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DK超级数学小玩家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2-12 02:27: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DK超级数学小玩家的读后感大全

  《DK超级数学小玩家》是一本由【英】DK公司 编著著作,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阳光博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DK超级数学小玩家》读后感(一):数学学习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2018年9月24日,数学家迈克尔·阿蒂亚(Michael Atiyah)公开了他证明黎曼猜想的论文预印本,黎曼猜想是数学界最重要的未解之谜之一,已经困扰了数学家近160年之久,一时间引爆朋友圈。

  但对于我们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毕业多年数学早已抛之脑后,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数学与我们只是学龄时期的“擦肩而过”吗?

  仔细想想,显然不是,数学学习思维贯穿在我们整个人生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时代数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成为应试教育,那时只在乎成绩好坏,然而这类影响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习应该是有目标的、快乐的,基础知识扎实掌握非常关键,寓教于乐可以让孩子更好的爱上数学。

  前些日子拿到的《DK超级数学小玩家》这套绘本超级棒,作为家长的我都爱不释手,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竟然可以这么有意思,《DK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测量》将翻页、标尺、转轮融入到日常生活,以精彩的互动方式,将长度、重量、温度等原本抽象的概念阐释得通俗易懂,《DK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乘法》将复杂的乘法问题具体化为生活中的小物品,变换不同的场景。

  《DK超级数学小玩家》是DK出版社2019年10月的新作。作为企鹅兰登书屋出版集团旗下极具竞争力的品牌,DK的儿童出版物已有60多种语言,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DK以内容专业、视觉美学突出著称,他们的理念A World of Ideas: See all there is to know,帮助孩子引发思考、启迪灵感,让读者们真正在阅读中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妈妈教的数学》里孙路弘老师说“智力启蒙一定有方法,一定有规律”。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母亲教会我数1-10的数字,之后为了让我清楚的认识1-10,会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让我体验不同的数字,比如:帮妈妈拿1根葱、帮妈妈拿3根筷子等等。久而久之对于数字我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

  乘法口诀不再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了。

  《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乘法》猫头鹰设计,通过转动齿轮,随着乘数的改变,不同的乘积得以清晰的展示,当孩子学会计算时,猫头鹰可以帮助孩子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通过大量趣味小贴士、运算小窍门和数学小游戏的设计,教会孩子从1到10的乘法运算。

  《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测量》让生活中的数学概念更容易理解。

  比如测量高度,日常生活中孩子更加容易理解,比个子,问孩子,爸爸、妈妈两个人谁高谁矮,然后请他给爸爸妈妈量一下身高,把测量的数字写下来,进行大小对比,环环相扣,久而久之孩子对高度的概念就有了清晰的理解。

  皮亚杰对儿童思维发展的研究表明,3岁左右可以建立初级阶段的数字认知,6岁可以发展到中级阶段,9岁可以到高级阶段,12岁左右可以实现深层的抽象认识。

  知识是想通的,阅读完《DK超级数学小玩家》后你会发现数学原来真的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数学并不是只是为了应试教育,而是要形成自己的知识、认知体系。

  弗里德曼在发表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获奖感言时说:“浇灌数学之树……最根本的是要努力改变社会导向,使孩子们从上小学起就能喜欢数学而不是视数学为畏途。”

