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风险》是一本由【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43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对称风险》读后感(一):风险共担
塔勒布的书一如既往的散状、青涩,读完一遍依旧仍在思考,未能深解。部分案例的视野可以感受到一个实务派与理论派不同的高度,国庆再思考一下,书是好书,需要体会,慢下来。
摘抄一段后记,“当一个人胡子还是黑的时候,要注重推理,忽略结论;当他的胡子变灰的时候,要注重推理与结论;当他的胡子变白的时候,那就跳过推理,直接关注结论吧”。
《非对称风险》读后感(二):迷信与迷不信
老塔的书读起来还是这么快意恩仇!本书中他继续怼天怼地怼空气!有种在智识领域为我等吊丝“劫富济贫”的文化侠客的感觉!在老塔看来!许多掌握了话语权的高参公知们,还不如你的老祖母有智慧.因为你的老祖母教给你的许多生活经验,是经历过千百年来残酷生存竞争优胜劣汰而世代流传下来的,即所谓的“林迪效应”。这许多的“林迪效应”或许比那些高参公知们为了标新立异,而在“象牙塔”中臆想出的许多严重脱离实际,而且带有强烈主观和个人利益的理论靠谱的多!老塔就是西方文化界的“平头哥”!不服就怼,而且要一直怼到那些高知学阀嗝屁为止!哈哈哈
《非对称风险》读后感(三):旗帜鲜明地喜欢塔勒布
要让屁股决定脑袋,要让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让权力和风险绑定在一起.如果二者产生了分离,就会造成道德和认知上的扭曲.
不要相信那些无需对自己言行负责的人,比如:经济学家,销售,只发论文的学者,政治家.这些人夸夸其谈,却不接受实践的检验,不用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因此,他们的知识往往是错的.
提升自己和检验自己最佳的方法是实践和时间.这很符合中国和马克思的认识论.那些朴素到简陋的道理,看似过时甚至愚蠢,但是经过了上千年时间的过滤,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理性,通常比那些来自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通过数学伪装的道理更加有效.
这本书里核心的词"风险共担"的含义似乎应该是风险自负或风险自担
《非对称风险》读后感(四):读后总结
1.小字部分全是重点
2.不参与“风险共担”的行为、语言不是骗子就是别有用心
3.伟人说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是真理,田野调查加“泥腿子”的实践真理打法最好使。
4.所谓信仰的那一套都是基于西方的意识形态在对立的看待世界。西方百年来自带优越感。
“我靠,你们居然没有信仰”
“对,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去***!活下去最要紧!”
当教皇都要求医问药时,现实主义的中国人啪啪打脸西方——活着,先有生存,然后才有真理和科学。
5.结论,为了好好活着一定要做做好风险管理。
《非对称风险》读后感(五):非对称风险6
第十五章卷 宗教信仰和风险共担
1.选择某种信仰就是选择了一种认识个世界的方式,信仰是一种认识论。
2.没有奉献的爱就是偷盗。
3.信仰的力量并非来自于显灵所展现出来的力量,而是取决于信仰的鼓舞而在其自身的风险共担中表现出来的力量。
4.理性只在于你的行动中,而不在你的想法给我整的信仰中。生存是最大的理性。
5.重要的是看他花钱买了啥,而不是问他们对某商品怎么想。就是风险共担。
6.随机事件的两种类型:平均斯坦和极端斯坦。平均斯坦受影响的个人不会再波及他人,极端斯坦会对较大范围人群造成影响。
6.理性只有一个内涵,帮助生存,避免毁灭。
事情的发生未必有原因,但是事物能够幸存下来必定有原因的。
理性就是风险管理。理性就是系统管理。不要忽略概率的遍历性。
over
《非对称风险》读后感(六):风险共担的成功性更大
实践 实践第一性。理论其实是解决问题之后的产物,而不是反过来
风险 论风险:不是不过马路,而是不能蒙着眼睛过马路。
风险共当 塔勒布认为,风险共担即便导致利益相关,也是利大于弊的。与其让一个利益无关的人乱说话导致别人为他的错误买单,不如让一个利益相关的人(大家都知道他是利益相关)为其言论负责。 如果一个人将其个人的最大利益注入某项事业,那么他在这项事业上的言论往往是最可靠也最令人信服,一个人参与「风险共担」的程度越高,他的话就越可信。 温州的民营企业家比职业经理人靠谱,前者是全家人和企业风险共担,后者只是拿钱办事罢了。 事实说服 你永远无法说服一个人他错了,只有现实才能教育他。
销售营销 公司很难驾驭交易员和销售员,他们为公司带来利润,公司不敢跟他们太较真,一旦他们不再带来利润,变得温顺时,公司就不再需要他们了,也没必要去驯服他们了。
成功=自由 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他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
《非对称风险》读后感(七):非对称风险(2个知识点和1个缺点)
有人碰瓷儿《黑天鹅》出了一本《灰犀牛》,还火了一阵子,整个投资圈甚至金融圈都在谈,不知道都看没看。不看也没事儿,看了也没用,很水,已经评价一颗星了。
作者自己沿用自己《黑天鹅》《反脆弱》《随机漫步的傻瓜》也出了这么一本《非对称风险》,质量上不如前面几本。
1、风险共担才是个好机制。让决策者/参与者权责对等,为自己的决策/行动负责,承担可能的不良后果。就参与者举个例子,券商保荐科创板上市需要跟投,保荐了垃圾企业自己也要自食恶果,免得为了完成承销过度包装。
2、最不妥协的少数派获胜。清真食品的比例远大于清真人口的比例,因为清真人口只吃清真食品,不吃非清真食品,但非清真人口也可以吃清真食品啊。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受到限制反向理解就好了。还有个平时会遇到的例子,一桌人有一个不吃辣,最后大家就都不点辣菜了,其实有不辣的菜就好了啊。
3、本来可以写的更好。作者处于一种“战斗”的状态,在与整个体制作斗争。现在成型的学科虽然会有问题,但是体系的主干还是好用的,在这个基础上论述可以走的更远,自己单干也就止步于形象化的阐述了。黑天鹅在统计里不就是肥尾效应嘛。
《非对称风险》读后感(八):非对称风险~3
第三卷 狗群中的狼。 如何合法控制他人
1.如何把人组织起来?(1)培训的名字心里操控(2)把他们拧在一起,某种程度上参与风险共担,与公司共担风险.
