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有点热爱生活》是一本由韩梅梅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9-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今天的我有点热爱生活》精选点评:
●我是韩梅梅的忠实读者,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不管人们如何焦虑,她始终都能保有一颗敏感之心,在操蛋的生活中努力捕捉一缕温暖,让疲惫的你在其简单质朴的文字里得到一丝治愈。没有华丽辞藻,没有鸡汤金句,就是平淡的风、雨、花、树、吃、喝,却充满了乐趣。
●我喜欢她的文字,温吞的,明亮的,多情的。 也许是到了冬天,每日早上手脚蜷缩着窝在床上,动也不想动一下。 这时,小朋友就会低叫着要钻进我的被窝,而我爸的鞋底也会紧随其后。 随着一声 ‘啪’,这便是一天了。 我以前不懂小朋友怎么对这种事乐此不疲,现在我懂了一些。 她怕冷,又尝过甜头,反正总有人护着。 但我总觉得她有点油盐不进,对挨打毫不上心,最近还学会了倒地露肚皮。 我算是看透她了。 想着明年可以去某一个小镇呆上一阵,推开吱呀乱叫的木窗,等风顺着势进来,我也就醒了。 真好,原来世界再差,换一种心态期待美好,便也就不一样了。
●三星半,意境不错。在小山村里边度假边工作,感受时间的慢慢流淌,感知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听雨赏花,饮茶喝酒,看着店主每日忙忙碌碌一点一点地改造民宿,晚上偶尔一起谈天说笑,愉快地聊到深夜,这样的生活是令人向往的。韩梅梅的书看了好几本,从以前的刻意矫情,到现在的融入生活,也许心态也变得平和了吧。
●不属于深度或严肃读物,可能还有点鸡汤和矫情,但特别适合在嘈杂的地铁上或只想放松的雨天周末,盘着腿歪在沙发上边喝茶边读,是那种读着比较舒服和清新的文字。"好的生活从来不止一种,认真虚度光阴,也算得上不虚此行",认同~
●古村生活的点滴让我总是想流泪,可是却又会真的觉得开心。
●一段旅途,一段山居生活。除了一直下雨,图片不那么美,有这样的静美时光还是令人羡慕。
●我就是单纯喜欢韩梅梅的文字,和她的每一本书。她的文字有一种治愈的能力。
●牛逼么,出去玩了一趟写了一本书。
●文字轻松愉悦,干净自然,记录了在丽水民宿居住一月的历程。
●被治愈
《今天的我有点热爱生活》读后感(一):今天 的我 有点热爱生活 2020.6.26
(我要疯了 清理程序内存 记录再一次消失) 喜欢梅梅的生活态度,放下一切,到最静最自然的地方,远离喧嚣,和大自然相处,和自己相处。用小林的话说就是“过好每一天庸俗地吃喝拉撒睡”,不用害怕失眠,不再忧虑世俗交往,有的只是风吹,雨滴,虫鸣,鸟叫。完全地只考虑自己内心所想,随心所欲,不再为吃什么而绞尽脑汁,因为吃什么都是香的。不在考虑去哪里是好玩的,因为随便一逛就是一个浑然天成的美景,每次还会有出乎意料的发现。羡慕作者能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归隐山林,真正地成为那里的一份子,然后,生活。好惬意啊! 很喜欢“下雨喝酒的时候我们聊了很多”,听小林和梅梅,两个那么热爱生活,那么会生活的人聊天,真的是朝闻道,夕可死。美哉美哉。 有机会一定要到这个室外桃源去,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酉田村。关于“以后”,本书中出现的琳达地观点很棒:“我最不喜欢的,就是以后。以后,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就明天吧”。和很多人说了“以后”“有机会”,但说出这句话后就再也没有实现。和自己也说了很多“以后”“有机会”,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想实现的,都成了过眼云烟,坐而言起而行,做到这六个字该有多难!我得去实现,通过结伴的方式,给自己一点压力,就有可能实现! 跟随作者的脚步,去那些美的,静的地方看看,一个人。