  《DK超级数学小玩家》是一套可以边玩边学,带孩子轻松迈进数学大门的书籍。

  《DK超级数学小玩家》读后感(二):数学启蒙,做对这件事更重要

  奶奶用尺子量了窗户:72。小宝凑过去,奶奶指着尺子说:“窗户宽72厘米。” 他拿过尺子,像奶奶一样比划着,“你也要量一量吗?” 于是,我们一起打开《DK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测量》学习了测量长度。那天,他见啥量啥,就是根葱也不放过。 有一天,他发现哥哥的网课在讲三角形。 哥哥上数学课时,他在一旁听着,只要听到“量一量”,他就冲上去“哥哥,我来!”; 哥哥做数学作业时,他也在一旁守着,只要看见有三角形,他就说“哥哥,我帮你!” …… 这星期,他不停地用他那把大尺子量一个小三角形。 这表明他有了对单个事物的细致化了解的需求——测量。 *《DK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测量》增加了趣味小测验和新奇好玩的主体折页帮助小朋友们更有兴趣的了解测量小知识并学会测量。 *这本书由英国DK公司编著,出版界流传着“DK出品,必属精品,”,所以在小宝喜欢量长度时,在书海中我选择了它(看出版社,这也是我选书的重要标准之一)。 提供模板,演练生活 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素材,我们缺少的是发现。 怎样把它们从生活中挖掘出来? 以重量为例,我们看到香蕉,想到的数学问题是:这串香蕉的个数,其实可以做出如下拓展: (1)比较香蕉的大小 目测和实测是比较大小的方式。悬殊较大的很容易比较出来;但如果“相似”或想知道一个的大小就要用实测——秤。 (2)比较轻重 个数不同的香蕉来比较轻重,它和个数有关系,由具象逐渐过渡到抽象,促进孩子思维发展。 我们可以做推衍:苹果呢?猫咪呢?气球呢?它们的重量到底和大小有多大关系呢? 我们又增加了一个维度——重量,来看我们在生活中的所有东西,如果眼睛和手分辨不出,我们要用一个工具——秤。 教具有趣,以玩代学 让小朋友接受知识,最重要的不是你讲得多全面多清楚,而是孩子能愿意动手玩得多起劲儿。 在《DK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测量》中,设计了很多翻页,这点小宝最喜欢,他说,这是数学捉迷藏。当他答完问题后,在翻页前,他会说:揭开谜底的时候到了。如果做对了,他会很兴奋;做错了,我们就找来类似的实物做一做。 在时钟游戏中, (1)分清时针和分针。 很多小朋友常分不清这两个小家伙,我们可以把时针看成一个矮胖子,又胖又矮走得当然慢;分针长得瘦、腿又长,很轻便,自然快。这样以胖瘦来讲,很有意思。 (2)学习认识时间,书中有整点、半点、一刻(依孩子学段选择) (3)分析特点,整点时,瘦高高(分针)指12,矮胖子(时针)指到几就是几点。 (4)回答问题:以下图(图2)为例, 对于宝宝来说挺难的,他不知道到底是怎样的过程。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模拟时钟转化为数字时钟的积累, 所以就转化为: 现在是5点,1小时之后是几点?5+1=6 再在时钟上表示出来,翻一翻折页,是惊喜?还是沮丧? 这部分建议准备一个真实可用的手表,玩一玩、拨一拨、看一看中学到了知识。 专注测量,包罗万象 “你多高了?” “你多重了?” “谁杯子的水多?” “几点了?” “春天来了吗?” “你测体温了吗?” ……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看了又看,还是纠结 为什么周日在日历表的最后一列? 《DK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测量》用新奇好玩的方式,学会测量小知识,解决了小朋友能懂的所有测量问题。 测试小朋友的时间到了: 翻到《DK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测量》的最后一页,“哇!立体房间出现了!” 快来根据提示测量一下吧。这样有趣的测试,我还是第一次见呢。 我爱数学,喜欢和孩子们分享书中的乐趣,欢迎关注,一起助力孩子成长。

  《DK超级数学小玩家》读后感(三):测量方法轻松学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类问题是爸爸妈妈们经常会碰到的,就是:问身高、问体重。

  这几年,我经常被渴望长高长大的孩子追问:“妈妈,我是不是长高了?你帮我量量我现在多高了。”于是,我就经常用皮尺给孩子量身高,为了以更直观的方式让孩子体会成长的自豪感,我家有一面墙上甚至从低到高画满了小横杠,每条杠旁边都用铅笔写着一串日期和数字,记录孩子的身高变化情况。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学会了测量身高的方法,也对高度的单位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

  但是,孩子问我体重就不一样了,他问我,“妈妈你多少克啊?”

孩子的问题令人啼笑皆非

  由此,我意识到,通过测量身高,可以帮助孩子将对高度的认知,从二维的纸面上衍生到现实的三维世界中来,通过对身高的实际测量,他们能更实在的体会到他们的身高究竟有多高,而不仅仅是一串数字、一个单位。我需要找一个好办法,帮助孩子感知重量的区别。

  然而,我并非专业从事教育的人士,在给孩子讲解度量衡的时候,虽然我力求能解释的完整一些,却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当我接触到《DK超级数学小玩家》系列书籍后,我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了。

  《DK超级数学小玩家 玩转测量》这本书,系统的阐述测量这件事的定义、测量相关的单位和各自代表的意义。通过绘本的形式来展示,卡通图案色彩鲜明,配合的文字解读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学前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阅读。它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各种单位的意义。

  这本书还从测量的定义入手,对长度、重量、体积(容积)、时间、温度等度量衡单位进行了解释说明。

  通过不同的工具,秤、尺子、时钟、量杯、温度计等,帮助孩子理解重量、长度、容积、温度的含义。

  通过用小动物们体重进行对比,帮助孩子认识重量这个单位。

  用身高差距很大的集中动物进行高矮对比,帮助孩子理解长度单位。

  拿雪糕、奶昔、温水、开水进行对比,帮助孩子们对温度进行感知。

  我认为,通过这些方式,对体重、高矮、温度等的对比,可以直观地帮助孩子对度量衡单位进行理性地认知。

  此外,书中还对不同制式进行换算,帮助孩子认识到不同国家之间的度量衡制度,并认识到重量、距离、容积、温度等在不同制式下的量化区别。本书中,不但有知识的学习,还附有小测试,通过互动强化孩子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是一种有效的巩固知识的方法。

  读完本书,我尝试用书中的方法,对一些食物包装的重量进行对比,帮助孩子学习了:克、两、斤和公斤等重量单位,事半功倍。

  书中附带的小测试,也加深了孩子对不同重量单位对的印象,他再也不会问我体重有多少克了。哈哈!