2.一种期奇效的奴隶制:支付超额工资,让他意识自己不值这个钱,同时害怕自己失去这一切。例如,外派人员大多数服从命令。
3.千万不要明明只是只狗,却宣称是只狼,那样你付出的代价更大。你天然会捍卫属于你的东西,但只有你能够捍卫的东西,他们才真正属于你
4.狗群中的狼:
5.厌恶损失:真正重要的不是一个人有或者没有什么,而是他害怕失去什么。你潜在的损失越大,你就越脆弱。
6.如果一个人的去留取决于上级对他的工作做的定性的报告,那么尽量避免他在该机构做关键的决定。
第四卷 别人为你承担风险
1.找寻隐匿的脆弱性:要避免道德困境,就不该交朋友。
2.阻止自杀式袭击的唯一办法,让他们知道新版自己身上的炸弹对于他们不是最坏的也不是最终结果。他们的家人会因此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
而我们现有的司法体系打消了袭击者的后顾之忧。
风险共担制约着我们的自由!
《非对称风险》读后感(九):非对称风险·书评
简直是本妖孽的书,且不按逻辑走,完全是点到点的跳跃,由是,若不是朋友推荐,多少很难耐着性子读下去。
整体来说,带着一点反智主义的倾向,且对传统经济学的诸多理论提出了质疑,若是在大学还在读经济学时肯定是不屑一顾的,比如黑天鹅事件,再怎么看也不会成为研究的核心,在这个平稳世界中,它们是意外而非主导,可在读这本书时疫情还没完全结束,极端、未知、非常不可能发生简直是这一年的主旋律。再比如,年少时以为努力用功必然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或是好奇于所谓成果人士的分享,现在倒是颇赞同作者所言,”赢的人说什么都对”,而这本书最核心的(如果有的话)的观念或许是skin in the game,说的人要做,参与其中,赢者有奖输者有惩,基金从业者除了收取固定费用自身也要跟投啊,不然凭什么相信呢。“交易中心不能由一方享受确定性的结果,而由另一方承担不确定性的结果”。而那些经济学规律,不但是经济学规律,所有事物,均应置于风险中检验,跨越时间,仍就幸存的即是合格的,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远胜于那些建立复杂模型,靠理论的推演。
时间和生命都是熵增的过程,混乱与混沌中,留下来的,都是幸存者,经济学也逃脱不得。
《非对称风险》读后感(十):非对称,是三产高额收益的来源
入群推荐:《非对称风险》 自己是一名金融从业人员,喜欢塔勒布的“金融五部曲”,而其中喜欢最甚的便是《非对称风险》。
我是相信风险内生的,而这也是金融体系中首要应该面对的问题。在金融运行的整个生命链条当中,风险共担(或者说风险分散)是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最应该考虑的问题,不论一级或二级市场。
金融是一个赚取所谓“金钱的时间价值”的行业。如所有非物质产出的第三产业一样,形成最终消费之前的所有劳动参与者,都无法明确的用实物的形式对自己的劳动进行定价,过去,我们总是说风险回报,但实际上,“风险”的度量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背景下,“欺骗”成为效率最高攫取自己“劳动成果”的途径之一。因此,人们总是夸大自己所承担风险或者自身控制风险的能力,去获取他人的“金钱的时间价值”。这最终导致了一个当前市场中很有意思的现象:金融销售的佣金提成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远远高于投资管理或者研究人员的报酬比例的。
风险的非对程性将永恒存在。我们固然可以说当前的监管环境是造成风险非对称性的核心原因,但我更能接受的说法是:人性的贪欲是非对称性永恒存在的基石。监管的全面趋严,最终造成的只能是效率的下降,无人承担风险。而部分投资者内心希望“刚兑+高收益”的“非对称收益”是过去P2P横行的本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