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信标》是一本由[美]埃里克·杰·多林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6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辉煌信标》读后感(一):终于等到你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你。
《辉煌信标》读后感(二):野性北美之灯塔
这本是野性北美系列第三本。作者从美国的灯塔入手,写了灯塔的进化;灯塔守护人的艰辛,在孤寂和危险中守护航行安全;各种灯塔的建设;灯塔作为历史遗迹的保存。西方说的古代七大奇迹就有亚历山大法洛斯灯塔,法洛斯也作为灯塔的名字在很多种语言中。最精彩的无疑是穿插的历史故事,富兰克林早在开印刷厂时就写了并印制了关于灯塔的诗,后来他发明避雷针也与灯塔的避雷息息相关。独立战争中阿比盖尔亚当斯写给丈夫的信中写到:听到更好的消息是英国人因为灯塔被毁而怒火中烧。对灯塔最感冒的人竟然是打捞沉船的人,破坏了他们的生意了,这不正说明灯塔的好处吗?南北战争中邦联政府海军弱,他们采用摧毁灯塔的方式,使北方搁浅的损失远大于战损。
《辉煌信标》读后感(三):希望之光
灯光,当黑夜时瞬间亮起,照亮着前进的方向,也照亮了平安的希望。海上的灯塔,指引着海上航线,也给水手们自信和安全。《辉煌信标:美国灯塔史》展示着灯塔的前世今生,从内部结构到建造设计的演变,管理者的改革,也暗示着美国历史的前进。
作者美国作家埃里克•杰•多林,主修生物和环境研究,代表作《皮毛、财富和帝国》、《利维坦》等。《辉煌信标》主要讲述了美国灯塔逐渐变强,演变成现代自动化的历史。从写作风格上,书中采取以灯塔变迁为主线,美国历史为暗线的方式,两者相互辉映,再加入平民、英雄的守护者事例,使灯塔不再是冰冷、孤独的,而是充满人情的、感性的,同时插入图片,更加直观地看到灯塔设计的改变。
书中从三个方面让我们认识了海上孤独的灯塔。一是,人们对灯塔作用的认知,第一座古代灯塔是法罗斯灯塔,索斯特拉特修建它是为了在海上航行人的安全。美洲殖民地和英格兰之间著名的埃迪斯通灯塔在五年间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二是相关于灯塔感性的故事,灯塔是静止的,但它的故事感人。守护者为它忠守一生,不畏生死,勇敢救人;鸟类会围绕灯塔,趣事很多。
三是,灯塔的演变,从照明方式、燃料,到灯塔体系,守护人、管理者的变革。美国早期使用动物脂肪蜡烛或简单的油灯;19世纪初,油灯大多改成了“蜘蛛灯”,便于储存更多的灯油,多条灯芯。欧洲在19世纪30年代中期,法国发明家菲涅尔在照明方面进行了改进,欧洲大多数灯塔采用菲涅尔透镜与科尔杜昂灯塔上使用的装置,光线比美国任何灯塔发出的光线强烈很多。1851年,美国国会终于决定采取措施改革灯塔体系,学习调查欧洲灯塔,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中,照明的燃料也发生了改变,抹香鲸鲸鱼的价格不断增涨,委员会寻找其他价格低廉的猪油和煤油代替。19世纪50年代,灯塔照明装置与灯塔建筑设计水平一同再次变革。20世纪初,美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强国,1909年,灯塔管理局成立,取代了灯塔委员会,第一任局长帕特曼为灯塔、守护人争取着最大的福利,做出了灿烂的成就。
灯塔,是海上的希望之光,白天里它是一个地标,一个白昼标志,船只可以朝着这里航行,到了夜晚,闪耀的灯光能够为船只照亮航行的路线。灯塔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为一个港口、一个城市带来竞争力的优势,它更是美国历史变迁中的攻击目标,暗示着美国的战争。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为了增加英国航行的困难和难度,美国停止点亮灯塔,甚至一些被烧毁,很多灯塔被当作瞭望塔,1783年战争结束,灯塔才不被当成棋子。1820年,全国共有55座灯塔,到1852年增到325座,但建造的过程并不容易,1835年,发生了塞米诺尔战争,佛罗里达角灯塔成为发生地,汤普森与印第安人发生战斗,汤普森受伤,印第安人抢劫和烧毁了守护人的住处,直到1846年灯塔才被修好。美国著名的南北战争,灯塔必然是攻击目标之一,书中第八章详细描述了战争的惨烈,南方邦联军队将17世纪末古老的查尔斯顿灯塔炸成了废墟,战争结束时,约有164座灯塔被熄灭破坏。1893年,美国挑起了与西班牙的纷争,1898年,美西结束,夏威夷并入美国,波多黎各全部13座高质量的灯塔被美国接管,夏威夷群岛的19座灯塔在1904年也被美国获得。日益强大的美国,也使灯塔迎来了辉煌。