  而书籍最后提出的测量这个房间的问题,看起来工程浩大,实际上给孩子提供了很多线索,能够帮助孩子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将问题拆分称很多个小问题,再逐个解决,心思巧妙。爸爸妈妈们可以根据书中的提示,带孩子进行实际测量,帮助孩子巩固从本书中学到的知识,为幼小衔接打基础。

  《DK超级数学小玩家》读后感(四):度量衡,这么学,更好玩

  这几天特别热,尤其是大中午的出去,感觉人都晒熟了。前两天,在路上正好碰到一个妈妈跟小女孩,应该是刚刚出去买东西,准备回去了,拎了大包、小包的东西。

  妈妈一边走,一边在说:包子,快点走,我们赶紧回去了,这天太热了,这都30多度了吧。

  小姑娘看着上幼儿园的年级,问妈妈:为什么30度就这么热,我前两天听邻居家的哥哥说180度,妈妈,是不是到这个温度,我们都会像雪糕化了?

  妈妈哭笑不得,只得慢慢解释,这个度和那个度不是一个度,还说到了摄氏度,温度,但是小姑娘看着更迷茫了,不都是一个度么?

  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度量衡,温度,但是对于这样抽象的概念,很多小孩子都没有意识,也不知道怎么去学,但是看到这本DK新作《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测量》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眼前一亮。

  还记得刚拿到手的时候,给了闺蜜家的孩子,结果晚上闺蜜问我这个书有没有系列,套系的哪里能买。孩子看着绘本玩了一天,结果晚上出去买水果,居然知道称重,多和少,还知道一千克,要知道之前教了多少次,都学不会,她跟她老公都放弃了,想着等上学了再慢慢学吧。

  没想到这个绘本教会了这个东西,太实用了,而且孩子也很喜欢看。

  在这本书当中,DK采用了翻页、标尺、转轮、插件等多种方式,把抽象的度量衡问题,融合到了游戏当中,对于长度、重量、时间、温度等概念,都有了非常具体的阐述,而且孩子通过游戏也能更好的了解运用方式,鲜明的色彩,多样的操作方式,吸引孩子们自己来玩,自然而然的学到了相应的知识。

  重量的计量这么做

  小孩子非常容易产生,大的东西一定重的概念,但是在这里进行了专门的对比,用的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球,让孩子能够有更直观的感知。而且答案在翻页后面,也增加了动手操作性。

  重量的常见单位,像是千克、克、磅、盎司等,还有更重的吨。这都是常见的表示重量的单位,在右边还有一个带刻度标识的秤,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秤,孩子也能很好的和生活场景相结合,更有利于加深印象。

  转轮学习时间,更加生动形象

  很多时候,给孩子学习时间,都会通过日历的方式,但是很多时候,孩子都会特别迷茫,这每个月长的不一样么?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每一天的星期几从哪里能知道。什么月份就是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呢?

  这些问题光是拿着日历,很难学清楚,但是通过游戏的转轮,很轻松的就能明确问题答案。说实话,我自己刚拿到手的时候,还玩了半天,现在的孩子们学东西真的是太幸福了。

  精巧的机关设置,让孩子爱不释手,多玩几遍,知识自然就掌握了。

  现在平常工作中接触非常多的孩子,再加上之前的巧虎早教工作经历,让我能够更好的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一些大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对孩子来讲,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如何能够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在更有利于成长的方向,进行探索,将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DK系列的图书,是我经常会买来送给家里的小孩子,这本《DK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测量》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更加好玩的度量衡学习方式,告别鸡飞狗跳,词不达意,在这里,让孩子轻松学会度量衡。

  《DK超级数学小玩家》读后感(五):孩子讨厌学数学?让数学小玩家帮你忙

  今天想推荐另一本寓教于乐的书——《DK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测量》。全书通过翻页、标尺、转轮、插件等方式,将原本抽象的长度、重量、体积、时间、温度等概念阐释得通俗易懂,用步步互动的方式帮孩子理解并运用每一个重要的计量概念。

  DK出版社于1974年成立于英国伦敦,作为企鹅兰登书屋出版集团旗下极具竞争力的品牌之一,在不同领域出版了多种类别的成人及儿童非虚构类图书,至今已有60余种语言的出版物畅销于全球超过100个国家。

  我觉得这本书最好玩的地方就是——故事性。

  比如翻开封面、在第2和第3页上,就出现了如下内容——

小老鼠说:我可以通过测量找到最大的那块奶酪。 大狗说:时钟可以让我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吃晚饭。 蜘蛛说:测量可以帮我判断织的网有多大。 猫咪说:测量可以帮我判断哪个碗里的牛奶最多。

  这些卡通角色告诉孩子,测量在我们生活中简直无处不在。

  第一个玩法:家长们可以变换声音,为上述卡通角色配音,念给孩子听。

  在美剧《绝望的主妇》中,勒奈特请到一个“超级保姆”,她就能变换声音、语气,抑扬顿挫地为孩子们讲故事,代入感极强,所以孩子们非常喜欢听她讲故事,而且在倾听的过程中特别乖,也特别投入。

  第二个玩法:诱导孩子编故事。

  你可以问孩子:小老鼠通过测量吃到最大的那块奶酪后,会发生什么呢?

  比如孩子可能会说:小老鼠会变胖,肚子很大,进不了自己的家了。

  你可以继续诱导孩子:这个时候墙上的时钟显示,该是主人给猫咪投喂的时间了,可今天主人加班没回来,猫咪早就饿得不行了,可碗里空空的,一滴奶都没有。怎么办呢?

  孩子也许会说:猫咪会不会捉老鼠?