《今天的我有点热爱生活》读后感(二):我也有点热爱生活呢
这个年龄了,再给这样一本书去打五星好评,感觉有点肤浅。。。
但是,其实我也真的就是挺肤浅的人,而且,说实话,我也真的喜欢这个作者的书
从很多年前看她第一本《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也不会去做了》开始,就慢慢喜欢
后来有一次在高铁上无意看到她写的关于她和她父亲的故事《趁一切还来得及》
就认真的写过书评的
这次过年加上疫情,在家待了整整1个多月,有的时候心情不太好,不想去读很深奥需要费脑子的书,就把她的书从微信读书中都找出来,一本一本读,其实不用很认真,基本一目十行也就翻过了,一本书差不多也就看1个多小时,但是看得人很舒服,心很静。
这一本,是这两天刚刚看完的。今天早上,甚至都没有起床,直接靠着枕头看完了才起来给自己做了早点。
说不上哪里好,都写些很细碎的小事情,很多都是我自己经历过得,也有向往过得。
作者每年都要给自己放一个春假,去一个小村子,找一个可爱的民宿,住一个月,每天除了写字,无所事事(当然,如果住一个月可以出版一本书,至少酒店钱可以赚回来,也是蛮开心的)
印象中自己上次这样做,也是唯一一次这样做,还是14年在大理的时候,6天的时间,住在大理类似这样的民宿,除了中间有2天工作以外,其他时间基本都在闲逛,和老板去吃米线,喝茶,也在他的小院子里用笔记本假模假样的写一点东西,看看书。
也有客人进进出出,自己仿佛很熟悉的样子。
这些,其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时过境迁,作者来了,就算一个月,她也会走,她写一本书,是因为她舍不得那些湖光山色,就那样被遗忘掉,哪怕一朵小花,一滴细雨,一颗昨天没有挖今天就长了很多的山笋,那满天的星星,连绵不绝的雨声
那些清晨雾蒙蒙的湿冷,那阳光普照下的茶园
来看书的,也不会多,是因为我们去不了,才心生羡慕?
不要羡慕了,去吧,想做什么,就去做好了。
慢慢的,我也会一点一滴去完成那些我总是想总是想却永远不敢做的事情。
《今天的我有点热爱生活》读后感(三):舍不得说再见
超舍不得说再见的一本书。作者韩梅梅在某年的春天,为了缓解失眠,去南方的小村长期旅居,而我在2020年的春天,因为多个晚上失眠,无意中翻开这本从打开,就再也不想合上的小书。
️ 这本书有点像村上写散文的笔法,随心所欲,不讲章法,又有点像讲极简类的日本书籍,多一个字也不肯用,却让你轻松地领略到其中的意境。
️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我们在城市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乡村在我们的生活和记忆中渐行渐远。就像梅梅所说的,那么美的地方,为什么有人舍得离开呢。可人不就是这样吗,在一个地方呆太久总会觉得厌倦,大多数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吧。
️ 乡村,在我的记忆中很少有脏乱差的一面,总是充满着闲适恬淡,平和优美的感觉。今年结婚第一年,和先生一起去乡下老家过年,呆了整整十天,走的时候竟有点舍不得。一望无际的田地里种着绿油油的小麦,早晨的空气带着泥土的清新,傍晚的余晖映着袅袅升起的炊烟。四四方方空旷的大院子足够我们拉张网,建个家庭羽毛球场,甚至还在多年未见的地锅中重新温习了一次烤红薯。未曾觉得无聊,只觉得内心每天都很平静,精神每天都很高昂,一点都没有了平日里萎靡不振的样子。虽然同样是因为疫情被困在村里十多天,生活质量却丝毫没有下降。院子里就有新鲜的蔬菜,随手摘来就是西贝店里四五十一盘的橄榄油炒有机蔬菜。乡村的生活成本果然低多了。