《辉煌信标:美国灯塔史》灯塔的光照亮了水手们平安的希望之路,也照亮了美国逐渐成长壮大的历史。
《辉煌信标》读后感(四):承载美国历史的灯塔
灯塔,这种长久以来被人忽视的人文景观, 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悬崖、岛屿、礁石,曾经在人类航海史上发挥过无可替代的作用,挽救了无数船只和生命,如今却在高科技的威力下渐行渐远。人们大多向往于它的神秘、孤独、勇敢、光明,却很少有人想要去追寻它背后所承载的历史。
《辉煌信标:美国灯塔史》讲述的正是这样一部被人忽视的美国灯塔史。作者埃里克·杰·多林是美国人,本书是其最为我们熟知的野性北美系列作品之一,另外二部是《皮毛、财富和帝国:美国皮毛交易的史诗》、《利维坦:美国捕鲸史》。这三部作品以恢宏的叙事、精彩的故事搭建起了多林眼中的美国史。皮毛、捕鲸,是美国从17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掠夺自然的具体表现,正是靠着皮毛和捕鲸,美国这个新兴殖民国家积累起了大量财富。而在其背后,是灯塔的默默支持。灯塔犹如定海神针,忠诚的哨兵,指引疲惫归来的船只和水手安全返航。
越是较晚“登场”的人,越具备占有别人领先技术的时间优势。人们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索、开拓属于自己的未来。美国灯塔史却不完全是这样。美国三百年灯塔史,经历了最初的筚路蓝缕,在看似顺风顺水的发展过程中,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弯路。
1716年9月14日点亮的波士顿灯塔是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座灯塔,它无疑开启了北美殖民地航海的新时代。这座灯塔高60英尺(18米多一点),是一座用粗削花岗岩建造的圆锥形灯塔,实在算不上出众。波士顿灯塔的照明光源是蜡烛或油灯,燃料是鲸鱼油或鱼油。由于光源太弱,灯塔的作用有限。船只失事的频发,催生了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在灯塔上的应用。从简易的油灯,到结构渐趋复杂的蜘蛛灯,灯光亮度更高的阿尔冈灯,威力大增的菲涅耳透镜,灯光亮度越来越强,照明效果越来越好。
正是在新技术的应用上,美国栽了个跟头。美国人温斯洛·刘易斯发明的“增强和反射灯”,从1810年获得专利到获得国会认可开始装备美国灯塔用了两年时间。这种阿尔冈灯和反射镜的组合照明设备,其实落后于欧洲同类产品二十年之久,欧洲已开始使用照明效果更加强大而维护费用却相对低廉得多的菲涅耳透镜。或许人们理应指责专利审核的不严谨导致了这场灾难,然而在以威佩等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吁下,美国国会却在刘易斯和普莱曾顿确保照明效果最佳的迷惑下固执己见,面对一次次调查和实物比对,仍然守旧如初。好事多磨,直到灯塔委员会成立,事情迎来了转机。刘易斯没能等到失败的打击就先他最坚定的支持者普莱曾顿而去,掌管美国灯塔32年大权的普莱曾顿也失去了工作。整整不止一代人的时间被浪费了,美国才迎来了自己的菲涅耳透镜时代。
从弃用刘易斯的“增强和反射灯”到采用菲涅耳透镜,我们看到了美国灯塔史的曲折进程。除了照明设备的不断进步,照明原料从鲸鱼油、猪油、植物油,到煤油、乙炔、电能,灯塔的建筑材料也从木材、石头、砖块到钢筋混凝土,建筑式样有螺旋桩式、沉箱式等适应不同恶劣环境的式样,浓雾警报技术从最初的发射加农炮,到鸣枪,手动摇铃,哨子、警笛、喇叭。