  你可以继续诱导孩子想象:猫咪一眼看到大肚子的小老鼠,嘿嘿笑着说,今天你可肥了不少,足足胖了1斤吧。小老鼠想赶快逃走,可肚子太大跑不动,而养尊处优的猫咪(这个时候你还可以加进一些成语,然后给孩子讲一讲什么意思)也懒得去吃小老鼠,大摇大摆(又一个成语)走了。小老鼠拼命运动,把肚子饿瘪,终于钻进洞里。这时一直在卖力织网的蜘蛛说,看我的网已经织得这么大啦……

  这样就能让孩子既听了故事,又能了解到测量是什么,而且还接触到了成语。

  接下来看到的这句“少也可能是多”,颇有些哲学意味。解释为:我们并不能单凭物品的数量来判断它的重量。比如1串葡萄就没有1个菠萝重。

  这个知识点在这里出现,感觉很妙。

  在重量的部分,我认为可以发给孩子一个电子秤(大妈上街买菜随身携带的那种)和一个塑料袋(一定要陪在孩子身边,时刻注意安全),趁宅在家的这段时间,陪TA称重自己的玩具。比如一个娃娃有多重、一辆小汽车有没有1斤,那么一本书呢?

  如果妈妈平时喜欢烘焙,那家里一定有食品电子秤,可以给孩子演示称重面粉之类的食材,这样边玩边学,待会儿还能吃到美味的糕点,何乐而不为?

  孩子们都知道,小猪佩奇喜欢玩踩泥巴,那么很多孩子可能都爱玩水吧。容积这部分内容,应该会比较容易接触,如下图——

  将图1“翻翻看”,我们得到了图2。10桶、100桶、1000桶水的“阵势”一目了然,更能让孩子直观地认识到什么叫“容积”。

  而在“时间”和“温度”部分,都可以将“四季”融入其中。

  可以举一反三的是,教孩子认时间,就发TA一块卡通手表吧;温度的话,相信不少家里会有温度计。

  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我去逛商场,在小米店里看到一位年轻男士让工作人员帮他推荐适合送给小孩子的礼物。结账时他排在我前面,我看他买了个米兔和一个小爱同学。

  由此想到,现在用手机看一眼时间,或问问小爱同学现在几度,都是太省时省力的事了。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时间”和“温度”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还得动动自己的小脑袋瓜啊。

  在本书最后的立体折页部分,可谓是个小惊喜,更重要的是将本书全部知识融会贯通,帮孩子巩固所学。

  家长们不妨再拓展一下思维,看怎么能更好玩、更生动地陪孩子把这本书“玩起来”,千万不要只是从头看到尾就作罢了。

  《DK超级数学小玩家》读后感(六):动起小手一起来玩测量吧!

  家有三岁小朋友一枚,之前非常喜欢乐乐趣的揭秘系列

  虽然内容看不懂,但是五颜六色的形象以及超多的翻翻卡片

  小朋友真的是百看不厌,翻烂了好几本

  家里面也有DK的《自然博物馆》,小朋友也是很喜欢,所以果断下手了这个新系列

  先说说这本《玩转测量》,三岁的小朋友可能对具体的测量单位不太明白

  作为一个吃货非常明白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体积的感知挺明显的

  也知道哪个是热哪个是冰

  时间也知道了快和慢,早和晚

  但是真的认知长度、重量、体积、时间具体单位的时候还是懵的,也许没什么概念,但是他一定也会疑惑妈妈一直说的几点钟到底是什么意思。

  翻开目录页,这本书的页面不算多,但是每一页内容都超级丰富!

  比如目录这里分为: 什么是测量 长度 重量 容积 时间 认时间 温度 小测验 测量这个房间

目录

  一、循序渐进,浅显易懂

  整本书的安排非常清晰,通过循序渐进的每一个小单位来认知各个不同的测量单位,在第一页可爱的老鼠画外音是通过测量可以找到最大的奶酪,小狗则是通过认知时间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吃晚饭啦,这恰恰就是每个小朋友感知单位最明显的例子吧,跟“好吃的”紧密结合。

  从长度开始,每个小朋友从出生到现在,很多家长应该都会测量身高,我们家的墙角就贴着一个长颈鹿卡通画身高贴。认识了身高长度之后就到了体重,那我们也可以这里示范小朋友从小到大重量变化,还是随着身高、重量都在变化的体积。这里就提到了我们经常跟小朋友讲到的,你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还是一颗小黄豆大小,现在长成了一个小朋友的样子~

  讲完最直观的长度、重量和容积之后,我觉得时间和认知时间就更高级一些了。我小时候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在自己的手腕上画上一个手工制作独一无二的手表,当时还若有其事的画上标码来标注时间,现在有个这本书有了这么精美的图案以及解说就更加事半功倍了。

  最后则是温度的学习,这一块可能对于小朋友来说很能体会到什么是烫、什么是冰,什么是舒服的洗澡水。 最后的章节则是一个小测验和测量房间,算是把所有前面学习的内容全部重温和复习一遍。 整本书的编排就非常浅显易懂,循序渐进了。

  二、立体翻翻书,真的不来玩一下么?

