华的宫廷最豪华的娱乐,最豪华的歌剧等等,以此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欧洲文化浪潮。各地诸侯纷纷效仿,这种呈现型文化最终提现的是王权的神圣化,是君主而非贵族。

  《企鹅欧洲史·追逐荣耀》读后感(四):浮士德的挽歌

  

布莱宁放弃了传统的编年史写法,而是将全书分为交通、人口、贸易、农业、改革、统治精英、宫廷与国家、宗教、感性文化与理性文化、战争与国际协约等主题逐一论述。这种写作方式对没有欧洲通史阅读经验的读者不太友好,但反之则会有融会贯通的阅读体验。

本书选取的时期,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三十年战争宣告结束起,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止,以一个暂时性和平时期开始,至一个暂时性和平时期结束,接近一百七十年的时间,正是从一个从欧洲全面战争到下一个欧洲全面战争的轮回。

在这一时期,文艺复兴的种子上开出了启蒙运动之花,理性精神兴起,在精英阶层内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感性的宗教,但宗教对下层群众仍然保有足够的影响力。工业革命开始,公民意识逐渐觉醒,欧洲文明开始超越东方文明。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始终由少数上层精英主导。

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当启蒙运动前期主张的绝对理性精神暴露出其冰冷生硬,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弊病时,正是由歌德席勒等划时代的文学巨人主导了一场感性精神的回归,使人类的精神世界不至于在理性与感性交替摇摆的选择中失去平衡,堕入深渊。当对宗教的绝对迷信被普遍抛弃时,对美学的宗教式崇拜填补了人类在寻求精神庇护方面的空白。

在政治改革方面,无论是法国大革命,还是英国代议制政体的不断自我完善,阶级斗争固然是其根本动因,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精英阶层的积极推动作用。

在国际政治方面,路易十四,詹姆斯一世,古斯塔夫大帝、腓特烈大帝、利奥波德一世、拿破仑等君主的个人追求和贪婪的欲望,与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共同奠定了今天欧洲版图的雏形。

我们应该看到,在历史的进程中,个体并不是一些人认为的在大势中只能随波逐流的小船,也可能成为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所描绘的,历史巨轮的重要推手。

这一时期的人所具有的开拓进取的精神,无疑是人类身上最复杂的特质。我们评价这一特质时,从好的方面看,正如《浮士德》中所描写的,浮士德博士虽然输掉了与魔鬼的赌约,但因为他不断探索世界,努力改造自然,最终得到了救赎。又如《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只要积极创造,努力改变自然,终会得救。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一书的开篇还以黄金时代为名致敬了人类这一特质。但从不好的方面看,正是人类这一特质,导致人类丧失了对客观世界的敬畏,最终走上了不加节制的破坏索求之路。

全书九百多页,陆陆续续看了将近一年,最后三张实在失去耐心,改用听的方式,算是对这本书做了个了结。

  《企鹅欧洲史·追逐荣耀》读后感(五):“18世纪应该被送入万神殿”

  本书为企鹅欧洲史系列的一册,始于三十年战争结束,终于拿破仑垮台。虽然书名中给出了时间范围,不过本书的写作并非编年体,而是以专题的形式介绍步入近代化的欧洲迅速发展的方方面面。固然现代社会文明的形成始自18世纪末的“双元革命”但是世界的变化并非一夕而成,不是1789年7月14日某个总督的尽职而死或者1804年一缕蒸汽机车的轻烟从英国山间飘出,在一瞬间世界就发生变化的。本书的第一部分也以全景式展现了政权稳定之后,通过交通、食品、医疗、贸易等水平的提升,欧洲社会已具备了进行质变的条件,或者说整个社会已经进行了质变。英国人在重视商业统治海洋之前荷兰人已经尝试,人权宣言在宣布黑人为人类之前,废奴运动欧洲都达成了共识,就连叶卡捷琳娜大帝也是如此,她充满妥协与冷酷的统治小心翼翼的对待奴隶问题。 在本书第二部分中,作者就分章介绍了诸国的权力分配与更迭,在这一时间段中最为重要权力事件的当然是伟大的1789年,巴黎人民在随后几年进行了政治试验,其影响及后果深入至今天。奥地利与沙俄地域辽阔,他们所要做的是国家化,这一点体现在他们首都的营造上。至于英国,贵族的利益与王权的退让在北美失败的微妙时间点时由于法国处死了路易十六使贵族王权更加紧密的抱在一起。总的来说,虽然各国君主有这样那样的不情愿,但整体权力架构是在不断变化的,有强势的君主也有柔性的君主,更有腓力五世这样暴露封建王权不合理的君王,他们都不同程度的成为民族的象征,加速了现代国家的形成。教权自上层寻求变革开始的衰退则使国王神性发生动摇。当社会风貌和政治结构都已经脱离了中世纪,“人民”这个词开始出现的越来越频繁,王权声望一落千丈之时——枪在荣军院,而弹药在巴士底! 客观评价法国大革命根本无法做到,法国大革命的伟大意义是把现代政治体的意识形态:国家、民族、人民融合在一起,国民议会对法国的控制远高于波旁王朝,继承大革命遗产的第一帝国在皇帝统治下对抗欧洲。民族创造国家,国家属于人民,虽然作者认为类似于法国大革命这样的“民主”会带来法制的瘫痪与流血的发生,不过正如托克维尔所认为的,像美国那样生来可以民主的国家只有一个。法国发生的事是历史赋予他必将承受的痛苦。 诸多宫殿园林在此时期完工,他们的政治意义作者花了三章进行表述,路易十四的文化霸权要比政治霸权更长久。法国的文化进步速度极快,到1789年巴黎几乎人人识字,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前提之一。图书量发行巨大,文化的公众化、理性化,音乐家在文化领域地位提升。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历次大战使法国的霸权地位起起伏伏,通过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达到大国地位的普鲁士有了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主导权的资本,而19世纪将是英国的统治。 本书的阅读体验逐步下降,第一部分生与死非常好,第二部分权力和第三部分宗教与文化似乎着墨过多于政治了。第四部分战争与和平看得很过瘾,不过受启发不多。本书学术性较强,写文也有些天马行空(从萨德侯爵谈到色情文学,从色情文学谈到避孕,从避孕谈到后入,从后入谈到同性恋在欧洲的发展)不了解欧洲史的暂不推荐阅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企鹅欧洲史·追逐荣耀》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