看似简单的灯塔却需要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灯塔守护人的工作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轻闲,甚至浪漫。灯塔守护人要一丝不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工作一年很少有休假,他们的付出超了常人的想象,而获得的酬劳却不高。除此之外,灯塔守护人面临的危险也让人心惊胆战,在飓风、暴风雨来临时,他们要坚守岗位,有些人因此而殉职。环境的恶劣、生活的单调乏味、精神的孤独空虚,都在侵蚀他们的精神世界。然而,多数灯塔守护人却为此工作了一辈子,子承父业的大有人在,甚至涌现了很多杰出的女性守护人。阿比·伯吉斯就是其中一位,在作为守护人的父亲因事外出期间,16岁的勇敢肩负起了灯塔守护人的职责,在暴风雨袭来时沉着应对,几次渡过了险关,尽职尽责地照管灯塔和母亲、妹妹。凯特·沃克在初次面对四面环水的罗宾斯灯塔时心灰意冷,后来却深深爱上了这座灯塔,并为之奉献了余生。
灯塔所在区域经常发生险情,船只失事、水手落水时有发生。灯塔守护人在履行自己职责的同时,在发生险情时也积极进行营救,其中不乏女性的身影。艾达·刘易斯是罗得岛纽波特的莱姆罗克灯塔守护人的女儿,15岁时因父亲突发中风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无法履行职责,艾达和妈妈接过了守护人的职责。她因先后五次的救人行动而登上了报纸,并誉为“纽波特港的守护天使”和“美国的格雷丝·达林”。
灯塔守护人并不是灯塔故事中的唯一主角,灯塔的工程建筑史也印证了人定胜天的工程和建筑奇迹。建筑在暗礁上的灯塔面临重重困难,导致灯塔在投入使用初期就被恶劣环境下的自然风暴迅速破坏。第一座迈诺特暗礁灯塔建造考虑到成本而在礁石上嵌入高跷的铁桩来支撑上部结构,这种铁桩灯塔事后被证明是失败的案例。第二座石砌灯塔在11年后得以最终起立在原址,并经受住了严酷环境的考验。人们在建造蒂拉穆克岩灯塔时克服了更加恶劣的环境,发明了运送工人的裤形救生圈和传送环这样巧妙的装置,随后人们又在礁石上设置了一个有巨大吊杆的蒸汽动力起重机,吊杆上有一个用绳索拴住的铁轿车厢,起重机能把轿厢吊到蒸汽船的甲板上,工人可以乘坐铁轿厢登上或离开礁石。蒂拉穆克岩险峻、恶劣的自然环境被最终克服,工程队给嘲讽他们意想天开的人们无情一击。
灯塔离不开守护人的奉献,灯塔本身的故事也精彩异常。减少、避免船只失事是它的职责,在整个美国灯塔史上,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在独立战争、美墨战争、内战、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部分灯塔被有意熄灭,灯油、油灯包括来的菲涅耳透镜被拿走或被破坏,甚至灯塔本身也难逃厄运,被无情破坏或炸毁。灯塔也作为瞭望塔。
灯塔的故事中也有鸟类的身影。灯塔守护人孤独的生活中有时偶尔有雁群掠过他们的视野。令人惊奇的是,有些鸟类成群结队撞向灯塔的灯室,飞蛾扑火一般地自杀行为让人们屡思不得其解。而有些岛上多得数不过来的鸟蛋也催生了动人的故事。费拉隆群岛上的崖海鸦蛋成了人们的抢手货,人们贩卖崖海鸦蛋赚取丰厚利润,太平洋蛋业公司宣称自己拥有该岛的所有权,还为此修建了登陆设施和道路,并在岛上建造了员工住处。守护人和太平洋蛋业公司因为捡蛋而摩擦不断。此事因崖海鸦数量锐减和人们养鸡数量逐年增加才最终以太平洋蛋业公司退出而完结。
灯塔是美国漫长海岸线美丽的存在,不仅在美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在逐渐淡出人们身影的当下,也仍然成为一道夺目的风景。有些被废弃的灯塔修缮一新后被作为博物馆向人们展出,还有些被开发成独特的旅馆,供人们闲暇时度假用。
《辉煌信标:美国灯塔史》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到了美国丰富多彩的三百年灯塔史。灯塔,在美国历史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一部美国史,嵌入了灯塔的靓丽身影,因此而呈现引人入胜的绝美华章。
《辉煌信标》读后感(五):美国灯塔史上的公共管理案例
本书介绍了灯塔在美国历史上的战略地位、商业价值,记载了灯塔精湛的工程技术和艰苦的施工过程,讲述了灯塔守护人勤俭朴素、恪尽职守、忠诚勇敢的动人事迹,其中美国灯塔的管理制度改革是引人思考的公共管理案例。
1820年,美国财政部第五审计官普莱曾顿成为灯塔事务负责人,美国灯塔史上最具争议也“最黑暗的时代”降临了。普莱曾顿是一个合格的审计人员,负责追踪每一笔开销,支付所有账单以及记账,把工作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钱上,想尽一切办法节省开支。他原来管理国务院的、邮局的和与印第安人贸易相关的所有财政事务,1820年财政部长给他增加了监管灯塔的职责。他相当于财政部门的一个专管员。