  书内页翻翻乐真的超多,可以看一下实物图。几乎每个页面都有翻翻乐,设计了很多精美的小机关,对于小朋友来说应该是真的爱不释手了,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低龄的小朋友防止破坏了。 长度这一块通过小朋友拿的最多的彩色铅笔来做举例,我们现在这个岁数的小朋友一边认颜色一边比大小。旁边页面的宽度则是通过翻页来看到几只小熊的对比。

  关于容积的内容,受到了书里面启发的内容,我们跟小朋友在家里面用矿泉水瓶装水玩,依照书上的例子,瓶子、桶、杯子、碗,还有于是的盆,装水给小朋友演示了各个不同的容积,也不知道明白了没,但是玩水讲解的过程小朋友是非常喜欢了,强烈安利的大家依据书上的例子在家里面找一些类似的东西来给小朋友演示,真的超级棒。再回来看书小朋友马上会想到刚刚的游戏。现在每次洗澡都可以问小朋友我们要用什么来装水,要装多少水。

  每一个小画面几乎都可以扩充成一个小故事,而里面的每一个物体都可以在我们的家里面找到对应的位置,书里面诸如此类的生活例子都特别多,大家在看的时候都可以结合一下,如果有相关的工具都可以试一下。

小房子

  书本的最后一张,有个翻开就形成的立体小房子布置,所以这个立体的小房子对于小朋友来说真的很有趣,但是要注意一下,不要被小朋友一不小心给撕掉了 这个章节作为最后一个章节,基本是把前面的内容全部整合复习了一遍。可以回顾到全面所学习的每一个小章节。

  三、精美小细节,亲子共读体验提升

  整本书无论是内容设置、机关安排、颜色搭配都非常棒,里面文字的提示对于亲子共读来说非常有帮助。父母陪同阅读的时候可以根据这里的提示来安排亲子共读的技巧,不仅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一本有趣的书,我想作为家长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这也许就是常说的“父母与小朋友共同成长”吧~ 总体来说这套书对于低龄小朋友来说阅读和使用都需要在父母的指引下,但是内容确实非常精美,买这本书相当于买了好几个小玩具,对于喜爱翻翻乐类型书籍的朋友一定要入手!

  《DK超级数学小玩家》读后感(七):寓教于乐,让孩子收获知识、丈量世间万物

  立体、形象、实操:轻松开启对世间万物的测量之旅

《论语.先进篇》中讲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提到根据不同人的性格可以给予不同的方式方法。清末民初时期,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也提到:“别类分门;因材施教。”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更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强调,各年龄阶段都各有其特征,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要因年龄特征而教。

  此外,我们还常常听到老一辈的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什么事情都得从娃娃抓起。

  心理学家奥利弗也认为,小朋友的0~6岁,虽然记事不多,但父母对自己的方式早已潜移默化地植入脑中,改变着小朋友的海马体、皮质醇等,进而影响成长期孩童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模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景促使着新手爸妈们进行各种尝试,严格奉行“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市面上也因此出现了各类早教机构、双语幼儿园等来满足父母的需求。

  校园教育固然重要,但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教育才是儿童教育的启蒙之旅。只是当真正面对“十万个为什么”的小可爱时,面对需要将习以为常的常识趣味性地告诉小可爱并让小可爱听懂时,才高八斗的父母们费尽脑汁后也只能高举白旗乖乖投降。

  不过不用担心,DK团队已嗅到父母们的危机,并为父母们量身定做了《DK超级数学小玩家》系列丛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编辑方式和令人称赞的视觉美学手法,将成人世界里早已习以为常的数学常识解释得通俗易懂,并通过步步互动的方式让小朋友们真正理解并运用;即使是大朋友们阅读,也会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1974年成立于英国伦敦的DK出版社至今已有40余年,作为图文书出版社的佼佼者,DK一直以专业的内容和鲜明的视觉设计严格要求,力争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还能让读者拥有视觉享受。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能在DK出版的书籍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

  今天这本《DK超级数学小玩家之玩转测量》就将原本抽象、晦涩、死板的测量知识以翻页、标尺、转轮、插件等方式展现,将枯燥无味的长度、重量、体积、时间、温度和容积的概念变得形象有趣。新手爸妈们只需阅读书中少量的文字、便可进行亲子互动,让小朋友们在掌握这些计量单元的同时学会运用,开启认识测量、认识数学的大门。

  对成人来说,测量是再简单不过的基本常识,从未思考过如何描述其定义。直到无意间吐槽买的水果太贵、几个就要几十元被小朋友听到,小朋友们随即凑上身来好奇地问:“妈妈,你买的什么水果呀,有多大呢,买了几个呢”后,当你用专业术语讲述,发现孩子的表情不是豁然开朗,而是充满疑惑时,我们才会意识到:想要让孩子了解,就需要进入到孩子的世界,用孩子已知的事物来表达重量的含义。就像《DK超级数学小玩家之玩转测量》一书,绘画出形象的水果种类和计重秤,一目了然,让小朋友有直观的感受;再配上插件、折叠所隐藏的内容,让孩子经过思考后获得答案,加深印象。

  不仅如此,在我看来这本《DK超级数学小玩家之玩转测量》不仅能帮新手爸妈解决教育问题、加强亲子之间的互动,还能促进新手爸妈思维的转换。教育不再是校园里的专属项目、学习也不再只是儿童的专有名词,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大朋友们也在学习成为优秀的父母。