️ 每个人都有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梦,可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把这个梦付诸实践。小林真是现代生活中的宝藏男孩,打游戏,刷手机,于他,都是不存在的。他总能给自己的每分钟都安排好感兴趣的事,脾气温柔到让人难以置信,好像天大的事,在他那都可以轻描淡写的过去。孔夫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很多时候,我们生气不就是因为觉得别人不理解吗,其实,想明白了,干嘛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呢,人贵自恰,没有什么比自己能接受自己的所有更让人欣喜的。
️ 读这本书,总是不自觉想起很多古诗词。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窗下。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嗳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出门随处可见风景的日子,真是令人神往极了。
️ 最大的收获还是书名吧,今天的我有点热爱生活。无论是平静的乡村,还是热闹的城市,都是热腾腾的烟火人间呀,既然是生活,就多点热爱吧。就像有句诗写的那样,即便昨天失眠,今天依然要早起。只要热爱,就能解决掉我们生活中无数的烦恼和不开心。
感谢昨天晚上的失眠,让我遇见了一本如此美好的书。
《今天的我有点热爱生活》读后感(四):韩梅梅的丽水隐居
从“有些事现在不做 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开始 一直在追韩梅梅的书。真诚、温暖、朴实是她的书给我的感觉。最初开始看那个系列的小书的时候,我正沉迷于消费主义的陷阱,日夜加班,疯狂购物,生活一团乱麻。我很感谢那些简单、质朴的小清单,像一盏盏小夜灯,把我从那些混乱的日常中一点点拉了出来,开始更多关注我真正需要的精神性的幸福,回归更干净、整洁和有秩序的生活。
后来,她出了一本又一本书,有些我还是很喜欢,有些觉得有些赶工和粗糙。但是,我依然对她有信心。因为那份真诚,对自己,对人事,对世界。
喜欢一个作家,就会忍不住想要了解她更多。尤其是这样一个,一直在耳边絮叨的亲切温暖声音。
她用这个笔名把自己隐藏得很好。百度和Google都无处可寻的八卦。只是在文字中,一点点透露过,她是中戏毕业,曾经在我学校后面美丽的魏公村路和人合伙开过一家咖啡馆,甚至,我现在怀疑是不是参差咖啡,就是那个《我想开一间小小咖啡馆》的作者王森在书里写过的那一家。她还留过学,体会过很孤独的留学生心情,是不是,也在那样的孤独中学会了和自己相处,照顾自己。她和我喜欢的作家舒国治一起吃过饭,舒国治说,写东西,写真实的,不做作的白开水一样的文字,就够了。我想,她记住了。
后来,她结婚了,和一个爱踢篮球的男生,叫大丁,离开了北京,去了大丁的故乡-宁夏银川。一个听起来分外遥远的西北城市。我有些惆怅。我很想知道,她会不会怀念北京。想起北京的时候,会不会恍如隔世。如果有选择,她还愿意离开吗?
再后来,她也有了一个小小的女儿。是我羡慕的那种。有女儿的安妮宝贝,我也很羡慕。
这本书里,写的是她在春天,在丽水山里隐居一个月的山居日志。第一次看的时候心情有些浮躁,只是快速的翻完了。还觉得,她提议和小林一起看《Once》这个举动,是不是有些暧昧了。我不喜欢。
今天,休着病假,坐在我心爱的奶牛皮椅子上,顺手拿起一本书来,竟然能安下心来,从头到尾看完了。山里的风,山里的水,山里的花花草草,山里的人,充满情感的细腻文字,是一个不一样的韩梅梅。我一边看,一边想起外婆家。我的外婆家,也是这样一个有着山谷,有着湖泊,有着清风明月和青石板路的古村。外婆的老房子,还有下雨的时候哗啦啦带来凉意的天井,有火光前满脸皱纹的慈祥的老外婆,我多想再握住她温暖的手。那是我的童年,是我一直怀念但不曾回去的九十年代的乡村。
看到了这些,再看到小林。一个充满干劲的建筑设计师,温和,能干,细腻,有观察力,有着恰到好处的分寸,是一个非常棒的民宿男主人。在那样淅淅沥沥的春天,两个有故事、有温度的成年人,可以有一些适合和远方的陌生人分享的心事,升起一些些的欣赏之情,也是情理之中。这样的氛围之中,挥起道德大棒,反而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可能书中,唯一不节制的部分,就是Once这个部分吧。但是,我并不忍心苛责。