灯塔的管理方式是:(1)依州政府或地方官员申请的地点,由国会决定哪里需要建灯塔。(2)国会拨款。(3)普莱曾顿发布灯塔的设计计划,并将计划下发地方。(4)地方就项目进行招标,依据规章,选择报价最低的投标者承接工程。海关官员监督并负责买地。(5)承包商造灯塔,工程完成之后,由一位技工对质量作出担保。(6)验收合格,政府接收灯塔,支付尾款。
由于普莱曾顿过分节省开支,对灯塔运行的技术层面并不关注,在评估效用的时候非常依赖地方和承包商的意见,导致灯塔质量欠佳,原先是灯塔年度维护费用的1/4用于维修,后来竟至1/2用于维修,照明效果也远不如欧洲,航海的水手们抱怨颇多。
围绕着美国灯塔的糟糕质量,从1833年开始,由不同的人总共开展了七次调研(或调查,我们统一写作调研),调研报告屡屡提交给财政部或国会,国会却屡屡不作为,直到1847年,新建的美国部分灯塔才有了小幅的改进。1851年,国会终于命财政部长组建灯塔委员会开展全面调研(第七次调研),委员会于1852年1月提交报告,但国会却决策缓慢,拖了足足8个月,直到一批国会议员乘的船因浓雾延误了进港,船上的议员们大为光火,回到国会全部选择了支持这项改进议案,改进议案终获通过。从提出灯塔体系有问题到决定全面改进,拖了十九年之久,期间有5个财政部长牵涉其中。
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
一是美国官僚机构有着顽固的政治惰性,屡次收到报告、投诉,屡次不作为,导致灯塔管理体制的改进十分缓慢,最终决定改进竟然依赖于部分国会议员延误行程的个人体验。
二是管理灯塔事务的官员负责的事务多而繁,灯塔只是其中之一,以致于没办法全心全意管理灯塔。如果管理的事务相对较少,则有可能将事务做细做精。一个人再能干,工作量超负荷,也未必事事都能办好。所以分配的工作量应适中。
三是管理灯塔事务者政绩取向视野狭隘,目光短浅,仅以节省开支作为政绩,却未考虑灯塔关系到航海者的生命及国家商业贸易的发展。办一件与公众福祉有关的事情,得失往往不在当下,需要办事人有广阔和视野和长远的眼光。
四是灯塔的采购制度值得思考:是否公开招标、报价最低者中标就是最合理的采购方式?如果不是,哪些物品和劳务不适合采用这种方式?应当如何改进?假使我们要采购纸张这类比较简单的小件物品,明确提出标准:“A4道林纸,每张80克,每袋500张,钢笔写字不洇”,让竞标者报价,最低者中标,就是合理的。但灯塔、桥梁是相对复杂的公共设施,在招标过程中只关注报价是否最低是不合适的,因为财务人员毕竟不是工程技术人员,此时需要几名工程师这样的专业人员为每个竞标方案作出评估,报价最低而工程师评估不合适的项目,为了公共安全考虑,也不应中标。
五是调研的重要性。尽管调研多达七次,将事实说明得十分清楚,但灯塔事务负责人从未亲自做过调研,只依赖申报项目的地方和项目承包商提供的信息,自己未作调研而偏听偏信,导致决策失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劣质灯塔损害了公众利益。
在执掌灯塔事务长达32年的普莱曾顿下岗之后,美国灯塔由于管理体制的改革迎来了黄金时代——从1852年灯塔委员会成立至1939年灯塔服务局被划归美国海岸警卫队管理,都属于这个时代。
灯塔委员会每年召开四次会议,由九人组成,其中四人是工程师,两人是秘书:两名陆军工程师和两名有很高科学素养的土木工程师、两名海军军官、一名海军下级军官(任秘书)、一名工程秘书和财政部长。他们对灯塔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将全国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安排一名海军检查员每三个月所有灯塔进行一次检查,同时还要监督灯塔的维护和守护人的工作,每个区也安排一名陆军工程师负责监管灯塔的建造及塔身和照明装置的维修。检查员和工程师的报告提交给委员会,由委员会监督工作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新的灯塔建造流程为:(1)委员会拟建新灯塔,提交技术和财务上的全面信息报国会审批。(2)国会批准建造。(3)工程秘书起草建造计划书、详细的规格要求和灯塔工程合同,由委员会对这些文件作出审议和批准。(4)所有合同都由委员会对外授权,他们必须确认承包商具备完成工作必需的技术水平之后才会批准承包。