  《DK超级数学小玩家之玩转测量》一书里的构思和创意也在向大朋友们传递教育的多样性、生动性和日常性,只要我们愿意观察,就会发现小朋友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只要我们愿意尝试,就可以打破一板一眼的亲子关系;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就能够让自家小孩快乐进步两不误。

  《DK超级数学小玩家之玩转测量》一书的末尾还有一个互动的亲子游戏哦,各位大朋友们不妨就趁着这段宅家的假期,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起来吧~

  《DK超级数学小玩家》读后感(八):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DK超级数学小玩家》来帮忙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总觉得两三岁的小孩数数到100,会很厉害,其实这中间有误会,会数不代表孩子真的懂。魏坤琳在《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一书中,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他遇到一个小孩数数很溜,结果让孩子摆几粒瓜子,那个孩子却不会。魏坤琳教自己女儿数数的口诀是“数到几,就是几”。孩子会数数,不等于真的明白“数”的概念。孩子对事物的理解,都是从“概念”开始,那么如何理解概念?童书阅读,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

  建立于1974年的英国DK公司,他们制作的图书,秉承着让每一位读者能够清晰理解主题,又有所收获。《DK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测量》就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展示了长度、重量等度量衡的概念。用孩子喜欢的方式,通过阅读,理解相应的概念。

充满思想的世界,看到所有要知道的

  DK公司的创作理念是A World of Ideas:See all there is to know.看到所有要知道的。

  平时我买菜烧饭,儿子都在旁边跟着,看到什么,就会问,久而久之他对各种蔬果也就熟悉了,最好的学习从生活中获得。《DK超级数学小玩家》里面展现的主角,是各种动物、物品都是孩子在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

  让学习融入生活,用童书来打通生活与知识的连接。

了解概念,建立理解世界的方式

  有次弟弟把姐姐的水彩笔弄坏了,在旁边一边笑一边看着姐姐,

姐姐责怪道:你把我东西弄坏了,还有脸笑?3岁没到的弟弟,指着自己的脸,认真地说:我的脸在这啊,姐姐,你没有脸吗?姐姐无奈道:你长大就知道了。

  弟弟理解的“脸”,是实实在在展现的脸,而姐姐说的”脸“,却有了意思的延伸。概念,就好比一块块散落的拼图,理解、对应上了,才能拼成一幅完整的画。《DK超级数学小玩家》里展现了5个日常中最容易遇到的度量衡概念。

  简单的给定义,用孩子熟悉的物品去展现,一看就懂。

刻入大脑,在生活中运用思维能力

  我儿子在我准备烧饭前,总会要求由他来将米倒入锅中,有一次,换了不同品种的米,他问:为什么这个米不一样了?怎么是长长的?从认识米、触摸米,再到问米是干什么的,他会观察到米的变化。

  郝景芳的《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中,分享了培养孩子,从具象到抽象能力的四步练习方法。

熟悉事物名称。讨论特征。用具体形式对应。延伸内容。

  熟悉事物名称,比如《DK超级数学小玩家》中的

  讨论特征,可以联系实际,让孩子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来描述。再一一对应,延伸想知道的,例如《DK超级数学小玩家》中对“1/4”到“满”的理解,用小狗浴缸中泡澡的形象来展现:

  通过这四步,能更好地让孩子建立起抽象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数学思维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DK超级数学小玩家》最后还留了彩蛋——一个立体的房间。看到最后一页时,孩子“哇”的一声惊喜不已,里面大部分对应的物品,都能在现实房间里找到。看到迷你版的这页,孩子顺便拿起手指玩偶,玩起了过家家,用刚学的概念,再理解一次。

  《DK超级数学小玩家》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理念,通过层层展示和互动,让孩子建立起对应的概念。学数学是为了什么?郝景芳在《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中,说的一句话,特别值得人深思:

数学不是题海,数学是生活的高效策略。

  不管是学数学也好,还是任何的知识,最终的目的,都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用,才是最关键的一步。

  《DK超级数学小玩家》读后感(九):书评 | 《DK超级数学小玩家》: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启蒙书

  这个春节假期全家取消了所有的外出旅程,天天家里蹲,所以我们每天想方设法陪孩子玩。小孩这几天超爱两个游戏:手工折纸和开小超市。娃爸和孩子玩小超市时觉得这是很好的学习数学的机会。

  于是爸爸问:老板,你这里橙子多少钱一斤?

  小孩拿着一个塑料橙子说:“我这里的橙子又大又甜,7块钱一斤。”

  “好的,那我买一斤,给你10元。你要找我多少?”

  “给你8块。”

  “什么?!你再想想!”

  小孩一看爸爸的脸色有点不对,赶忙笑眯眯地说:“不对不对,给你5块。”

  爸爸一脸便秘地说:“你用你的手指头掰一掰呀,十个手指头去掉7个,还剩下几个?”

  小孩对着面前的一堆物品一阵乱翻,说:“不卖了不卖了,这个超市关门了。”

  爸爸往沙发上一躺,表示自己要静一静。看着他们两人的互动,我禁不住哈哈大笑。这也太心急了,10个阿拉伯数字刚认全,就想让他做减法了。我和爸爸说,别着急,边玩边学这个思路不错,但是需要一些辅助。我递给他一套《DK超级数学小玩家》,娃爸翻了翻,表示这套书真不错,问,什么时候囤的?

