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灯塔守望者》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24 00:53: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灯塔守望者》读后感锦集

  《灯塔守望者》是一本由(韩)赵昌任著作,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灯塔守望者》精选点评:

  ●高中时候自习课偷偷在看的 第一本看哭了书 印象很深刻 被雷击 母亲爬上灯塔的那一段

  ●母爱

  ●主人公和母亲之间的感觉让我有些面熟,总觉得自己在亲情上走了弯路

  ●儿时第一本韩国作者的书,奠定了我一直以来对这个派别作者的既定印象,大概是才疏学浅,目前仍然没有一个韩国的作者可以颠覆我的看法。

  ●这个故事无关爱情。 老母亲最后的行为让我看到了母爱的本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守望的人或物,灯塔在我看来只是一种象征。

  ●笔力一般,情节感人

  ●母爱

  ●02年读的,在同仁书店作为当时的畅销书买了两本。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读书落泪,至今印象深刻,转眼快10年了。。。

  ●高中时读的,只记得很是感动。

  ●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永远不要背负太多吧

  《灯塔守望者》读后感(一):遥远的回忆

  看到《守望灯塔》差点就误以为是《灯塔的守望者》,看到简介与绰约记忆中的画面差得太远,突然就记起这本10年前在小学看过的书。具体内容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只是脑海中一直浮现着那位孤独深沉而又devoted的灯塔守望者,还有他那位母亲。忧伤的情绪默默爬上心头。回忆真的变得很遥远了。

  《灯塔守望者》读后感(二):银杏树的爱情

  高中的时候无意中看到这本书,感动得不得了,一口气看了三遍。书中除了伟大的母爱,灯塔守望者的情怀,还有就是“银杏树的爱情”触动了我。银杏树只爱离自己最近的那颗银杏树,无论远处有多么好的,都只爱这一棵。总觉得人也很像银杏树吧?至于我自己,最后选择的也是离自己“最近”的那一个,远处的人,明明还有希望,却因为自己的懦弱和懒惰,放弃了。

  《灯塔守望者》读后感(三):总有那么一份感动

  拿到书,读了前面几章就大概知道写什么了。故事不曲折也不煽情,平平淡淡,却令人总有那一份感动。

  我也总是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甚至是偏心弟弟。等自己为人母才知道,父母对儿女的心是一样的,是一样地付出不求回报的。

  父亲一二年暑假时中风,好在还年轻,身子骨还算硬朗,最后只落下右脚不大灵便的后遗症。很多时候,我是心疼他的,但却不知怎么去安慰照顾他。

  书中也写到母亲得了痴呆症,我看的时候脑中浮现的都是父亲,这也许就是小说的魅力,总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动。

  《灯塔守望者》读后感(四):亲情,永不熄灭的灯塔

  能够遇上一本令人潸然泪下的书籍无疑是幸运的,哭泣似乎比微笑更加令我刻骨铭心,当然,我并不是以此作为衡量书本优劣的标准。起码落泪可以说是你读懂了书的部分,那些情节与感情唤起封存在内心中的记忆碎片与人生感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与作者的共鸣和心灵上的契合。我遇到了这么一本书,它是来自韩国作家赵昌任的《灯塔守望者》。

  《灯塔守望者》没有复杂地伏笔于千里之外,没有恢宏庞大的历史、社会背景,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它只是用细腻的笔调勾勒出一个灯塔守望者的故事,一个平淡而又感人的亲子故事。

  主人公俞在宇,在一次与母亲争吵后负气出走,巧遇征收九命岛的灯塔守望者。九命岛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数月不得回家如家常便饭,以至人员稀缺。但他却登上九命岛,选择守护灯塔,默默舔砥着自己的伤口。一直以来母亲对他总是比对哥哥严厉,哪怕他来到了九命岛,距离也未曾产生什么美好,她的关心与问候并未增添几分。时间去似流水淌,八年后哥哥打电话来说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但自己要赴国外就职,举家外出,无法照顾母亲。就这样,母亲来到了在宇的身边。一开始他是厌恶又无奈,想说未受到母亲什么优待,且她生活起居全然不能自理,需要贴身照顾,甚是尴尬。但无论如何母亲终究是母亲,在相处的一点一滴中,在宇终还是感受到了母亲那深埋心中的爱。她记得他爱吃的馒头,开始念叨他的名字……就像公益广告中说的那样:她忘记了一切,但从未忘记爱她的孩子。要好朋友来到岛上,告诉在宇八年来自己的关心问候与寄来的东西都是他母亲拜托的,只是母亲不让他知道。母子俩何其相似,要强内敛不善表达,致使两人心灵的距离远远大于九命岛到家的距离。万万没想到是母亲的老年痴呆症为母子跨越时间与心灵的鸿沟提供了契机。但好景不长,一次恶劣天气突袭,在宇在触摸灯塔开关时不幸被闪电击中,年迈的母亲见儿子久去不归,竟然爬上高高的灯塔,用衣服沾上雨水湿润儿子的双唇,后力竭而死。由于适逢假日期间,母子两人未得到及时的救助。最后,在宇的下半身失去了知觉。他抱着母亲的骨灰盒,决定终生守护灯塔,守护母亲。

  “儿子是看灯塔的,母亲的一半也是看灯塔的。儿子守望的是灯塔,母亲守卫的是儿子。”书里这样写道。其实母亲又何尝不是灯塔,在孩子迷失方向的时候为他指明方向。哪怕雾霾深重,蒙昧了孩子的双眼,失去了母子间的联系与沟通,但一待天气转好,总会发现,灯塔始终在那里,不离不弃。亲情是除去爱情、友情之外最常为世人描写与称颂的感情,写之劣就如冲泡多次的茶叶,索然无味,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营养成分可以咀嚼。而写之优则如久置佳酿,一经开封,香气四溢。我认为《灯塔守望者》正是属于后者,虽距离读它已经数年,一想起仍觉心头一沉,醇香依旧。

  之所以觉得《灯塔守望者》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一是其主人公角色的设定别具一格——灯塔守望者,是有别于社会大众普遍扮演的职位角色,易引发读者对其工作生活的好奇心。且全文主要情节发生在守望灯塔的小岛上,通过灯塔与灯塔守望者之间的关系隐喻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二是其讲诉母子之间的冰释前嫌并未落入俗套,而是巧妙通过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作为引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丝丝入扣,没有刻意煽情的编排感觉。三是其在母子关系融洽之后并没有就此结尾,而是掀起了又一次情节高潮,在宇遭电击,母亲去世,在极致悲伤中将亲情升华与深刻。本书的作者赵昌仁也是以善于描写细腻真挚的情感而著名。

  《灯塔守望者》这本书就像黑暗中的灯塔,照射出慈爱深厚的亲情之光,为读者在人生航路上陪伴前行,指引方向。提醒游子无论行驶得多远,永远不要忘记家人的存在与支持,且行且珍惜。最后还是得强调一句,《灯塔守望者》——值得一读的亲情之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灯塔守望者》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