从新流程可以看出,新灯塔的建造由委员会的技术大牛们决定,不走招标流程,也破除了最低价中标的规矩,这样的流程更加依赖于委员会成员的工程学水平(但非最低价中标也容易让人有合同订立过程是否存在不当行为的猜想,在183页,作者提了一句“国会对于合同订立过程中是否有不当行为的调查”)。他们给灯塔规定了统一的标准,大胆破旧立新,拆除不合标准的旧灯塔,合理安排岸边灯塔的位置和数量来确保水手们在航行全程中一直能看到灯塔。采取了明确的灯光分类方案,让水手们能通过灯光特点来分辨看到的是哪一座灯塔。
委员会对灯塔的管理也作了革新,给守护人发放极为详细的指导手册,对他们进行培训,不定期巡检,每年给水手们发布内容丰富的灯塔名录,提前通知水手关于灯塔的变化。
在灯塔革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新技术节省下来的费用抵销了为购买和安装这些设备而支出的成本。 也就是说,使用新技术,重视工程质量,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从整体上能够有效节省开支。而使用陈旧的设备,最便宜的豆腐渣工程,当时看着好像省钱,时间一长,反而增加支出,甚至危害公共安全。这些由科技人员和工程专家为主要成员的委员会一直紧跟技术进步的脚步,在燃料替代、改用电能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就。用了接近六十年的时间将美国的灯塔体系从普莱曾顿统治下的一个饱受诟病的笑话,整顿为跻身全世界最先进行列的、航海辅助设施数量最多、覆盖面积最广的灯塔体系。
1910年,灯塔委员会被取消,灯塔服务局成立,对灯塔的管理进一步加强。灯塔服务局的首任局长同时兼备了灯塔委员会应用先进科技的进取精神和普莱曾顿的节俭意识,在提升航行辅助设施的质量、实现灯塔自动化等该花钱的地方花起钱来绝不手软,但在其他方面却锱铢必较,守护人被要求尽量节约的详细情节堪称传奇(P282),油漆刷、螺丝刀、开罐器、旧抹布等等小物件都物尽其用,只修不扔。在该花的地方花,该省的地方省,对手下这些灯塔守护人的福祉也关怀备至,在加薪、养老金、岗位变动安置等方面尽量争取。
以上发生在美国灯塔史上的真实案例虽然发生在百年前,对现代公共管理仍然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借用《纽约时报》给灯塔服务局局长的职业生涯所作的总结:“他是那些一直存在的公共部门的领导中的一员,他沉默、能干且不辞辛劳,他就是那种很少为公众所知,却为公众办了很多实事的人。”希望在我们的公务服务体系中也有更多这样的人。
《辉煌信标》读后感(六):300年灯塔产业兴衰史
20210203-0214 这本书以时间为主线,灯塔为主人公,讲了美国灯塔从到1701-1910年三百年的灯塔发展历史。本书穿插了大量的关于灯塔,守护人,政治家,官员,技术发展等等故事,这些应该是作者在研究灯塔过程中收集的各种小故事,能够用巧妙的方式把众多故事和史料嵌入写作的主线中,作者的写作水平比较高。 1-9章以时间线讲述了美国的灯塔从无到有,从业余到专业的演进过程,随后在讲述灯塔没落的最终章之前,10-14章把守护人的生活,英雄事迹,暗礁灯塔建设难度,人与自然,以及飓风带来的威胁相关内容进行了描述,最终章讲了现代技术取代灯塔以后,灯塔的最终命运。尾声是作者本人一日游,又给灯塔做了个广告。 知识点:灯塔学的单词是pharology,其中Pharos(法罗斯)是第一座古代灯塔,位于尼罗河入地中海入海口,亚历山大港入口。 灯塔的光辉历史: 1)见证殖民地到建国的扩张历史 2)从落后到先进的产业发展 3)照明技术创新史,原料和光学仪器发展 4)建筑的变化,暗礁灯塔的建设 5)军事作用,独立战争,内战和二战期间 6)人的故事,人和自然 美国灯塔史的六个历史阶段: 1701-1789,启动和野蛮生长阶段,1701年是首次有据可查的建设灯塔意向,1716年波士顿第一个灯塔建成,随后的殖民地时期到建国初期,灯塔在商人,水手的自行推动下开始建设 1789-1820,初始阶段,1789.8.7国会通过灯塔法案(第九法案)由于税收的原因把灯塔管理收归联邦管理就,财政局负责管理 1820-1852,黑暗阶段,此过程中由第五审计官普莱曾顿管理,与盗用英国专利的刘易斯形成技术官僚组合,期间只考虑近期的财务情况,抵制新技术的引入 1852-1909,技术大发展阶段,1851年灯塔委员会成立,1852年接管全国灯塔,随后进行革新,包括技术引入,管理变革,企业导向树立等等,从2500个航海辅助设施(浮标,小型信标和灯船)增加到11000,从325座灯塔增加到800座,并且大部分都是最先进的设备 1909-1939,技术升级换代转向无人化时期,1909年灯塔委员会取消,非军事性质的灯塔管理局成立,目标是提高灯塔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这个时代伴随着电气,自动化和无线电的发展,因此灯塔也进入了新的技术变革时期。 