DK超级数学小玩家评价人数不足【英】DK公司 编著 / 2019 / 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阳光博客DK超级数学小玩家评价人数不足[英]卡罗尔·沃德曼编著 / 2019 / 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阳光博客

  长度、重量、容积、时间、温度、认识数字,这些不仅是生活基础知识,也是小朋友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起点。《DK超级数学小玩家》这套书通过翻页、标尺、转轮等方式,用精彩的互动方式,将长度、重量、温度等原本抽象的概念阐释得通俗易懂,将复杂的乘法问题具体化为生活中的小物品,想象力丰富,小朋友爱不释手,大朋友也是赞叹不已。

  《DK超级数学小玩家》是DK出版社2019年10月的新作。作为企鹅兰登书屋出版集团旗下极具竞争力的品牌,DK的儿童出版物已有60多种语言,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DK以内容专业、视觉美学突出著称,他们的理念我特别喜欢——A World of Ideas: See all there is to know——正是这种引发思考、启迪灵感的设计,让小读者们在阅读中享受到了探索未知的乐趣。

1. 在生活中激发孩子形成数字概念

  数字是什么?温度是什么?高度是什么?时间是什么?如果小朋友问这些问题,我们想要答好、答准确还真不容易。看看《DK超级数学小玩家》是怎么把它们具化的?

  《妈妈教的数学》里孙路弘老师说“智力启蒙一定有方法,一定有规律”。如何有效地激发孩子形成数字概念?或许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

  比如结合测量温度这一页,我们可以让孩子把手伸进冰箱,让他感受下里面的温度,然后告诉他淡水在0摄氏度时会结冰。

  比如结合测量高度这一页,可以问孩子,爸爸、妈妈两个人谁高谁矮,然后请他给爸爸妈妈量一下身高,把测量的数字写下来。

  比如测量时间这一页,可以和孩子讲,我们玩一个3分钟的游戏,然后开始计时。告诉孩子1分钟有60秒,以及开始计时前,计时结束后指针变动的位置。

  皮亚杰对儿童思维发展的研究表明,3岁左右可以建立初级阶段的数字认知,6岁可以发展到中级阶段,9岁可以到高级阶段,12岁左右可以实现深层的抽象认识。看了《DK超级数学小玩家》后我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细节,可以供我们借题发挥,帮助孩子建立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的数字认知。

2. 在探索中带领孩子掌握知识

  重量是什么?重量是指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习惯上用来指质量。如果仅仅是这么和孩子说的话,估计他会听不懂。《DK超级数学小玩家》里形象地画了一个秤盘,这提醒我可以用家里的秤来教孩子关于重量的知识。

  电子秤原本只是用来秤体重的,然后我开始让孩子秤他的玩具、书包、水杯等等他见到的一切东西,秤完后再让他把东西拿手里掂一下,感受一下实际的分量。后来我们一起猜接下来这个物品大概有多重,看谁猜得比较准,两人玩得不亦乐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有些倾向于视觉型,有些倾向于听觉型,但对于孩子而言,如果能从触觉、听觉和视觉多维度探索学习新知识,他们的接受度就会高很多。通过不断地实验、体验和参与,孩子自然而然就学会了重量这个概念。

3. 在提问中让孩子寻找规律,启发思考

  《DK超级数学小玩家》这套书共两本,一本主题是“玩转测量”,一本是“玩转乘法”,适合3岁到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玩转乘法”里使用小知识点结合提问的方式,趣味十足,但又可以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在提问中启发思考,摸索出乘法的规律。

  比如:在动物园2的乘法里,动物们吃饭的时间到了,管理员必须先喂奇数栏里的动物,请问是哪些动物?雪地里的企鹅是成对站在一起的,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多少对企鹅?6只火烈鸟一共有多少条腿?还有在海里3的乘法,在花园里4的乘法,在天上5的乘法,在糖果屋6的乘法等等。

  学数学并不是只知道模仿结果就是学会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考,真正理解数字和数学词汇。提问式的学习让孩子可以将数学运用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有机会自己寻找规律,进一步了解乘法运算的过程和结果,真的不得不为编者的用心设计点赞。

  弗里德曼在发表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获奖感言时说:“浇灌数学之树……最根本的是要努力改变社会导向,使孩子们从上小学起就能喜欢数学而不是视数学为畏途。”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启蒙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数学的用处,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是启发孩子对实际问题的抽象思维和形式转化能力。《DK超级数学小玩家》,边玩边学,带孩子轻松迈进数学大门。

  我是虎皮柚子,一名教育工作者,喜欢阅读与写作,欢迎关注。

  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DK超级数学小玩家》读后感(十):从小被数学虐到大的我,看着孩子这套绘本,羡慕到想哭

  如果您的孩子问您长颈鹿有多高,您会怎么回答?我之前可能会百度一下,告诉他大概6米多高。现在我不会这么认真地敷衍孩子了。

  因为我懂得测量的道理。我会告诉孩子:长颈鹿有16只母鸡摞起来那么高。如果我身边没有母鸡,我会说:“当你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时,刚刚好可以摸到它的头”。你觉得,孩子会不会一下子明白长颈鹿到底有多高呢?

