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逃离德黑兰》影评100字
日期:2021-02-05 04:29: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逃离德黑兰》影评100字

  《逃离德黑兰》是一部由本·阿弗莱克执导,本·阿弗莱克 / 布莱恩·科兰斯顿 / 凯尔·钱德勒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逃离德黑兰》影评(一):美国式文化主义对抗非美国式文化主义

  美国文化在这部电影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救世主的出现,一群共同奋斗不图回报的朋友,完成使命的归家温馨,典型的美国文化,美国电影。但就是这种电影,一次次吸引我去欣赏,去理解。总之,推荐大家看看

  《逃离德黑兰》影评(二):大胡子

  还记得珍珠港里的那个本·阿弗莱克 ,现在留起了大胡子,当起了导演。整篇电影看完,就知道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当美国人。不抛弃,不放弃。

  《逃离德黑兰》影评(三):门第斯先生

  他老人家今年七十二岁了,是个拉丁人,在CIA做间谍的二十七年的身份都是插画家和工具设计师,而且还办过画展,拍了一堆纪录片,最近还写了两本书,一本是我在CIA的秘密生活,另外一本就是关于这部电影的Argo。

  《逃离德黑兰》影评(四):美国主旋律

  主旋律的题材、主旋律的男主、主旋律的人民、主旋律的盟友,当然还有主旋律的敌人。片子抓人心的高潮应该是在80分钟以后,前面的铺排虽长却不可少。看了片尾的造型设计与原型比对,才知道向剧中角色的奥斯卡最佳化妆奖得主致敬是多么的必要。

  《逃离德黑兰》影评(五):2012感動 的一部電影

  作為 2012 歲末的一部 這麼精彩的電影 真是很大的驚喜 電影從頭到尾 節奏緊湊 劇情明了 最主要的是故事的真實性 反映了歷史上曾經有過這麼一段人性輝煌的時刻 也給當今這個 麻木不堪的社會打了一針 清醒劑 本人力薦5星

  《逃离德黑兰》影评(六):平民英雄

  美国式的平民英雄电影,一名美国特工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拍电影的名义将被困伊朗的六名外交官营救出来,剧情谈不上特别的跌沓起伏,但是惊险随处可见。影片以抹黑美国政府的政治事件为导火线,没有掩盖美帝国主义所犯的错误,可见美国人还是敢作敢当的,勇于直面自己的过错。

  《逃离德黑兰》影评(七):表面看是宣扬美国式的英雄主义,实则是揭露极权政府造成的恐怖威力。

  全片没有血腥枪战暴力元素,(除了极少数几个伊朗内部屠杀的镜头)而依然使整部影片惊悚紧张,不得不说这剧本是非常的不错。阿弗莱克的表演不算特别出彩,但是整部影片的节奏把握倒是倾向于完美。表面看是宣扬美国式的英雄主义,实则是揭露极权政府造成的恐怖威力。一部深刻的电影。

  《逃离德黑兰》影评(八):电影微评:逃离德黑兰

  8分。真人真事改编的”主旋律“。很明显对于本片的拍摄, Ben Affleck是做足了功课的。整部电影透着浓浓的70年代风味,情节的发展自然流畅,演员的表演也很平实。而穿插在其中时不时的小幽默也能舒缓一下观众紧绷的神经。如果小本某天得到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我是丝毫都不会觉得意外的。

  《逃离德黑兰》影评(九):还可以,真情流露不浮夸

  我不知道怎么看,但是,我觉得这个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值得商榷如果前几个月不发生美国的外交事件,如果奥斯卡不在美国,我相信也不会是他了。但是,的确有蛮好的地方,张弛有度,不浮夸,七八十年代的颗粒胶片让人更加亲切,前奏真的太长了,有点想郭德纲小品找不到重点,不过,高潮一般,老实说,我不

  《逃离德黑兰》影评(十):看了这个让我立刻就想起了 卢旺达饭店

  最后好紧张,小心肝扑通扑通的,但是也仅仅是片尾精彩了一下而已罢了,其他地方都太平淡无趣,我感觉是想学习 卢旺达饭店 但是学的不好,完全没有那种在紧张环境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那种提心吊胆的感觉,我感觉应该是跟演员有关,这几个演员尤其是那六个人质,个人感觉跟电影很不搭,没表现出来这个电影应有那种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逃离德黑兰》影评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