1939-1989,没落时代,1939年被合入到海岸警卫队,随后1968年发起灯塔自动化和现代化项目LAMP,到1990年实现了全部灯塔的自动化。1989年最后一位灯塔守护人结束任期。 产业技术方面的思考: 1)一个产业的发展包含了非技术要素和技术要素,政策,官员,项目,组织和人才是非技术要素,技术要素包含燃料,透镜,建筑材料,建设技巧等等 2)产业的主官要有技术视野和技术团队,首先要考虑引入新的技术而不是单纯的节省开支,视野决定了境界 3)组织的运作,组织要有严格的章程规定并且严格要求(几百页的守护人指导手册,每日的报告,每年两次例行的检查制度,灯塔在人在的要求),组织也要有价值导向(守护人守护的是水手的生命线)宣传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报纸,流动图书馆,福利制度) 4)产业的消亡,灯塔守护人首先被电气化和自动化替代,灯塔本身消亡是因为GPS技术的发展,不再需要灯光指示。打败一个产业的永远不会是你的对手。 小知识: 英格兰最著名灯塔,亨利.温斯坦利,艾迪斯通灯塔,1698年投入使用。作者与灯塔共同死于大风暴。他的建筑今天在伦敦还存在。 一,殖民地时期 1701年年鉴提出波士顿建灯塔建议 1713,波士顿商人请愿立法机构 1715,立法机构通过委员会调查意见,通过法案建设灯塔 1716.9.14,波士顿灯塔,美洲第一座灯塔启动 1716-1771,英国人在美洲大陆建设了十座灯塔。撒切尔岛灯塔之后就进入了殖民地战争期间。 本杰明富兰克林:为第一次灯塔事故写出《灯塔的悲剧》,他发明的避雷针也为灯塔后来避免雷击发挥了作用,本人也有因为灯塔幸免于难的经历。 二,独立战争期间 1775年独立战争打响以后,灯塔就成了战略要地,因为英国更需要灯塔的指引来让英国舰队增援美洲,所以殖民地人民开始围绕灯塔进行破坏活动。 波士顿灯塔之战,殖民地人获得了胜利1775-1776 纽约灯塔之战,桑迪胡克岛灯塔被英国人一直守到了1781年。 三,美国建国初期 1789.8.7日,灯塔法案签署,国会通过的第九部法案。当时灯塔受到国会的重视,因为联邦政府欠了很多钱需要通过征税来还钱,而港口船只的吨位费是重要的资金来源。所以作为配套设施的灯塔的管理权和维护费用就也需要联邦政府来承担。 1789年,东海岸12座灯塔,而到了1812年,美国新增了34座灯塔,说明海洋贸易在爆炸性增长。 技术部分: 早期灯塔是采用动物脂肪蜡烛或油灯 19世纪初,鲸鱼油和蜘蛛灯成为美国灯塔主要技术 1782年,瑞士物理学家阿尔冈发现新型油灯阿尔冈灯,此灯和抛物面反射镜结合可以提升亮度,欧洲率先替换。 1810年,刘易斯抄袭欧洲技术,在美国申请专利成功,并最终影响国会同意更换他的灯,1812年国会通过法案替换49座灯塔。刘易斯不仅通过灯挣钱,还通过省下来的灯油挣了许多钱。 四,审计作为主官 1820年,美国灯塔的管理权归到财政部第五审计官史蒂芬 普莱曾顿。 审计作为主官,陷入泰勒的唯目标论导向,和刘易斯合作以节约开销为目标开展建设,由于不懂技术不关注灯塔技术的革新。在他1820-1852年任期内,灯塔数量从55增加到了325,但是技术却没有任何革新。 这段期间美国的灯塔也从传统的波士顿海岸,扩展到了五大湖区,在南部的佛罗里达群岛也开始建设灯塔(1819年西班牙割让佛罗里达给美国) 五,欧洲的技术发展 法国发明家奥古斯丁 让 菲涅耳对阿尔冈灯进行优化,研究光学,抛弃了反射镜路径,而是通过透镜路径汇聚光源,设计了阶梯式透镜。 法国物理学家费朗索瓦 阿拉戈,在1881年由拿破仑设立的灯塔委员会任职,支持菲涅耳的创新,希望其在抛物面反射镜有所突破。 1823年,法国科尔杜昂灯塔安装了菲涅尔透镜,相当于38个质量最好的英国反射镜效果,并且只需要用一半的油耗。 六,技术官僚阻碍了技术变革 普莱曾顿和刘易斯的组合从1820-1852年的三十二年,普莱曾顿只从费用和方便去考虑,刘易斯因为手握专利抵制新技术,两个人形成了传统势力的组合,加上国会在这方面的不作为,导致美国灯塔的技术大幅度落后。这个过程中,各种有识之士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民主党主导,提倡缩减开支,没有长远眼光),直到最终一批国会议员亲自遇到灯塔不生效事件,才罢免了普莱曾顿,真是黑色幽默。 