  哎,你有可能会问,这样教孩子怎么行,今后他不知道长度地单位是“米”啊,这样参加考试岂不一塌糊涂?其实,只要我们把玩数学的方法交给孩子,他们会自己玩明白的。谁说长度单位就是“米”了,那“英尺”,“码”呢。

为什么孩子要学习测量?

  答案很简单,因为人类是通过测量来建立数学体系的。人类是通过自己的手指和脚趾学会数数的(见凯莱布·埃弗利特《数字起源》)。但刚开始,如果人们要记录10只羊,那就需要乖乖地画上10个表示羊的符号。

  后来人们渐渐变聪明了,干脆把表示数的“10“和被记录量的单位“羊”独立出来。“数”和“量”的相互独立,“数”发展成了现在的数学,而各种不同的“量”最终成了文字,甚至可以说:奠定了人类后续数学思想和语言文字的基础。

  测量,正是建立“量”与“数”之间的桥梁。

  于此同时,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从3岁到7岁,是数学思维萌芽和建立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一时期的数学基础认知引导,将会对孩子一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影响。

  所以,为孩子做测量知识的启蒙,是不是显得意义重大。在这个全体家长为孩子军备竞赛的年代,自己家的孩子自然免不了会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接受教育的“摧残”。我,作为一个深受其苦的家长,实在不想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当你学习时,那么痛苦,被动。

怎么才能让孩子快乐地学会测量?

  我首先能想到的是给孩子选一本有乐趣,有知识,有玩头的绘本。但是,现在的儿童图书真的良莠不齐,我家里孩子的书比我和他妈妈加起来的都多,买的多了,也就自然知道优劣。看来看去,DK的图书,无论是内容还是印刷装订,质量都可谓良心。

  《DK超级数学小玩家之玩转测量》正是这样一本给孩子作测量启蒙的书。

1. 从身边具体的世界过渡到数学的世界

  1)从测量的本质入手进行核心概念启蒙。

  测量的本质是比较,所有绘本一开始,就拿出来长短铅笔的比较,进而引出带有精确刻度的直尺,来告诉孩子们测量原来是这么回事,还可以怎么玩。

  又如温度,绘本首先用春夏秋冬季节变化,通过切身对温度的感受,告诉孩子,温度是用来测量冷暖程度的概念,然后给出温度计这种常用的测温方法,并在特定意义的温度上标识出象征性的事物,比如说100摄氏度标注“烧开的水壶”,0摄氏度标注“冰块”。

  2)从定性到定量引导孩子理解测量的本质。

  孩子们很快就能通过直觉掌握多和少的概念,但是对于多是多少,少有少了多少,则需要进一步拥有测量的概念了,绘本中给出了关于长度,重量,容积,时间,温度等物理量测量的形象的表述。以其中容积的测量为例。

  2. 激发孩子玩的兴趣,才能学懂测量

  绘本在讲述各种测量概念的时候,并不是一味地交代知识,而是通过了游戏道具的设置,让孩子好动的本能参与进来,比如他们会扣开藏在问题背后的答案页,或者干脆转动转轮,来看看不同表盘上的时间到底是怎样的对应关系。

  这为孩子对知识的探索,提供了一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方法优势。我们不能强迫孩子们学习,那样太痛苦了,但是他们自己需要玩耍,并能从中获得乐趣和知识,这样的绘本正是对我们担心的最好解救方式。

3. 用实践告诉孩子知识的用途

  绘本最后,会带领孩子们来到一个立体的“现实世界”,那里和他/她的小房间里的陈设可能并无二致,但是,经过这本绘本的塑造,突然间魔法大变,每一件物品都有了全新的面貌。书柜有了高度,日历和钟表有了时间的意义,马克杯里有了容积和温度的意义……

  这时,我不得不羡慕自己的孩子,我小时候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启蒙读物,让我恨了数学一辈子。

  最后,讲完绘本,我问孩子,如何测量一个爸爸有多好呢?孩子想了想说:“爸爸要是能天天给我讲绘本就更好了。” 是的,他是在用我陪伴的时间来测量我的好。为了高质量的陪伴,我们需要选择高质量的读物,比如这本《DK超级数学小玩家之玩转测量》,也推荐给你。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古希腊)

了解DK

我家里的DK

  英国DK成立于1974年,是由Christopher Dorling和Peter Kindersley创立的一家出版公司,1982年才开始自行出书。现如今,因为DK出版的图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风格而广泛被市场认可。尤其近年来,DK与迪斯尼、梦工厂等的特许出版商合作,出版了许多制作精良到适于成人的旅游指南、怀孕、保健、电脑技术以及适于儿童的百科、科普、活动书籍等。更是畅销全球。

  DK公司早期出版的图书如《急救手册》“the First Aid Manual”,《妈妈宝宝护理大全》“Complete Book of Mother and Baby Care”等就能突破100万册销量,后续出版的《目击者指南系列》“Eyewitness Guides Series”,更是以44种语言在世界各地畅销,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5500万册。 针对中国读者,DK出版公司专门设立了中文语种的销售部,并联合了国内图书出版商,不断推出优质儿童图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DK超级数学小玩家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