《今天的我有点热爱生活》读后感(五):每个人都想跟生活请个假
《今天的我有点热爱生活》这本书是水寒推荐给我的,非常适合都市人闲来无事随意阅读。整本书没有让人疲于思考的压力,就像在一个夜晚,听作者娓娓道来。
推荐给我这本书以后,水寒便消失了。谁也没打通过他的电话,谁也没能得到他微信的回复。
如今,这本书我已经读完了几个月,水寒依旧消失中。
想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有人说这首诗体现了海子多么热爱生活,但是我觉得至少是“从明天起”,是以后,而不是当下。
越想努力热爱生活的人,其真实的境况可能越是活得艰难。
作家韩梅梅,每年春天都会暂别丈夫和女儿,像个单身人士一样,踏上旅途,去南方春游。这样的假期对于都市现代人,尤其是婚姻中的女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在浙江丽水酉田村的民宿里,作者远离网络和烦恼,每天风眠雨醉雾行、爬山寻茶园、赏花、挖笋、捉雀、写文章、寻村民,体悟和感受自然的美好,以及人和人之间单纯朴素的关系,。
单单是睡到自然醒这一条,已足以让人向往,更何况作者笔下这样的诗意生活,谁能不心动呢?
数以千万的都市人,每天匆匆忙忙,地铁里、高速上、飞机上、办公室、厂房、实验室,我们形色匆匆、争分夺秒,从一个战场辗转另一个战场,为了业绩,为了工作,为了责任浮躁而快节奏的奔跑。
这也让现代城市人内心对自然、田园风光的静谧、慢生活、简单的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向往更加强烈。
从这两年大火的《向往的生活》、李子柒以及最近刚火爆的丁真也足以这点。
这种自然风光的田园生活,仿佛是治愈内心浮躁的一剂良药,让你感受到时间的存在感,让你感受到人间的烟火气,让你焦虑的内心仿佛是被熨斗熨过一样,慢慢变得平静而惬意。
只可惜,很多人的渴望都只是在想的阶段,而韩梅梅却把内心对远方、对异乡的向往,真真实实付诸了实践,这就是她每年一度的春游,也是这本书的内容来源。
在很多章节,作者都提到这个场景:下雨喝酒的时候我们聊了很多。
作家和民宿店主,两个热爱生活又都敢于热爱自己的热爱的人,对世界的看法,出奇得一致。
兴趣相投的人,连喝酒都变得温和和自在起来。
“活得现实没有错,活得理想更值得。”
温热的酒杯碰撞在一起,米酒的醇香入口,有人理解,有人倾听,畅谈所想,人生难得的自由除了身体自由,还有思想和表达上的自由。
在一个不需要考虑时间,不需要考虑吃什么的地方,平凡可以被理解,琐碎的生活会被珍惜。
青山碾为尘,百日无闲人。看似无所事事的乡野之间,可做的有趣的事情,也是很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过往和意难平。
即使像作家这样家里请得起阿姨、每年都会在民宿住上一两个月、出门坐飞机坐头等舱的人,也饱受失眠和焦虑之扰。
民宿店主小林呢,放弃在企业里的高薪,把房子抵押了来山里做民宿,无法得到父母的支持,为了女儿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又不得不一家人两地分居,做民宿的艰辛等等。
每个人,在生活的路上,似乎走着走着,都要进入那么一个阶段,必须和懦弱、痛苦、难堪共存。这和年龄、贫富、资历都没有关系。
你在尘世中受到的伤害,忍受的落寞,皆可在清风白云的自然中得以抚慰。
作者给这本书起名叫《今天的我有点热爱生活》,不如说是“今天的我有点热爱民宿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没有压力,没有要承担的KPI和永远履行不完的责任,不用考虑时间和金钱。
这样看来,这也不是平凡普通的生活,倒像是跟生活请了个假。
但之所以依然被喜欢是因为这里包含着我们还未磨灭的天真,或是不曾说出口的向往。
在密不透风的现实生活里,希望这本书能治愈疲惫,缓解压力,让生活多一点期待,带来一点计划之外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