美国灯塔主要问题:1)承包商不专业,导致灯塔建设质量差,2)灯的技术落后,效果差维护费用高,3)守护人制度存在问题,管理不善,4)系统运转缺乏考虑,灯塔的选址以及灯光的设计没有及时同步,5)不是专业的技术人才在管理 布伦特兄弟是《美国沿海航行指南》的负责人,他们拜访了法国和菲涅耳,希望在美国引入新进的灯塔技术。 1833年,给财政部长写信 1837年,再次给新任财政部长写信 1838年,商业委员会动员国会试点菲涅耳透镜,在法国订货 1841年,新泽西高地纳维辛克灯塔试点,虽然CAPEX高,但是OPEA低。国会没有行动 1842边,刘易斯侄儿不满技术落后也加入反对,提出对管理者和灯塔运作系统的质疑,没有成功就跑到法国去学习深造(这是一个好办法) 1845年,财政部派人到欧洲的法国 英格兰,爱尔兰和苏格兰调研,得出主要结论是:欧洲的灯塔建造和管理都是由最杰出的科学,工程和管理人员承担。位置精挑细选,建筑质量高,管理完善,照明技术先进。 1847年,立法委员会授权兵团建设四座工程难度较高的灯塔,引入了欧洲的先进技术,但是整体还是没有改变 1851年,美国的技术进步已经有了基础,国会也认为需要改革,建立灯塔委员会进行调研,委员会提供了详细的技术分析报告。 1852年,一批国会议员在华盛顿开往纽约的波罗的海号上遇到大雾,感受了灯塔的糟糕管理,从而通过了议案。 七,技术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双轮驱动 1852年,灯塔委员会开始运作,成员包括如下的专业人员: 海军军官 弗兰西斯 杜邦中校,舒布里克准将 陆军首席工程师 托腾,詹姆斯 卡尼中校 海军上尉 詹金斯 土木工程科学家 约瑟夫 亨利 灯塔委员会的举措: 1)制定管理体系,划分区域,制定巡视检查规则和供货仓库(备件) 2)按照技术领域分工,区分职责,制定标准 3)制定并下发守护人指南,指导人员专业化运作 4)及时刷新灯塔全景图 5)目标牵引,要求航行船只必须看见灯塔,指导灯塔建设(以客户为中心) 6)技术更新,更换菲涅尔透镜 1848年,美国西海岸开始建设灯塔,随着加州黄金热,灯塔的需求大大增加。 1856年,美国灯塔数量是英国两倍,增加到425座并且全部升级为菲涅尔透镜。 八,南北战争对灯塔的破坏 1860.11.6林肯当选总统,因为反对奴隶制引发了南北的对峙,南卡罗来纳州在12.17召开会议于12.20正式退出联邦,州长控制住三座灯塔并进行关闭 灯塔委员会中的海军中校拉斐尔 赛姆斯在1861年叛出联邦,投入南方邦联。 林肯封锁了南方各州的海岸线,南方的反应是关闭灯塔照明,阻止北方舰队的攻击和增援。 内战期间,南方邦联共破坏了164座灯塔。 到1866年,灯塔委员会重建和修复了94座南方灯塔。 九,委员会到服务局 燃料方面,由于捕鲸的难度增加,鲸鱼油价格从1840年的55美分/加仑涨价到1855年2.25美元,于是人们尝试寻找新的低成本燃料来源。 1867年,灯塔的燃料都被猪油替代,但此时猪油价格也上涨了 1885年,煤油又全面替代了猪油。 1886.11.1,自由女神像用电力照明,但是效果一般。11.16日,雕像交于灯塔委员会进行管理,虽然照明效果提升了,但是作为灯塔的实用性不强。 1898年,那维辛克灯塔进行测试,碳弧灯引入,成为美国第一座使用电灯照明灯塔,也是美国照明度最高的灯塔。 机械装置的革新:转车变成了滚珠轴承和水银悬浮系统,于是透镜旋转更加的容易。 灯塔的建设材料也在更新,铸铁,钢材等,并且加强了建筑的强度,如在海边建设的沉箱式灯塔。 浓雾警报技术的发明,在浓雾地区提供告警。 守护人相关的制度,一个是图书馆的关怀,一个制服,还有就是应对政治恩惠带来的用人唯亲问题,灯塔委员会试图采用制度来避免问题。1896年,总统任命灯塔守卫者为公务员,从此人才选拔就必须按照规定进行。 1899年,灯塔委员会接管波多黎各13座灯塔 1902年,美国开始在阿拉斯加建设灯塔,原因是淘金热带来大量船只的失事。 1904,灯塔委员会接管夏威夷19座灯塔 1852-1910大发展阶段:2500个航海辅助设施(浮标,小型信标和灯船)增加到11000 325座灯塔增加到800座,大部分都是最先进的设备;工作人员5000人,其中1500灯塔守护人。 1909年,灯塔体系已经过于庞大,灯塔委员会此时还只有九名委员和一年开四次会议的机构,需要有专门机构关注灯塔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并且当时陆军和海军在灯塔委员会中也存在摩擦和分歧(对工程)。因此灯塔委员会取消,非军事性质的灯塔管理局成立,第一任局长乔治 R 帕特曼,在任25年(1935年退休),工作目标是技术上保持第一,同时节省开支。 新局长的功绩: 1)引入了新技术,如无线电信标,在浓雾中起到定位作用;电气化改造,白炽灯代替碳弧灯 2)自动化改造,定时器,换灯泡机,日光阀,乙炔增压机 3)人员关怀,提升守护人工资,安排退休金(1918.6.20总统签署法案) 4)文化导向,强调节俭,灌输自豪感,归属感和职业精神,每月发行《灯塔服务局公报》 十,守护人的生活 守护人主要承担维持照明装置和浓雾警报器正常工作。1881年守护人指导手册有100多页,1918年是200多页,各项工作都规定的非常细致。 人数:灯塔小且不需要浓雾警报器的只需要一个人,大型灯塔最多是五个人。(不含家属),多人时会形成分工,如负责照明系统,清洁维护等。 详细工作:擦拭透镜,剪灯芯,维护小艇,检修建筑,打扫清洁,提交详细的工作日志报告等 公众对灯塔也有热情:写小说,摄影,汽车发明以后的野餐,参观灯塔等等 1776-1939,140名女性担任过主要灯塔守护人,240名成为助理守护人。这是女权主义兴起之前罕见的女性平等工作权,原因有守护人遗孀继任,也有女儿继任的因素,他们在守护人家庭长大,具备技能和责任心。 灯塔守护者有读书成为律师的,也有收集海产品成为自然爱好者,希科克斯甚至捐助了一个博物馆。 守护人的日常生活,心理问题,团体生活问题,补给问题,外人危险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医疗救护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种种问1925年收音机捐助给灯塔守护人,改变了他们的无聊生活。 十一,守护者英雄 守护者的职业决定了他们可以成为英雄人物,拯救他人的性命。只是因缘际会,有的广为人知,有的可能默默无闻。 十二,工程与建筑 特殊的三座暗礁灯塔:迈诺特暗礁灯塔,蒂拉穆克岩灯塔和圣乔治礁灯塔 迈诺特暗礁灯塔: 波士顿港入口附近,借鉴英国埃迪斯通灯塔的树形,斯威夫特上尉设计的灯塔在1847.7-1849.10第一次建成,1851年遭受大风暴而后损坏,1855年,约瑟夫 G 托腾重新设计1860年第二次建成,此暗礁灯塔的灯光代号在1894年设置为1 4 3,被成为 i love you 灯塔。 1879-1881,巴兰坦带领队伍建成蒂拉穆克岩灯塔 1882-1981,巴兰坦带领队伍建成圣乔治礁灯塔,共耗资75.2w美元。比自由女神像的60w还要贵。 十三,灯塔与生态 灯塔的位置基本都在四条鸟类迁徙路线上(太平洋迁徙线,中部迁徙线,密西西比迁徙线和大西洋迁徙线)鸟类会自杀式向灯塔发起冲击,原因至今不明。 因为在迁徙路线上,也因为鸟类会主动撞击灯塔,灯塔守卫者也会帮鸟类研究学家提供报告支撑。美国奥杜邦学会第一任主席威廉 达彻是与灯塔守护人建立连接,获得许多一手数据。 十四,灯塔的自然敌人 飓风 飓风一直是灯塔的敌人,1938年的飓风造成了25座灯塔严重损毁 十五,灯塔的新时代与没落 1939.5.15,罗斯福总统指定1939.8.7那周为灯塔周 1939.7.1,国会通过提案,解散灯塔服务局,转移给海岸警卫队。 1966年通过《国家历史保护法案》加速了对灯塔的保护,非盈利组织和个人对灯塔进行了保护 1989年,弗兰克 舒伯特是最后一个平民守护人,科尼岛灯塔。此后波士顿灯塔保留一名守护人做博物馆解说。 2015年,已有73座灯塔的所有权转移到政府或非盈利机构手中;41座灯塔被拍卖,被建成旅馆、休闲场地等 重组后的变化: 1)终身职业的守护者被有岗位时间阶段的警卫队队员替代 2)组织整合节省了大量经费 3)修建了一些新灯塔也废弃了更多的旧灯塔。引入了无线电信标,二战后的近程无线电导航系统和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新技术让很多灯塔不再具备用处 4)引入自动化,1968年发起灯塔自动化和现代化项目LAMP,到1990年实现了全部灯塔的自动化。只有波士顿灯塔在1998年才最终实现自动化。 5)菲涅尔透镜退役,被钨卤素灯或太阳能LED灯和亚克力透镜组合替代。 尾声 作者的灯塔一日游指南 1)观光船前往小布鲁斯特岛 2)波士顿灯塔 3)马布尔黑德,埃尔布里奇 格里诞生故居,他在1789年提案让灯塔收归国有 4)马布尔黑德角,马布尔黑德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